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 格式:ppt
- 大小:135.51 KB
- 文档页数:14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不能为一般胃肠解痉药缓解,进食可加剧。
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
水肿型腹痛3~5天即缓解。
坏死型病情发展较快,腹部剧痛延续较长,由于渗液扩散,可引起全腹痛。
极少数年老体弱患者可无腹痛或轻微腹痛。
2,恶心、呕吐及腹胀:多在起病后出现,有时颇频繁,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
同时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
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退或租逐日升高、白细胞升高者应怀疑有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或胆道感染等。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有极少数休克可突然发生,甚至发生猝死。
主要原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缓激肽类物质致周围血管扩张,并发消化道出血。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低血钾,呕吐频繁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重症者尚有明显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2mmol/L),部分伴血糖增高,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
6,其他:如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突发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发绀、焦虑、出汗等,常规氧疗法不能缓解;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并发症:(1)胰腺脓肿:重症胰腺炎起病2~3周后,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
此时高热、腹痛、出现上腹肿块和中毒症状。
(2)假性囊肿:常在病后3~4周形成,系由胰液和液化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所致。
多位于胰体尾部,大小几毫米至几十厘米,可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相应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1. 胰腺坏死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突发的炎症反应,若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可导致胰腺坏死。
胰腺坏死是指胰腺组织的坏死和破裂,严重影响胰腺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可威胁生命。
症状和表现•剧烈的腹痛,通常在中上腹部开始,并逐渐向后放射。
•恶心、呕吐。
•腹胀和腹部压痛。
•发热和寒战。
•脱水和低血压。
治疗和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休息并输液来维持体液平衡。
•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或处理感染。
•手术干预可能在严重情况下需要进行,如胰腺坏死液体积聚导致腹腔感染。
2.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后形成的液体积聚物。
它不像真正的囊肿那样有囊壁,而是由坏死的胰腺组织、胰液和炎症细胞组成。
症状和表现•上腹疼痛和压力感。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
•体重下降。
•黄疸,当囊肿压迫胆总管时。
•发热,可能是囊肿被感染所致。
治疗和管理•小型囊肿可以通过观察和保守治疗来管理。
•大型和症状性囊肿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如引流或手术切除。
•引流可以通过内镜技术或经皮穿刺进行。
•手术切除可通过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3. 胰腺瘘胰腺瘘是指胰腺炎后胰液从胰管中泄漏到周围组织或空腔内形成的通道。
症状和表现•持续性腹痛。
•腹腔内或其他部位的积液。
•皮下脂肪坏死。
•消瘦和贫血。
•腹部压痛。
治疗和管理•小型、无症状的胰腺瘘可以通过观察来管理。
•严重和症状性的胰腺瘘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内镜引流、经皮穿刺引流等。
•手术治疗包括胰腺切除、胰腺囊肿切除等。
4. 感染和脓肿形成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胰腺或周围组织的感染和脓肿形成。
症状和表现•发热和寒战。
•上腹疼痛和压痛。
•腹腔内或其他部位的积液。
•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治疗和管理•抗生素治疗是感染和脓肿形成的关键。
•选择抗生素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来确定。
•在复杂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引流感染灶和脓肿。
急性胰腺炎症状、体征、并发症、诊断要点、诊疗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急性胰腺炎指多种病因使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往往是在暴饮暴食或者油腻食物后出现,从而导致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血淀粉酶增高为特点。
病因:(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国内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又称胆源性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
(3)胰管阻塞:常见病因是胰管结石。
病理:急性胰腺炎从病理上可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两型。
急性水肿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90%。
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膜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型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用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
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有关。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介于MAP和SAP 之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器官衰竭可于48小时内恢复,称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1.症状(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
(2)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有时颇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无舒适感。
(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维持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同,水肿型胰腺炎相对比较轻,可呈自限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发病急骤,病况严重,变化迅速,经常伴有休克和多类并发症。
(一)症状1.腹疼:绝大部分病人为首发与典型症状。
绝大部分为急性腹疼,经常在胆石症发作、大量酗酒或者暴食暴饮后发病。
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者偏左,亦可呈束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疼痛剧烈,多为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者绞痛;进食或者平卧疼痛加剧,弯腰抱膝体位疼痛可降低。
水肿型病人腹疼3~5d能够缓解;出血坏死型腹疼剧烈,持续时间长;腹膜炎时则疼痛弥漫全腹。
少数病人特别是老年体弱者,可只有轻微腹疼,甚至无痛,经常以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
2.呕吐、恶心和腹胀:频繁的呕吐、恶心常见,剧烈呕吐者可呕血或者胆汁,呕吐不能使腹疼缓解。
腹胀明显,有麻痹性肠梗阻时高度腹胀,并且有持续性呕吐。
3.发热:水肿型病人常有中度发热,通常持续3~5d。
出血坏死型发热很高,如伴有感染常呈弛张高热。
4.休克:见于出血坏死型,在发病初数小时忽然出现,经常提示胰腺有大面积坏死,甚至可发生猝死。
休克的主要原因有:(1)、血浆渗入腹膜后,液体聚积于麻痹低张的肠内,频繁呕吐丢失体液与电解质及大出血等,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2)、大量缓激肽物质致周围血管扩张与血管通透性增多;(3)、胰腺坏死可能释放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肌收缩不良;(4)、高磷脂酶血症、高脂血症及皮下组织与骨髓脂肪坏死;(5)、血栓形成;(6)、肺栓塞;(7)、大出血。
5.黄疸: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经常由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或者Oddi扩约肌痉挛所导致。
6.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出血坏死型者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明显,经常伴有低钾、低镁、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会引起手足搐搦,为重症和预后不佳的前兆。
(二)体征:水肿型病人通常情况比较好。
出血坏死型病人表情痛苦、辗转不安、心率快、血压低、呼吸加速。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胰腺病变轻者较常见,以水肿为主,可有自限性,预后较好,亦称轻
型急性胰腺炎。
严重者出现胰腺出血坏死,多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
克等并发症,称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公教育的医考专家就急性胰腺炎
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
生进行复习。
一、临床表现
1.腹痛
临床首发和主要症状,常在饱餐或饮酒后突发中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多向左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可伴有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减轻)
以及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2.急性多发性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体征) (1)症状: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或呼衰(肺间质性水肿、成人呼吸
窘迫综合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休克、肾功
能不全表现、黄疸加深(胆总管下端梗阻)、意识障碍(胰性脑病)、上
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等。
(2)典型体征:Grey-Turner征(腰季肋部以及下腹部紫斑)和Cullen征(脐周部紫斑)。
二、并发症
(1)胰腺假性囊肿(PPC):常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起病4周左右出现,可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囊壁,包裹而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假性
囊肿。
(2)胰腺脓肿:表现为发热,腹痛,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明显上升,常出现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起病2~3周后,因胰周积液、胰腺假性囊肿或坏死感染引起。
(3)胰瘘:分胰内瘘与胰外瘘,胰外瘘是胰液经腹腔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
(4)其他:消化道出血、胰腺坏死物积聚(ANC)、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 FC)、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阻等。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并发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并发症?【解答】临床表现和分型、并发症(一)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急性腹痛,常较剧烈,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患者腹痛向背部放射。
患者病初可伴有恶心、呕吐,轻度发热。
常见体征:中上腹压痛,肠鸣音减少,轻度脱水貌。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上述症状基础上,腹痛持续不缓、腹胀逐渐加重,可陆续出现症状、体征及胰腺局部并发症。
(三)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临床表现介于MAP与SAP之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器官衰竭多在48小时内恢复,恢复期出现胰瘘或胰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四)胰腺局部并发症1.胰瘘急性胰腺炎致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7天,即为胰瘘。
胰内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性胸腹水及胰管与其他脏器间的瘘。
胰液经腹腔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为胰外瘘。
胰腺假性囊肿多在SAP病程4周左右出现,初期为液体积聚,无明显囊壁,此后由肉芽或纤维组织构成的囊壁缺乏上皮,囊内无菌生长,含有胰酶。
一般假性囊肿<5cm时,6周内约50%可自行吸收。
2.胰腺脓肿胰腺内、胰周积液或胰腺假性囊肿感染,发展为脓肿。
患者常有发热、腹痛、消瘦及营养不良症状。
3.左侧门静脉高压胰腺假性囊肿压迫和炎症,导致脾静脉血栓形成,继而脾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肠结核的治疗(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肠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治并发症。
强调早期治疗,因为肠结核早期病变是可逆的。
1.休息与营养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抵抗力,是治疗的基础。
2.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是本病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