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116.01 KB
- 文档页数:12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焙(bèi)烧靓(jìng)妆晕(yùn)车亟(jí)来问讯 B. 祓(fú)除订(dìng)正挑剔(tī) 春风骀(dài)荡 C.档(dǎng)案解(xiè)数下载(zài) 煊(xuǎn)赫一时 D.嫉(jí)恨打的(dī) 足癣(xuǎn) 抛头露(lù)面【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各项错误读音为:A亟qì来问讯 C档dàng D打的d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今年的冬奥会上,小将周洋勇夺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二十周岁前就问顶冬奥会冠军的中国选手。
B.美国如何维持世界超强的地位,继续在变换莫测的时局里扮演维护现有秩序的角色,将会是今后华盛顿的决策者所无法规避的挑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命题人:刘非凡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钱理群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
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
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
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各位考生,2012年高考信息陆续出炉,下面是教育城高考网(/gaokao)小整理的: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请大家继续关注教育城高考网(/gaokao)。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一、单选题(单选(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D】A.青荇(xìng)佝偻(gōu )罗绮(qĭ)义愤填膺(yīng)B.会稽(kuàijī)携手(xié)遏制(è)豁然开朗(huò)C.发酵(jiào)阙秦(jué)倾圮(pĭ)朝服衣冠(zhāo)D.踟蹰(chí)繁芜(wú)诅咒(zǔ)约车百乘(chéng)【答案解析】:(chéng-shè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诽谤肤浅骇人听闻永葆生机B.祈祷签署无济于事卓有成效C.漫溯簇新砥砺品格委屈求全D.昳丽疾疹没死以闻膏腴之地【答案解析】:(委屈求全-委曲求全)3、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_______暖冬的明确标准。
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________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__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①制定定量②因此既/又B.①制订定性②所以不仅/还C.①制定定性②因此不仅/还D.①制订定量②所以既/又【答案解析】(①“制订”是创制拟定的意思,而“制定”则是定出法规、计划等,依据文意应选“制定”。
“定性”是指对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人确定其问题的性质或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定量”则是测定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据文意应选“定量”。
山东省临沂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2012.5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用双横线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挟.持/白头偕.老契.约/锲.而不舍角.色/波谲.云诡B.行.伍/引吭.高歌巷.道/沆.瀣一气咋.舌/啧.啧称赞C.谄.媚/冲锋陷.阵噱.头/空穴.来风罢黜./相形见绌.D.晦.涩/诲.人不倦啜.泣/风姿绰.约酗.酒/气势汹.汹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金台随感》是人民日报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以刊发杂文为主,旨在激浊扬清,针贬时弊,扶正祛邪,文风上不避尖锐,不怕大胆泼辣,尤喜幽默、深刻之作。
B.如果“浅阅读”过于泛滥以至于挤占了“深阅读”的时间,那将给知识和文明的传播带来负作用,公众将面临着头脑浅薄化和碎片化的危险。
C.“一个国家可以抢掠世界上的文物珍宝,但怎么可以抢掠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呢?”这种解剖鞭辟入里,犹如庖丁解牛,既富有激情,也切中肯綮。
D.厂家表示,即便LCD电视逐渐淡出市场,售后网点仍将一如继往地提供相应服务,连锁零售商也会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对机器故障予以必要的维修。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他免试入学,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2012年高考(243)全国课标卷最新语文模拟试题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
《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
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
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
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
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
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
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
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
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
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2012届高考模拟试题语文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l一4页,第Ⅱ卷5—12页;2、考试时间:150分钟;3、务必在机读卡姓名下注明班级,便于分卷。
第I卷(30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强.压/强.求殉.职/徇.私蚀.本/箪食.壶浆B.漩.涡/旋.转犄.角/掎.角之势症.结/对症.下药C.雇佣./佣.金连累./连篇累.牍亟.待解决/亟.来问讯D.脊.梁/贫瘠.绯.闻/妄自菲.薄肖.像/犯而不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翔实爆冷门荜路蓝缕庆父不死,鲁难不已B.搪突度难关两全其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徇情堰塞湖三聚氰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D.扫瞄天然气和盘托出来而不往非理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在出示的大量证据面前,被告已无话可说,只好低下头伏法..,在听到宣判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C.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10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搜集..到的。
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D.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药养医”是医院目前最主要的补偿渠道,通过15%的药品加价率,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和医疗服务价格过低的问题。
B.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C.温家宝总理同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并共同出席中俄建交60周年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
D.中国钾矿储量丰富,但开发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应该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钾矿资源开发技术的研究,推动中国钾矿开采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2012高考模拟试题(语文)2012高考模拟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即(jí)使溘然(kè)嬗(shàn)变以儆(jǐng)效尤B.斡(wò)旋毗(pí)邻角(jué)逐鳞次栉(zhì)比C.潜(qián)力通缉(jī)嗔(chēn)怪自怨自艾(yì)D.符(fú)合驯(xún)服弹劾(hé)提纲挈(qiè)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回望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音乐剧在上海的跨越式发展,都与上海大剧院里程碑式的音乐剧作品的引进休戚相关....。
C.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走红,《品三国》版权拍卖拍出140万元的高价,颇使一些学术和媒体中人看不过眼,对易中天是学者还是娱乐明星、搞学术还是评书、是普及历史还是娱乐大众进行了不少批评。
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多“易粉”对易中天还是趋之若鹜....的。
D.陈水扁每搞一次“台独”分裂动作,就会同时在两岸关系上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掩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现在,中国人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更自豪与自信。
B.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
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C.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粮囤/囤积居奇觊觎/坚贞不渝坍圮/杞人忧天B.玷污/拈轻怕重信笺/流水浅浅弩弓/呶呶不休C.委曲/曲高和寡埋没/阴霾密布时髦/耄耋之年D.蹊跷/独辟蹊径喑哑/深谙此道咋呼/令人咋舌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一些医学书刊称每天喝八杯八盎司的水对健康很有益,于是此说成了许多人养身的金科玉律,但《美国肾脏学会期刊》重申:目前无明确证据显示多饮水有益健康。
B.这个老者生得一副吉人天相:浑身没有多余的肉,精瘦得像一只老鱼鹰,脸色黑红且很有光泽,短短的花白胡子特别有精神,而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尤其明亮。
C.别看这位教授口若悬河、振振有辞的演讲只有半个小时,讲稿却是以几十年的学养做根基,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研究了几十个经典案例后,数易其稿写成的。
D.入冬以来,剧烈降温并没有影响年轻人快乐的情绪,上海衡山路一些酒吧用新潮的文艺演出吸引顾客,即使不是周末,这些娱乐场所也天天爆满,一片歌舞升平。
3.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人造生命诞生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美国科学家将一种丝状支原体细菌的染色体解码,生成DNA的4个碱基A、G、C 和T,并利用化学方法将碱基拼接成新的DNA。
再将人工合成的DNA放入酵母液中使之聚合,聚合后的人造DNA被植入一个受体细菌中。
通过生长,受体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胞,一个带人造DNA,另一个带天然DNA。
接着,利用抗生素杀死带天然DNA的细胞,筛选出带人造DNA的细胞,这就是人造的新生命。
随后,新的生命不断繁殖,越来越多。
4.这一话题,分别以赞成者和反对者的不同口吻,选择某一角度,简要陈述理由。
(5分)赞成的理由:反对的理由: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归有光公讳宪卿,字廉甫。
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3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每小题3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同的一项()A.褊小/蝙蝠石栈/颤抖粗犷/心旷神怡挑大梁/挑拨离间B.猿猱/杂糅戏谑/纸屑畸形/掎角之势高压锅/压缩空气C.自刭/痉挛嫡传/贬谪倔强/倔头倔脑流窜犯/上蹿下跳D.复辟/辟邪狡黠/诘问鸡肋/悬崖勒马绢花/卷帙浩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幻象脚趾头知书达礼心无旁骛不求慎解B.拷贝蒸汽机按部就班作壁上观卑躬屈膝C.扫瞄荧火虫如雷贯耳孩提时代轻而一举D.搏取享清福举旗不定事得其反背景离乡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在一个五颜六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
B.格里高尔有能力承担并也确实承担了全家的开支,家里人也好,格里高尔也好,大家都司空见惯了。
C.最让贾宝玉刻骨铭心的是,他所珍爱的女孩最后都是流云散,逃不脱悲剧命运。
D.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9年5月30日11时许,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教训十分深刻。
B.法国特勤人员发现,上周在大西洋坠毁的法国航空公司班机上,有两名乘客与恐怖主义有关是极具可能性的。
C.备受诟病的“免检牌”被摘除后,“国家免检”食品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光环”,而且要支付高昂的日常抽检费用。
D.2009年6月9号起,我国“长城6号”国家反恐怖演习将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环京地区举行,将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安保反恐任务,演练3个主要科目。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
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bèng)裂颓垣(yuán)孱(chàn)头昙(tán)花一现B.擎(qíng)着瘦瘠(jǐ)荒冢(zhǒng)并行不悖(bèi)C.媲美( pì)干瘪(biē)自诩(xǔ)茕茕孑立(jié)D.攻讦(jié)蹩(bié)进氛围(fēn)离弦之箭(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投缳人寰无上光荣礼尚往来B.诛杀株连共商国是文过是非C.荟萃国粹惨不忍睹残羹冷灸D.慷慨气概形似骷髅别出新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
B、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的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你可以想像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船如离弦之箭,稍差毫厘,便会撞得个粉碎。
D、靴子被退回来,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②如果不理解这种不同文化结构之间的重要差异,就有可能用一种文化结构的标准来衡量另外一种文化结构的价值,甚至徒劳无功地将一种文化结构中的要素生搬硬套地到另一种文化结构中去。
A.调节协调迁移B.协调调节迁移C.协调调节移植D.调节协调移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B、一到春天,祖国的土地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的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
C、在我国,所有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褒贬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传统文化而发的。
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2012-05-24(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潮.润/巢.穴重.光/崇.祯递.升/递.交法.眼/乏.味B.撒.娇/洒.脱申.购/神.驰轻佻./调.侃纨.绔/宛.如C.兀.傲/杌.陧雪.藏/鳕.鱼研.习/阎.罗凄怆./寒伧.D.盈.盈/营.私燥.热/烦躁.展.评/崭.新摹.刻/磨.砺2、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是一项是( 3分)“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总会隐藏着无数真相”,《三枪拍案惊奇》的主题歌,似乎在暗示最近市场的光怪陆离:最近四个交易日,沪综指单日波动幅度分别为2.89%、1.56%、3.42%和2.96%,围绕3200点上下波动。
不少散户在这样一种震荡市中显得无所适从。
业界揣测,这或许是机构在暗度陈仓,围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概念悄然吸货。
A.扑朔迷离 B.光怪陆离 C.无所适从 D.暗度陈仓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航天科学家曾希望这种撞击会激起六英里高的月球尘埃和碎片云,通过对它们扫描可以找到水冰的证据,但令大家失望的是,两次撞击后,没有看到有任何云状物的迹象。
B.一个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后,劳动力市场恢复需八年左右。
由于4万亿刺激计划大多投向“铁公基”,增加的就业岗位有限且不具有可持续性,有可能出现“无就业复苏”现象。
C.孔子具有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事实吗?D.“富二代”的家庭家族企业资产数相当可观,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崇尚奢侈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业余生活侧重于结交人脉、休闲休息和增长见识方面。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A. 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⑤⑥③②① C. ④①⑤②⑥③ D.⑥③⑤②④①二、本大题7个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瑞草溪亭张岱瑞草溪亭为龙山支麓,高与屋等。
燕客相其下有奇石,身执虆臿①,为匠石先,发掘之。
见土葢②土,见石甃③石,去三丈许,始与基平,乃就其上建屋。
屋今日成,明日拆,后日又成,再后日又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
盖此地无溪也,而溪之,溪之不足,又壑之、潴之。
一日鸠工数千指,素性池之,索性阔一亩,索性深八尺。
无水,挑水贮之,中留一石如案,回潴浮峦,颇亦有致。
燕客以山石新开,意不苍古,乃用马粪涂之,使长苔藓,苔藓不得即出,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之。
一日左右视,谓此石案焉可无天目松数棵盘郁其上,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
石不受锸,石崩裂,不石不树,亦不复案。
燕客怒,连夜凿成砚山形,缺一角,又葢一礐(què)石补之。
燕客性卞急,种树不得大,移大树种之,移种而死,又寻大树补之。
种不死不已,死亦种不已,以故树不得不死,然亦不得即死。
溪亭比旧址低四丈,运土至东多成高山,一亩之室,沧桑忽变。
见其一室成,必多坐看之,至隔宿或即无有矣。
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
燕客看小说:“姚崇梦游地狱,至一大厂,炉鞴④千副,恶鬼数千,铸泻甚急,问之,曰:‘为燕国公铸横财。
’后至一处,炉灶冷落,疲鬼一二人鼓橐,奄奄无力,崇问之,曰:‘此相公财库也。
’崇寤而叹曰:‘燕公豪奢,殆天纵也!’”燕客喜其事,遂号“燕客”。
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
甲申,二叔客死淮安,燕客奔丧,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燕客携归,甫三月又辄尽,时人比之鱼宏四尽焉。
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虚日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可发一粲。
[注]①虆臿:土筐、铁锹。
②葢:同“盖”,根据语境,这里应理解为“挖”的意思。
③甃(zhòu):泛指用砖砌物。
④炉鞴:火炉与鼓风吹火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客相.其下有奇石相:察看B.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之皴:表现山石等的脉络纹理C.二叔客.死淮安客:做客D.甫.三月又辄尽甫:才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为.匠石先,发掘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乃.用马粪涂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D.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燕客修建溪亭“穷奢极侈”行为的一组是(3分)①屋今日成,明日拆,后日又成,再后日又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②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③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④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燕客携归,甫三月又辄尽⑤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⑥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反映燕客的穷奢极侈、挥金如土是通过写燕客修建瑞草溪亭的具体情形来实现的。
B.本文记录燕客生活,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晚明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一个侧面。
C.本文写燕客,除了写燕客的费力耗财之外,还用寥寥数语写了燕客发怒和急躁的性情。
D.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来塑造燕客的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态度。
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虚日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可发一粲(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一日鸠工数千指,索性池之。
②崇寤而叹曰:“燕公豪奢,殆天纵也。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和聂仪部明妃曲①明·李攀龙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注】①本诗是唱和友人聂仪部所著的《明妃曲》。
明妃,指王昭君。
(1)本诗第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析本诗的三、四两句在表情达意上的特点。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十则》)(2)_____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3)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4)______,__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三、本大题4个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阅读可以很个性孙小宁我越来越认为,阅读可以很个性。
年轻人可以扎堆地看郭敬明,中年以上有人还凑堆儿读书,不免有些尴尬。
所以,我对各种看起来不算流俗的“国学读书会”、读经会也颇多抵触。
同样,我不认为,各大书店的图书销量排行榜,能反映阅读的真实。
恰恰相反,这是阅读非理性的显示。
这种数据给没创意的书商做选题参考可行,让书媒记者借此总结时下的阅读潮流也可行。
但,都还与个人的阅读无关。
以心探求,我们往往会找到最切合自己的书。
当年我生病时的一位主治大夫,后来与我成为朋友。
他从海外归来,专业一级棒。
我格外珍视与他的友谊,有时会把家中的闲书递他,只说未必都有用,拣有用的看。
没想到有一年岁末,他发来长长的短信,郑重地向我道谢。
他说其中有一本书,来得非常及时,因为有一段他其实焦虑不堪,几近崩溃边缘。
是这本书点醒并拯救了他。
以我对他专业知识的判断,我不认为这本书一定能入他的眼。
但我尊重他的感受。
阿巴斯的电影《樱桃的滋味》中,是一枚樱桃,救了一个处在崩溃边缘的人,谁又能说这枚樱桃此时不是光芒四射呢?这也可能是许多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书存在的理由。
相反,一些公认伟大的书,如果我们生命中内在的感应器没有形成,那么即使理性地知道它好,也可能是油盐不进。
真要有所感应,会有阅读的迷狂,我是亲眼见过的。
一位作家朋友,不像别的作家那样博览群书。
他只读少量作家的书。
我曾多次注意到他的包里有一本早年间出版的博尔赫斯小说集,书页都卷边了,里面勾勾划划,还在一遍遍读。
我说,博尔赫斯有新版的,你还不换一本。
他说,新的在书店翻过,没买,还是这个版本译得好。
我形容他的阅读是一种吸血鬼式的迷狂。
因为热爱,便仿佛要敲骨吸髓。
还有一些书的价值与魅力,只在特定的时空才得以彰显。
对我,《藏地牛皮书》就是一例。
没去西藏前,我只认为它作为书,设计用纸及编排上有创意。
但是真和朋友到了拉萨,朋友又因高原反应第二天就返回,孤独无助间,《藏地牛皮书》的神奇就显现了。
我在这陌生之地碰到的一个个细小难题,竟然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生命的年轮一点点在扩大,生命的内部也会随之生长出许多困惑与渴求,而这些,恰是我们最好的读书感应器。
所以我说,内在的阅读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只要基于内在的愿望,其实是读无定法的。
有人开卷有益,有人非经典不读,都无所谓高下,高下只在于,见地是不是增长了,生命是不是得到滋养与提升。
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儿,不是非经典不读焉,但也不是任性胡来,捡着无聊当有趣混一辈子。
读什么,怎样读,都可以很个性。
至于你问我,什么是我个人欣赏的阅读方式?嘿嘿,不瞒你说,我羡慕那种吸血鬼式的迷狂而专注,可以把热爱的书中文字,化成生命的养分。
(选自2009年10月6日《人民日报》)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A.各大书店的图书销量排行榜,能反映现实中人们阅读的真实情况。
B.作者对中年以上人们“扎堆”读书的诸多情形颇有“抵触”,认为这都是阅读非理性的显示。
C.只要形成生命中内在的感应器,我们就能读出一些公认伟大的书的“好”来。
D.生命发展过程中生长出许多困惑与渴求,这些困惑与渴求正是人们最好的读书感应器。
E.作者认为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儿,因此完全可以凭兴趣决定读什么和怎样读。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与个人阅读无关”的一项是(3分)()A.书店里图书销售排行榜 B.书商市场调查做出书选题参考C.书媒记者总结时下的阅读潮流 D.依据生命感应选读14.就本文看来,“阅读可以很个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15.作者在文中说“内在的阅读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请根据文意理解这句话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