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舶主机大管轮手机版题库.docx
- 格式:docx
- 大小:78.82 KB
- 文档页数:60
2400、限制功率的液压系统实质上是限制________。
(191069: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57)A.最大工作压力B.液压马达转速C.工作压差和流量的乘积D.液压马达的扭矩2401、731. 1816、如图:所示为变量泵—双速油马达液压系统简图,换档阀处在左位时:( ) (191071: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58)A.油马达排量最大B.油马达转速最小C.油马达扭矩最大D.以上说法均对的2402、如图:换档阀处在右位时:() (191073: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59)A.油马达排量最大B.油马达转速最大C.油马达扭矩最大D.以上说法均错误2403、如图:关于此系统,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191074: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60)A.一个油口进油,两个油口回油属于轻载运营,输出扭矩较小B.重载和轻载时油泵的最大输出功率相同C.在重载时用轻载档,因油马达排量太大,安全阀也许由于工作油压过高而启动D.A+B2404、起货机中双速液压马达调速阀通常采用:___ (191072: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61)A限压溢流阀B换向阀C压力阀D流量控制阀2405、起货机液压系统采用高、低速挡不是为了________。
(191070: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62)A.轻载时采用高速,提高装卸效率B.重载时采用低速,减小功耗C.无须配太大电机并提高电机功率运用率D.实现恒功率控制2406、使用恒功率变量泵的液压甲板机械当定量液压马达输出扭矩增大时,以下说法对的的是________。
(191068: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63)A.工作压力大体不变B.液压马达进油流量大体不变C.液压泵转速近似成反比减少D.液压泵排量近似成反比地减少2407、起重机构的阀控型液压系统在液压马达的重物下降时的出油管上设溢流阀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191067:第06章船舶液压设备:864)A.防止液压泵排压过高B.防止制动时液压马达及出油管路油压过高C.使液压泵排压稳定D.使液压马达工作压力稳定2408、起重机构阀控型液压系统在泵出口至换向阀间设溢流阀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1501、对于客船,500总吨及其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散装船和高速货船,ISM规则的实施期限是不迟于________ (180885: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2)A.1997年10月1日B.2000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2002年7月 1日1502、对于500总吨及其以上的其他货船,ISM规则的实施期限是___________ (180886: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3)A.1997.7.1B.1998.7.1C.2000.7.1D.2002.7.11503、对于移动式近海钻井平台,ISM规则的实施期限为_______ (180887: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4)A.1997.7.1B .1999.7.1C.2002.7.1D.1998.7.11504、ISM规则不适用于__________ (180888: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5)A普通货船B.油船C.钻井平台D.军舰1505、ISM规则的实施目标是_。
①保证最大经济利益;②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身伤害或生命损失;③避免对海洋环境和财产的损害。
(180889: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6)A.仅②对B,仅③不对C.仅①不对D.全对1506、对ISM规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
①ISM规则是自愿执行式规则;②ISM规则必须强制执行;③ISM规则的侧重点在于加强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④ISM规则也侧重于船舶技术方面。
(180890: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7)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1507、ISM规则在_通过。
(180891: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8)A.1993.7.1B.1994.5.24C.1995.7.1D.1996.7.11508、我国ISM规则的主管部门是_________ (180892:第03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1179)A港口部门B.中国船级社C.海事局D.船公司1509、对《ISM规则》的培训包括______。
船舶管理题库(大管轮)第一章船舶适航行基础知识及控制第一节船舶适航性基础知识B1、凡载客超过()人称为客船。
A.10 B 12 C 15C2、在下列船舶中,()的货舱的双层底要求度大。
A杂货船B集装箱船C矿砂船C3.加强船舶首尾的结构,是为了提高船舶的()。
A总纵性 B扭转度 C局部强度C4. 如果甲板受到拉应力,而船底受到压应力时,船体发生()变形。
A总扭转 B中垂 C中拱C5、单甲板船有()。
A集装箱船,客货船,滚装船B干散货船,油船,客货船C油船,干散货船,集装箱船A6、常用的两种集装箱型号和标准分别是()。
A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B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C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B7、船体发生总纵弯曲的原因是()。
A由于波浪的冲击力作用B由于重力和浮力分布不均匀C由于推力和阻力作用B8、下列()的厚度最大,以满足总纵弯曲强度的要求。
A舭部外板B上甲板边板C舷侧外板C.9.货舱口角偶处产生裂痕;其原因可能是()A纵向强度不足B扭转强度不足C应力集中B.10.露天甲板上;舱口围板高度最少在()A 0.6米以上B 0.8米以上C1米以上C.11 .船底结构有_______A单层底B双层底 C A和BC.12.甲板厚度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A首端B尾端C船中C.13强力甲板板最厚的区域是________A距首尾两端大约1/4船长B船体中部0.4船长C货舱口周围C.14.全船最薄的甲板板是________A首端甲板板B甲板边板C舱口之间的甲板板B .15.用于表示船舶容积的大小,并作为船舶登记用的是________。
A、总载重量B、总吨位C、净吨位C16、抗沉性最差的船是()。
A客船 B杂货船 C滚装船B17、在船体型线图的横剖线图上,表示船体真实形状的是()。
A纵剖线 B横剖线 C甲板边线B18、油船的船底结构一般采用()。
1801、某些套管式活塞冷却机构中设有空气室,其作用是________。
(198282: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2)A.释放水中的空气B.防止腐蚀C.缓冲防水击D.保证稳定供水1802、某些柴油机的套管式活塞冷却机构中专设有喷管式抽吸器,其作用是____。
(198283: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3)A.增强冷却效果B.避免发生水击C.实现振荡冷却D.检修方便1803、铰链式活塞冷却机构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198284: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4) A.冷却剂为油B.适用于低、中速柴油机C.发生水击现象D.密封困难1804、铰链式活塞冷却机构根据其工作特点,适用于________。
(198285: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5)A.大型低速机油冷却式活塞B.大、中型柴油机水冷式活塞C.大型低速机水冷式活塞D.中、小型柴油机油冷式活塞1805、关于活塞冷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198286: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6) A.由于活塞受高温燃气作用,所以应当冷却B.活塞冷却温度愈低愈好C.振荡冷却是活塞的一种冷却方式D.活塞冷却液有淡水和滑油两种1806、中、高速柴油机采用浮动式活塞销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198287: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7)A.提高结构刚度B.加大承压面,减小比压力C.利于减小间隙,缩小变形D.降低销与衬套之间相对速度,减小磨损1807、浮动式活塞销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198288: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8)A.降低销与连杆小端轴承和活塞销座的相对速度,减少磨损B.使磨损均匀C.加大承压面积,减小比压力D.A+B1808、柴油机活塞上的活塞环有以下作用________。
I.密封 II.传热 III.减振 IV.减磨 V.改善磨合 VI.刮油、布油 (198289: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9)A.I+II+VIB.II+III+VC.III+IV+VID.III+V+VI1809、柴油机吊缸时对活塞环进行检查和测量的项目有________。
2700、底角螺栓与机座和底座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连接。
(199181: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73)A.刚性B.柔性C.弹性D.塑性2701、在检查发电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螺栓时,下列操作中_______是错误的(199182: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76)A.必须检查每个螺母锁紧装置的安装是否合理、是否有松动B.必须测量连杆螺栓的拉伸长度C.换新某个螺栓时,必须将其他螺栓松开,然后交叉上紧D.同一大端轴承的螺栓和螺母可以互换2702、Sulzer低速柴油机的主轴承撑杆螺栓和贯穿螺栓的上紧顺序是_______ (199183: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77)A.先上紧贯穿螺栓后上紧撑杆螺栓B.先上紧撑杆螺栓后上紧贯穿螺栓C.撑杆螺栓和贯穿螺栓同时上紧D.任意2703、柴油机贯穿螺栓的上紧顺序是成对从_______上紧 (199184: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78)A.中央向两端交替B.两端向中央交替C.尾端向首端D.首端向尾端2704、在第一次上紧贯穿螺栓时,由于螺栓各承压部分产生塑性变形,使一部分预紧力丧失,解决的办法是上紧前_______ (199185: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79)A.先上紧螺栓,然后再旋松B.将螺栓和承压面彻底清洁干净C.在螺栓和承压面之间涂以适当的润滑剂D.B+C2705、在上紧重要螺栓的螺母之前,应将螺纹部分和各承压面彻底清洁干净并涂以适当的润滑剂(如二硫化钼),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199186: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0)A.防止螺母螺纹和承压面产生塑性变形B.防止螺母和螺栓的螺纹及螺母和承压面之间咬住C.容易上紧D.有利拆卸2706、在柴油机投入使用一年或大修后,一般均要进行一次贯穿螺栓预紧力检查,检查时_______ (199187: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1)A.应当松开全部的主轴承螺栓B.应当松开全部地脚螺栓C.不允许松开任何地脚螺栓和贯穿螺栓D.应当松开全部的地脚螺栓和贯穿螺栓2707、主机贯穿螺栓的安装和上紧应当十分仔细地进行,为了降低上紧时在气缸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要求贯穿螺栓按规定_______上紧 (199188: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2)A.一次B.分三次C.分两次D.分四次2708、贯穿螺栓上紧后,应当记录,以备检查比较_______ (199189: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3)A.最后的检查尺寸“X”和上紧时油泵的压力B.螺栓转动的角度和上紧时油泵的压力C.贯穿螺栓的自由长度和上紧后的长度D.贯穿螺栓的上紧顺序2709、安装连杆大端轴承螺栓的开口销时,应把其开口端_______ (199190: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4)A.沿螺栓的轴线上下分开B.沿螺栓的轴线左右分开C.分开方向任意D.不需分开2710、对于气缸直径为600 mm的主柴油机的_______必须进行材料试验和无损检测(199191: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5)A.贯穿螺栓、地脚螺栓、气缸盖螺栓、连杆螺栓、主轴承螺栓B.贯穿螺栓、气缸盖螺栓、十字头轴承螺栓、主轴承螺栓、连杆螺栓C.地脚螺栓、连杆螺栓、主轴承螺栓、十字头轴承螺栓、气缸盖螺栓D.法兰连接螺栓、十字头轴承螺栓、主轴承螺栓、贯穿螺栓2711、按照说明书的规定,_______进行一次_______螺栓预紧力的检查 (199192: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6)A.半年/连杆B.一年/连杆C.半年/贯穿D.一年/贯穿2712、在采用金属丝锁紧螺母时,金属丝缠绕螺母的方向应_______ (199193: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7)A.与螺母的旋紧方向一致B.与螺母的旋紧方向相反C.任意D.不予要求2713、在检修连杆大端轴承时,必须换新的是_______ (199194: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8)A.螺栓和螺母B.轴承上瓦C.防松垫片或开口销D.调整垫片2714、要求机座全部地脚螺栓中的_______以上的螺栓采用紧配螺栓,以防机座移位(199195: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89)A.10%B.15%C.20%D.25%2715、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安全使用的主要点是______.①按规定预紧力矩上紧螺母;②控制螺栓运转时间;③螺栓必须能轻松插入轴承螺栓孔;④检测螺栓的绝对伸长量;⑤允许使用锉刀修整螺纹以使螺帽轻松拧入;⑥在螺栓上打好标记以防错位 (199196: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90)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2716、船上常用的液压拉伸器主要由_______组成 (199197: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91)A.一个千斤顶和一个间隔环B.一个液压活塞和一个液压油缸C.两道密封环、一个液压活塞和一个液压油缸D.两道密封环、一个液压活塞、一个液压油缸和一个橇棒2717、当液压拉伸器的用油变质时,应当用_______来清洗和替代 (199198: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92)A.适合粘度的透平油B.适合粘度的油缸油C.适合粘度的液压油D.A或C2718、从液压拉伸器的结构上看,当活塞的升程超过了其“最大升程”时,会出现_______现象 (199199: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93)A.活塞顶部泄放旋塞漏油B.活塞上部与油缸的密封处漏油C.活塞下部与油缸的密封处漏油D.活塞底部的泄油孔漏油2719、为了防止液压拉伸器密封环的损坏,在设计了特殊的泄油孔,当活塞的升程超过了其“最大升程”时,液压油会迅速从泄油孔泄放_______ (199200: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94)A.活塞顶部C.活塞的底部B.油缸的侧面D.油缸的下部2720、利用液压拉伸器上紧贯穿螺栓时,如果拉伸器的油压仅达到上紧压力的50%时泄油孔就出现漏油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_______ (199201: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95)A.上密封环失效B.下密封环失效C.液压油粘度不合适D.A+B2721、在主机吊缸检修的组装过程中,经常会有连接件的螺栓孔不对中,使螺栓装不上去。
3601、主机一旦进入重起动工况,将保持其重起动方式,直到下述()状况才撤销重起动。
(158682: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298)A.主机转速到达发火切换转速时B.主机第一次起动失败时C.主机第二次起动失败时D.主机第三次起动失败后3602、如下论述旳重起动基本概念中()是错误旳。
(158683: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299) A.重起动是指加大起动油量,提高起动空气切断转速旳起动B.加大起动油量可采用放宽最大容许起动油量限制来实现C.提高起动空气切断转速旳起动可采用提高起动设定转速来实现D.重起动可在反复起动过程中自动生成3603、主机遥控系统反复起动回路不具有旳功能是()。
①多次反复起动;②中断起动;③起动次数或计时记忆;④终止起动;⑤取消慢转起动;⑥重起动。
(158684: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300)A.②④B.④⑤C.⑤⑥D.③⑥3604、主机遥控系统反复起动回路旳基本功能是()。
①多次反复起动;②中断起动;③起动次数或计时记忆;④终止起动;⑤取消慢转起动;⑥重起动。
(158685: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301)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④⑤⑥3605、主机遥控系统中,实现反复起动逻辑功能旳方式不包括()。
①程序逻辑;②转速控制;③时序逻辑;④程序转速控制;⑤计时器方式;⑥时序转速控制。
(158686: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302)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②④⑤⑥3606、重起动旳应急起动指令,反复起动信号,倒车起动指令,三者旳逻辑关系是()。
(158687:A.与B.或C.非D.或非3607、在主机遥控系统中,用VM=1表达主起动阀打开,用VB=1表达空气分派器投入工作,则在能耗制动过程中VM与VB旳状态为()。
(158688: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304)A.00B.01C.10D.113608、如图: (158689:第09章船舶主机遥控系统:305)ABCD3609、在主机遥控系统中,能耗制动与强制制动旳重要区别是()。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501、柴油机在使用管理方面引起疲劳破坏的不当措施有(197982: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 :713)A.停车后立即停冷却水B.起动时迅速跨越转速禁区C.限制 PmaxD.起动前充分暖缸1502、运动部件的配合间隙过大,将产生(197983: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14) A.机械冲击B.热冲击C.蠕变D.缝隙腐蚀1503、主轴承的不均匀磨损可以导致曲轴发生(197984: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15)A.弯曲疲劳B.扭转疲劳C.接触疲劳D.热疲劳1504、柴油机冷却系统______可能引起腐蚀疲劳。
(197985: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16)A.加添加剂B.加装 Zn 块C.加乳化油D.A或 B1505、高温条件下,当蠕变极限高于疲劳极限时,裂纹以 _________ 为主。
(197986: 第 01-7 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17)A蠕变裂纹B.疲劳裂纹C.腐蚀裂纹D.A或 B1506、高温下加载频率大时,对材料的疲劳强度影响是(197987: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 :718)A疲劳强度高B.疲劳强度低C.不变D.不一定1507、高温条件下,当疲劳极限高于蠕变极限时,裂纹以 _________ 为主。
(197988: 第 01-7 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19)A.蠕变裂纹B.疲劳裂纹C.腐蚀裂纹D.A或 B1508、防止热疲劳的有效途径有(197989: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0)A.选用膨胀系数大的材料B.选用高温强度小的材料C.选用脆性材料D.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1509、防止热疲劳的有效途径有(197990: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1)A.选用膨胀系数小的材料B.选用高温强度小的材料C.选用脆性材料D.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1510、防止热疲劳的有效途径有(197991: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2)A.选用膨胀系数大的材料B.选用高温强度大的材料C.选用脆性材料D.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1511、燃烧室受热零件在温度梯度最大处产生(197992: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3)A.应力集中B.应变集中C.A+ BD.A或 B1512、气缸盖冷却腔裂纹的扩展方向是(197993: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4) A.从冷却腔向触火面B.从触火面向冷却腔C.无方向性D.都不对1513、气缸盖触火面在低频热应力的作用下,当温度升高时,产生(197994: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5)A.拉应力B.压应力C.切向应力D.径向应力1514、气缸盖触火面在低频热应力的作用下,当温度降低时,产生(197995: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6)A.拉应力B.压应力C.切向应力D.径向应力1515、气缸盖冷却腔结垢严重时将引起(197996: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7) A.局部过热B.电化学腐蚀C.机械疲劳裂纹D.增大热应力1516、柴油机停车后立即中断冷却水,会使气缸盖(197997: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28)A.保温B.过热C.腐蚀D.裂纹1517、关于由扭转应力引起柴油机曲轴发生断裂的现象是(197998: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 :729)A.断面与轴线垂直,裂纹线为螺旋线B.断面与轴线垂直,裂纹线为波纹线C.断面与轴线成45°角,裂纹线为螺旋线D.断面与轴线成45°角,裂纹线为波纹线1518、关于燃烧实室部件的热疲劳,错误的说法是(197999: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30)A.热疲劳裂纹一般在触火面B.热疲劳裂纹主要取决于柴油机累计转速C.长时间超负荷工作D.突加突减负荷过于频繁1519、下列关于金属疲劳破坏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198000:第01-7章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731)A.交变应力作用频率增加,金属疲劳极限则会降低B.同种材料零件的尺寸越大,其疲劳强度越大C.金属零件在腐蚀介质中具有“条件疲劳极限”D.零件表面粗糙度越高,疲劳极限越高1520、柴油机的指示指标是以 ______. (198001:第02章船舶柴油机:1)A.曲轴所得有效功为基础的指标B.螺旋桨吸收功为基础的指标C.缸内燃气对活塞所作功为基础的指标D.A+B1521、平均指示压力pi 是指 ______. (198002:第02章船舶柴油机:2)A.气缸中实际存在的一个不变压力压力B.气缸中燃烧的压力C.气缸中假定的一个的平均压力D.气缸中压缩终点的压力1522、气缸的平均指示压力表示_______. (198003:第02章船舶柴油机:3)A.作用在活塞上的一个恒定压力B.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指示功C.单位气缸容积所作指示功D.气缸内的平均压力1523、关于平均指示压力pi 的不正确说法是_______. (198004:第02章船舶柴油机:4)A.它是柴油机每一工作循环中作用在活塞上的不变压力B.它的大小与气缸容积无关C.增压机的 pi 比非增压机的大D.pi 值最大的柴油机是四冲程增压柴油机1524、直接表示气缸中工质在一个循环中作功能力的是_______. (198005: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5)A.压缩压力B.最高爆发压力C.平均指示压力D.平均有效压力1525、平均指示压力pi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 (19800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A.转速的高低B.负荷的大小C.燃烧的早晚D.燃烧压力的高低1526、平均指示压力pi 的大小取决于______ (198007:第02章船舶柴油机:7)A.转速高低B.气缸直径C.负荷大小D.A+B1527、提高平均指示压力pi 的主要方法是______. (198008:第02章船舶柴油机:8)A.提高进气压力B.增大喷油量C.增大过量空气系数D.增大气缸直径1528、柴油机平均指示压力的大小与下述______因素无关 . (198009:第02章船舶柴油机:9)A.换气质量B.气缸容积C.燃烧质量D.柴油机负荷1529、在当代柴油机中, 平均指示压力pi 最高的是 ______. (198010:第02章船舶柴油机:10)A.增压四冲程机B.非增压四冲程机C.增压二冲程机D.非增压二冲程机1530、平均有效压力pe 的数值取决于______. (198011:第02章船舶柴油机:11)A.机械损失的大小B.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C.转速的大小D.A+B1531、在多缸柴油机中衡量各缸负荷均匀性的唯一可靠参数是______. (198012:第02章船舶柴油机 :12)A.平均指示压力B.指示功率C.平均有效压力D.有效功率1532、表示柴油机缸内工作循环动力性的指标是_______. (198013:第02章船舶柴油机:13)A.平均指示压力B.指示功率C.平均有效压力D.有效功率1533、表示柴油机作功能力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 (198014:第02章船舶柴油机:14)A.平均指示压力B.指示功率C.平均有效压力D.有效功率1534、关于平均有效压力pe 的不正确说法是_______ (198015:第02章船舶柴油机:15)A.它是一个工作循环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功B.它的大小与工作循环的完善性有关C.机械效率越高 ,pe 越大D.它与增压度无关1535、柴油机的摩擦损失主要发生在_______. (198016:第02章船舶柴油机:16)A.轴承B.气阀C.活塞与缸套D.喷油泵1536、按我国有关规定,柴油机的指示功率指_______ (198017:第02章船舶柴油机:17)A.燃气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所作功B.燃气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活塞面积所作功C.柴油机对外输出功率D.螺旋桨所吸收的功率1537、柴油机的有效功率指______. (198018:第02章船舶柴油机:18)A.气缸中燃气单位时间内对曲轴所作功B.螺旋桨吸收的功率C.柴油机飞轮端输出的功率D.船舶航行所需功率1538、在现代柴油机中,平均有效压力最高的柴油机是______. (198019:第02章船舶柴油机 :19)A.增压二冲程机B.非增压二冲程机C.增压四冲程机D.非增压四冲程机1539、下列关于机械效率ηm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_. (198020: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20)A.η m越高 , 有效功率越高B.若转速不变 , η m随负荷的增加而下降C.适当提高油温与冷却水温可提高ηmD.增压机的η m高于非增压机的η m1540、下列影响机械效率的诸因素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198021:第02章船舶柴油机:21)A. 若负荷不变,当转速升高时,ηm下降B. 在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时,ηm增高C.随滑油粘度降低而增高D.随气缸冷却水温降低而增高1541、柴油机的泵气损失仅发生在下列柴油机______ (198022:第02章船舶柴油机:22) A增压四冲程柴油机B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C增压二冲程柴油机D非增压二冲程柴油机1542、在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198023:第02章船舶柴油机:23)A.机械效率增大,指示功率也增大B.在低负荷运转时机械效率降低C.增大喷油量,平均有效压力相应增大D.在相同条件下,增压柴油机的平均指示压力较非增压机高1543、发电柴油机,当负荷增加时,对其机械效率ηm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198024:第02 章船舶柴油机 :24)A.增加B.降低C.不变D.随机1544、当柴油机空载运行时,其运行状态是______. (198025:第02章船舶柴油机:25)A. 机械效率等于0B. 指示功率为0C. 有效功率均消耗在机械损失上,即Pe=PmD. B+C1545、柴油机机械效率的比较,一般规律是_______. (198026:第02章船舶柴油机:26)A.高速机比低速机高B.小型机比大型机高C.非增压机比增压机高D.全负荷时比低负荷时高1546、对于同一台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在空载运行时,它的ηm值为 _______. (198027:第02 章船舶柴油机 :27)A.η m=0.85~0.9B.η m=0.78~0.85C.η m=1D. η m=0 ./., nhra1547、柴油机经济性的评定参数是_______. (198028:第02章船舶柴油机:28)A.指示热效率η i BNNJNBJIIJKJKMMM ,/B.有效油耗率 geC.机械效率η mD.相对效率η g1548、评定柴油机经济性的指标是______ (198029:第02章船舶柴油机:29)A. 指示油耗率giB. 有效油耗率geC. 有效热效率η eD.B 或C1549、下列有关有效参数与指示指标的关系,错误的是_______. (198030: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30)A. Pi=Pe/η mB.η e=η i* η mC.η i= η e/ η mD. ge=gi*η m1550、柴油机性能指标ge,gi ,η e,η i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_______. (198031: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31)A. gi>ge,ηi>η eB. gi>ge,ηi<η eC. gi < ge, η i <η eD. gi < ge, η i >η e1551、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_______. (198032: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32)A.测最高爆发压力B.测压缩压力C.测排气温度D.测缸套冷却水温度1552、柴油机运转测量气缸内压缩压力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 (198033: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33)A.判断气口堵塞B.判断气阀正时C.判断燃烧是否良好D.判断气缸密封性1553、通过测定气缸的压缩压力主要用于判断_______ (198034:第02章船舶柴油机:34)A.配气定时是否适当B.活塞环密封性是否良好C.压缩比是否正确D.A+C1554、柴油机运转中测算绝对压力与绝对扫气压力的比值,然后与试航报告标准值进行比较可判断 ______. (198035:第02章船舶柴油机:35)A.增压系统流道是否阻塞B.增压器效率是否下降C.扫气压力是否足够D.气缸密封性是否良好1555、测量最高爆发压力常用于分析判断______ (198036:第02章船舶柴油机:36)A.缸内机械负荷B.供油正时C.缸内密封性D.A 和 B1556、通过测量柴油机的最高爆发压力能分析_______.(198037: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37)A.活塞环密封性是否良好B.喷油正时是否正确C.配气是否调整适当D.缸套是否磨损1557、测量柴油机的最大爆发压力可以判断______. (198038:第02章船舶柴油机:38)A.活塞环漏气B.气缸漏气C.排气阀漏气D.喷油提前角调整是否恰当1558、通常,用强化系数来表征柴油机的强化程度,其表示______. (198039:第02章船舶柴油机 :39)A. 柴油机的输出功率Pe 的大小B. 柴油机的增压压力pk 的大小C. 柴油机转速n 的高低D. 活塞平均速度Vm与平均有效压力pe 的乘积 Vmxpe1559、关于机械效率ηm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198040:第02章船舶柴油机:40)A. 减少摩擦损失可提高机械效率ηmB. 适当提高油温,水温可提高ηmC. 当 n 一定时,喷油量增加,ηm也提高D. 当喷油量一定时,提高转速可提高ηm1560、船舶废气涡轮增压主柴油机当转速升高时其机械效率ηm的变化是 ______. (198041: 第 02 章船舶柴油机 :41)A.增大B.下降C.不变D.无规律1561、柴油机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的关系是________。
4201、船舶的配置与其船舶性质、用途有关,现代大型豪华邮轮尺度大、航速高,除对推进装置在航速上的要求外,还要求:Ⅰ、强大的电能供居住和娱乐Ⅱ、有足够的备用和重复设置Ⅲ、大功率侧推器Ⅳ、限制机舱安排 (200682: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19)A、Ⅰ+Ⅱ+ⅣB、Ⅱ+Ⅲ+ⅣC、Ⅰ~ⅣD、Ⅰ+Ⅲ+Ⅳ4202、汽轮机动力装置的优点是:Ⅰ、运转平稳、振动少、噪声小Ⅱ、单机功率大Ⅲ、燃用劣质油成本低Ⅳ、功率范围覆盖面大Ⅴ、磨擦、磨损小 (200683: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0)A、Ⅰ+ⅡB、Ⅰ~ⅤC、Ⅰ+Ⅱ+Ⅳ+ⅤD、Ⅰ+Ⅱ+Ⅲ+Ⅴ4203、采用柴油机—电力推进的船舶在其配置上主要特点之一是: (200684: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1)A、电动机驱动调距桨B、采用喷水前进C、柴油机无需换向装置D、电动机驱动定距桨4204、可靠性是指_____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00685: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2)A、产品B、系统C、机械D、设备4205、在使用管理方面,取得动力装置可靠性的先决条件是: (200686: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3)A、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做好维护保养B、按船规要求备妥备件C、监造时,按船规把好质量把关D、提高材料质量4206、在使用管理方面,取得动力装置可靠性的有力保证是: (200687: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4)A、监造时,按船规把好质量把关B、按船规备妥备件C、备件固定方式要便于取用D、提高轮机管理人员的水平4207、在使用管理方面,提高动力装置可靠性的重要措施是: (200688: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5)A、监造时,按船规把好质量把关B、设计时留有必要的储备C、备件固定方式要便于取用D、提高轮机管理人员的水平4208、某船在船速为10m/s时,受到的阻力为500KN,则船舶有效功率是 KW: (200689: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6)A.500B.1000C.5000D.100004209、船舶每海里燃油消耗量Gn是考虑了:Ⅰ、主机本身的性能Ⅱ、动力装置本身经济性Ⅲ、船舶航行性能 (200690: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7)A、Ⅰ+ⅢB、Ⅱ+ⅢC、仅仅是ⅢD、仅仅是Ⅰ4210、对动力装置而言,可靠性的规定时间是指: (200691:第03章船舶推进动力装置:28) A、动力装置工作时间B、一般取二次大修间隔时间C、主机说明书规定的维护周期D、连续工作的时间4211、动力装置的可靠性在质量指标中占_____地位,他是落实其他指标的前提,并且_____其他指标的优劣。
3901、电子控制喷射柴油机加速性能好主要是因为: (200382:第02章船舶柴油机:2395)A.喷油时刻可变B.喷油压力可变C.喷油模式可变D.气阀开关时刻可变3902、电子控制喷射的燃油喷射系统可以没有: (200383:第02章船舶柴油机:2396)A.喷油泵B.喷油器C.高压油管D.A+C3903、Sulzer RT-flex电子控制喷射系统中的喷油量控制单元设在: (200384:第02章船舶柴油机:2397)A.共轨燃油泵上B.共轨燃油泵与共轨管之间C.共轨管与喷油器之间D.喷油器上3904、现代电子控制喷射柴油机与传统柴油机相比可以省去:Ⅰ凸轮轴及传动机构Ⅱ传统的喷油泵及调解机构Ⅲ换向机构Ⅳ机旁操纵机构Ⅴ传统的喷油器Ⅵ减振器 (200385:第02章船舶柴油机:2398)A.Ⅰ、Ⅱ、Ⅳ、ⅥB.Ⅱ、Ⅴ、C.Ⅴ、ⅥD.Ⅰ、Ⅱ、Ⅲ、Ⅳ3905、MAN B&W ME柴油机电子控制喷射系统油量控制单元设在 (200386:第02章船舶柴油机:2399)A.喷油泵上B.喷油器上C.喷油泵和喷油器之间D.伺服油泵上3906、电子控制喷射柴油机的喷油定时: (200387: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0)A.由凸轮确定B.由电子控制单元确定C.由曲轴转角传感器确定D.由伺服油泵确定3907、现代电子控制喷射系统可以控制:Ⅰ喷油量Ⅱ喷油定时Ⅲ喷油器启阀压力Ⅳ喷油模式Ⅴ喷油压力Ⅵ喷射延迟 (200388: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1)A.Ⅰ、Ⅱ、Ⅲ、Ⅳ、Ⅴ、ⅥB. Ⅰ、Ⅱ、Ⅳ、ⅤC. Ⅰ、Ⅱ、ⅥD. Ⅰ、Ⅱ、Ⅲ、Ⅳ3908、现代电子控制喷射柴油机的优点有:Ⅰ振动轻Ⅱ最低稳定转速低Ⅲ油耗率低Ⅳ排放低Ⅴ加速性好Ⅵ机械负荷、热负荷小 (200389: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2)A. Ⅰ、Ⅱ、Ⅲ、Ⅳ、Ⅴ、ⅥB. Ⅲ、Ⅳ、Ⅴ、ⅥC. Ⅰ、Ⅲ、Ⅳ、D. Ⅱ、Ⅲ、Ⅳ、Ⅴ3909、现代电子控制喷射柴油机的优点有:Ⅰ低速时仍保持较高喷油压力Ⅱ换向迅速ⅢSO2排放低Ⅳ对燃油的适应性强Ⅴ最低稳定转速低Ⅵ排放烟度低 (200390: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3)A.Ⅰ、Ⅱ、Ⅲ、ⅤB.Ⅱ、Ⅲ、Ⅳ、Ⅴ、ⅥC. Ⅰ、Ⅱ、Ⅳ、Ⅴ、ⅥD.Ⅲ、Ⅳ、Ⅴ、Ⅵ3910、MAN B&W ME柴油机电子控制喷射系统油量控制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的: (200391: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4)A.控制伺服油泵排量B.控制供给升压泵的燃油量C.控制升压泵的行程D.控制伺服油泵转速3911、关于电子控制喷射不正确的说法是: (200392: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5)A.有不同的喷油模式B.在同一喷油模式下可实现搞经济性和低NOx排放C.在运行中可自由选择喷油模式D.不同喷油模式是在控制程序中设定的3912、MAN B&W ME柴油机的燃油升压泵的布置是: (200393: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6)A.每缸一个,由伺服油推动B.每缸一个,由曲轴传动C.整机一个,由伺服油推动D.整机一个,由曲轴传动3913、关于Sulzer电子控制共轨喷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394: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7)A.喷油器由共轨油管供油B.共轨燃油泵由共轨油管供油C.共轨燃油泵每缸一个D.共轨燃油泵由伺服油驱动3914、电子控制喷射的柴油机所采用的低NOx排放模式为: (200395: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8)A.递加速率喷射B.等压喷射C. 递减速率喷射D.双喷模式喷射3915、Sulzer RT-flex柴油机与传统柴油机相比特点之一是: (200396:第02章船舶柴油机:2409)a)提高低工况的热效率b)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和燃油喷射压力c)采用中、高增压器,提高增压器效率d)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燃油喷射3916、在MAN B&W ME系列智能柴油机中,用来控制各缸喷油的电磁阀ELFI是一个_______。
3601、在柴油机运转中,曲轴箱油的总酸值与总碱值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00082:第02章船舶柴油机:2095)A.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减小B.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增加C.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增加D.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减小3602、在筒形活塞柴油机运转中,其曲轴箱油的有机酸与SAN变化是________。
(200083:第02章船舶柴油机:2096)A.有机酸与SAN均增加B.有机酸增加,SAN减小C.有机酸减小,SAN增加D.有机酸与SAN均减小3603、在气缸油中,用于消除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
(200084:第02章船舶柴油机:2097)A.TANB.TBNC.SAND.粘度指数3604、指出下述润滑油中关于直馏基础油的错误论述________。
(200085:第02章船舶柴油机:2098)A.自身原含有一定酸值B.在精制中可能残留一定水溶性酸C.在精制中残留一定碱性D.含有适当的有机酸可提高其油性3605、在轴承减磨合金中,抗有机酸腐蚀能力最差的是________。
(200086:第02章船舶柴油机:2099)A.铝基合金B.锡基合金C.铜铅合金D.锡青铜3606、下列关于滑油性能指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00087:第02章船舶柴油机:2100)A.粘度指数大,表示温度变化时其粘度变化大B.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有机酸含量C.粘度比越小越好D.使用中滑油的总碱值将不断增大3607、下述关于滑油粘温特性的正确说法是________。
I.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称粘温特性 II.可用粘度指数(VI)来评价滑油的粘温特性 III.粘度指数大则粘度随温度变化幅度大 IV.粘度指数越小则滑油粘温特性越好 V.粘度比小表示粘温特性好 VI.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幅度小其粘温特性好 (200088:第02章船舶柴油机:2101)A.I+III+IV+VIB.II+IV+V+VIC.I+II+III+IVD.I+II+V+VI3608、润滑油的粘度指数高,说明此种润滑油的_______好。
大管轮班主机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理论循环是一种A. 等容加热循环B. 等压加热循环C. 混合加热循环D. 继续膨胀混合加热循环2.现代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是I. 薄壁强背钻孔冷却式燃烧室II. A型整体焊接式机架与刚性底座III. 全支承十字头轴承下轴瓦与短连杆I V. 旋转排气阀与液压气阀传动机构V. 柔性支承的薄壁缸套与双排气缸油注油孔VI. 整体式焊接曲轴与薄壁轴瓦A. I+II+III+IVB. I+III+IV+VC. I+III+IV+VID. I+IV+V+VI3.柴油机部件由气体力产生的机械应力,其变化频率与下述因素有关A. 柴油机转速B. 柴油机负荷变化频率C. 柴油机启动、停车频率D. A+B4.气缸盖由于应力腐蚀而造成冷却水腔侧裂纹的主要原因是A. 材料因氢脆化过程而开裂B. 应力集中C. 机械疲劳与热疲劳叠加D. A+B5.关于活塞环气密机理不正确的说法是A. 第一次密封只能使环压向气缸壁形成滑动表面密封B. 第二次密封在轴向不平衡力的作用下,把环压向环槽下侧,在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下将环压在滑动表面缸壁上C. 第二次密封比第一次密封更重要D. 没有第一次密封,仍然可以形成第二次密封6.活塞顶烧蚀的主要原因是A. 燃烧中含有矾B. 活塞头冷却不良C. 喷油器雾化不良,射程过长D. B+C7.为保证气缸套上部凸肩区工作可靠,在结构上可采取的措施是A. 燃烧室上移B. 减少凸肩部位的壁厚C. 采用高凸肩钻孔冷却结构D. A和C8.现代船用二冲程超长行程柴油机的气缸套中下部不用水冷却,其目的是A. 简化气缸结构B. 减小冷却水流阻保证良好的冷却C. 避免气口处水密困难D. 保证气缸套最佳工作工况9.柴油机曲柄臂与曲柄销的抗弯强度比较是A. 曲柄臂比曲柄销弱B. 曲柄臂比曲柄销强C. 两者相同D. 随曲轴结构而定10.一台六缸四冲程柴油机发火顺序为1-5-3-6-2-4,当第一缸处于上止点(零度)位置时,第二缸应处于A. 进气过程B. 压缩过程C. 膨胀过程D. 排气过程11.通常,贯穿螺栓多用液压拉伸器上紧,其时衡量其预紧度的是A. 泵油的次数B. 螺母的扭转角C. 螺栓的伸长量D. 扭转力矩12.大型船用柴油机的十字头轴承表面出现细小裂纹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轴瓦立即换新B. 裂纹立即修补C. 修刮十字头销颈D. 降低负荷使用,注意观察13.通常,燃油的密度、馏分均与燃油的分子结构有关,它们的关系是A. 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多,芳香烃含量越多B. 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多,芳得烃含量越少C. 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少,芳香烃含量越少D. 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少,芳香烃含量越多14.关于柴油机过量空气系数α,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正常情况下α均大于1B. 在燃烧室内部各处α不同,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C. 增压机α大于非增压机D. 四冲程机大于二冲程机15.按喷射过程分析,柴油机的喷射持续期是指A. 从供油开始到供油结束B. 从喷油开始到喷油结束C. 从供油开始到喷油结束D. 从喷油开始到供油结束16.在下述开式燃烧室的优点中,不正确的是A. 形状简单B. 过量空气系数α小C. 有良好的启动性能D. 传热损失和气体流动损失小17.当喷油器喷孔因结炭而使孔径减小时,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是A. 喷油持续角减小B. 喷油率减小C. 油束射程变长D. 油束锥角变小18.下列关于喷油泵出油阀工作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等容卸载式出油阀的卸载能力是不变的·1·B. 等压卸载式出油阀的卸载能力随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而变化C. 等容卸载式出油阀能较好的防止穴蚀和二次喷射D. 等压卸载式出油阀能较好的防止穴蚀与二次喷射19.按现代船用柴油机高增压的发展最适于船舶主机使用的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方式是A. 始点调节式B. 终点调节式C. 始、终点调节式D. 任意一种20.某些新型柴油机的喷油泵不设出油阀,但须在泵腔顶部装进油阀其主要目的是A. 防止高压油管回油B. 加强泵腔吸油能力C. 防止柱塞穴蚀D. 保证能对喷油器进行燃油循环冷却21.当代船用二冲程超长行程柴油机使用的无冷却式喷油器与一般的喷油器相比在使用中的显著特点是A. 仍为冷却式B. 结构简单C. 启阀压力不可调节D. 采用自然风冷22.喷油器针阀体与喷油器本体端平面的漏油主要原因是A. 燃烧腐蚀B. 冷却水腐蚀C. 喷油器过热D. 针阀撞击23.回油阀式喷油泵增大单缸供油量的调节方法是A. 转动调节螺钉增大回油阀与顶杆之间的间隙B. 转动偏心轴C. 转动调节螺钉减小回油阀与顶杆之间的间隙D. 转动柱塞24.现代船用超长行程柴油机喷油泵中的VIT机构在柴油机的运转围范围内,均存在一个以柴油机某负荷为准的调整转折点,该转折点的特点是A. 供油提前角θ最大,最高爆发压力P Z最大,节油率最大B. θ最小,P Z最大,节油率最大C. θ最大,P Z最小,节油率最小D. θ最小,P Z最小,节油率最小25.关于柴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分析中,下述各项中正确的是A. 滞燃期越短越好B. 主燃期越短越好C. 后燃期越短越好D. A+C26.下述关于柴油机后燃期的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A. 低速机的后燃期短,高速机后燃期长B. 全负荷时后燃期短,部分负荷后燃期长C. 后燃不可避免D. 加强燃烧室内空气扰动,可缩短后燃期27.柴油机喷油泵的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大,通常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就根据______而定I. 机型及转速II. 热负荷III. 机械负荷IV. 最佳经济性A. I+II+IIIB. I+III+IVC. II+III+IVD. I+II+III+IV28.当代船用大型超长行程柴油机为使其工作循环趋向等压加热循环的主要措施是A. 大幅度提高压缩比B. 减小循环供油量C. 减小供油提前角D. A+C29.在柴油机的各项热损失中,所含热量较大但可利用程度较差的是A. 排气带走热量QrB. 冷却热损失QwC. 中冷器冷却热损失D. 润滑油热损失30.理论研究指出NO X的生成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I. 燃油化学成分II. 燃烧室中氧浓度III. 最高温度IV. 最高温度持续时间A. I+II+IIIB. I+II+IVC. II+III+IVD. I+II+III+IV31.下列哪些因素将影响充量系数I. 进气终点温度II. 柴油机转III. 剩余废气系数IV. 爆发压力V. 压缩终点压力VI. 平均指示压力A. I+II+IIIB. IV+V+VIC. I+III+VD. I+IV+VI32.排气阀提前开启角减小,给柴油机工作带来的主要不不利因素是A. 排气温度增高B. 排气耗功增加C. 新气进气量减小D. B+C33.增压柴油机提高增压度的主要限制是A. 机械负荷B. 热负荷C. 功率平衡D. 增压器效率34.现代高增压柴油机向等压涡轮增压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A. 增压系统布置方便B. 增压器效率高C. 脉冲能所占比例随增压度提高而下降D. 低负荷运转性能好35.等压涡轮增压系统的特点是I. 利用废气的定压能II. 利用废气的定压能也利用废气脉冲能III. 废气基本上是以不变的速度进入涡轮IV. 各缸排气管需分组V. 为满足低负荷需要,必须设置辅助扫气泵VI. 进入涡轮时气体压力保持不变,故涡轮工作稳定,效率较高·2·A. I+II+III+VB. I+III+IV+VC. I+III+V+VID. III+IV+V+VI36.现代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多为反动式涡轮机,其回转力矩来自于A. 冲动力矩B. 反作用力矩C. 反动力矩D. A+C37.按照离心式压气机喘振机理分析,气流在扩压器叶片内分离是喘振的主要原因,此时气流在扩压器前缘的流动状态是A. 气流流量下降,气流冲击叶片凸面在凹面分离B. 气流流量增加,气流冲击叶片凸面在凹面分离C. 气流流量下降,气流冲击叶片凹面在凸面分离D. 气流流量增加,气流冲击叶片凹面在凸面分离38.柴油机增压系统采用空气中间冷却器,能使柴油机I. 降低油耗率II. 降低机械负荷III. 降低热负荷IV. 提高功率V. 提高进气密度VI. 消除后燃A. I+II+III+VB. I+III+IV+VC. II+III+IV+VID. III+IV+V+VI39.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当循环供油量不变时,热负荷可能超过允许规定的工况是A. 高转速B. 标定转速C. 低转速D. 极限转速40.引起增压压力异常下降的原因是I. 排气阀开启提前角较小II. 喷油提彰角较小III. 喷嘴环变形截面增大IV. 轴承故障V. 排气阀漏气VI. 轴封结炭A. I+II+III+IVB. I+III+IV+VC. I+III+IV+VID. II+IV+V+VI41.增压器损坏,做拆除转子应急处理后,应做的事项有I. 涡轮进、排气壳冷却水要继续供给II. 外部供给润滑油应切断III. 拆除转子后,排气管应封闭IV. 柴油机转速的确定应根据排烟温度和烟色V. 排气烟囱应封闭,防止废气倒流VI. 扫气箱与压气机的连接法兰处要有盲板封死A. I+II+III+VB. I+III+IV+VC. I+II+IV+VID. II+IV+V+VI42.能提高边界润滑中形成反应膜能力的添加剂是A. 油性剂B. 极压剂C. 增粘剂D. 浮游剂43.在柴油机中的传动齿轮的啮合齿之间的润滑方式是A. 液体动压润滑B. 液体静压润滑C. 半液体润滑D. 弹性液体动压润滑44.在轴承合金的诸元素中对滑油中有机酸最敏感的金属元素是A. 锡B. 铜C. 铅D. 铝45.在柴油机运转中,曲轴箱油的总酸值与总碱值的变化规律是A. 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减小B. 总酸值增加,总碱值增加C. 总酸值减小,总碱值增加D. 总酸值减小,总减值减小46.目前使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油注油时刻通常是A. 活塞上行到注油孔位于第一、第二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B. 缸内压力低于注油压力时向缸内注油C. 活塞下行当注油孔位于第一、二节环之间时向缸内注油D. 任意时刻47.在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中能综合表示气缸油控制缸套磨损能力的参数是A. 注油率B. TBNC. 热氧化安定性D. 碱总量BT48.如缸套内表面注油孔之间产生漆状沉淀物则说明气缸油A. TBN过低B. TBN过高C. 注油量过多D. 气缸油氧化变质49.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十字头机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曲轴箱油消耗率的比较是A. 十字头机较大B. 筒形活塞机较大C. 两者无明显差别D. 随机型而异50.若使用蒸馏水做为柴油机冷却介质,而又未进行水处理或水处理剂浓度不够时,与使用一般硬水比较,下述的后果正确的是A. 再者均产生结垢B. 一般硬水的腐蚀较严重C. 蒸馏水的腐蚀较严重D. 上述均有可能51.在测定速度特性过程中,下列哪一个参数是不可改变的A. 转速B. 负荷C. 循环供油量D. 转矩52.柴油机按负荷特性工作时,随着负荷的增加,机械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变化规律是A. 过量空气系数α增大,机械效率ηm降低B. 过量空气系数α增大,机械效率ηm升高C. 过量空气系数α降低,机械效率ηm降低D. 过量空气系数α降低,机械效率ηm升高53.在转速不变情况下,螺旋桨吸收功率将随进程比的A. 增大而增加B. 减小而增加C. 减小而减少D. 增大而不变54.涡轮增压主柴油机当转速升高时其过量空气系数α的变化是A. 增大B. 降低C. 不变D. 随机型而异55.等转矩限制特性线在P e-n坐标中,可以用过坐标原点与过______的直线来表示·3·A. 超额工况点B. 标定工况点C. 部分工况点D. 极限工况点56.限制柴油机的排气温度其实质是规定了最低的A. 过量空气系数B. 扫气系数C. 充量系数D. 剩余废气系数57.柴油机转速从标定工况下降低,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其最大功率受A. 等转矩限制特性所限制B. 等排烟温度限制特性抽限制C. 转速下降初期为A,后期为BD. 转速下降初期为B,后期为A58.某些新型低速柴油机使用的液压调速器中具有增压空气压力燃油限制器,其在加速时,柴油机的运转特性是A. 速度特性B. 负荷特性C. 等转矩限特性D. 等α限制待性59.若柴油机配桨过重,则当柴油机在标定转速n b下运行时,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功率未被充分利用B. 功率超过允许值C. 功率无法发足D. 转速不稳定60.船舶柴油机与螺旋桨直接相连,柴油机按全负荷速度特性工作时的功率与运转功率相比A. 在任何转速下,柴油机按全负荷速度特性工作时的功率大于运转功率B. 在任何转速下,柴油机按全负荷速度特性工作时的功率小于运转功率C. n b以下柴油机按全负荷速度特性工作时的功率大于运转功率,n b以上小于运转功率D. n b以下柴油机按全负荷速度特性工作时的功率大于运转功率,n b以上大于运转功率61.目前船用柴油机选配螺旋桨的推荐标准通常为A. 标定功率P b,标定转速n bB. 100%P b,90%n bC. 85%~90%P b,100%n bD. 85%~95%P b,90%n b62.柴油机直接驱动调距桨并使用轴带发电机时,其在海上正常航行的运转特性是A. 外特性B. 推进特性C. 负荷特性D. 等转矩限制特性63.按轻桨原则匹配的船用主机使用中若污底严重,则在油门不变的情况下,其运转功率P e与转速n的变化是A. P e与n均降低B. P e降低,n增高C. P e增加,n降低D. P e与n均增高64.使用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两台发电柴油机并联运行负荷始终不能均匀分配,应该调整的部件是A. 调速旋钮B. 被偿针阀开度C. 伺服马达D. 速度降旋钮65.液压调速器加装速度降机构是为了A. 提高调速灵敏度B. 提高调速准确度C. 提高调节过程的稳定性D. A+B66.在液压调速器中设置的恒速反馈机构按其反馈类型及其影响来讲是A. 正反馈/滑阀提前复位B. 负反馈/滑阀提前复位C. 正反馈/滑阀滞后复位D. 负反馈/滑阀滞后复位67.在对Woodward PGA调速器稳定性调节中其补偿针阀的推荐开充是A. 1/8~1/4圈B. 1/4~1/2圈C. 1/2~3/4圈D. 1/16~2圈68.通常,二冲程直流扫气式柴油机换向时不需要换向的部件有A. 排气凸轮B. 空气分配器凸轮C. 喷油泵凸轮D. 气缸注油器凸轮69.柴油机实现换向的基本要求是A. 相同的换向角和轮廓线B. 相同的凸轮位置和轮廓线C. 相同的定时与发火顺序D. 相同的定时与工作规律70.新型超长冲程柴油机改变喷油泵滚轮倾斜方向的换向装置,其实质属于A. 超前差动B. 滞后差动C. 换向差动D. 机械差动71.用压缩空气起动的柴油机在直接换向中实现换向的先决条件是A. 配气定时适应反转要求B. 供油定时适应反转要求C. 起动定时适应反转要求D. 曲柄排列适应反转要求72.柴油机的操纵方式中必须保留A. 机旁操纵B. 驾驶台操纵C. 集控室操纵D. 液力操纵73.目前在船舶上使用较广泛的遥控系统是A. 电动式遥控系统B. 液力式遥控系统C. 混合遥控系统D. 气动式遥控系统74.对柴油机操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I. 能迅速、准确地执行起动、换向、变速等动作II. 操纵、调节方便III. 在集控室内完成所有操作IV. 在驾驶台操纵主机V. 有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VI. 有必要的连锁装置A. I+II+III+VB. II+III+IV+VIC. I+II+V+VID. II+IV+V+VI·4·75.Sulzer RND 型柴油机操纵系统的连锁装置有I. 盘车机连锁II. 超速保护连锁III. 起动连锁IV. 运转方向连锁A. I+IIIB. II+III+IVC. I+III+IVD. I+II+IV76.用机械示功器测取缸内纯压缩图的目的是I. 测量缸内压缩压力II. 检查示功器传动机构的同步性III. 确定活塞上止点位置IV. 计算指示功率A. I+II+IIIB. I+III+IVC. II+III+IVD. I+II+III+IV77.用机械示功器测取P-V转角示功图所用的传动机构是A. 械杆式传动机构B. 凸轮式传动机构C. 曲柄式传动机械D. 上述三种机构都可以78.在示功器中频响特性最好的示功装置是A. 卷簧式示功装置B. 柱簧式示功装置C. 电阻应变式电子示功装置D. 压电石英式电子示功装置79.喷油器喷孔部分堵塞,在示功图上表现为A. 膨胀线较高,且有波动B. 膨胀线较低,且有波动C. 着火时刻后移D. 燃烧压力基本不变80.燃烧太晚与喷孔部分堵塞示功图的主要区别在于A. 示功图高度不同B. 示功图头部变化不同C. 燃烧始点不同D. 膨胀线变化不同81.柴油机运转中测量缸内压缩压力后,计算压缩压力与扫气压力的比值,并与试验报告所给相同负荷下的标准比值进行比较的目的是A. 判断增压系统流通是否阻塞B. 增压器工作效率是否良好C. 扫气压力值是否正常D. 气缸密封性是否良好82.轴系振动的临界转速随轴承A. 跨距增大而增大B. 跨距增大而降低C. 刚性增大而不变D. 刚性增大而减小83.铁梨木尾轴管设置沟槽的目的是为了A. 提高冷却效果B. 安装C. 储存泥砂D. 铁梨木膨胀84.螺旋桨的推力主要靠______传递A. 螺母紧固的预紧力B. 螺旋桨与尾轴锥体紧压配合摩擦力C. 键定位D. A+B+C85.辛泼莱克司密封装置在工作中其润滑状态是A. 间歇循环B. 自成重力循环C. 泵浦供油循环D. 泵浦间歇补油86.调距桨操纵系统的作用是I. 改变螺距II. 改变发动机转速A. 只能是IB. 只能是IIC. I和II都可改变D. I和II不能同时改变87.在多缸柴油机的各曲柄臂上都加装平衡重,这是为了A. 平衡离心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B. 平衡往复惯性力和力矩C. 使曲轴不再爱离心惯性力的作用D. A+B+C88.通常,柴油机轴系扭振的节点多位于A. 接近轴段柔度最大处,转动惯量最大处B. 接近轴段柔度最大处,转动惯量最小处C. 接近轴段柔度最小转动惯量最大处D. 接近轴段柔度最小转动惯量最小处89.由曲轴每转中激振力矩作用次数等于发火气缸整倍数的激振力矩引起的共振转速称A. 危险临界转速B. 临界转速C. 副临界转速D. 主临界转速90.通过发火顺序的变更能够A. 避开主临界转速B. 避开副临界转速C. 限制扭转振动D. 阻止自由振动频率91.扭转纵向振动是指下述情况A. 扭转振动引起曲轴纵向变形B. 纵向振动引起曲轴扭转变形C. 扭振和纵振相互影响D. 扭转对纵向振动无影响92.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推进轴系纵振振幅允许值的衡量标准是以A. 纵振引起的曲轴臂距差B. 纵振引起的螺旋桨推力变化C. 纵振引起的曲轴位移D. 纵振引起的推力轴承负荷变化93.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下述关于封缸运行中的错误是A. 缸数小于6或以下者,允许封一个缸B. 缸数大于6者允许封两个缸C.不允许连续发火的两个缸同时封缸D.封缸后应降速运行94.增压二冲程柴油机当增压器损坏无法使用而使用辅助或应急鼓风机时,其运转功率与转速的降低程度,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5·I. 排气温度II. 柴油机振动III. 排气颜色IV. 柴油机运转状态A. I+II+IIIB. I+III+IVC. II+III+IVD. I+II+IV95.二冲程柴油机拉缸的部位通常多多出现在:A. 活塞上止点转向外B. 扫、排气口附近C. 活塞位于加速度最大外D. 活塞下止点转向处96.柴油机扫气箱着火的原因是:A. 滑油压力下降,轴承发热B. 活塞发热,活塞环漏气C. 严重后燃,扫气压力过低D. B+C97.十字头柴油机发生曲轴箱爆炸的主要热源是:A. 活塞环漏气B.活塞或气缸过热C.轴承过热D. A+C98.当柴油机曲轴箱过热或透气管冒出大量油气时的正确处理措施是:A. 立即停车、停泵,并打开曲轴箱门检查B. 不允许停车后立即打开曲轴箱门检查C. 立即停车,并加强冷却D. 立即停车、停泵,待冷却后打开曲轴箱门检查99.在烟囱冒火现象中,能够引起船舶火灾的火花是:A. 油雾燃烧B. 残油燃烧C. 烟灰沉积物燃烧D. A+C100.当船舶避碰而要求低速柴油主机采用紧急刹车时,其刹钉原理是:A. 使用轴系制动器B. 使用换向后启动空气对主机进行能耗制动C. 使用换向后启动空气对主机进行强制制动D. 使用换向后启动空气对主机进行制动并反转·6·大管轮班主机复习卷答案·7·。
301、如图: (159684:第01章船舶电子、电气基础:301)
A
B
C
D
302、如图: (159685:第01章船舶电子、电气基础:302)
A
B
C
D
303、稳压管正常工作时,一般情况下是工作在______状态。
(159686:第01章船舶电子、电气基础:303)
A.反向击穿
B.放大
C.正向击穿
D.截止
304、对于晶体二极管来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159687:第01章船舶电子、电气基础:304)
A.正向电阻很小
B.无论加多大的反向电压,都不会导通
C.未被反向击穿前,反向电阻很大
D.所加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二极管才算真正导通
305、如图: (159688:第01章船舶电子、电气基础:305)
A
B
C
D
306、二极管能保持正向电流几乎为零的最大正向电压称为______。
(159689:第01章船舶电子、电气基础:306)。
2021船舶管理大管轮手机版题库1、船舶自由摇摆周期与下述的_______项内容无关。
(179385: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1) A.摇摆的幅度 B.船的排水量 C.初稳性高度 D.船的惯性矩2、与船舶横摇固有周期(既自由横摇周期)无关的是_________。
(179386: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2) A.船宽 B.重心高度 C.初稳性高度 D.横摇角3、油轮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79387: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2)A、提高纵向强度B、分隔舱室C、提高局部强度D、减少自由液面影响4、船舶横摇周期越短,则船舶__________。
(179389: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3)A.摇摆越剧烈B.摇摆越平稳C.稳性越差D.越振动5、油船结构中,应在_____和___之间设隔离舱 (179388: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3)A、货油舱、机舱B、货油舱、炉舱C、货油舱、居住舱室D、A+C6、对于船长大于______m的油船,通常要求在货油舱内设置两道纵向连续的纵舱壁。
(179390: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3) A.45B.60 C.90 D.1207、初稳性高度越大,则________。
(179392: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4) A.横摇周期值越大 B.横摇周期值越小 C.摆幅角越大 D.摆幅角越小8、当船体发生中拱弯曲时,甲板受拉应力作用,船底受压应力作用;若船体发生中垂弯曲变形时,甲板受压应力作用,船底受拉应力作用;而位于______处总纵弯曲应力等于零。
(179391: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4) A.甲板 B.船底 C.中和轴D.不定9、下列关于船舶初稳性高度与摇摆的正确说法是_________。
(179393:第01章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5)A.初稳性高度大,摇摆周期小,船摆剧烈B.初稳性高度大,摇摆周期小,船摇缓慢C.初稳性高度越大越好,以改善摇摆性D.船舶的摇摆跟初稳性高度无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301、铸铁压缩时的强度极限_拉伸时的强度极限。
(196782:第01-2章材料力学:184)A.大于B 小于C 等于D.小于等于302、____一般不能用铸铁制造。
(196783:第01-2章材料力学:185)A.机床机身B 机器底座C 阀体D 梁303、_____一般可以用铸铁制造。
(196784:第01-2章材料力学:186)A梁B轴C螺栓D机床机身304、危险应力的大小等于_极限应力的大小。
(196785:第01-2章材料力学:187) A.l.l倍B.l.0倍C.0.8倍D 都不对305、材料的实际应力比危险应力_。
(196786:第01-2章材料力学:188)A.稍大B.稍小C.相等D.小得多306、塑性材料是以_作为极限应力。
(196787:第01-2章材料力学:189)A.屈服极限B.强度极限C.比例极限D.弹性极限307、脆性材料是以_作为极限应力。
(196788:第01-2章材料力学:190)A.屈服极限B.强度极限C.比例极限D.弹性极限308、塑性材料的安全系数的范围为_。
(196789:第01-2章材料力学:191)A.小于1.5B.1.5—2.5C.2.5—5.0D.大于5.0309、脆性材料的安全系数的范围为_。
(196790:第01-2章材料力学:192)A.小于1.5B.1.5—2.5C.2.5—5.0D.大于5.0310、由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距很近的横向力作用,使杆作两截面沿外力作用方向产生相对错动的变形,称为_。
(196791:第01-2章材料力学:199)A.弯曲B.扭转C 挤压D 剪切311、当杆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但相距较近的两力作用时,则杆件上两力中间部分将受到_。
(196792:第01-2章材料力学:200)A.拉伸B 剪切C 扭转D 弯曲312、受剪切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内力为____。
(196793:第01-2章材料力学:201)A.剪力B 剪应力C 弯矩D 扭矩313、受剪切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应力为_____。
1201、螺旋桨发生穴蚀除与转速有关外,还与________有关 (197682: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1)A.材料B.桨直径C.桨叶数目D.轴系1202、螺旋桨发生穴蚀与________有关 (197683: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2)A.转速B.材料C.桨叶数目D.海域1203、防止螺旋桨桨叶穴蚀可采用在桨叶上________ (197684: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3)A.涂环氧树脂B.涂油漆C.镀铬D.喷陶瓷1204、防止螺旋桨桨叶穴蚀除在桨叶上涂环氧树脂和降低转速外,还可采用________ (197685: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4)A.选用耐蚀材料B.减小尺寸C.改进桨叶叶形D.增加桨叶数目1205、防止轴瓦穴蚀的措施可采用________ (197686: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5)A.选用耐蚀材料B.提高转速C.加强冷却D.加强润滑1206、防止轴瓦穴蚀除采用耐蚀材料外,还应注意________ (197687: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6)A.冷却B.油槽和油孔位置C.润滑方式D.配合间隙1207、铸铁泵壳与铜质阀芯之间发生的电化学腐蚀是________ (197688: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7)A.电偶腐蚀B.浓差腐蚀C.微观电化学腐蚀D.穴蚀1208、气缸套与铜质垫片之间发生的电化学腐蚀是________ (197689: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8)A.电偶腐蚀B.浓差腐蚀C.微观电化学腐蚀D.穴蚀1209、在气缸套与缸体配合面间发生的缝隙腐蚀是________ (197690: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09)A.电化学腐蚀B.化学腐蚀C.浓差腐蚀D.电偶腐蚀1210、柴油机机座垫块配合面间发生的腐蚀为________ (197691: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10)A.电化学腐蚀B.化学腐蚀C.缝隙腐蚀D.应力腐蚀1211、下列故障原因中,不属于腐蚀磨损造成的是________ (197692: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11)A.主轴瓦表面的黑点,扩展至海绵状空洞,直至剥落B.齿轮泵的轮齿啮合处的麻点,直至剥落C.运动副表面生成的氧化膜,结合不牢,后又脱落D.排气阀面的孔洞,凹坑1212、一般闭式循环淡水冷却和开式循环海水冷却的柴油机缸套外表面穴蚀为________ ①前者以电化学腐蚀为主②后者以电化学腐蚀为主③前者以穴蚀为主④后者以穴蚀为主(197693: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12)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213、冷却水温度过低导致淡水出口温度过低,可能会使柴油机________ ①热损失减小②热应力减小③低温腐蚀 (197694: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13)A.①②B.②③C.③D.①②③1214、螺旋桨容易发生空泡腐蚀的部位是________ (197695:第01-6章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414)A.桨叶梢端B.桨叶中部C.桨叶根部D.桨叶最外缘处附近1215、常温下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等材料是将在应力循环周数N为______时不断裂的最大应力作为疲劳极限。
2101、柴油机气缸套与活塞环工作表面间油膜变薄或遭到破坏,是由于______等因素造成。
i.润滑不良;n .活塞运动装置对中不良;川.冷却不良;w .超负荷;v .工作表面粗糙度低。
(198582: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2)A. i + n + w + vB. I+W+VC. i + n + m + w +v#D. i + n + m2102、防止拉缸的工艺措施主要是________ 。
i •保证活塞运动装置的安装精度;n •保证活塞运动装置的对中性;川.采用波纹加工;w .采用精车加工;V.采用研磨加工。
(198583: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3)A. i + nB. I+W+Vc.n + mD.i + n + m v2103、气缸套内圆表面采用_______ 加工,是防止拉缸事故的工艺措施之一。
i.珩磨;n振动;川.机械;w .波纹;V •磨削。
(198584: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4)A. i + n + w "B. I+Wc.n + wD.i + n2104、强化气缸套内圆表面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 等工艺,使表面耐磨性、抗咬合性提高来防止拉缸事故。
I .松孔镀铬;n .镀铁;川.离子氮化;w .硬质镀铬;V .喷钼。
(198585: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5)A. I + H + VB. i+mc.n + w + vD.i+m + v v2105、航行中,主柴油机发生拉缸事故,依据拉缸程度、海况等情况分别可采取______ 的应急措施。
i.继续航行;n .停车;川.吊缸检修;w .简单的减缸航行;v .完全减缸航行。
(198586: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6)A. i + n + w + vB. I+W+Vc.n + m + w + vD.W+V2106、引起缸套与活塞过热的原因有________ .①长期超负荷运转;②冷却不良,结垢严重;③燃烧不良,严重后燃;④气缸润滑不良,干摩擦;⑤活塞环漏气;⑥活塞与气缸间隙过小,干摩擦.(198587: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7)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⑥22107、柴油机气缸套的腐蚀主要有__________ .①缸套内表面低温腐蚀;②缸套内表面高温腐蚀;③缸套外表面电化腐蚀;④缸套外表面应力腐蚀;⑤缸套存在微观裂纹或沟槽引起的穴蚀;⑥冷却水空间局部水流不畅,含氧浓度不同而形成氧浓差腐蚀• (198588: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8)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⑤2108、缸套内表面的故障一般有_______ .①裂纹;②高温腐蚀;③低温腐蚀;④磨损;⑤穴蚀;⑥擦伤.(198589:第02章船舶柴油机:599)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⑤2109、防止气缸套低温腐蚀的方法有________ .①尽可能使用硫分低的燃油;②尽可能减小活塞与缸套的装配间隙;③避免长期低负荷下运行;④缸套壁温在硫的燃烧产物和水蒸汽露点之上;⑤减少缸套振动;⑥采用适当的碱性气缸油(198590: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0)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2110、防止气缸套低温腐蚀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 .①减少活塞与缸套装配间隙;②冷却水温不要太低;③避免长时间低负荷运行;④采用适当的碱性气缸油;⑤在冷却水中加添加剂;⑥冷却水压力要适当• (198591: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1)A. ①+②+⑥B. ②+③+④』C. ①+⑤+⑥D. ①+②+③2111、通常在柴油机中可能发生穴蚀的部件是_________ .①喷油泵柱塞表面;②缸套内表面;③缸套外表面;④白合金表面;⑤高压油管内表面;⑥喷油泵出油阀(198592: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2)A. ①+②+③+⑤+⑥B. ②+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④+⑤+⑥2112、通常通过气缸体观察孔的观察可以判断_________ .①活塞环的磨损情况;②活塞环的粘着状态;③喷油量情况;④活塞环的弹力如何;⑤气缸注油量是否适当;⑥气缸套的磨损情况(198593: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3)A. ①+②+③+⑤+⑥B. ②+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④+⑤+⑥/2113、在柴油机推进装置中,容易发生穴蚀的部件__________ .①十字头机缸套外壁;②筒形活塞式机缸套外壁;③套管式活塞冷却机构;④螺旋桨叶片;⑤推力轴承推力块;⑥回油孔式喷油泵(19859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4)A. ①+②+⑥B. ②+④+⑥』C. ①+⑤+⑥D. ①+③+⑤2114、防止缸套穴蚀的措施是_______ .①采用适当碱性气缸油;②在冷却水中加入缓蚀剂;③减少缸套振动;④改善冷却水的流动;⑤避免长期低负荷运转;⑥缸套外表面加保护层(198595: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5)A. ②+③+④+⑥XB. ①+②+④+⑤C. ③+④+⑤+⑥D. ①+②+⑤+⑥2115、气缸套过度磨损的原因与下列_________ 因素有关•①材料;②气缸过热;③气缸冷却过度;④硬质颗粒过多(19859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6)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116、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触火面可能发生__________ 裂纹(198597: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7)A. 径向B倜向.或B. #和B2117、十字头式柴油机某缸冷却水压力表指针波动时,表明____________ 有穿透性裂纹(19859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8)A. 气缸盖B. 活塞C. 气缸套.或C. #2118、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触火面常发生____________ 裂纹(19859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09)A. 径向B. 周向C. A 或B “D. A和2119、关于气缸盖的裂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198600: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0)A. 触火面发生热疲劳裂纹或高温疲劳裂纹或蠕变裂纹B. 冷却腔发生的是机械疲劳裂纹C. 裂纹发生在应力集中明显处D. 腐蚀对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无影响“2120、活塞环槽磨损后光车,对其活塞环的要求是___________ (198601: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1)A. 不得使用加大尺寸的活塞环B. 允许使用两个尺寸以上的活塞环C. 不允许使用两个以上尺寸的活塞环2D. 槽脊减薄量超过2 5%,仍可按加大的环槽配环2121、对于船舶主机缸套发生的裂纹选出不合理的修理方法____________ (198602: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2)A. 钳工修刮B. 胶粘剂修理D. 强密扣合2122、某主机MANB&W5L45GA缸套内径测量结果为;dlx = , dly =, d2x = , d2y = , d3x=.d3y=贝U tmax , umax , " max分另U为(198603: 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3)A.B.C. /D. / 22123、焊补修理曲轴仅适于_________ (19860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4)A. 裂纹的修理B. 断裂的应急处理VC. 局部腐蚀的修理D. 轴颈过渡磨损的修理2124、气缸盖螺栓的预紧力使气缸盖螺栓承受着__________ (198605: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5)A. 拉应力』B. 压应力C. 附加机械应力D. 应力集中2125、气缸盖是柴油机的_______ 和燃烧室的组成部分(19860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6)A. 重要零件C. 固定件/D. 结构件2126、气缸盖底面裂纹一般产生在底面阀孔边缘和阀孔之间,即有_______ 的部位(198607: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7)A. 应力B. 较高应力C. 应力集中』D. 拉应力2127、气缸盖工作条件较为恶劣,气缸盖底面承受着(19860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8)A. 交变的机械应力B. 热应力C. 热负荷D. 交变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2128、气缸盖底面常见的损坏形式有A•断裂B. 腐蚀疲劳C. 腐蚀D. 裂纹2(19860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19)2129、气缸盖螺栓的预紧力使气缸盖承受着A. 拉应力B. 压应力丿(198610: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0)C. 附加机械应力D. 应力集中2130、气缸盖冷却面承受着(198611: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1)A. 热应力与机械应力B. 热应力与腐蚀C. 机械应力与腐蚀wD. 机械应力与冲击2131、气缸盖的结构形式繁多,随机型而异,但共同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孔道较多和(198612: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1)A. 截面变化多B. 刚性差C. 具有冷却水腔D. 壁厚不均』2132、气缸盖冷却面常见的损坏形式有裂纹和(198613: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2)A. 磨损B. 腐蚀2C. 断裂D. 高温腐蚀2133、柴油机运转中,轮机员操作管理不当将造成气缸盖的______ ,导致疲劳破坏(19861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3)A.过热“B.应力增加C. 温度升高D. 变形增大2134、柴油机冷车起动或起动后加速过快,致使气缸盖___________ ,热应力增加而产生疲劳纹(198615: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4)A. 温度升高B. 温差过大5C. 过热D. 温度太高2135、柴油机______ 或起动后加速过快,使气缸盖的底面与冷却面的温差过大,热应力增加(19861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5)A. 冷车起动』B. 冷却不良C. 超负荷D. 润滑不良2136、柴油机长期运转,对冷却水不投药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引起___________ ,进而产生裂纹(198617: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6)A. 水温变化B. 水质变差C. 缸套腐蚀严重D. 缸套积垢严重*2137、轮机员应按柴油机说明书的维修保养大纲要求进行___________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加强保养维修(19861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7)A. 零件检修B. 零件的无损探伤C. 功能检测D. 吊缸检修』2138、轮机员在轮机管理工作中应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保养机器,不使零件因管理不当产生_______ 而破坏(19861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8)A. 过大的应力“B. 应力集中C. 过大的温差D. 过大的附加应力2139、安装气缸盖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的__________ 上紧螺栓,以防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造成破坏(198620:第02章船舶柴油机:629)A. 预紧力B. 工具(液压拉伸器)C. 上紧方法D. 预紧力和顺序-2140、轮机员______ 机器、设备是衡量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标准(198621:第02 章船舶柴油机:630)A. 熟练的操纵B. 定期保养C. 正确管理』D. 熟悉和掌握2141、对于气缸盖底面裂纹采用 _________ 方法进行修理效果较好 (198622:第02章 船舶柴油机:631) A. 打磨 B. 金属扣合』 C. 焊补 D. 有机胶粘剂2142、零件上的微小裂纹可采用修锉、打磨的方法予以消除,若裂纹深度达到裂纹所在壁 厚的 _______ 时,则应停止修锉、打磨,改用其他的方法修理或报废 (198623:第02章 船舶柴油机:632) % % / % %2143、气缸盖表面裂纹可采用 ________ 方法修理为好 (19862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33) A. 覆板# B. 金属扣合 C. 焊补 D. 胶粘剂2144、气缸盖上的微小裂纹可采用锉刀、油石或风砂轮等工具修锉、打磨消除,但需经C. 超声波_______ 探伤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A. 煤油白粉法 B. 着色“(198625:第02章 船舶柴油机:634)D. 射线2145、气缸盖触火面上的裂纹是属于_________ 疲劳破坏(19862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35)A. 热B. 热疲劳和高温“C. 机械D. 腐蚀2146、关于气缸盖裂纹的说法中________ 是不对的(198627:第02章船舶柴油机:636)A. 触火面发生热疲劳裂纹或高温疲劳裂纹或蠕变裂纹B. 冷却腔发生的是机械疲劳裂纹C. 裂纹发生在应力集中明显处D. 腐蚀对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无影响22147、精检气缸盖表面裂纹可采用(19862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37)A. 观察法B. 着色探伤C. 射线探伤D. 渗透探伤』2149、气缸盖若存在穿透性裂纹,柴油机运行中将会出现 船舶柴油机:639)A. 气缸冷却水压力表指针波动B. 气缸冷却水温度升高C. 气缸冷却水量减少D. 滑油温度升高2150、 柴油机起动前冲车时,若示功阀有水珠或水汽喷出,则说明燃烧室零件产生 (198631:第02章 船舶柴油机:640) A. 裂纹 B. 高温腐蚀 C. 烧蚀D. 穿透性裂纹“2151、 气缸盖产生裂纹的首要原因是 (198632:第02章 船舶柴油机:641)A. 设计不合理B. 制造质量差C. 材料缺陷多D. 使用管理不当 *2148、液压试验法可检验气缸盖的 A. 裂穿性裂纹 B. 表面裂纹 C. 内部缺陷/ D. 周向裂纹 (19862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38)_______ 现象 (198630:第02章2152、由于_______ 引起气缸盖发生疲劳裂纹(198633: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2)A. 冷车起动或起动后立即加速丿B. 冷却水腔积垢严重C. 超负荷D. 气缸盖螺栓预紧力过大2153、气缸盖冷却面的裂纹是属于________ 疲劳破坏(19863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3)A. 机械#B. 热C. 高温D. 蠕变2154、气缸盖上的烧伤和高温腐蚀主要发生在_________ 上(198635: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5)A. 底面B. 冷却面C. 阀孔壁面D. 排气阀座面#2155、气缸盖上微小裂纹采用锉刀、油石或砂轮打磨消除后,应进行_______ ,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19863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6)A. 观察B. 液压试验5C. 射线探伤D. 涡流探伤2156、气缸盖上微小裂纹采用锉刀、油石或砂轮打磨消除后,应进行_______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98637: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7)A. 观察B. 着色探伤"C. 射线探伤D. 涡流探伤2157、由于_______ 等维护保养不良,将引起气缸盖产生疲劳裂纹(19863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8)A. 超负荷B. 冷却水腔积垢过多#C. 润滑不良D. 起动、停车频繁2158、气缸盖轻微裂纹可采用________ 消除(19863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49)A. 锉刀#B. 刮刀C•扁铲D. 焊补2159、气缸盖触火面裂纹可以采用________ 进行修理(198640: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0)A. 堆焊B. 粘接C. 金属扣合』D. 镶套2160、覆板修理法主要用于气缸盖的__________ 上的裂纹修理(198641: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1)A. 触火面B. 冷却水道筋的根部C. 外表面丿D. 冷却面2161、由于柴油机_______ 等操作导致气缸盖产生热疲劳破坏(198642: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2)A. 超负荷B. 冷却水处理不及时C. 气缸盖螺栓受力不均D. 频繁起动、停车v2162、柴油机运转中,由于_______ 引起气缸盖冷却面产生裂纹(198643: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3)A. 频繁起动、停车B. 冷却水道筋的根部应力集中“C. 停车后切断冷却水D. 冷却不良2163、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进、排气阀孔壁或喷油器孔壁的裂纹可以采用 ______ 修复(19864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4)A. 堆焊B. 粘接C. 金属扣合D. 镶套22164、铸铁气缸盖触火面裂纹修理时,为避免焊补修理所引起的缺陷,可选用____ 方法修复(198645: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5)A. 覆板B. 粘接C. 金属扣合』D. 热喷涂2165、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上的进、排气阀若密封不良,应采用 _______方法修复(19864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6)A. 研阀#B. 更换气阀C. 更换气缸盖D. 堆焊阀座2166、气缸盖在高频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疲劳裂纹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 . (198647: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7)A. 气缸盖底板的触火面B. 气缸盖底板的水冷面/C. 气缸盖周缘D. 气缸盖底板触火面的气阀孔周围2167、指出下述关于气缸盖工作条件的错误结论_________ (19864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8)A. 是一个受约束的构件B. 气缸盖各部分温差很大C. 工作时缸盖底板下面产生拉应力,上面产生压应力*D. 气缸盖各部位的应力集中严重2168、气缸盖由于应力腐蚀而造成冷却腔侧裂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 (19864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59)A. 水蒸汽在高温下与金属作用产生金属氧化物与氢,氢渗透进金属材料而脆化自动开裂B. 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应力腐蚀C. 机械疲劳与热疲劳叠加+B V2169、大型柴油机气缸盖紫铜圈的主要作用是(198650: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0)A. 调整压缩比B. 保证密封』C. 防止缸套与缸盖粘结,便于拆装+B2170、在燃烧室各部件的裂纹故障中,一般地说多发生在 _______ (198651: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1)A. 气缸套水冷面B. 活塞水冷面C. 气缸盖水冷面D. 气缸盖触火面*2171、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触火面的裂纹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 (198652: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2)A•阀孔间区域(俗称鼻梁处)』B. 缸盖周边C. 排气阀孔周围D. 起动阀周边2172、随着柴油机的发展,气缸盖的高度有所增高,其目的是 _________ . (198653: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3)A. 提高刚度B. 提高强度C. 增大柔度+B 72173、在大型柴油机的单体式气缸盖中曾广泛采用组合式结构其主要优点是(198654: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4)A. 结构简单B. 加工方便C. 节省材料D. 合理使用材料*2174、现代高增压超长行程新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盖特点是____________ (198655: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5)A. 单体组合铸钢结构B. 单体组合式铸铁铸钢结构C. 单体锻钢钻孔冷却式结构丿D. 单体铸钢钻孔冷却式结构2175、柴油机气缸盖上所安装的附件有__________ .①喷油器;②气阀;③气缸起动阀;④示功阀;⑤安全阀;⑥火花塞• (198656: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6)A. ①+②+③+⑤+④“B. ②+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⑤+⑥2176、船用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盖按结构形式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 .①单体式;②整体式;③分组式;④单体上下缸盖组合式;⑤单体内外缸盖组合式;⑥风冷式•(198657:第02 章船舶柴油机:667)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④+⑤』D. ④+⑤+⑥2177、气缸盖工作条件恶劣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①气体力使它产生弯曲变形;②高温燃气使它产生热应力;③触火面燃气的腐蚀;④水冷面的穴蚀;⑤结构复杂而产生的应力集中;⑥气缸盖安装预紧力• (198658: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8)A. ①+②+③+④+⑥B. ②+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⑤+⑥/2178、船用柴油机广泛使用的单体式气缸盖的特点有__________ .①气缸盖与气缸套结合面的密封性好;②刚性好;③可缩小气缸间距;④拆装维修方便;⑤制造成品率高;⑥易变形(198659:第02章船舶柴油机:669)A. ①+③+⑤+⑥B. ②+③+⑤+⑥C. ①+③+④+⑤D. ①+②+④+⑤*2179、阀杆直径大于20 mm时,允许有长度不大于 ________ m m的发纹,但在纵向同一位置上下不得有多于______ 处的发纹。
270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动态过程出现等幅振荡,并且通过改变调节器参数而不能消除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①阀门定位起调校不准;②调节器的放大器调校不好;③变送器的放大器调校不好;④调节阀件传动部分有间隙;⑤调节阀尺寸过小;⑥状态参数受到等幅波动的影响。
(157782:第05章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1121)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2702、在PID温度控制系统中,在调节器的PB,Ti和Td值均合适时,若改变这三个值,将会发生的情况是()。
①PB↓,比例作用↑,静差↓;②PB↓,比例作用↑,稳定性↓;③PB↑,比例作用↑,稳定性↑;④PB↓,比例作用↑,最大动态偏差↓;⑤Ti↓,积分作用↑,稳定性↓;⑥Td↓,微分作用↑,稳定性↓。
(157783:第05章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1122)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⑤⑥2703、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PI调节器,当过滤过程出现振荡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应首先增大比例带,在减小Ti使其稳定下来;②首先应将Ti调到∞,再调节Ti使其稳定下来;③首先应将Ti调到∞,再调节比例带使其接近要求值;④首先应将Ti调到很小值,再调节比例带使其接近要求值;⑤首先应将Ti调到∞,若振荡消除,则减小PB倒满以后,再减小Ti达到要求标准;⑥首先应将Ti调到∞,若仍有振荡,则增大PB倒满以后,再减小Ti达到要求的过渡过程。
(157784:第05章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1123)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2704、在用经验法整定调节器PB和Ti参数时,当阶跃改变给定值后,超调量很大,稳态时存在静态偏差,这说明()。
(157785:第05章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1124)A.比例作用太弱,积分作用太强B.比例作用太弱,积分作用被切除C.比例作用太强,积分作用被切除D.比例作用太强,积分作用较弱2705、如图: (157786:第05章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1125)ABCD2706、在用经验法整定调节器PB和Ti参数时,当阶跃改变给定值后,其超调量σP=0,且被控量需很长时间才能稳定在给定值上,应使()。
joi.:铸铁压缩时的强度极限—拉伸时的强度极限。
(196782:第01-2章材料力学:184)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等于302、___ 一般不能用铸铁制造。
(196783:第01-2章材料力学:185)A.机床机身B机器底廉C阀体D梁"303、___ 一般可以用铸铁制造。
(196784:第01-2章材料力学:186)A梁B轴C螺栓D机床机身✓304、危险应力的大小等于_极限应力的大小。
(196785:第01-2章材料力学:187)A. 1. 1 倍B. 1. 0 倍✓C.0. 8 倍D都不对305、材料的实际应力比危险应力_。
(196786:第01-2章材料力学:188)A.稍大B.稍小C.相等D.小得多✓(196787:第01-2章材料力学:189)306、塑性材料是以—作为极限应力。
A.屈服极限SB.强度极限C.比例极限308、塑性材料的安全系数的范围为_。
(196789:第01-2章材料力学:191) A. 小于1. 5B. 1. 5—2. 5 ✓C. 2. 5—5. 0D. 大于5. 0309、脆性材料的安全系数的范围为_。
(196790:第01-2章 材料力学:192)A. 小于1. 5B. 1. 5—2. 5C. 2. 5—5. 0 ✓D. 大于5. 0310、由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距很近的横向力作用,使杆作两截面沿外力作用方向 产生相对错动的变疵 称为_。
(196791:第01-2章 材料力学:199)A. 弯曲B. 扭转C 挤压D 明切“ 311>当杆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但相距较近的两力作用时,则杆件上 两力中间部分将受到(196792:第01-2章材料力学:200)A. 拉伸B 剪切C 扭转✓D 弯曲 312、受剪切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内力为 _____ o (196793:第01-2章材料力学:201) A ・剪力SB 剪应力C 弯矩D 扭矩313、受剪切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应力为 _____ o (196794:第01-2章材料力学:202) A ・正应力307、脆性材料是以_作为极限应力。
A. 屈服极限B. 强度极限SC. 比例极限D. 弹性极限 (196788:第01-2章 材料力学:190)B.剪应力«C.拉力D.扭矩314、受剪切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_。
(196795:第01-2章材料力学:203)A.只有正应力B.只有剪应力✓C.两者都有D.两者都没有315、杆件剪切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实际分布为_。
(196796:第01-2章材料力学:204)A.线形(非等值)分布B.抛物线分布C.等值分布D.不规则分布"316、杆件剪切变形时,一般假设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为_。
(196797:第01-2章材料力学:205)A.线形(非等值)分布B.抛物线分布C.等值分布“D.不规则分布3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杆件剪切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变实际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96798:第01-2章材料力学:206)A梯形分布B抛物线分布C等值分布D不规则分布✓318、杆件剪切变形时,一般假设横截面上的剪应变分布为____ o (196799:第01-2章材料力学:207)A.三角形分布B抛物线分布C等值分布“D不规则分布319、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相同时,剪应力—,剪应变—。
(196800:第01-料力学:208)A越大/越大✓B越小/越大C不变/越小D无法确定320、在剪应变相同时,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___ ,其剪应力 ___ o (196801:第01-2章材料力学:209)A.越人/越人✓B不变/越小C越小/越大D无法确定321、在剪应力相同时,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其剪应变—o (196802:第01-2章材料力学:210)A.越大/越大B.越大/越小✓C.不变/越大D.无法确定322、在弹性范围内,材料的剪应变与剪应力成与材料的性质—。
仃96803:第01-2章材料力学:211)A.正比/冇关✓B.正比/无关C.反比/有关D.反比/无关323、剪应力的单位与____ 的单位是相同的。
仃96804:第01-2章材料力学:213)A内力B应变C弹性D弹性模量✓324、剪应变的单位与_的单位是相同的。
(196805:第01-2章材料力学:214)A内力B扭转角✓C拉压弹性模虽D剪切弹性模最325、剪应变的单位是____ 。
(196806:第01-2章材料力学:215)A.米D.牛顿326、“剪应变和正应变一样,都表示长度方向上单位长度的变化量。
”该说法—(196807:第01-2章材料力学:216)A.正确B.错误✓C.有一定道理D.无法判断327、下列_为剪切弹性模量。
(196808:第01-2章材料力学:217)A JPB.JzC.G ✓D. E328、在剪应力相同时,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越大,其剪应变—。
(196809:第01-2章材料力学:218)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329、在剪应力相同时,剪应变—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越小。
(196810:第01-2章材料力学:219)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330、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相同时,剪应力越小,剪应变_。
(196811:第01-2章材料力学:220)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331、同一种材料的剪应力越小,剪应变_____ o (196812:第01-2章材料力学:221)C.不变D.无法确定33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苦受剪切杆件的直径增大一倍,则杆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将变为原来的_。
(196813:第01-2章材料力学:222)A.2倍B 1 /2 倍C 1 / 4 倍 SD 3/4 倍33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受剪切杆件的直径增大一倍,则杆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将减少_。
仃96814:第01-2章材料力学:223)A 1倍B.1/2 倍C.2/3 倍D.3/4 倍"334、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受剪切杆件的直径由d变为Zd,则杆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将由T变为____ o (196815:第01-2章材料力学:224)A.T/ 4 “B.T /2C. 2 TD. 4 T335、受剪构件的破坏形式除剪切破坏外,在构件表面还会引起___ o (196816:第01-2章材料力学:225)A.拉伸破坏B.压缩破坏0.挤压破坏✓D.扭转破坏336、受剪构件受挤压破坏,使接触处的局部区域内发生变形而____ o (196817:第01-2章材料力学:226)A.断裂B.弯曲D.产生弹性变形337、对于受剪构件,要进行—计算。
(196818:第01-2章材料力学:227)A.明切强度B.挤压强度C. A 和 B ✓D. A 或 B 338、对于受剪构件,除了需要进行_计算,还要进行_计算。
(196819:第01-2章材料力学:228)A.」|•:应力强度/剪切强度B.止应力强度/挤压强度C.剪切强度/挤压强度✓D.载荷强度/丿应力强度339、对于受剪构件,除了需要进行—计算,还要进行挤压强度计算。
(196820:第01-2章材料力学:229)A.正应力强度B.明切强度✓C. A 和 BD. A 或 B 340、如两个相互挤压的构件材料不同,进行强度计算时应计算_。
(196821:第01-2章材料力学:230)A.强度小的构件“B.强度人的构件C.两者都计算D.视情况而定341、对于圆柱形螺栓,实际的挤压面是_。
(196822:第01-2章材料力学:231)A.半圆柱面“B.整个圆柱血C.直径平面D.半个肓径平面342、对于圆柱形螺栓,计算用挤压面积是—(196823:第01-2章材料力学:232)A.半圆柱面B.整个圆柱面C.直径平面✓D.半个直径平面343、对于受剪构件,除了需要进行剪切强度计算,还要进行—计算。
(196824:第01-2章材料力学:233)A.正应力强度B.挤压强度✓C. A 和 BD. A 或 B344、通常情况下,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其许用正应力。
(196825:第01-2章材料力学:234)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一定345、通常情况下,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是其许用正应力的_倍。
(196826:第01-2章材料力学:235)A. 1. 5—1. 7 VB. 1. 7—2. 0C. 2. 0—2. 5D. 2. 5——3. 0346、通常情况下,材料的许用正应力—其许用挤压应力。
(196827:第01-2章材料力学:236)B人于C等于D不一定347、对于塑性材料,剪切强度极限_抗拉强度极限。
仃96828:第01-2章材料力学:238)A小于C等于348、对于脆性材料,剪切强度极限_抗拉强度极限。
仃96829:第01-2章材料力学:239)A.小于“B.大于349、对于塑性材料,剪切强度极限是其抗拉强度极限的—倍。
(196830:第01-2章材料力学:240)A.0. 5—0. 6B.0. 6〜0. 5D. 1. 0〜1. 5350、对于脆性材料,剪切强度极限是其抗拉强度极限的—倍。
(196831:第01-2章材料力学:241)A.0. 5—0. 6 ✓B.0. 6〜0.5C.0. 8〜1.0D. 1. 0〜1. 5351、两块厚均为5cm的钢板叠在一起,用一贯穿螺栓固定。
若钢板受一对拉力P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块钢板上)的作用,P=8kN,如果螺栓的许用剪力为60MPa, 那么,螺栓的直径至少应为_cm o(196832:第01-2章材料力学:255)B.0.13C. 6.5D.13352、两块厚均为5cm的钢板叠在一起,用一直径为2cm的贯穿螺栓固定。
若钢板受一对拉力P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块钢板上)的作用,如果螺栓的许用剪应力为60MPa,那么,拉力P不能超过_kN。
仃96833:第01-2章材料力学:257)A.117. 75B.18.84“C.60D.13353、两块厚均为5cm的钢板叠在一起,用一直径为2cm的贯穿螺栓固定。
若钢板受一对拉力P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块钢板上)的作用,如果螺栓横截面上的剪应力为25. 5MPa,那么,螺栓所受的挤压应力为_MPa o(196834:第01-2章材料力学:260)A. 4D.25. 5 354、两块厚均为5cm的钢板叠在一起,用一直径为2cm的贯穿螺栓固定。
若钢板受一对拉力P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块钢板上)的作用,如果螺栓所受的挤压应力为8MPa,那么,螺栓横截面上的剪应力为_MPa o(196835:第01-2章材料力学:261)A. 4B.8C.16. 6D.25. 5 ✓ 355、两块厚均为5cm的钢板叠在一起,用一直径为2cm的贯穿螺栓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