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说明电气火灾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及时预警和控制电气火灾的发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点等方面,详细说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结构火灾监测子系统主要负责实时监测电气设备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烟雾等参数,并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子系统。
数据传输子系统负责将监测子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中央处理子系统,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中央处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分析和处理火灾监测子系统传输的数据。
同时,中央处理子系统还需要存储历史数据、生成报表和提供远程访问等功能。
报警控制子系统是系统的最后一环,一旦中央处理子系统检测到火灾的存在,便会通过报警控制子系统发出报警信号,以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二、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监测子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气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烟雾等参数。
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子系统能够将监测子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快速传输给中央处理子系统,以保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央处理子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故障诊断和火灾预警。
4.历史数据存储:中央处理子系统需要存储历史数据,以便在需要追溯和分析时使用,并能生成相应的报表。
5.远程访问:中央处理子系统支持远程访问,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系统状态和接收报警信息。
6.报警控制:一旦中央处理子系统检测到火灾的存在,报警控制子系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三、设计要点1.监测点的布设: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点,保证对关键电气设备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2.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备份传输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规则设置与预警准确性: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规则,使系统能够准确判断火灾预警,避免误报和漏报。
电气火灾监控施工方案1. 引言电气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事故,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伤害。
为了及时发现和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监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电气火灾监控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组成、设备安装、网络连接以及数据存储与分析等方面。
2. 系统组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火灾探测器:用于检测电气火灾的发生,包括红外线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等。
•报警装置:当火灾被探测到时,发出声音或闪光等警报信号,提醒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采集火灾相关的数据,如温度、电流、电压等。
•数据传输装置: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或云平台。
•显示与控制设备:用于显示监控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3. 设备安装3.1 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火灾探测器应安装在电气设备周围,并与电气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具体安装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考虑到火灾可能发生的地方和需求的灵敏度等因素。
3.2 数据采集设备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应与需要监测的电气设备相连接,确保能够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
安装时应保证设备的固定稳定,避免振动和异物干扰。
3.3 数据传输装置安装数据传输装置应安装在离数据采集设备较近的位置,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需要提前规划好网络连接,确保传输通道的畅通。
3.4 显示与控制设备安装显示与控制设备应安装在监控中心或操作人员容易观察和操作的位置,以便对监控数据进行及时的查看和控制。
4. 网络连接为了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需要进行网络连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连接方式:•有线连接:利用网线连接各个设备和监控中心,确保稳定和快速的数据传输。
•Wi-Fi连接:适用于设备分布范围较广的场合,通过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
•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可扩展性强,适用于设备分布范围广且不易布线的场合。
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连接方式,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设置。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分类及组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火灾声警报器组成,能在电气线路、该线路中的配电设备或用电设备发生电气故障并产生一定电气火灾隐患的条件下发出报警,提醒专业人员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实现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因此具有很强的电气防火预警功能。
一、系统分类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分类(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分类①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可以自成系统,不需要配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②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自身不具有报警功能,需要配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组成系统。
(2)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按工作原理分类①剩余电流保护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当被保护线路的相线直接或通过非预期负载对大地接通,而产生近似正弦波形且其有效值呈缓慢变化的剩余电流,当该电流大于预定数值时即自动报警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②测温式(过热保护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当被保护线路的温度高于预定数值时,自动报警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③故障电弧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当被保护线路上发生故障电弧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2.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分类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按系统连线方式分类为:(1)多线制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即采用多线制方式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连接。
(2)总线制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即采用总线(一般为2~4根)方式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连接。
二、系统适用场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适用于具有电气火灾危险场所,尤其是变电站、石油石化、冶金等不能中断供电的重要供电场所的电气故障探测,在产生一定电气火灾隐患的条件下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专业人员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实现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三、系统组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组成如图3-9-11所示。
图3-9-1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成示意图1.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器用于为所连接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供电,能接收来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并保存报警信息的装置。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说明一、引言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设备的缺陷、过载、短路等故障引发的火灾。
由于电气火灾具有发生突然、蔓延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提高电气火灾的预警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一个可靠有效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标1.实时监测: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快速发现故障或风险。
2.综合预警:综合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电气火灾的准确预警和及时处置。
3.灵敏度高: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迅速发现异常情况。
4.可靠稳定: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干扰。
5.智能化管理:实现对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报警和数据存储。
三、系统组成1.传感器:通过安装在电气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
2.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设定的预警参数进行警报。
3.报警系统:根据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的分析结果进行声光报警,及时提醒相关人员。
4.数据存储和管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后期分析和处理。
5.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实现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四、系统设计1.传感器选择: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采用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通过编程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判断。
3.报警系统:通过声音报警和灯光闪烁实现报警功能,可以设置多级报警,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进行不同的报警方式。
4.数据存储和管理:选择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
5.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监控系统的远程管理和监控,包括对设备状态的监测、报警系统的激活和数据的查看和分析。
电气火灾监控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电气火灾的危害性,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监控一直是我们重视的一个方面。
电气火灾监控设计规范就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制定的。
1. 电气火灾监控规范的意义电气火灾监控规范的制定,可以规范电气系统的检测、防范、监测和控制,预防火灾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火灾的危害程度,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益和社会安全。
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系统的功能要齐全、完整。
监控系统要根据各种工况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自动报警、数据处理和历史记录等功能。
(2)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保证。
监控系统要设计到短路、过压、过载等异常状况,并且在发现故障时及时报警,保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3)系统要稳定可靠。
监控系统的设备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特别是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质量要保证,保证误差小、精度高、信号稳定。
(4)系统要考虑布置和功能的配合。
监控系统的传感器和报警装置应该与电力设备的布置相对应,使设备的全过程受到有效的监测和防范。
3.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步骤(1)搜集工程项目资料。
包括电气设备的类型、容量、系统接线方式、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等。
(2)分析电气设备的需求。
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设计电气设备日常运行所需要的多种参数和数据。
对于有关安全预警、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远程监测等,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功能设计和参数设置。
(3)设计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
按照需求进行传感器、控制器、报警器等的选择和布置,这些硬件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制定监控系统的软件程序。
根据分析结果,编写监控系统的软件程序,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警处理、远程控制等功能。
编写完程序后,进行代码测试,保证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选型(1)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合,要选择不同的监控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工程方案一、引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气火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
虽然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和管理措施,电气火灾的发生率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有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存在。
因此,通过对电气火灾的及时监控和预警,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社会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电气火灾监控工程,提出一套完善的工程方案。
二、电气火灾监控工程的背景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设备或线路等引起的火灾。
电气火灾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不仅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电气火灾监控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电气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电气火灾监控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电气火灾监控工程的方案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构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包括传感器、监控装置、报警装置和处理设备等组成。
(1)传感器:传感器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监测电气设备的温度、湿度、电压和电流等物理参数,在发生电气火灾隐患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
(2)监控装置:监控装置是用来接收传感器发来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3)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是用来向相关人员发出火灾预警信号,包括声音报警和光线报警等方式。
(4)处理设备:处理设备是用来对发生火灾隐患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自动或人工操作。
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灵敏性:监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2)稳定性:监控系统应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而不出现故障。
(3)智能化:监控系统应具有智能化的特点,能够自动处理一定程度的火灾隐患。
(4)可扩展性:监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规范及设计—刖言电气火灾报警系统随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完善和工程应用的不断普及而得到改进,与此同时人们对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又在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推进着电气火灾报警系统技术应用的发展,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规范工程建设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等各项技术活动,制定本规程。
二术语1.电气火灾监控远程服务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网络接入模块、通信网络组成的远程监控建筑电气火灾安全状态的系统。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当被保护线路中的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它由电气火灾监控主机、电气火灾监控器及传感器组成。
3、电气火灾监控主机(以下简称主机)接收和监控现场电气火灾监控器报警信号的装置。
4、电气火灾监控器(以下简称监控器)接收电气火灾探测器信号,并具有现场报警功能的监控装置。
5、剩余电流传感器测量被保护线路的剩余电流值变化的传感器,一般为剩余电流互感器。
6、电流传感器测量被保护线路中各线缆电流值变化的传感器。
7、系统总线(以下简称总线)主机与各电气火灾监控器之间传输数字信号的物理传输介质。
8、通信网络用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电气火灾监控远程服务系统通信的有线传输网络。
9、电气火灾网络接入模块用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电气火灾监控远程服务系统之间通信的协议处理与转换模块。
10、监控节点设置在配电箱(柜)内的现场监控器件的设置位置。
IL设置场所(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应根据保护对象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确定。
(2K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中规定保护对象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的场所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3)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场所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4)其它场所有条件的可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三系统设计1.保护对象选择(1)规范要求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发生电气火灾危险性确定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保护对象。
浅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摘要:电气火灾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合理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对于各个场所的安全监控是必不可少的,电气火灾较常见的火灾影响程度更大,危害程度较大,该文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做一个全面的论述,分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关键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全性设计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1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
电气火灾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灾难性问题,发生频率较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发生的一种灾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提高,电气火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火灾,电气火灾具有连贯性,不一般的灭火措施对之无效,特别是现在高压路线,很容易发生漏电事故。
如今,建筑应用材料的多样性,各类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每年节假日的烟花爆竹的燃放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
大型宾馆、酒店、超市、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办公楼等对电气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等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己成为必不可少的安全系统。
1 电气火灾设计思路电气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没有发生电气火灾之前,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一个黑匣子,我们完全不知道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转换成我们能够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到的信息,这就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把电气火灾发生的前期表现出来的征兆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我们识别的信息,以达到对电气火灾监控的目的,在电气火灾发生之前发出报警信息。
传统的电气火灾报警控制器,虽然功能相对集中,速度较快,但是系统容量有限,可扩展能力较小,制约了电气火灾报警系统向人机可操作性发展的趋势。
解析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2010-11-3 14:29:44来源:中国计量测控网1、系统的特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与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早期报警是为了避免损失,而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减少损失。
所以,这就是说为什么不管是新建或是改建工程项目,尤其是已经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仍需要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根本原因。
2、系统设计应用的依据⑴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主要依据是根据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条文:其一,是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中在条文9.5.1里规定: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其二,是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条文11.2.7里规定:下列场所宜设置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这些场所包括各种类型的:影剧院、馆所、仓库、住宅小区、医院、商店、学校等等。
其三,国家标准《建筑电气火灾预防要求和检测方法》有关条文也明确要求“应在电源进线端设置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其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产品应满足:GB14287.1《电气火灾监控设备》GB14287.2《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GB14287.3《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其五,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运行应满足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其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供电应满足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
其七,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的要求(暂行规定)。
⑵对“宜”字的理解国家标准《建筑电气火灾预防要求和检测方法》有关条文中明确要求“应在电源进线端设置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有关条文中也同样明确要求“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
其中就末端保护和线路保护做出了具体规则,另外,在4.6条款里,同样明确在某些场所“应安装报警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具体规定。
这些都是强制性的规定。
在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对是否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以“宜”安装来表示的。
所谓“宜”安装,按着规范里用词说明指出:表示允许也稍有选择。
也就是说可以安装,也可以不安装。
怎样理解“宜”字的含意,把握好“宜”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呢?笔者认为,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大为增加,相应地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则居高而不下,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综合考察我国发生火灾的趋势,故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非常迫切的、必要的。
再说,若是我们把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尚未造成火灾发生的隐患,事先有效地通过对漏电、温度的异常变化以及它们可能引起的火灾进行预报、监控,大大地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避免损失不是比减少损失的效果更好吗?笔者相信,强制性地必须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全国性的普及措施,已经为期不远了。
3、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⑴基本组成根据国家标准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以及相关规范《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暂行规定),则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应包括: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以及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三个最基本产品种类所组成。
其中,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又由监控探测器和剩余电流互感器(分对插式、闭合式两种)所组成。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由监控探测器和测温传感器所组成。
目前,国内设计、开发、生产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产品的厂家,知道的已有十来家,但从获得的实际信息资料来看,该系统最基本产品种类的配置齐全的只有几家。
⑵工作原理其基本原理是,当电气设备中的电流、温度等参数发生异常或突变时,终端探测头(如剩余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利用电磁场感应原理、温度效应的变化对该信息进行采集,并输送到监控探测器里,经放大、A/D转换、CPU对变化的幅值进行分析、判断,并与报警设定值进行比较,一旦超出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也输送到监控设备中,再经监控设备进一步识别、判定,当确认可能会发生火灾时,监控主机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报警指示灯,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火灾报警等信息。
值班人员则根据以上显示的信息,迅速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集中控制台。
4、系统产品的选型观察国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产品市场,其监控探测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多功能漏电开关型、分离配置型、分离配置整合型。
如何为用户设计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实际中又能稳定可靠地得到应用,则选择该系统的产品是重要环节,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⑴多功能漏电开关型其特点是:监控探测器除了自身应有的剩余电流探测(或温度探测)、报警功能外,又扩展多项功能,例如:过电流、过电压、延时送电、防雷、欠压、组网实现远程集中监控以及其它等等功能,汇集在一起。
这种类型从外部目测结构为盒装,从内部观看,则是将含有电源变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报警电路、显示电路、通信、联动接口等的监控探测器与电流互感器、剩余电流互感器、主回路分断开关(100A以下多用磁保持继电器、100A以上用接触器或空开——塑壳断路器)统统地集聚于一体,组成一种多功能式的漏电开关产品。
该类型产品的优点是:保护功能多,内置电流互感器、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接线少,整体度高。
而由此产生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加大、故障率偏高,特别是信号的监控、探测、分析、处理、报警、通信、联动接口等电路与ABC三相主电(或单相)回路的间隔距离太近,易遭受强电磁场的干扰,降低产品性能的稳定可靠性。
再说,其内部包含的电源控制开关(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关键配电产品,它必须通过电气开关类的电气产品的3C认证。
在安装使用上也不太方便,如新建工程则需要和配电箱(柜)厂家沟通协商合理组装,但对改造工程中已经成形并使用中的配电箱(柜)则更不适用。
⑵分离配置型此种类型是: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括终端探测头剩余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分离配置。
即通过监控探测器(终端探测头)采样配电柜(箱)内导电母线中的电流和漏电流信号,经内置单片机系统分析处理后,应用二总线通信约定,上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里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且进一步分析处理后,进行所需要联动控制,从而完成该系统应有的功能。
一般只有剩余电流和温度探测功能。
这种系统分工明确、结构简单、成本少、故障率偏低,不含电源控制开关,不串入配电系统,只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或测温探头)取样信号,性能稳定可靠。
不足之处是:监控设备与监控探测器、监控探测器与终端探测头之间需要敷设信号线及2芯脱扣控制线。
此种类型产品无论是在新工程还是改造工程上使用,都比较方便。
可以预见,这种与低压配电系统相对独立的此种产品结构形式,将是今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⑶分离配置整合型分离配置整合型是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括终端探测头)分离配置型的一种特殊类型。
它与分离配置型不同的是:其总线直接使用普通火灾报警系统的二总线,省去集中控制器和上位机,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整合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括终端探测头)探测报警功能后一并控制。
可喜的是,节减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集中控制器和上位机以及组网布线,成本下降,消防中心一体化监控,界面统一,管理方便。
麻烦的是,这样一来原先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还需要重新通过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双重检测认证,不值得。
再说这种组合,相对复杂的火灾报警系统故障率偏高,则直接影响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使得系统的稳定可靠性降低,甚至于造成瘫痪。
所以,最好还是设置独立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开为宜。
5、系统设计中的点位分配根据国家标准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4.4条中关于分级保护的规定,安装剩余电流火灾监控装置时,点位分配原则的步骤是:⑴研究分析被控低压AC380V/220V配电线路的相关图纸,将建筑电气的分布情况调查核实,确定配电设备(如配电柜、箱、盘、电缆等重要设备)的位置,把每一个监控探测器分配到相应的配电设备上,以此来确定探测器的数量,避免重设浪费。
⑵确定分级保护。
为了缩小发生人身电击事故和接地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通常在供电线路的不同地点安装三级(或两级)不同容量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以形成分级保护。
根据用电负载及线路情况,一般分两级或三级保护。
适用于城镇和农村第一级和第二级保护。
注:重要线路,应包括安防、消防、应急电源、通道照明线路及不容许停电的重要场所。
⑶二级保护中,所有开关处都要设置安装剩余电流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在线路的电源端(第一级保护)和分支首端(第二级也称为末端保护)都要安装剩余电流探测器,并接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只作火灾监控报??)开关处应设置剩余电流探测器及动作保护装置,但不接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为的是防止人身触电。
⑸温度检测是以配电设备异常时发热为基本原则而进行的,具体检测点参考如下:⊙变压器低压侧出线端子、变压器体温(风温、油温、水温)测试点、负荷开关触头。
⊙各配电柜(箱)的进出母线接点、自动开关(断路器、刀开关)触头、大电流导线集中部位、线缆驳接点。
⊙母联柜主接点、刀开关触头。
⊙补偿电容器接线端子、转换开关触头。
⑹根据点位安装总数,再选择相应的壁挂、立式或琴台。
6、系统设计的检测方法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终端信息检测,有漏电电流和温度两种检测方法。
⑴系统接地对将要设计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用户,不管是新工程或旧工程改造项目,首先要调查核实该用户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接地的形式是什么,否则设计安装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点位进行检测,是根本无法施行的。
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接地形式有IT型、TT型、TN-S型、TN-C型、TN-C-S型。
⑵低压配电系统总漏电电流的检测如果是检测该用户用电系统的总体绝缘状态,则前提有二:其一,必需有独立的变电系统;其二,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接地形式必须是TT或TN-S型。
⑶分支线路漏电电流的检测AC380V/220V对于AC220V单相供电系统,剩余电流互感器只要套住两根电源线即可,但要求中性线N(即零线)此后不容许再接地。
对于AC380V三相供电系统,由于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等使用状况,则根据具体情况将剩余电流互感器同时套住LA、LB、LC三相电源线,或同时套住LA、LB、LC+N线。
同理,要求中性线N此后不许再接地,保护线PE不得穿过互感器。
在系统接地的形式为TN-C型时,必须将其改造为TN-S型、TN-C-S型或局部TT 型系统后,才可以安装剩余电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