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通用技术 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2 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7
《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教学设计课后作业布置任务(1分钟)布置各小组课下完成学案(附件三)“方案改进”及“自评互评”部分,说明下节课测试的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的设立,激发学生制作的热情。
个性化教学1.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将设计要求难度进行提升:书架结构高度不少于13cm(甚至可以更高);并且要求实用技术语言来描述方案,提高技术素养。
2.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在课堂小组分组活动的过程中,给予承重模型的展示;提示学生多运用小组的学具来体验吸管及牙签特性,解决设计难题。
形成性评价学案中的“学生自评互评表“部分指导学生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1.选择的“吸管书架”案例新颖独特,学生此前没有接触过,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和制作兴趣,课堂实施中各小组学生参与度高、气氛十分活跃,达到预期效果。
2.在上第一堂课前配给各个小组完备的制作材料,同时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空间,仅以口头方式介绍设计项目,没有呈现模型及承重图片。
这样虽然保有悬念,造成不少学生没有明确清设计任务,一上课即开始制作,走了“凑“方案的老路,造成很多结构不符合设计要求,教学效果差。
第二堂课则采用了呈现承重图及实物图的方式,并只配给小组少量吸管牙签学具,使得课堂中学生设计分析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作品构思新奇巧妙、鲜见仿制。
3.自评互评评价体系的设置,培养学生分享、互助、交流、共进的意识。
但从课堂上,学生使用技术语言评价结构设计的能力仍需不断完善。
附件资料:附件一、图片:图片1.书架图片图片2.设计项目图片附件二、实物:实物1:实物2:教具I I放大效果教具II II放大效果实物3:附件三、学案、评价表(见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