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基础-胸痛
- 格式:ppt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7
西医诊断学胸痛胸痛胸痛(chest pain)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
痈阈因个体差异性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
病因与发生机制引起胸痛的原因主要为胸部疾病:1.胸壁疾病急性皮炎、皮下海窝织炎、带状疤疹、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拆、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型、夹层动脉瘤、肺梗塞;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
5.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等。
各种刺激因子如缺氧、炎症、肌张力改变、癌肿浸润、组织坏死以及物理、化学因子都可刺激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并传至大脑皮质的痛觉中枢引起胸痛。
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有:①肋间神经感觉纤维;②支配心脏和主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③支配气管与支气管的迷走神经纤维:④膈神经的感觉纤维。
非胸部内脏疾病也引起胸痛,这是因为病变内脏与分布体表的传人神经进入脊髓同一节段并在后角发生联系,故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放射痛或牵涉痛。
如心绞痛时除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外尚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左颈、左侧面颊部。
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青壮年胸痛,应注意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在40岁以上还应注意心绞痛、心肌梗塞与肺癌。
2.胸痛部位包括疼痛部位及其放射部位。
胸壁疾病特点为疼痛部位局限,局部有压痛;炎症性疾病,尚伴有局部红、肿、热表现。
带状疱疹是成族水庖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庖疹不越过体表中线。
非化脓性肋骨软骨炎多侵犯第一、二肋软骨,对称或非对称性,呈单个或多个肿胀隆起,局部皮色正常,有压痛,咳嗽、深呼吸或上肢大幅度活动时疼痛加重。
胸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胸痛,听起来很可怕,是吧?大多数人一想到胸痛,就会联想到心脏病。
其实,胸痛的原因可复杂得多。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胸痛的诊断和那些需要区分的情况。
一、首先,我们得了解胸痛的常见原因。
1.1 心脏相关问题。
这是最让人紧张的情况。
比如心绞痛。
胸部像被重物压住,疼痛往往放射到左肩、左臂。
还有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疼痛更是剧烈,伴随出汗、恶心。
要是你见过有人心脏病发作,那种神情让人心痛。
1.2 其他内脏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说,哎呀,我的疼痛感觉像胃灼热。
这其实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
而且,有时候,肺部问题也能引发胸痛,比如肺炎、气胸。
那种疼痛就像有个大石头压在胸口,深吸气都疼得慌。
二、胸痛的诊断,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2.1 病史采集。
医生会问你一堆问题。
你要准备好,比如说,疼痛开始的时间、疼痛的性质。
是刺痛、钝痛,还是压迫感?这可关乎你的命啊。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
2.2 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听你的心音,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杂音。
要是有心脏病的征兆,医生可得更认真了。
他们还会检查你的血压,心率,甚至会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测试,看看你的心脏承受能力。
2.3 辅助检查。
这个时候,可能需要一些高科技的东西。
比如心电图(ECG),这可以显示心脏的电活动。
再比如,超声波检查,能看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胸部X光也常常被用来排查肺部问题。
三、鉴别诊断,同样重要。
3.1 心脏病与非心脏病的区分。
要是心脏相关的情况排除了,我们就要往其他方向看。
比如说,肋间神经痛,那种疼痛可能是局部的,活动时加重。
而胃食管反流病,通常伴随有酸水、嗳气,这就得注意了。
3.2 精神因素。
有时候,胸痛并不是身体的信号,而是心理的反应。
焦虑、抑郁,这些情绪会导致类似心脏病的症状,甚至是惊恐发作。
此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会成为重要的环节。
四、最后,我们要总结一下。
胸痛的种类繁多,背后的原因复杂。
心脏病固然可怕,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可能。
胸痛的诊断思路及处理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的。
因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是胸痛的诊断思路和处理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胸痛的诊断思路:1.详细询问病史:医生首先应向患者询问病史,了解胸痛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钝痛、闷痛、刺痛等)、持续时间、是否放射至其他部位等信息。
2.体格检查:医生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触摸颈动脉搏动、听诊心脏和肺部等。
3.心电图(ECG):ECG是胸痛患者最常见的首要检查。
它能帮助判断心脏是否受损、是否有心律失常等病理变化。
4.其他辅助检查:根据临床情况,医生可以酌情进行其他检查,如胸部X线摄影、心脏超声检查、血液检查等。
二、处理流程:1.区分急性胸痛和非急性胸痛:急性胸痛是指起病急、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30分钟内)的胸痛,可能表明严重的情况,如心脏病、肺栓塞等。
非急性胸痛指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30分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2.急性胸痛处理流程:a.立即评估ABC:首先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呼吸正常、血液循环正常。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等情况,则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b.给予氧气:将氧气输送给患者以维持血氧饱和度。
c.拟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于疑似ACS的患者,应立即进行ECG检查,并开始抗血小板治疗,如给予阿司匹林等。
d.输送患者至心电图实验室(CCL):对于ECG提示ACS的患者,应迅速将其送到CCL进行介入治疗(如心肌梗死患者需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e.其他治疗:在胸痛患者的稳定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治疗,如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
3.非急性胸痛处理流程:a.根据症状确定诊断方向: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ECG等结果,医生可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如肌肉骨骼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
b.进一步辅助检查:如果初步判断无法确定病因,医生可根据临床情况进一步进行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摄影、心脏超声检查、血液检查等。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
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均可引起胸痛。
有些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血管源性胸痛(如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等)来势汹汹,程度剧烈,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救治,势必会危机患者的生命;而有些胸痛则是慢性反复发作(如肋软骨炎等),虽不是由于危重疾病所导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对于胸痛病因的判断,特别是准确识别高危的胸痛患者有巨大的帮助。
一、病史的问诊对病史的问诊主要应该针对胸痛的发病部位、起病缓急、性质、程度、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以及伴随症状等。
胸痛的部位对于胸痛的诊断思路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
一般而言,胸壁疾病的特点是疼痛部位局限,局部有压痛,此外,如果是炎症所致,可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表现。
如带状疱疹的胸痛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一般不越过体表中线;而肋软骨炎患者的疼痛往往会累及邻近胸骨的多个肋关节,且有压痛;食管、胃及纵隔病变引起的胸痛多位于胸骨后,进食或吞咽时症状可加重;气胸、胸膜炎、肺栓塞患者的胸痛位于患侧腋前线和腋中线附近,范围一般均为一手掌大小;冠心病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状,心绞痛的位置通常位于心前区、胸骨后或剑突下,放射部位多为颈部、下颌、肩膀及左上肢内侧,范围大小相当于一个握住的拳头;心肌梗塞时的疼痛位置与心绞痛相似,但持续时间长,疼痛也更加剧烈;主动脉夹层疼痛的部位一般位于胸背部,可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两侧腹股沟及下肢,疼痛范围扩大多与夹层扩展相关。
患者对胸痛性质的描述也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带状疱疹的疼痛呈刀割样;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疼痛则以烧灼感为主;典型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表现为绞榨痛、闷痛及重压窒息感,有些心肌梗死患者甚至表现出恐惧、濒死的感觉;胸膜炎的疼痛呈剧烈尖锐刺痛及撕裂痛;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破裂表现为难以忍受的胸背部撕裂样痛;肺栓塞的疼痛也为剧烈刺痛或绞痛,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而焦虑、抑郁症患者及神经官能症患者的胸痛描述则缺乏特异性。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之常见症状-胸痛的临
床症状
医学诊断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胸痛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胸痛的部位
1.胸壁皮肤炎症在罹患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改变。
带状疱疹呈多数小水疱群,沿神经分布,不越过中线,有明显的痛感。
2.流行性肌痛时可出现胸、腹部肌肉剧烈疼痛,可向肩部、颈部放射。
非化脓性肌软骨炎多侵犯第1、2肋软骨,患部隆起、疼痛剧烈,但皮肤多无红肿。
3.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
食管疾患、膈疝、纵隔肿瘤的疼痛也位于胸骨后。
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肺梗塞等常呈患侧的剧烈胸痛。
胸痛的性质
1.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
2.肌痛则常呈酸痛。
骨痛呈酸痛或锥痛。
3.食管炎、膈疝常呈灼痛或灼热感。
4.心绞痛常呈压榨样痛,可伴有窒息感。
5.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
6.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可有胸部闷痛。
影响胸痛的因素
1.心绞痛常于用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呈阵发性,含服亚硝酸甘油片迅速缓解。
2.心肌梗塞常呈持续性剧痛,虽含服亚硝酸甘油片仍不缓解。
3.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
4.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包炎的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5.过度换气综合症则用纸袋回吸呼气后胸痛可缓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医疗卫生人才网!。
(一)定义胸痛主要是指胸前区的疼痛和不适感,患者常主诉闷痛、紧缩感、烧灼感、针刺样痛、压榨感、撕裂样痛、刀割样痛等,以及一些难以描述的症状。
胸痛的部位一般指从颈部到胸廓下端的范围内,有时可放射至颌面部、牙齿和咽喉部、肩背部、双上肢或上腹部。
(二)流行病学源于英国全科研究数据库的研究显示,胸痛多见于男性,发生率随年龄增加,约为15.5/1 000人年,其中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胸痛风险最高。
2009年北京地区的急诊胸痛注册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市17所二、三级医院急诊患者5 666例,结果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总量的4.7%,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非心源性胸痛占63.5%。
虽然急性胸痛常见原因为非心源性胸痛,但ACS高居致命性胸痛病因首位。
急性肺栓塞与主动脉夹层虽发生率较低,但临床上易漏诊及误诊。
二、分类和常见病因根据胸痛的风险程度可将胸痛分为致命性胸痛和非致命性胸痛,也可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
胸痛的分类与常见病因见表1。
不同病因的胸痛表现多样复杂,风险各不相同,处理也因病而异,若处理不当会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基层医生需迅速辨别胸痛性质、准确评估风险,以确保高危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步骤遇到胸痛患者最重要的是快速查看生命体征,患者如出现以下征象提示为高危胸痛,需马上紧急处理:1.神志模糊或意识丧失。
2.面色苍白。
3.大汗及四肢厥冷。
4.低血压(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
5.呼吸急促或困难。
6.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
在抢救的同时,积极明确病因,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迅速转诊。
对于无上述高危临床特征的胸痛患者,需警惕可能潜在的危险性。
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胸痛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是病因诊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