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高低运球
- 格式:doc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7
《篮球—原地运球(高低手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根据初二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从体验运动乐趣是感受成功的喜悦的来设计本课。
学习篮球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篮球是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本节课的学练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体现了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目的。
同时在本节课中本人注重学法、练法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4)班,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学生普遍能吃苦,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篮球有所了解但是有真正实践的不多,都属于新学者,但他们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四、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高低手运球,能简单的讲述动作的重点和难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篮球高低手运球,使80%的同学能较好的完成整个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球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及动作表象。
2.循序渐进法:通过学生的集体模仿,辅助练习,自主体验,相互合作等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的体会技术要领进而掌握动作技能。
(二)学法1.体验练习法: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体验练习,从中寻求正确的答案。
高低运球教案教案一:高低运球技巧训练目标:提高学生的高低运球技巧,使其能够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地运用。
材料:篮球、篮球场地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2.介绍高低运球:向学生介绍高低运球的概念和意义。
高低运球是指运球时,将球往地板上用力弹起,然后迅速将球接住的技巧。
高低运球的目的是欺骗对方防守者,制造出传球和得分的机会。
3.示范与练习:示范高低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首先,在原地进行高低运球练习,要注意运球手臂的姿势和用力的程度。
然后,让学生在移动中进行高低运球练习,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和灵活性。
4.应用练习:在篮球场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并让学生进行高低运球练习。
障碍物可以是铺在地板上的圆桶或者纸板,学生需要在绕过障碍物的同时进行高低运球。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高低运球技巧,并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判断力。
5.比赛和回顾:组织学生进行高低运球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并根据比赛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
通过比赛和回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低运球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教案二:高低运球速度练习目标:通过高低运球速度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速度和灵活性。
材料:篮球、篮球场地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进行一些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高强度的训练。
2.介绍高低运球速度练习:告诉学生高低运球速度练习的重要性,并解释练习的目标是提高运球的速度和反应能力。
3.示范与练习:示范高低运球速度练习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连续的高低运球,要求运球的速度快而稳定。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4.比赛和回顾:组织学生进行高低运球速度比赛,根据比赛结果进行回顾和总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高低运球速度练习的重要性和提高方法。
5.巩固练习:在比赛后,进行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如变换运球手、增加障碍等。
篮球高低运球动作要领篮球是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而高低运球动作是篮球运动中非常基础的技能之一。
高低运球动作可以让球员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地控制球,从而更好地完成进攻或防守。
以下是高低运球动作的要领。
一、低位运球动作低位运球动作是指将球向地面运动,让球尽可能地靠近地面。
这种运球方式可以让球员更好地控制球,防止被对手抢断。
低位运球动作的要领如下:1.身体姿势要低。
球员应该保持膝盖弯曲,身体重心向下,使得球员的重心更加稳定,更加容易控制球。
2.手掌要紧握球。
球员的手掌应该紧握住球,以免球被对手抢走。
3.运球时手臂要自然摆动。
手臂的摆动可以帮助球员保持平衡,同时也能够帮助球员更好地控制球。
4.运球距离要短。
低位运球距离要尽可能地短,这样可以让球员更加容易控制球,防止失误。
5.运球速度要快。
低位运球速度要快,以便球员在比赛中更快地移动,更好地完成进攻或防守。
二、高位运球动作高位运球动作是指将球向上运动,让球尽可能离开地面。
这种运球方式可以让球员更快地移动,更好地完成进攻或防守。
高位运球动作的要领如下:1.身体姿势要直立。
球员的身体应该保持直立,这样可以让球员更好地看到比赛场上的情况。
2.手掌要轻握球。
球员的手掌应该轻握球,以免球被对手抢走。
3.运球时手臂要紧贴身体。
手臂要紧贴身体,以便球员更好地控制球。
4.运球距离要长。
高位运球距离要尽可能地长,这样可以让球员更快地移动,更好地完成进攻或防守。
5.运球速度要快。
高位运球速度要快,以便球员在比赛中更快地移动,更好地完成进攻或防守。
三、练习高低运球动作的方法1.多练习。
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高低运球动作的要领。
2.注意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高低运球动作的关键,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
3.注意手部动作。
手部动作也是高低运球动作的关键,要注意手臂的摆动和手掌的握球姿势。
4.加强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球员更好地控制球,同时也可以提高球员的速度和耐力。
高低运球动作是篮球运动中非常基础的技能之一,掌握了高低运球动作的要领,可以帮助球员更好地控制球,更好地完成进攻或防守。
精品精品原地高、低运球技术教案班级课次上课时间教材内容 1、 熟悉球性练习2、 学习运球技术(原地高、低运球) 课的任务 1、 初步掌握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 2、 初步掌握原地高、低运球技术方法3、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品质 部分 教学内容教法措施准 备 部 分 ︵ 10 分 钟 ︶一、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点名 二、 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三、 宣布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课堂要求 四、 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 五、 安排见习生 六、 准备活动 1、 慢跑热身方法:成一路纵队围绕球场慢跑3圈 2、 热身操(4x8拍) (1) 扩胸运动 (2) 振臂运动 (3) 体转运动 (4) 俯背运动 (5) 正压腿 (6) 侧压腿 七、 游戏:推球接力方法:将学生分为两队,每队1个球。
将球放在地上用手推着到对面底线,转身再将球推回来交给下个人,一次类推,哪一组先结束,哪一组赢。
队形要求:整队快、静、奇见习生随堂上课,做见习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要求:队行整齐,速度适中队形:同上要求:听老师口令,按节拍做。
动作到位,认真练习,活动开各个身体关节。
队形:要求:1、途中球不能离开地面,不能离开手2、必须触及对侧端线再回头3、 在端线外交接球,将球交给下位同学手上4、 输队每人10个俯卧撑。
精品精品基 本 部 分 ︵ 30 分 钟 ︶学习运球技术学习任务:学习原地高运球、低运球。
概念: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排球推进的一种动作技术。
动作方法与要点: 1、 原地高运球动作方法:运球时两脚开立,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目平视,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自然伸屈,用手腕、手指柔和而有力地按拍球的正上方。
求得落点控制在运球手臂的同侧脚的外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
动作要点:手按拍球的部位要合理,手脚配合协调。
2、 原地低运球动作方法:两腿弯曲,重心下降,上体前倾,球的落点在体侧,用上提和腿保护球。
同时,用手腕和手指短促的按拍球,使球控制在西关机的高度。
篮球高低运球动作要领篮球高低运球动作要领篮球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而高低运球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一种运球技巧。
高低运球在比赛中可以帮助球员突破防守,有效地保护球权,并且能够给予对手一种不可预测的动作变化,增加进攻的威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篮球高低运球动作要领。
一、高低运球的基本姿势1.站立姿势:球员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曲,保持身体平衡,重心分散在两腿之间。
2.手臂姿势:球员双手握球,指尖轻触篮球,手臂自然伸展,肘部微曲,保持肩关节放松。
3.头部姿势:球员的头部应保持直立,目光注视前方,保持警觉的同时,观察队友和对手的动向。
二、高低运球的技巧要点1.高低变速:高低运球的一个重要技巧是在速度和节奏上变化,通过改变运球手的节奏,使对方无法准确预测你的动作。
可以先以较快的速度运球,然后突然切换为较慢的运球,或者反之亦可。
2.手部控制:在高低运球中,手部的控制非常重要。
运球手要将球保持在控制区域内,不要让球过高或过低。
同时,要控制好手部用力,既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又要避免过度用力而导致失误。
3.身体控制:高低运球不仅仅是手部的动作,还需要配合身体的协调运动。
身体要保持平衡,同时要与手部运球动作相呼应。
当运球手向下运球时,上半身稍微向前倾斜,以保持稳定,当运球手向上运球时,上半身稍微向后仰。
4.视线转移:在高低运球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觉,观察队友和对手的动向。
可以通过转移视线来迷惑对手,使其无法准确判断你的下一步动作。
可以通过瞥一眼队友的位置,或者从眼角的余光观察对手的动作。
5.脚步运动:高低运球时,脚步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快速运球时,可以使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以加快速度;在慢速运球时,可以使用大步慢跑的方式,以保持稳定。
同时要注意脚步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左右移动脚步来改变运球的角度和方向。
三、高低运球的训练方法1.基础运球训练:首先要进行基础的运球训练,包括双手运球、单手运球、交替运球等。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运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简述高、低运球的动作要点
高、低运球是篮球基本运球技术之一,具体动作要点如下:
一、高运球
1. 站姿要端正,双脚与肩同宽,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手握球,控制球的弹跳高度。
2. 弹跳时,手臂保持直线,手腕略用力向下压球,球落地后快速反弹。
3. 用手指控制球的方向和运动速度,手臂保持微微弯曲,以防止球被对方抢断,同时双眼注视球的运动轨迹。
4. 运球时身体要保持低位,速度要快,注意控制手指的力度,不要让球跑得太远。
二、低运球
1. 站姿要低,双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下沉,双手握球,将球置于身前。
2. 用手指控制球的方向和运动速度,手臂微微弯曲,用力将球向下压,以防止
被对方抢断。
3. 运球时双眼注视球的位置,手臂贴近身体,尽量减少空隙,保护球的安全性。
4. 运球时要保持节奏,不要让球跑得太快或太慢,以掌握进攻节奏和进攻机会。
以上是高、低运球的动作要点,掌握好这些技巧,能够提高篮球运球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篮球高低运球动作要领篮球运动中,运球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基础动作,影响打球的技术,运球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球场节奏的掌控。
而篮球高低运球动作则是运球中的重点技能之一,经常应用于比赛中,在这种情况下,掌握高低运球动作要领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详细讲解来带领大家了解高低运球动作要领,拓展自己的技术视野。
一、篮球高低运球动作介绍篮球高低运球动作,是指在运球的过程中,将球交替从地面上抬起到手心,或从手心把球往下放到地面上,形成类似于等腰三角形的运球轨迹,并不断的重复这个运球动作。
这个运球技巧,在篮球比赛中非常容易展现出掌控球场的能力,同时表现出技术流畅性的优势。
二、篮球高低运球动作要领篮球高低运球动作属于比较高难度的运球动作,在掌握这个技巧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
1.手指控制高低运球动作时,手指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应该握住篮球,拇指和指尖掌握住球的下面,然后轻轻地把篮球抬起到球背的位置,再从球背处向下把篮球按回原来位置。
如果你是一个左手运球者,你的左手应该收紧,同时拇指和指尖都要放松才行。
2.用肘部进行协调在高低运球的过程中,肘部是作为球的运动轨迹的掌控者之一。
运球时,我们需要将肘部放在身体的下方,这样使得身体的规律性动作变得连贯。
肘部的协调使得更容易产生控制球的意识,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个动作,发挥更加灵活的技术。
3.注意刻意练习篮球高低运球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有难度,所以练习时尽量不要急于表现,而需要从基础练习开始,一步一步地去刻意训练。
可以选择在空旷的场地上,先从球运动轨迹最简单的直线运球开始练习,然后逐渐练习转弯、玩球等其他运球动作。
不断地刻意练习才能强化运球的技巧和感觉,并且更容易将高低运球动作纳入到比赛中。
4.练习方法一般来说,练习运球需要从基础的单手运球开始,一定要做好基础的训练。
每天可以花费半小时的时间在单手运球上,每天反复训练,也可尝试双手运球,掌握基本的动作基础后再逐渐进行高低运球的练习。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班级: 7 年 1 班人数: 38 人日期: 2014 年 11 月 19_日
1、组织:
△
2、要求:静、快、齐
1、组织:
△
2、要求:
积极参与,认真体会音乐中的鼓点。
组织:
△
1、学生认真聆听和观察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2、体会老师对手法的练习。
3、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练习。
4、体验运球时候掌心空出,球
接触手的部位。
五指自然分
开,控制球的落点。
5、认真发现自身存在的练习
错误并积极改正。
6、观看优秀同学的展示,积极
鼓励。
7、伴随音乐参与练习。
要求:
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不懂就问,共同提高。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稳
定
情绪及恢复身心阶段1、放松(音乐)
2、集合队伍,小结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1、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放松
活动,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
音乐。
8、集合队伍,教师对本节
课完成情况做一小结。
3、“同学们再见!”
4、组织归还器材。
组织:
四列横队
1、和教师共同完成放松活
动,感受音乐带来的美。
2认真听老师小结,对不足
的地方加以改进。
9、“老师再见!”
4、有序摆放器材。
41材
器
地
场预计生理负荷与练习密度
1、篮球40个
2、音响
3、卡片8张全课平
均心率
108次/分
课中最
高心率
135次/分全课练
习密度
32%——38%基本
部分
练习
密度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