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25
2.通过诚信故事,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学生讲诚信故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活动准备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汇总整理资料。
2.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3.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活动过程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代,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治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要的精神品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二、活动指导1.引经据典话诚信。
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以将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组长做好记载。
2.环顾身边觅诚信。
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
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运用与“诚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诚信问题。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探讨诚信价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诚信之美,培养正直、守信的价值观。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弘扬诚信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认识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分析诚信案例的方法,学会用语言表达对诚信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培养在复杂情境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将诚信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外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诚信相关故事、案例视频或图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分组讨论用的材料卡片或白板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诚信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诚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诚信的看法和经历,促进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
•角色扮演法:选取特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诚信的力量和缺失诚信的后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简短故事或寓言,如“曾子杀猪”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话题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诚信对一个人来说如此重要?”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理解诚信内涵•定义阐述:明确诚信的定义,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不诈等。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正面和负面的诚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以及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1.学校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为响应学校的号召,班级准备出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
(2)下面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文段,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曾子杀猪教子”可谓是老生长谈了,但“诚信”的光芒历经千年不衰,它告诫我们信誉是立人之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之魂,。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②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
(3)主题班会上,同学们有的讲诚信小故事,有的进行了诚信诗歌朗诵,有的推荐了诚信名言……你作为主持人,请为这次班会活动设计一个结束语。
2.学校开展“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本次活动就中学生如何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征求意见,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两点具体做法。
(2)假设你校将对王晓红女士进行访谈,请你根据材料及你的采访目的,提出两个采访问题。
安徽的张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电话在王晓红的投注站购买了彩票,最后中得大奖518万。
王晓红本可以占为己有,她却打电话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张先生。
张先生开始还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王晓红多次打电话,他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3)下面是李明同学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悟,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
同学们,诚信是最宝贵的品质。
【甲】我们之所以号召大家讲诚信,是因为诚信能够带给我们更美好。
只要人人都讲诚信,文明之花就会开遍全社会。
【乙】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载着诚信之舟,驶向前程似锦的明天。
愿你们因诚信多了友谊,因诚信添了风采,因诚信而走得踏踏实实,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①【甲】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后面加上“”。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3.班级开展以“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
(3)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份倡议书。
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目标1.通过对“诚信”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感悟“诚信”的博大情怀。
2.以文字、图片、表演、论辩等形式展示成果,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诚信的人和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诚信”。
3.参与诚信的故事讲述、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学会诚信做人、做事。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搜集关于诚信的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而无信如同车轮子中心和边缘没有支撑一样,没法行走。
诚信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由此可见,诚信非常重要,“人无信不立”。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吧。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1.引经据典话诚信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品行令人景仰。
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汇总并整理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将前者进一步划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
研读整理后的资料,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环顾身边觅诚信诚信不难找到,诚信就在你我身边。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就像刮蹭轿车的扬州中学生一样,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