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分析范式扩展解析——以广东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82.46 KB
- 文档页数:4
!""#年$月!"#$%&’()*#+$)*),-特区经济%&’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张静广东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对于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是这样定义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潜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
”这意味着,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有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进入!"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渐增强,经济学家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研究上,并不断地建立经济计量方程或核算体系。
继(+!,年道格拉斯(-./.0123456)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后,(+&$年索洛(7.8.*1419)从技术变革和总量生产函数中,提出了一个可以用于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定量估计的经济计量模型,他们的研究被经济学界认为是技术进步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进入#"年代,又兴起了以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为代表的增长来源研究。
他通过建立一个增长来源的分析和估算体系,对+个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只占(:;,有将近!:;来自要素投入增加以外的因素,其中主要是技术进步。
这进一步证实和巩固了索洛的观点。
尽管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有效地描述了部分关于稳定增长地性质,却不能解释各国之间持续存在的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异,此外,该理论把长期的生产率增长人为地归因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忽略了经济系统内部促进效率提高的因素,在学术上也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合理预期学派首要人物卢卡斯批评道,该理论赋予外生的技术进步以决定性的作用,而其它任何因素的作用都只能是微不足道的。
广东省经济增长要素分析梁永键 07304482 李家微 07304581丘安娜 07304564 颜施敏 07304574【摘要】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法原因进行回归估计资金产出弹性系数α值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β值,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别推算出广东省1990-1999年和2000-2007年的固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C-D函数;固定资本贡献率;劳动力投入贡献率;回归分析;经济增长目录引言 (1)一、广东省的现状 (1)二、测算方法与步骤 (2)三、计算结果与实证分析 (4)四、建议与展望 (4)参考文献 (6)引言固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广东省作为中国的一大制造业基地,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更是尤其显著。
除此之外,科技的进步发展更是促进了广东的经济增长,对固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准确科学地测算固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一个引人关注和颇有争议的问题,也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为了满足广东省制定长期规划的需要,有必要对K和L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定量测算,更快更好地促进广东的经济增长发展。
一、广东省的现状广东,地处中国大陆南端,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区,也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最发达的省份,与世界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到广东投资。
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现有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医药、造纸、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九大产业。
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每年两届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也落户广州,为世界各地客商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广东基础设施配套,交通便捷,通讯发达,通关便利。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58期2009年第20期Serial No.58No.20,2009摘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利用1978—2006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出弹性最大,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较大。
就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出弹性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09)20-0039-03收稿日期:2009-04-21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成果(06-YZ2-27)作者简介:舒燕(1978-),女,江西上饶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广东省数据舒燕(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510006)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联方式,既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
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焦点。
克拉克(1940)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提出了克拉克法则。
库兹涅茨(1966)采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