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污染物及水质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641.50 KB
- 文档页数:50
印染废水资料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壮大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印染行业已成为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之一。
然而,随着印染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印染废水的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保问题的重要方面。
印染工艺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色浆废水、清洗废水、排污废水、加热废水和浸染废水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染料、助剂、酸碱、重金属、硫化物和苯类有机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有不可逆转的破坏,并且对人类的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解决印染废水排放的问题,国际和国内一些政府和组织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
例如,中国推广空气泡法、生物处理、化学氧化等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对印染废水的排放限制也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此外,印染企业也开始采用节能环保的工艺技术和新型废水处理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浪费。
然而,尽管印染行业在废水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印染企业在生产中不重视环保和节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废水的排放和污染。
其次,一些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仍然存在着高能耗、高运行成本、处理效果不理想、安全隐患等问题。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在监管方面存在不足,治理并不彻底,对于一些在偷排违规的企业也没有严格的追责问责。
为了加强对印染行业的环保监管和治理,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为印染企业提供更先进、更有效、更安全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并加强对企业的执法监管;加强产业链合作,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印染废水的生成。
总之,印染废水是一个全球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一定可以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目标。
第一章印染行业污染状况分析3.1 水污染状况3.1.1 概况染整废水实际是一大类,按行业和纤维材料可分为毛纺织染整;棉、化纤布和混纺布染整;苎麻纺织印染;丝绢印染;针织印染;线带;巾被等。
按染料可分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暂溶性还原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不同纤维、不同染料废水性质不同,治理方法也不同。
染整废水是有机废水,其污染物来自纤维材料的染整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化学药剂(有时合称为当桦料)。
化学纤维含杂质较少,而天然纤维棉、毛、麻、丝均含有一定杂质。
如棉纤维含93〜95%的纤维素;在约6%的杂质中,腊状物质0.3-1.5%,果胶物质(以果胶酸计)1.0-1.5%, 含氮物质(以蛋白质计)1.0〜2.5%,灰份约1%等。
其中腊状物质、果胶、含氮物质必须在煮炼时除去,以保证印染加工质量。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必须上浆,但在染整过程中又必须退浆,浆料即为污染物。
据统计全世界染料总产量达64 万吨,其中56%用于纺织品染色,而染色过程中有10〜20%的染料作为废物排出。
染整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是废水。
其主要情况是:染整工业的废水主要来源见表3-1 ,主要纤维品种的常用染料见表3-2,织物常用染料及化学药剂见表3-3,常用浆料及其BOD、COD 见表3-4。
表3-1 染整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表3-2主要纤维品种的常用染料表3-3织物常用染料及化学药剂表3-4常用浆料及其BOD5、CODcr由上可知染整废水是一成分复杂而某一污染物含量又很低的有机废水,很难测定某一特定污染物,故环境保护中常以总有机污染指标COD、BOD表示,色度也是特征指标之一,此外尚有pH、NH3-N等。
染料大多为有害物质,但苯胺类染料,助剂重铬酸钾、硫化物等属有毒物质。
3.1.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3.1.2.1污染源及污染量1、棉、化纤及其混纺产品的染整工艺和废水水质水量印染废水水量约为用水量的60〜80%,我国染整加工厂用水量大致如下:全能厂2.5〜3.5m3/100m织物;漂染厂2.0〜2.5m3/100m织物,其各工序废水占总废水量的比例如下:浆料废水16%碱液19%其他染整加工废水65%工艺流程见图3—1,煮炼废水水质见表3-5,染整废水水质见表3-6。
印染行业废水水质情况及处理方法1、来源印染四道工序废水排放。
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沸、漂白、丝光),应排放退浆、煮沸、漂白、丝光废水。
在染色过程中,应排出染色废水。
在印刷过程中,应排出印刷废水和皂液废水。
在精加工过程中,应排出精加工废水。
印染废水是除漂白废水外的一种混合废水或综合废水。
2、水质及水量印染废水的水质随纤维种类和处理工艺的不同而变化,污染物成分差异较大。
一般印染废水的ph值为6~10,鳕鱼为400mg/l~1000mg/l,鳕鱼为100~400mg/l,ss为100~200mg/l,染色度为100~400倍。
但是,随着印染工艺和纤维类型的变化以及加工工艺的变化,废水的水质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例如,当废水中含有聚酯模拟丝绸印染过程产生的碱还原废水时,废水的鳕鱼量将增加到2000~3000毫克/升以上,鳕鱼量将增加到800毫克/升以上,而ph值将达到11.5~12,废水的水质随着废水加入量的增加而恶化。
当添加的碱还原废水中的鳕鱼含量超过废水中的鳕鱼含量时,生化处理将难以适应。
不同制造商或不同制造商的废水质量各不相同,水质将超过上述范围。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退浆废水:水量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含有各种浆料、浆料水解物、纤维素、淀粉、碱和各种助剂。
退浆废水为碱性废水,pH值为12左右。
以淀粉为主要施胶剂的退浆废水COD、BOD值高,可生化性好;以聚乙烯醇(PVA)为主要施胶剂的退浆废水(如涤棉经纱)COD高、BOD低,可生化性差。
(2)洗涤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含有纤维素、果酸、蜡、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
废水具有较强的碱性、高水温和棕色。
(3)漂白废水:用水量大,但污染轻,含有残余漂白剂、少量乙酸、硫代硫酸钠等。
(4)丝光废水:碱含量高,NaOH含量为3%~5%,大部分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因此丝光废水很少排放,经反复使用,最终排放的废水仍为强碱性,BOD、COD、SS较高。
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以及几种工艺结合的处理方法,而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废水水质,去除悬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杂质,调节废水水质及水量、降低废水温度等,提高废水处理的整体效果,确保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预处理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印染废水的水质复杂,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
分析其废水特点,主要为以下方面: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和pH值变化大、水质变化剧烈。
因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中,增加了处理难度。
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剂、不同织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废水中的pH值、CODCr、BOD5、颜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BOD5/CODCr值均很低,一般在20%左右,可生化性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BOD5/CODCr值提高到30%左右或更高些,以利于进行生化处理。
印染废水中的碱减量废水,其COD Cr值有的可达10万mg/L以上,pH值≥12 ,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把碱回收,并投加酸降低pH值,经预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再进入调节池,与其它的印染废水一起进行处理。
印染废水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度高,有的可高达4 000倍以上。
所以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脱色处理,为此需要研究和选用高效脱色菌、高效脱色混凝剂和有利于脱色的处理工艺。
印染行业中,PVA浆料和新型助剂的使用,使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废水中含量大量增加。
特别是PVA浆料造成的COD Cr含量占印染废水总COD Cr 的比例相当大,而水处理用的普通微生物对这部分COD Cr很难降解。
印染废水是指棉、毛、化纤等纺织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是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如—N═N—、—N═O)及极性基团(如—SO3Na、—OH、—NH2)。
染料分子中含较多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SO3H、—COOH、—OH基团如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等,染料分子就能全溶于废水中;不含或少含—SO3H、—COOH、—OH等亲水基团的染料分子以疏水性悬浮微粒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含少量亲水基团但分子量很大或完全不含亲水基团的染料分子,在水中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印染废水中还常带有以下助剂:①中性电解质如NaCl、Na2SO4等;②酸碱调节剂如HCl、NaOH或Na2CO3;③表面活性剂;④膨化剂如尿素等;⑤胶粘剂如改性淀粉、脲醛树脂、聚乙烯醇等;⑥稳定剂如磷酸盐等。
特点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400)×104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
印染废水主要由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和印花废水组成,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通常所说的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
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Cr为400-1000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0-200mg/L,色度为100-400倍。
但当印染工艺、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
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Cr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12,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Cr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印染废水水质检测印染废水的水质随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
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 Cr(化学需氧量)为400~1000mg/L,BOD5(生化需氧量)为100~400mg/L, SS(悬浮物)为100~200mg/L,色度为100~400倍。
但当印染工艺、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
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的发展,各种新型纤维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新型助剂等生化难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 Cr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以上, 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 pH值达11.5 ~12,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 Cr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总之,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印染废水的水质复杂,废水中含有染料、助剂、浆料、油剂、酸碱、无机盐、砂类物质、纤维杂质等有害成分。
印染废水一般分为:①退浆废水,主要含有浆料及其分解物、酶类、酸、碱和纤维屑等污染物,浊度大。
用淀粉浆料时BOD、COD均高;用合成浆料时COD很高,BOD小于5mg/L。
②精练废水,废水碱性很强,呈褐色,COD与BOD很高,达每升数千毫克。
主要污染物为纤维中杂质与洗净剂,合成纤维精练废水的污染较轻。
③漂白废水,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常采用各种氧化剂漂白,属碱性。
④丝光废水,属碱性(pH为12~13),含有纤维屑等悬浮物,BOD、COD很高。
⑤染色废水,水质多变,含有使用各种染料时的有毒物质(硫化碱、苯胺、酚等),呈碱性,有时pH达10以上(采用硫化、还原染料时),含有有机染料、表面活性剂等,BOD、COD均较高,而含SS少。
⑥印花废水,含浆料、BOD、COD高。
1.印染废水水源及水质分析1.1 印染废水的分类纺织印染废水按天然纤维为主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毛纺工业染色废水;②棉纺工业染色废水;③丝绸工业染色废水;④麻纺工业染色废水。
每类里都包括天然纤维织物和混纺织物在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棉纺织品(包括其混纺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染色废水量最大,约占纺织工业废水总量的85%左右[2],废水中除含有残余染料、助剂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浆料。
浆料中多以较难降解的聚乙烯醇(又称PV A)为主。
由于污染物含量较高,因此棉纺印染废水属于较难治理的废水。
毛纺织染色废水排放量约占纺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左右。
毛纺织品(包括其混纺产品)生产中所用的染料上染率较高,且不含任何浆料,故其染色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相对较低。
丝绸产品的染色废水性质近似于毛纺染色废水。
麻纺织品染色废水性质近似于棉纺染色废水。
丝、麻纺织品的生产有一定地域性,其产量较低,故废水排放量亦较少。
1.2 印染废水的来源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包括纺织、印染、化纤、服装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等5个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印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设备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印染企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尤其是废水治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印染工业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治理水平,选择适用的工艺路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饿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穿好吃好睡好是生活的必然要求。
衣服作为生活的必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靠衣装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衣服的式样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印染废水的多样性和大量性,其必然成为影响人民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的危害物,必须得到治理和控制。
1.2.1 棉纺织印染废水来源棉纺织印染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综述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综述印染工业是世界上最复杂、耗水量最大、废水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
印染废水的处理对于防止水体污染、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及常见的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1.高浓度色度: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这些染料在水中溶解后,使废水呈现出高浓度的色度。
高浓度的色度不仅会影响废水的可视性,而且也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
2.高浓度悬浮物: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碎屑、染料颗粒和沉淀物等悬浮物。
这些悬浮物不仅会使水体变浑浊,而且还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阻碍光照对水生生物的照射。
3.高浓度有机物: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染料、助剂、纤维素等。
这些有机物会耗氧,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同时,有机物还对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4.酸碱度极端:印染废水的PH值通常在2-10之间变化,其酸度或碱度极端。
这种PH值的极端变化使废水处理过程更加复杂,而且会导致水体中物质溶解性的改变。
二、印染废水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对废水进行处理,如沉淀、过滤、吸附等。
其中,沉淀技术是最常见的处理技术之一,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使其中的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从而去除浑浊物和悬浮物。
过滤技术则通过过滤介质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
吸附技术则通过各种吸附剂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废水处理。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络合沉淀法等。
其中,氧化还原法通过使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其浓度。
中和沉淀法则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调节废水的酸碱度和去除浑浊物。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添加络合剂和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络合和沉淀下来。
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印染工业是一种耗水量庞大、废水排放量大的行业,同时也是一种高污染行业。
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减少水资源消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常见的处理技术。
一、印染废水的特点1. 复杂组成:印染废水的组成复杂多样,包括染料、助剂、盐类、碱性物质、温度、大量有机物等。
这些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是多方面的,有机物会耗尽溶解氧,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物死亡。
2. 高浓度:印染废水中有机物、颜料浓度很高,CODcr (化学耗氧量)和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常常十分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倍。
3. 酸碱度波动大:印染废水的酸碱度范围很大,PH值通常在2~12之间,这对废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高脱色难度:染料是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染料的脱色比较困难,传统的脱色方法效果不佳。
二、印染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处理技术(1)沉淀法:采用物化方法将废水中染料、颜料等悬浮物和小颗粒物质通过调节PH值、添加沉淀剂等方式使其沉淀,从而实现初步的固液分离。
(2)过滤和筛选:通过过滤或筛选,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和细菌等物质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对于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效果较好。
2. 化学处理技术(1)氧化法:通过氧化剂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转化成较为稳定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2)还原法:通过还原剂的作用,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元素或成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并使废水中其他有害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3. 生物处理技术(1)活性污泥法:将含有有机质的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细菌的生物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2)固定化生物法:将有机物质附着于生物载体上,通过载体上的生物作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生物量大、长效性强等优点。
三、综合处理技术在现实应用中,一般采用综合处理技术,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处理印染废水,以提高处理效果和减少处理成本。
印染废水水质分析印染废水是由于纺织加工厂、染色厂等工业场所所排放出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其水质分析是保证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步骤。
印染废水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卤素、碳水化合物和氮、磷、硫等化合物。
印染废水的化学组成复杂,其主要来自染料和其他化学品的残留,例如氧化剂、酸碱剂、溶剂等。
其中,一些有机物、重金属和卤素等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着极大的威胁。
在水质分析中,我们通常会测试一些基本指标如pH值、水温、浊度和电导率。
同时,还需要测试污水的COD和BOD5等生化参数以评估污染程度。
COD是指化学需氧量,是指污水所需的化学氧消耗量,它反映的是污水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BOD5是指生化需氧量,是指5天内,污水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消耗量,它反映的是污水处理前后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除此之外,还需要测试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
其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是衡量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印染废水中含有过量的氨氮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氧化还原能力,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污染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伤害。
此外,还需要测试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如铬、镉、汞等物质,如果水中重金属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过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印染废水的水质分析需要使用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如紫外可见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等。
这些仪器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原位检测和在线监测。
在分析结果之前,应该将印染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和固体物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和过滤,以保证准确性。
综上所述,印染废水的水质分析是确保印染产业生产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水质分析的结果可以提供给环保部门,为治理印染废水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印染企业提供改进工艺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参考意见。
印染厂污染物调查报告根据对某印染厂的污染物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情况:1. 印染厂废水处理不当:印染厂的废水处理设施存在严重的问题。
经过水样采集和分析,发现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色素等有害成分。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2. 水处理设备老化:印染厂的废水处理设备已过期,不仅技术性能上存在局限,而且难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成分。
处理设备及管道部分严重生锈,造成水的二次污染。
3. 废气排放超标:印染厂的废气排放中存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浓度超标问题。
这些VOC不仅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周边土壤和水源造成间接污染。
4. 未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印染厂内部垃圾未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处理,导致有机垃圾、废弃物和一些有害物质混合在一起,日积月累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5.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印染厂管理层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
工人也缺乏环境保护和个人卫生意识,导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印染厂采取以下措施改善污染状况:1.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更新和改进,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加强废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安装或更新废气处理设备,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确保排放指标符合相关要求。
3.加强内部垃圾分类和处理管理,制定垃圾分类方案,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培训,确保垃圾的科学分类和有效处理。
4.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加强信息发布、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全员的环保责任感。
5.加强对印染厂的监管和检查力度,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行为,确保印染厂的经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印染厂的污染问题将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保护工厂周边环境和员工健康。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工艺+5个典型案例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印染废水工业废水有机污染物印染废水是指棉、毛、麻、丝、化纤或混纺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
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用水量较大的行业,水作为媒介参与整个印染加工过程。
1.印染废水水质水量特点由于印染过程中工艺繁复,且需投放种类繁多的染料、浆料、助剂等化学品,因此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1印染废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染料结构中硝基和胺基化合物及铜、铬、锌、砷等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严重污染环境。
下面介绍一下印染废水污染物种类和来源。
染料及特点印染工艺中主要是染色,而染色的过程就离不开五颜六色的染料,染料是印染废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染料种类繁多,生物可降解程度也各不相同。
下表总结各种染料的特点。
助剂及种类助剂是印染废水的另一主要来源,助剂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金属络合剂、还原剂、氧化剂、分散剂、树脂整理剂和染色载体等;按用途分为以下类别:润湿剂和渗透剂类;乳化剂和分散剂类;起泡剂和消泡剂类;金属络合剂类;匀染剂、染色载体和固色剂类;还原剂、拔染剂、防染剂和剥色剂类;粘合剂和增稠剂类;柔软剂和防水剂类,上浆硬挺整理剂类,树脂整理剂荧光增白剂类;防静电类,阻燃整理类;羊毛防缩和防蛀类,防霉防臭整理剂类,防油易去污类。
印染废水中含有少量油剂,主要来自煮炼废水和整理工序废水,含量少,对水质影响不大。
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印染废水工业废水有机污染物 2印染废水的来源和水量水质特点印染废水不单单产生于染色过程中,印染过程分多个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纺织废水主要是原料蒸煮、漂洗、漂白、上浆等过程中产生的含天然杂质、脂肪以及淀粉等有机物的废水。
印染废水是洗染、印花、上浆等多道工序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染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洗涤剂等有机物,以及碱、硫化物、各类盐类等无机物,污染性很强。
纺织印染废水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是印染废水。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
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其水质特点主要是COD和BOD高,以及由此引起的色度等指标远远超过排放标准,被公认为是最难治理的主要有害废水之一。
印染污水的特性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污水排放大户,污水中主要含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油脂、盐类以及加工过程中附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
废水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且多变,pH变化大,水量水质变化大,属难处理工业废水。
随着化学纤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要求的提高,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新型染料、助剂等难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纺织印染废水,对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构成严重挑战,COD浓度也从原来的数百毫克每升上升到3000~5000mg/l。
浆染废水色度高、COD高,特别是根据国外市场开发出来的丝光蓝、丝光黑、特深蓝、特深黑等印染工艺,该类印染大量使用硫化染料、印染助剂硫化钠等,因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该类废水必须加药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系列化处理,才能稳定达标排放。
漂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等助剂,该类废水水量大,浓度和色度均较低,如果单纯采用物化处理,则出水也在100~200mg/l 之间,色度也能以满足排放要求,但污染量大大增加,污泥处理的费用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环保要求较严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生化处理系统,常规的强化生物处理工艺可以满足处理要求。
化学处理法混凝法主要有混疑沉淀法和混疑气浮法,所采用的混疑剂多半以铝盐或铁盐为主,其中以碱式氯化铝(PAC)的架桥吸附性能较好,而以硫酸亚铁的价格为最低。
印染废水现状及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指纺织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素、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水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由于印染工艺的复杂性和生产规模的增大,印染废水的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和色素。
有机物如苯酚、酚类、醇类、醛类等对水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
此外,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染料,并且这些染料很难被水解,对水源造成严重的着色污染。
同时,印染废水还富含重金属离子如铜、铬、锌、镍等,这些重金属有毒性,对生物体产生积累效应,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印染废水并达到排放标准,各国采取了多种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高级氧化处理和膜技术等。
生物处理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染料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物理化学处理是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加入吸附剂等方式,使污染物发生沉淀、吸附和氧化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高级氧化处理是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
膜技术是利用具有微孔特性的膜对废水进行分离,将污染物截留在膜上,使水质得到净化。
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废水性质和处理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形成联合处理系统,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降低处理成本。
此外,印染企业还应采取减量、清洁生产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废水的生成量和污染物的浓度。
综上所述,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只有采取科学高效的处理技术,并结合源头控制和清洁生产等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主要方式。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其目的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颜料和杂质等。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如中和、氧化还原和络合等反应,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和改善水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