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 第6课 哪杯水热青岛版(六年制)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哪杯水更热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它是什么》一课的学习,初步学会了运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辨认,认识了一些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软硬.冷热等等,知道了感官的作用。
生活中学生还会产生谁更大.谁更重.谁更硬.谁更热等问题。
在用感官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就有了必要。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惊醒观察,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测量比利用感官判断更有效。
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认识各种问堆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教学准备:温度计.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二、学习新课:1.感官判断水温的高低。
教师出示两杯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学生根基自己已有经验,运用感官来进行判断。
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学生阅读资料卡,或观看投影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温度以及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1)温度的认识。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
(2)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测量水的温度。
在初步学会测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
教师适时地通过温度计投影,结合释放使学生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
6哪杯水热【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学目标】一、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二、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三、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教具学具】各种温度计(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冷水、热水、玻璃棒、烧杯、记录表、一杯热水、一杯常温下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铃响后,先将准备好的三杯冷热不同的水让三位同学端到讲台上,观察三位同学的不同表情,故作不知情,询问其原因。
生1:一号杯中水太热。
生2:二号杯中水太凉。
生3:三号杯不冷也不热。
然后再找两位同学来试一试,要求让一位学生先感知热水再感知温水,让另一位学生先感知冷水再感知温水,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4:三号杯水冷。
生5:三号杯水热。
由此产生矛盾,提出问题:同一杯水给三位同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生讨论,师小结:只靠感觉并不能准确地知道水的冷热,科学家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想准确的知道水的准确温度怎么办呢?生:用温度计测。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是的,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那么你了解温度计吗?你想了解温度计的什么问题?生:温度计真的可以准确的测量物体的温度吗?生: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一)认识温度计出示温度计,你认识它吗?互相说一说。
生1:认识,我家里有只温度计,能测出家里的温度。
生2:我家里也有,能测出体温。
师:请各小组仔细观察实验盒里的温度计上有什么?可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强调:观察的时候注意要轻拿轻放,不要摔坏了。
6哪杯水热一我会填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表示。
2.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是()测量水温使用(),测量体温使用()测量气温使用()。
3.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温度计,它的单位是用()表示。
二我会选1.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是( )。
A.俯视B.平视C.仰视2下列可以用来测体温的是( )。
A、气温计B、水温计C、体温计3.小林同学测得水的温度是35℃,读作( )。
A.三十五度B.摄氏三十五度C.三十五摄氏度5.下列有关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测量前,要先把体温计的水银柱用到35℃刻度线以下②体温计是夹在腋窝处使用的使用前不需要消毒③测量3分钟后,就可以进行读数了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⑤因为水银有毒,要防止水银体温计破碎,一旦破碎,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进行处理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6、已知水银体温计当前示数为37℃、甲和乙的实际体温分別为36℃和38℃。
若使用前,用过体温计、用它依次去测量甲和乙的体温,那么两次测温后的数据分别为( )。
A.36℃和38B.37℃和37℃C.37℃和38℃三、我会判1.、用手触摸可以准确地知道一杯水的温度()2.-5℃读作减五摄氏度。
()3、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4、可以使用气温计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5.测量气温要定好时间和地点,将气温计放在室外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
()四、综合应用某实验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自然状态下(气温为30℃)液面在A位置,将自制的温度计插入50℃的温水中,液面位于B位置。
1.此温度计测温度的原理是()。
A.固体的热胀冷缩B.液体的热胀冷缩C.气体的热胀冷缩2.用此温度计可以测100℃沸水的温度吗?()A.可以B.不可以C.不确定3.此温度计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多选题)A.读数不方便B.测量范围比较小C.存放不方便。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哪杯水更热一、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认识各种问堆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二、教学准备:温度计、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等。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二)学习新课:1.感官判断水温的高低。
教师出示两杯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学生根基自己已有经验,运用感官来进行判断。
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学生阅读资料卡,或观看投影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温度以及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1)温度的认识。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
(2)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测量水的温度。
在初步学会测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
教师适时地通过温度计投影,结合释放使学生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读写训练。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个空杯子,提出问题:“利用它们,你能测量出几个不同的温度?”学生经过讨论,实验。
3.哪杯水更热?在学习了正确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测量活动,这次测量还是刚上课时用感官判断的两杯水,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哪杯水更热》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作用。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精确。
3.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热水、凉水。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杯水,谁有办法分辨出哪一杯水热,哪一杯水凉?你自己有什么好办法?生1:看水的热气师:还有别的办法吗?生2:用手摸一摸。
师:摸一摸,你来。
生3:尝一尝。
师:不错,请坐。
大家的方法都非常的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哪杯水更热》。
(板书课题)二、初步判断。
师:下面我就找一位同学到老师这里来,用咱们刚才说的方法告诉老师哪一杯水热?哪一杯水凉?生1(到讲桌前)师:你要用什么方法?生1:摸。
(学生摸)师:可以告诉大家了吗?面向大家。
生1:这杯水凉。
师:那这2杯,哪杯热呢?生1:(摇头)师:判断不出来?生1:嗯。
师:这两杯水都是?生1:热水。
师:他能判断出这杯水是凉水。
还有哪位同学用你的方法试一试?生2(到讲桌前)师:你用什么方法?生2:看(生看)这杯水热。
师:这杯水热,你怎么判断的呢?生2:这杯水冒得气多。
师: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感觉判断出来这杯水是凉水,而这两杯水是热水。
老师把这杯凉水拿掉,对于这两杯热水,哪杯水更热呢?刚才那位男同学都无法判断出来,咱们可以借助什么呀?你来。
生3:温度计师:温度计,对不对?生(齐):对。
师:(板书:温度计)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用温度来表示。
【ppt出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齐读。
【ppt出示:温度计就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齐读三、实验验证。
1.认识温度计师:大家见过温度计吗?生(齐):见过。
三年级上册一、P18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此时水的温度是摄氏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
即:摄氏度℃二、P38第14课水往高处走【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实验器材】毛巾(或布条)、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片、水槽【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使水变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条(或毛巾)、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
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空隙越大,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2)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水;(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三、P34第12课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盛有沙子)、盐、塑料泡沫【实验步骤】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上了水面。
《6 哪杯水热》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2、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3、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2、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二、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三、教学难点能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温度计、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热水。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出示两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新课讲解:师:怎样才能精确地知道到底哪杯水热呢?这得用专门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一、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
(1)大家见过温度计吗?谁能说说你见过的温度计什么样子?由几部分组成?(2)出示资料卡,引出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板书)。
(3)总结: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液柱、玻璃泡四部分构成)(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强调温度计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1)结合自己的经验直接测量水的温度(一个小组的同学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2)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尤其是让测量同一杯水温度的同学汇报。
通过汇报结果产生问题:“为什么同一杯水温度不同呢?”(3)讨论出现差异的原因,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3、展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温度计正确的测、读、写。
(1)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形成正确的方法。
(2)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注意强调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读写方法)。
(3)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8.哪杯水多一、填一填1、丈量液体的体积要用 ()作丈量工具,丈量结果一般用()作单位记录,毫升用字母表示为()。
2、读数时量筒一定放安稳,量筒的刻度要面向自己,视野要与液面的凹陷处 ()。
3、丈量液体的仪器还有 ()、()。
二、小法官1、量筒不可以加热,也不可以装热溶液,免得炸裂。
()2、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比感官更准,更有效。
()3、一瓶矿泉水大概有 50 毫升。
()4、量筒没有“ 0”的刻度。
()5、量杯是丈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6、比较水的多少,只实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三、我会选1、察看就是 ()。
A 随意看看B 用眼睛看C 有目的的看并记录D 看到什么都记下2.、察看一杯水的多少能够用()。
A 放大镜B 量筒C 绳索和尺子3、量筒是丈量 ()的工具。
A 温度高低B 冷热程度C 体积大小第1页/共3页4、一瓶可乐的体积大概是()毫升。
A10B50C5005、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慢慢流入。
A 左手或右手B 左手C 右手四、生活检查:以下饮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可乐、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矿泉水、橙汁。
我的检查结果:五、简答题1、怎样使用量筒量液体的体积?(写出步骤)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课中不行缺乏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少儿学习、模拟。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少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高声读,我高声读,少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诵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少儿频频聆听,在频频聆听中体验、品尝。
照本宣科是一种传统的教课方式 ,在我国有悠长的历史。
但跟着素质教育的展开 ,照本宣科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挡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课方式 , 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而另一方面 ,老师们又为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呕心沥血。
其实 ,只需应用适当 ,“照本宣科”与提升学生素质其实不矛盾。
相反,它正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8.哪杯水多
一、填一填
1、测量液体的体积要用( )作测量工具,测量结果一般用()作单位记录,毫升用字母表示为( )。
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量筒的刻度要面向自己,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陷处( )。
3、测量液体的仪器还有( )、( )。
二、小法官
1、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 )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比感官更准,更有效。
( )
3、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 )
4、量筒没有“0”的刻度。
( )
5、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
6、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 )
三、我会选
1、观察就是( )。
A随便看看B用眼睛看C有目的的看并记录D看到什么都记下2.、观察一杯水的多少可以用( )。
A放大镜B量筒C绳子和尺子
3、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
A温度高低B冷热程度C体积大小
4、一瓶可乐的体积大约是( )毫升。
A 10
B 50
C 500
5、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A 左手或右手
B 左手
C 右手
四、生活调查:下列饮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可乐、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矿泉水、橙汁。
我的调查结果:
五、简答题
1、如何使用量筒量液体的体积?(写出步骤)
2、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比较水多少的方面有几种?。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哪杯水更热一、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认识各种问堆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二、教学准备:温度计、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等。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二)学习新课:1.感官判断水温的高低。
教师出示两杯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学生根基自己已有经验,运用感官来进行判断。
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学生阅读资料卡,或观看投影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温度以及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1)温度的认识。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
(2)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测量水的温度。
在初步学会测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
教师适时地通过温度计投影,结合释放使学生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读写训练。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个空杯子,提出问题:“利用它们,你能测量出几个不同的温度?”学生经过讨论,实验。
3.哪杯水更热?在学习了正确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测量活动,这次测量还是刚上课时用感官判断的两杯水,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6. 哪杯水热
一、填一填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 ),它的单位是“( )”,用“( )”。
2、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 )温度计的测量限度。
3、21摄氏度写作( ),-10°C读作( )。
二、小法官
1、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可以接触容器壁。
()
3、小虎的体温是36.5摄氏度记作"36.5°C"。
()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始终浸在水中。
()
三、选择题
1、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要判断两杯热水哪杯水更热,最好的方法是()。
A、用嘴尝一尝
B、用手指伸进热水中试一
C、用手触摸杯壁感觉一下
2、下面()不是水温计的组成部分。
A、液泡
B、电子显示屏
C、刻度
D、玻璃管
3、今天天气很凉爽,气温大约是()。
A、10℃
B、22℃
C、-10℃
D、36℃
四、简答题
1、你是怎样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的?把过程写下来。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
五、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下面图示的温度计测量的对象是什么。
(1)水温计(2)气温计
用途:用途:
(3)地温计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