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文学艺术 1.文学 (1)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 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 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 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 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观点:玄奘、鉴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论述:玄奘以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求取佛经,他的足迹遍布 印度,影响远至日本、朝鲜以至全世界。鉴真东渡日本,传授 佛法,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像、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 活产生了全面影响,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玄奘、 鉴真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受到后人的景仰。
——摘编自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隋唐儒学“暗而不彰” 的原因。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重新崛起”的途径。 提示:(1)汉唐经学的章句化,使其失去了对人心的感召力;来 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2)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有益成分, 大力推动儒学复兴。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 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5.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一时期, 不断有人出来反佛。其中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最杰出的 代表。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但佛教的发展 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三、科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2)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土地不能买卖;统一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