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也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佛
教
教
(2)隋朝时期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3)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魏晋玄学
就思想言,其特色是易、老、庄的三玄之学代替了汉代的经学。
就行为言,其特色是突破传统礼教的藩篱而形成一种“任诞”的
风气。
——余英时《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一、思想:多元共生,融合发展。
1.多元共生:三教源流
(1)儒学危机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衰微
②隋唐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 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道理论。
③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尊崇儒术
汉武帝时期, 儒学正统地位 确立,在统治 者大力提倡下 呈现繁盛之势。
二、文学艺术
(2)绘画艺术
时期
特点
东晋 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
隋唐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 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 成为绘画主题
代表 顾恺之:“以形写神”,《女 史箴图》《洛神赋图》
“画圣”吴道子 吴带当风
(3)雕塑艺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很多,如山西大 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
道教是宗教流派,道教内容包罗万象, 它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 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 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它劝人通 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 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2.融合发展: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趋向融合
儒 学
渐趋融合
但并未合为一体
莫高窟·《观无量寿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