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三语上《北大荒的秋天》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_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OrG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课文说明】《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的真挚感情。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
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
(板书:北大荒)(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2 初读课文。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
3 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用书中出现的一句话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师: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师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二、学习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读能力02、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学生1: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
学生2: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
学生3: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
3、自主朗读。
师: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品味天空的美。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交流:天空美吗?美在哪里?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天空的美。
(生:一碧如洗,并结合图片和文字让生理解一碧如洗的含义,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加深理解)3、感知北大荒秋天的多姿多彩。
过渡:北大荒不仅没在天空的一碧如洗,它还多姿多彩。
它的多姿多彩体现在了哪里?生1:体现在了傍晚时西边天上的流云。
生2:体现在了流云的颜色上。
(师对这位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 生3:流云的颜色很多。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书中说到的流云的颜色都有哪些?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绛紫。
师:除了书中所说到的流云的颜色,想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呢?生各抒己见。
师:颜色好多呀!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色彩之多?(生回答: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五颜六色……)(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师: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也很快,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生:转眼间。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7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机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充分地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去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准备:北大荒的前景图、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在你看来,秋天[板书]是个怎样的季节?是啊,大家说得都不错。
可是建国前,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确是这样的:[出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的所见和感受)对呀!一眼望过去,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芜。
所以,人们就把这荒芜的地区叫做“北大荒”[板书](二)指导看图,练习表达。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现在北大荒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出图]让我们静静地欣赏。
(给时间学生看)喜欢这儿的景色吗?你喜欢这儿的什么?(为什么喜欢?)[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过渡:听了你们说的,我也好喜欢这儿。
同学们,下面,你们最想做什么?(三)初读课文。
[根据学生意愿,老师说:想读书,那就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找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读,尽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倾听。
2、再读。
读得高兴吗?那就让你们再高兴地读一读,你最喜欢北大荒的什么,你就去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待会儿请你正确、流利地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听听,好吗?抓紧读吧!3、交流读。
谁第一个来读?4、三读课文。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再小声地读一遍课文,这次读完后,我要提一个问题,你现在一边读一边想我可能提什么问题。
(1)生读,师下位了解学情。
(2)谁来猜?(3)我想问:读了三次课文后,你心里想说什么(4)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看![出图]蓝蓝的天空——小河——原野——(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情感第四次来欣赏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吧![齐读全文]板书设计;天空流云北大荒的秋天小河小鱼真美呀!原野大豆、高粱、榛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充分地读课文,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原文: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文章共有六个自然段。
先写了北大荒秋天的到来,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第五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物产的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篇一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出示“秋天”,说说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样的?2、出示“北大荒”,读荒字,分解字形说说荒字的意思,你从这个名字,知道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3、师简介“北大荒”现在的样子。
过渡: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二、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录音读课文,说说你对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感受?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序号。
3、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2、读句子3、读课文(1)指名分自然段读。
(2)师生共同评议。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6篇】《北大荒的秋天》篇一一、教材分析:《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文章共有六小节。
先写了秋天来了,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丽,第五节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对北大荒的情况并不了解,无论是对北大荒过去的开垦,还是如今的繁华都了解甚少。
教学前可让学生查找交流有关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三、设计理念:根据课文特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通过充分地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那种简练而有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1、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一节,生闭眼想象。
2、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受: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板书: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一)品味天空的美(1)书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
什么叫一碧如洗?想看看这样的天空吗?(看屏幕上的图片)(2)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3)我们一起来欣赏流云的美丽(看图片)(4)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雲。
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裏。
一群小魚頂著水遊過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原野熱鬧非凡。
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生活在這裏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裏金”來讚美遍地金黃的九月。
這裏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裏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1、佈置預習:可要求學生自讀課文,不理解的字、詞,查查字典,較長較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查閱資料或請教父母瞭解北大荒在哪里,北大荒是個怎樣的地方。
2、教師準備有關地圖和北大荒秋天的圖片。
3、課前調查,選3名語文程度不一的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作好摘記,以備教學中有的放矢,重點指導。
第一課時揭示課題,讀題審題:出示地圖,讓學生說說北大荒在什麼地方,是個怎樣的地方。
然後教師介紹北大荒;再讀題,說說“秋天”是個怎樣的季節,這篇課文寫的是什麼內容。
自讀課文,瞭解大意:讓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再讀課文,可讓全班學生齊讀,教師可從中瞭解學生是否讀正確讀流利,有沒有難讀的詞句;讀後思考討論:北大荒的秋天怎麼樣?為什麼說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學習字詞,讀通長句:1、朗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认真落实《课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读懂课文,积累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自己,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材简介: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文章共有六小节。
先写了秋天来了,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丽,第五节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词析句,感受北大荒的秋色之美,从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激趣入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些美丽的词语,你还记得它们吗?(出示)
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
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
2、金风送爽,秋色宜人。
九月,当第一片树叶飘然落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里时起,(引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也悄然而至。
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北大荒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它吗?生谈感受
(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4、你觉得秋天的北大荒美在哪里?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5、师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放慢游览的脚步,去细细欣赏北大荒的
天空、小河、原野(生齐读)感受北大荒秋天独特的美。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请学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感受到的北大荒。
这一环节,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谴词造句能力。
二、品读文本,感悟美景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
哪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受到了北大荒的美丽,就动笔划一划,用心读一读吧。
2、学生交流: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学习课文)
A、品味天空之美
1、北大荒的天空有什么特点?自由朗读第二节,找一找。
(屏示:第二小节)
(1)理解“一碧如洗”(蓝净)后指导朗读第一句。
(2)这些流云的颜色可美啦,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二句,找一找哪些词语写出了它们的美。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3)出示: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颜色吗?
天空还会有像什么一样的颜色?学生回答。
(课件演示:雪白、金黄、火红、草绿、天蓝等)
(4)请看大屏幕,请女生读第二句,大家想一想课文把这些变化多端的流云比作了什么?理解“五彩斑斓”。
(5)你们瞧,这就是流云在落日映照下的景色。
(示图)
师:在这些五彩斑斓的流云映衬下,我们的天空显得更蓝、更美了。
(6)指导背诵。
天空如此明净,晚霞如此绚丽,想把这美景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吗?那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就像过电影一样,试试看。
指名背。
B品味小河之美
1、低头看看地上的小河,它也特别美丽。
读读这段,数数有几句话。
2、第一句:(感受小河的静态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①河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粒粒砂石、水中的尾尾游鱼)
在阳光的照耀下,河水还?(会闪耀着光泽)
怪不得课文说小河像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呢!
把小河比作是透明的蓝绸子是因为小河——清澈见底。
②指导朗读,读出小河的静态美。
评价预设:轻一点,小河还在睡觉,别吵醒她……
3、第二句:(感受小河的动态美)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①小河动起来也很美呢!读
②在评价中感受小河的动态美。
(预设评价:这波纹一道道得荡漾开去,真美啊!小河
被小鱼给吵醒了。
蓝绸子被调皮的小鱼弄得起皱纹了……)
3、小河睡在大地妈妈的怀里,静静地做着香甜的美梦。
小河在鱼儿的陪伴下,找到了心中的快乐。
我们一起把这一节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C、品味原野之美
1、北大荒的原野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这一段,看看作者具体写“原野”的哪些景色?
2谁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板书:热闹非凡)“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非常热闹,热闹极了,不同一般的热闹。
)
你在哪里见过“热闹非凡”的景象?身处“热闹非凡”的地方你一定会听到很多声音。
3课文里“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里?我们好好读读书,看谁的耳朵灵,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学生自读)
4读出声音了吗?(生交流)
(豆荚发出的呼啦拉的笑声;高粱在乐呵呵地演唱)大家可真会读书啊!书上没写出来的声音你们都能读出来,了不起!指导读相关句子。
5你还看到了什么热闹的景象?(出示图片)
(山坡上……燃烧起来了。
)
什么像火?哪里像火?你怎么理解“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榛树叶太红了,红得像着了火。
原野的景色这样美,庄稼又丰收了,人们的心里高兴啊、激动啊,感情就像燃烧的火一样热烈、奔放。
)指导读句子。
6小结:作者把大豆、高梁当成了人,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榛树叶”比作了“一团团火”,让我们感受到了原野热闹非凡,感受到了北大荒人丰收的喜悦。
7、读本自然段。
像这样的句子关系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述句,齐读概括句
8、小结写作方法: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
D品味物产丰富
1、过渡:北大荒的秋天确实是美丽的,生活在那里的人是多么幸福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么描写的?
2、理解并板书“大豆摇铃千里金”(电脑出示图片)。
3、北大荒人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此时的北大荒,那么你想怎么赞美北大荒呢?(从物产丰富,人民勤劳等方面)
4、感情朗读,读出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第二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品读语言文字,认识领悟北大荒的美,提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咀嚼玩味语言,积累内化语言,进而感受汉语言的巨大魅力。
三、情感升华有感而读
1、师介绍:同学们,在我国北方黑龙江嫩江平原、黑龙江谷地、三江平原曾经是一个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地方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北大荒”。
解放后,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批的年轻人他们在这儿安家落户、开垦荒地。
在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努力下,如今的北大荒已不再是过去的北大荒,这儿的天空(一碧如洗),这儿的小河(清澈见底),这儿的原野(热闹非凡)。
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小结并板书)北大荒已经有了新名字,那就是“北大仓”此时此刻,你想对北大荒的建设者说些什么呢?(机动:你听,北大荒的建设者们唱起了歌儿,请欣赏《北大荒人的歌》)
2、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生活在北大荒的人眼中有景,身边有宝物,难怪人们会赞美,会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让我们配上音乐有感情的来朗读全文。
配乐齐读课文。
四、寻找美景情景交融
1、介绍与秋天有关的诗、文章
小组交流(如:《山行》、《枫桥夜泊》…)
2、联系生活,说说家乡的秋天美在哪里?仿第四节的结构方式写话。
家乡的秋天真美啊!
附板书:
天空一碧如洗
美丽小河清澈见底5、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热闹非凡
富饶物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