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 格式:ppt
- 大小:8.69 MB
- 文档页数:148
第七章情感与意志(6学时)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情绪情感的概念,理解情绪情感与需要、认识、情绪、健康的关系2、了解情感的两极性和功能3、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分类4、掌握意志的概念,理解意志的基本特征5、了解知、情、意三者的关系6、理解并学会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和意志品质二、教学重、难点: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的分类,意志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学组织与设计1、把情感与意志在相互联系的结构中来进行对比讲解;2、在情绪与情感的理解上,主张学生带着真情实感来体验与学习;3、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成功的某一意志行动写出来,随着教师的讲解来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掌握并学会分析意志行动产生、发展的心理过程。
七、教学内容:第一节情感概述(2学时)一、什么是情感(一)概念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就鲜明而又丰富。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2、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第一,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第一节情绪与需要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二、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它常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三、需要的分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的生理需要,中间层次的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
从严格意义上讲的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友谊感,道德感。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写的程度才产生的。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情感既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积极的和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即:提高或降低人的活动活动愿望和能力。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一、名词解释;1、什么叫情绪和情感?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
情感:对感情性过程和体验,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2、什么叫心境和激情?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卫视短暂的情绪状态。
3、什么叫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是人们在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事务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在认识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什么叫应激、挫折?应激是集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二、填空题:1、情感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动力功能)、(组织功能)、(传递信息功能)。
3、情绪的组织功能表现在对活动的(促进)和(瓦解)两个方面。
4、情绪的存在状态有(心境)、(激情)。
5、情感的种类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三、简答题:1、简述情绪的外周学说、评定—兴奋学说、认知—激活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外周学说的: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
评定---兴奋学说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过程的重要条件。
认知--激活论:情绪的产生手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的性质的关键因素。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1、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信不过和适应性功能2.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2、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它们在个体发展中有什么作用?道德感:如果自身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欣慰感理智感:可以使人们理智的认识和评价事物美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的评价标准。
3、应激对个体有什么影响?如何应付应激?积极影响:可以调动及诶的身心潜能,提高个体的应付能力。
消极影响:会影响人的智能发挥,干扰正常的认知活动,降低人的应付能付,甚至使人儸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