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及电源安规标准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222.00 KB
- 文档页数:39
灯具安全等级,你知道多少?据灯具的安全性能,将灯具分为四类,即:0类灯具:依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仅靠电线的pvc进行绝缘。
万一基本绝缘失效(电线破损:如过线时破皮,)从而导致触电事故,火灾隐患。
防触电保护就只好依赖环境了。
Ⅰ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包括附加的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部件连接到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上,使可触及的导电部件在万一基本绝缘失效时不致于带电。
(0类灯具+地线)Ⅱ类灯具class Ⅱ luminaire1、Ⅱ类灯具的定义: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具有附加安全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但没有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2、Ⅱ类灯具的特征和标准要求:(1)这样的灯具可以具有下列形式之一:(a)具有耐用和坚固的绝缘材料所做成的完整外壳灯具,它包住所有金属部件,除了诸如铭牌、螺钉和铆钉之类小的部件用绝缘材料与带电部件完全隔离外,这样的绝缘至少相当于加强绝缘。
这样的灯具称为绝缘外壳式Ⅱ类灯具。
(b)具有坚固的全金属外壳的灯具,其内部全部采用双重绝缘,除了那些使用双重绝缘显然不行的部件采用加强绝缘外。
这样的灯具称为金属外壳式Ⅱ类灯具。
(c)具有上述a)和b)的组合型式的灯具。
(2)绝缘外壳式n类灯具的外壳可以成为补充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部分或全部。
(3)假如接地是为了帮助起动,而不是直接接到易触及金属部件,该灯具仍然被认为是Ⅱ类灯具。
光源的灯头外壳和光源的起动带并不被看作易触及金属部件,但经附录A试验确定为带电部件的除外。
(4)假如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灯具,有一统一的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该灯具为Ⅰ类结构。
然而,一个固定式的Ⅱ类灯具用作环路安装的话,可以有一个内部接线端子,用这个端子来保持接地导体的电气连续性,此接地导体不在灯具内终止。
内部接线端子通过Ⅱ类绝缘与易触及金属隔离。
Ⅲ类灯具:所使用电源为安全特低电压,并且灯具内部不会产生高于SELV(36v)的低电压。
灯具安规知识灯具安规知识一.相关定义1.灯具:凡是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支撑、固定和保护光源必需的部件(但不包括光源本身),以及必需的电路辅助装置和将它们与电源连接的设施。
2.普通灯具:提供防止与带电部件意外接触的保护,但没有特殊的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等级的灯具。
3.可移动式灯具:正常使用时,灯具连接到电源后能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
4.固定式灯具:不能轻易的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因为固定以致于这种灯具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拆卸。
5.嵌入式灯具:制造商指定完全或部分嵌入安装表面的灯具。
6.带电部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触电的导电部件。
中心导体应当看作是带电部件。
7.EN安全特低电压(SELV-safety extra-low voltage):在通过诸如安全隔离变压器或转换器与供电电源隔离开来的电路中,在导体之间或在任何导体与接地之间,其交流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
8.UL低压线路:开路电压不超过交流电压有效值30V的线路。
9.基本绝缘(EN):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的防触电保护的绝缘。
耐压应在2U+1000V以上(U:当地的电网电压)。
10.补充绝缘(EN):附加在基本绝缘基础上的独立的绝缘,用于基本绝缘失效时提供防触电保护。
耐压值应在2U+1750V以上(单层)。
11.双层绝缘(EN):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组成的绝缘,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即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耐压之和)。
12.增强绝缘(EN):绝缘效果与双层绝缘相当的一种加强性绝缘。
从总体上看,一般只为一层,但也可由多层组成,且各层不可明确进行分割并单独测量。
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
13.CLASS O级灯(EN):仅以基本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的灯具,无接地等保护措施。
14.CLASS I级灯(EN):除了基本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外,还采用了其它如接地等保护性措施的灯具。
15.CLASS II级灯具(EN):采取双重绝缘或增加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的灯具。
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UL是指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安全科学公司之一、UL的安规要求是指LED灯具产品需要符合UL的安全标准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以下是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的详细介绍。
1.商品认证:UL要求LED灯具产品通过商品认证方可上市销售。
商品认证是指UL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
通过商品认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信心和保证,同时也可以减少产品退货、召回和损毁的风险。
2.UL1598标准:UL1598标准是适用于LED灯具产品的标准。
该标准要求产品必须满足电气、机械和物理特性的要求。
其中包括对电器安全性能、灯具的结构和外观设计、防水、防尘等性能的要求。
3.电气安全性能:LED灯具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是UL安规的重点之一、UL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防止电击、火灾和其他电气危险。
产品必须具有正确的电气连接和绝缘设计,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4.构造和外观设计:LED灯具产品的构造和外观设计需要满足UL的要求。
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破裂、变形或其他损坏。
外观设计必须合乎人体工程学,便于用户操作和维护。
5.防水和防尘能力:LED灯具产品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和防尘能力。
UL要求产品必须经过防水和防尘测试,以确认其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标准。
这是为了保证产品在各种环境中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6.环境适应性:LED灯具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海拔等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UL要求产品必须通过相关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常规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7.应急照明功能:部分LED灯具产品还具备应急照明功能,即在断电时能够提供照明。
UL要求这类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应急照明标准,以确保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总结起来,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包括商品认证、符合UL1598标准、电气安全性能、构造和外观设计、防水和防尘能力、环境适应性以及应急照明功能。
常用灯具安规参数参考资料摘要:常用灯具安规参数参考资料主要内容:一. 相关定义;二. 灯泡简介;三. 灯具分类;四. 主要电气元件;五. 灯具产品主要技术要求;六. 常用灯具标准及其特殊要求。
一. 相关定义1.灯具:凡是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支撑、固定和保护光源必需的部件(但不包括光源本身),以及必需的电路辅助装置和将它们与电源连接的设施。
2.普通灯具:提供防止与带电部件意外接触的保护,但没有特殊的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等级的灯具。
3.可移动式灯具:正常使用时,灯具连接到电源后能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
4.固定式灯具:不能轻易的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因为固定以致于这种灯具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拆卸。
5.嵌入式灯具:制造商指定完全或部分嵌入安装表面的灯具。
6.带电部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触电的导电部件。
中心导体应当看作是带电部件。
7.EN安全特低电压(SELV-safety extra-low voltag e):在通过诸如安全隔离变压器或转换器与供电电源隔离开来的电路中,在导体之间或在任何导体与接地之间,其交流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
8.UL低压线路:开路电压不超过交流电压有效值30V的线路。
9. 基本绝缘(EN):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的防触电保护的绝缘。
耐压应在2U+1000V以上(U:当地的电网电压)。
10.补充绝缘(EN):附加在基本绝缘基础上的独立的绝缘,用于基本绝缘失效时提供防触电保护。
耐压值应在2U+1750V以上(单层)。
11.双层绝缘(EN):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组成的绝缘,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即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耐压之和)。
12.增强绝缘(EN):绝缘效果与双层绝缘相当的一种加强性绝缘。
LED 灯具在 UL 标准的分类以下首先针对led灯具、LED 灯泡及 LED 驱动器等三种基本产品分类,及其分别沿用至各成品或零件时,所应参考的 UL 安规标准及应特别注意事项,以做为业者欲进行产品安规检测的基本指南。
不过该表仅供读者参考,产品实际的归类,仍须依产品的用途及其使用环境来决定。
? Subject 8750 的安全评估与测试在大略了解各产品应参考的标准后,以下将简单说明与上述标准互补的 Subject 8750。
Subject 8750 目前已更新至第 3 修订版,内容共分为 12 章,其中第 1 - 4 章为:包含范畴,定义等总章;第 5 - 9 章为:结构要求;第 10 - 11 章为:测试评估;第 12 章则为:产品标示。
以下即针对“结构要求”与“测试评估”等两大内容架构陈述。
不过在此特别提醒读者,由于每一本安规标准的产品用途与使用环境规定有所不同,因此采用 Subject 8750 条文规范的程度自然也不尽相同。
一、结构要求 (5 - 9 章)1. 使用环境考量:产品使用在不同环境下,如干燥 (Dry)、潮湿 (Damp)、户外 (Wet) 等场所,安规标准对于带电体的间距、塑料外壳、测试、警示标语 (Marking) 等,会有不同的要求。
2. 机械性结构要求:此部份首重外壳的安全要求,并着重在防火、防电击、防碰撞等性能;另在金属外壳的厚度、防腐蚀性及塑料外壳的物理特性也有所要求,其它还有对隔板、内线保护、抗拉、灌胶等规定。
3. 电气性结构要求:包括危险带电体的避免接触、外露的结线端子、内部结线、供电端与负载端的连结、电路的隔离、绝缘材质的使用、印刷电路板的规格、带电体的间距、电子零件、保护装置、及 Class 2 或LPS 安全回路的能量限制等,皆在此部份的规范范围内。
4. 其它要求:如 LED 电源、LED 数组、LED 模块及 LED 控制模块等安全及外壳要求等。
LED 的电源可以是下列标准所验证的电源供应器,包括UL 1012,UL 1310 及 UL 60950-1。
灯具安规基础知识灯具安规基础知识⼀、灯具防护等级分类灯具的分类⽅法很多,依照安全防护等级可以分为0类、I类、II类、III类。
1、0类灯具⼯作电压是⾼压,防触电保护采⽤基本绝缘,⽽⽆其他防触电保护措施的灯具。
此类灯具安全性能较差,⽬前欧美国家已不允许⽣产销售。
0类灯具⽆符号标识。
特征:⾼压、⽆接地线、单层绝缘。
2、I类灯具⼯作电压是⾼压,防触电保护采⽤单层绝缘基本绝缘外,还采⽤接地作为防触电保护的灯具。
I类灯具⽆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类结构,即I类灯具内部分电⽓结构可以采⽤双绝缘的⽅式。
特征:⾼压、有接地、单层绝缘。
3、II类灯具⼯作电压是⾼压,防触电保护采⽤双层绝缘的灯具。
II类灯具⽤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I类结构。
特征:⾼压、⽆接地、双层绝缘。
4、III类灯具⼯作电压是安全电压的灯具。
III类灯具⽤符号标识。
特征:安全电压供电。
⼆、绝缘1、基本绝缘基本绝缘是灯具中⽤于带电体防触电保护最基本的绝缘,基本绝缘应能通过2U+1000V~的⾼压测试。
灯具的结构应能保障正常⾮拆卸状态下基本绝缘不能被⼿(测试⼿)触摸到。
2、补充绝缘在基本绝缘基础上增加的⼀层绝缘,⽤于当基本绝缘失效时的防触电保护,补充绝缘必须要固定。
补充绝缘应能通过2U+1750V~的⾼压测试。
3、双层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同时合并在⼀起称为双层绝缘,双层绝缘也称双绝缘、双重绝缘。
双层绝缘应能通过4U+2750V~的⾼压测试。
4、单层绝缘单层绝缘就是指基本绝缘,其各⽅⾯要求与基本绝缘相同。
加强绝缘也叫增强绝缘,其绝缘效果与双重绝缘相当的⼀种单⼀绝缘体。
从其结构来看⼀般仅有⼀层,或由不能单独分割测量的多层组成。
加强绝缘与双层绝缘⼀样要能通过4U+2750V~的⾼压测试。
三、安全距离1、爬电距离爬电距离就是带电体与外露⾦属体或灯具外表⾯之间绝缘体内表⾯的总距离。
2、电⽓距离电⽓距离就是带电体与外露⾦属体或灯具外表⾯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常用灯具安規參考資料一.相关定义1.灯具:凡是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支撑、固定和保护光源必需的部件(但不包括光源本身),以及必需的电路辅助装置和将它们与电源连接的设施。
2.普通灯具:提供防止与带电部件意外接触的保护,但没有特殊的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等级的灯具。
3.可移动式灯具:正常使用时,灯具连接到电源后能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
4.固定式灯具:不能轻易的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因为固定以致于这种灯具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拆卸。
5.嵌入式灯具:制造商指定完全或部分嵌入安装表面的灯具。
6.带电部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触电的导电部件。
中心导体应当看作是带电部件。
7.EN安全特低电压(SELV-safety extra-low voltage):在通过诸如安全隔离变压器或转换器与供电电源隔离开来的电路中,在导体之间或在任何导体与接地之间,其交流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
8.UL低压线路:开路电压不超过交流电压有效值30V的线路。
9.基本绝缘(EN):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的防触电保护的绝缘。
耐压应在2U+1000V以上(U:当地的电网电压)。
10.补充绝缘(EN):附加在基本绝缘基础上的独立的绝缘,用于基本绝缘失效时提供防触电保护。
耐压值应在2U+1750V以上(单层)。
11.双层绝缘(EN):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组成的绝缘,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即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耐压之和)。
12.增强绝缘(EN):绝缘效果与双层绝缘相当的一种加强性绝缘。
从总体上看,一般只为一层,但也可由多层组成,且各层不可明确进行分割并单独测量。
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
13.CLASS O级灯(EN):仅以基本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的灯具,无接地等保护措施。
14.CLASS I级灯(EN):除了基本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外,还采用了其它如接地等保护性措施的灯具。
15.CLASS II级灯具(EN):采取双重绝缘或增加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的灯具。
照明灯具分类照明灯具的分类方法繁多,如按用途分类、按CIE推荐的根据光通量分配比例分类和按防尘、防潮、防触电等级分类等。
其中,按用途分类已在《消费者指南》分册中描述外,其余分类法将在本分册内加以叙述。
·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灯具分类(室内照明)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建议,灯具按光通量在上下空间分布的比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全漫射型(包括水平方向光线很少的直接—间接型)、半间接型和间接型。
(1) 直接型灯具(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此类灯具绝大部分光通量(90-100%)直接投照下方,所以灯具的光通量的利用率最高。
(2) 半直接型灯具(simi-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这类灯具大部分光通量(60-90%)射向下半球空间,少部分射向上方,射向上方的分量将减少照明环境所产生的阴影的硬度并改善其各表面的亮度比。
(3) 漫射型或直接—间接型灯具(diffused lighting luminaire)灯具向上向下的光通量几乎相同(各占40%-60%)。
最常见的是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其他各种形状漫射透光的封闭灯罩也有类似的配光。
这种灯具将光线均匀地投向四面八方,因此光通利用率较低。
(4) 半间接灯具(simi-in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灯具向下光通占10%-40%,它的向下分量往往只用来产生与天棚相称的亮度,此分量过多或分配不适当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眩光等一些缺陷。
上面敞口的半透明罩属于这一类。
它们主要作为建筑装饰照明,由于大部分光线投向顶棚和上部墙面,增加了室内的间接光,光线更为柔和宜人。
(5) 间接灯具(in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灯具的小部分光通(10%以下)向下。
设计得好时,全部天棚成为一个照明光源,达到柔和无阴影的照明效果,由于灯具向下光通很少,只要布置合理,直接眩光与反射眩光都很小。
常用灯具安规参考数据标签/分类一.相关定义1.灯具:凡是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支撑、固定和保护光源必需的部件(但不包括光源本身),以及必需的电路辅助装置和将它们与电源连接的设施。
2.普通灯具:提供防止与带电部件意外接触的保护,但没有特殊的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等级的灯具。
3.可移动式灯具:正常使用时,灯具连接到电源后能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
4.固定式灯具:不能轻易的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因为固定以致于这种灯具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拆卸。
5.嵌入式灯具:制造商指定完全或部分嵌入安装表面的灯具。
6.带电部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触电的导电部件。
中心导体应当看作是带电部件。
7.EN安全特低电压(SELV-safety extra-low voltage):在通过诸如安全隔离变压器或转换器与供电电源隔离开来的电路中,在导体之间或在任何导体与接地之间,其交流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
8.UL低压线路:开路电压不超过交流电压有效值30V的线路。
9.基本绝缘(EN):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的防触电保护的绝缘。
耐压应在2U+1000V以上(U:当地的电网电压)。
10.补充绝缘(EN):附加在基本绝缘基础上的独立的绝缘,用于基本绝缘失效时提供防触电保护。
耐压值应在2U+1750V以上(单层)。
11.双层绝缘(EN):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组成的绝缘,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即基本绝缘与补充绝缘耐压之和)。
12.增强绝缘(EN):绝缘效果与双层绝缘相当的一种加强性绝缘。
从总体上看,一般只为一层,但也可由多层组成,且各层不可明确进行分割并单独测量。
耐压值应在4U+2750V以上。
13.CLASS O级灯(EN):仅以基本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的灯具,无接地等保护措施。
14.CLASS I级灯(EN):除了基本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外,还采用了其它如接地等保护性措施的灯具。
15.CLASS II级灯具(EN):采取双重绝缘或增加绝缘为电击保护措施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