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翻样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15
钢筋翻样方法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2.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钢筋翻样加工框架梁柱实训过程一、实训前的准备1.1 熟悉钢筋翻样加工框架梁柱的工艺流程和要求。
1.2 准备相关工具和设备,如钢筋切割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
1.3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
二、制作框架2.1 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确定框架的尺寸和结构。
2.2 使用钢筋切割机将所需长度的钢筋切割成相应长度。
2.3 使用钢筋弯曲机将切割好的钢筋弯曲成所需形状,并进行校验。
2.4 将弯好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组合,并使用电焊机进行焊接,形成框架结构。
三、制作梁柱3.1 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确定梁柱的尺寸和结构,并计算所需长度和数量。
3.2 使用钢筋切割机将所需长度的钢筋切割成相应长度。
3.3 使用钢筋弯曲机将切割好的钢筋弯曲成所需形状,并进行校验。
3.4 将弯好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组合,并使用电焊机进行焊接,形成梁柱结构。
四、加工连接件4.1 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确定连接件的尺寸和结构,并计算所需数量。
4.2 使用钢板切割机将所需长度的钢板切割成相应长度。
4.3 使用钻床或冲床将切割好的钢板加工成所需形状,并进行校验。
4.4 将加工好的连接件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组合,并使用电焊机进行焊接,形成连接件结构。
五、装配5.1 将制作好的框架、梁柱和连接件进行组装,注意各部位之间的配合和精度要求。
5.2 在组装过程中,使用测量工具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3 在组装完成后,对整个结构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六、浇筑混凝土6.1 在完成框架、梁柱和连接件的装配后,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在各个部位设置模板并固定。
6.2 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并使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6.3 在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并进行表面处理,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外观效果。
七、验收7.1 在完成整个工程后,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钢筋翻样方法与技巧
钢筋翻样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钢筋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钢筋翻样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技巧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钢筋翻样的方法和技巧:
1. 选择适当的样品位置。
应该选择距离构件边缘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翻样,避免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2. 清洁样品位置。
清洁样品位置以确保准确检测钢筋。
3. 使用适当的工具。
使用钢筋钳或其他适当的工具,避免对钢筋造成损伤。
4. 适当的力量和角度。
在翻转钢筋时,应该使用适当的力量和角度,避免对钢筋造成损伤。
5. 保持稳定。
在翻转钢筋时,要保持稳定,以避免钢筋滑动或运动。
6. 审核检测结果。
在翻样后,要仔细审核检测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正确的钢筋翻样方法和技巧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操作人员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出现误差和损伤。
- 1 -。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对直弯钩为,对斜弯钩为。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案例一:单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已知条件】KL5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在环境类别为一级,抗震等级为一级,两侧柱截面尺寸分别为600×600和500×500。
如图5.27示。
【要求】计算该KL5中的所有钢筋。
图5.27 KL5平法标注内容【解析】KL5有一跨,上部只有一排,是4根直径是16mm 的贯通钢筋,在左右两端支座锚固。
下部也只有4根直径是16mm 的钢筋伸入端支座锚固。
箍筋为双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加密区间为max(2h b ,500mm)。
【计算过程】 1.计算净跨mm l n 515030025057001=--=2.锚固长度mm d 16= mm l aE 5401615.143.130014.0=⨯⨯⨯= 右端支座54057030600>=-=-c h c 因此,右支座处钢筋采用直锚左端支座54047030500<=-=-c h c 因此,左支座处钢筋采用弯锚,弯折长度mm d 240161515=⨯=3.纵筋长度计算,如图5.28示4.箍筋计算()mm d d 2.959.175,9.11m ax =+单根箍筋长度()mm 4.165422.95466266=⨯++=③ 一级抗震等级,箍筋加密区范围为: ()mm h b 1000500,2max =箍筋根根数4211502000515021100501000=⎪⎭⎫ ⎝⎛--+⨯⎪⎭⎫⎝⎛+-= 5.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5.28 KL5钢筋翻样图7.案例二:两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实例【已知条件】如图5.29示,KL1采用混凝土等级C30,环境类别一类, 抗震等级一级, 柱截面尺寸600×600。
【要求】计算该KL1中的所有钢筋。
图5.29 KL1平法标注内容【解析】由已知可知:框架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 ,柱的保护层度为30mm 。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8~10????12~18????20~28????32~36一个弯钩长度(mm)????40????6d????5.5d????5d????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翻样——条形基础篇,你学的来的钢筋翻样技巧本文需仔细阅读,时长因人而异。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条形基础的钢筋翻样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考虑条形基础有基础梁的情况,基础梁的计算我们放在梁板式筏型基础里来讲。
条形基础分为坡形和阶形,两种形式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以下内容中涉及字母及含义如下:c :钢筋保护层厚度s :钢筋间距X :条形基础X向长度Y :条形基础Y向长度b:条形基础宽度以下计算实例条形基础宽度均相同。
这张图是条形基础配筋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条基底部钢筋为C14@150/A8 @250,“/”前边的是受力钢筋,后边的是分布钢筋,对于条形基础来说短向配置受力钢筋,长向配置分布钢筋,下边我们看一张工程施工图纸。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条形基础形成一个闭合,这样条形基础就存在转角、十字交接和丁字交接,下边我们就分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演示。
注意:在计算时均取基础的净长。
1、转角处钢筋构造,我称它为L形参照16G101-3第77 页(a)图。
1)受力钢筋计算转角处的钢筋 X 向与 Y 向的短方向都为受力钢筋,所以 X 向与 Y 向的分布筋在转角处要断开并且与对应方向的受力钢筋搭接150mm。
我们以下边这张图为例,以X向钢筋进行演示,Y向钢筋计算相同。
受力钢筋长度=b-2c受力钢筋根数={X-2×min(75,s/2)/s}+12)分布钢筋计算绿的为分布筋;红色为受力筋计算分布筋时要注意的一点是分布钢筋与受力筋要搭接150mm,在计算受力筋长度时减去了两边保护层厚度,所以在计算分布筋长度时要注意加上保护成厚度和搭接长度150mm,如上图所示。
分布钢筋长度=X-2b+2c+2×150+2×6.25d这里的2×6.25d为一级钢末端为180°弯钩的长度,如果分布筋为三级钢则仅需计算平直段长度。
2、丁字交接基础底板参照16H101-3,第77页(b)图。
梁翻样步骤:
一、设置(每层只需设置一次)
1.设置钢筋表单位
2.锚固设置:输入抗震等级和砼强度然后点击[设置]→[常规锚固]就自动计算锚固值,设置
保护层
3.设置计算参数各项参数值
4.设置底面筋接头:输入原材长度、接头位置,接头类型不用输入,在[设置]→[接头类型]
里设置
二、计算步骤
1. 输入集中标注(红圈内有数据必须输入,篮圈内数据也可以
在原位输入)
2. 点击【原位标注】,在各跨相应位置输入图纸上的数据。
3. 点击【生成施工图】,核对施工图和图纸数据是否相符,如不
正确修改集中标注或原位标注数据重新生成
4. 点击【提取大样】即生成钢筋表,根据需要还可以加入单根
钢筋,可在钢筋表进行手工翻样的各项操作,如:画大样、
删除行、修改数据,还可以完成手工翻样做不了的事情,如:
复制、筛选、排序等等(统计汇总功能另有说明)
5. 点击【计算系统】返回梁计算页面,如果需要施工图就点击
【生成施工图】,需要数据重新利用就点击【保存数据】
6. 重复1~5步骤逐一计算每条梁(如果和算过的梁相似可以用
【导入数据】修改不同数据然后执行3~5步骤)。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悬挑梁钢筋与屋面框架梁钢筋翻样计算方法!
悬挑梁钢筋计算的主要内容有悬挑跨上部通长
筋(悬挑纵筋)、下部通长筋、支座负筋、悬
挑跨中筋、箍筋长度及根数的计算。
1.悬挑梁上部通长筋翻样计算
悬挑梁
悬挑梁上部通长筋
悬臂梁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长度+12d-保护层厚度
2.悬挑梁下部通长筋翻样计算
悬臂梁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长度
3.端支座负筋翻样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净跨长/3+支座锚固长度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二排)=净跨长/4+支座锚固长度
4.悬挑跨跨中钢筋翻样计算
悬挑跨跨中钢筋长度=第一跨净跨长/3+支座宽+悬挑净跨长+12d-保护层
屋面框架梁的主要内容有上部纵筋、下部纵筋、支座负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拉筋、箍筋长
度及根数的计算。
WKL钢筋上部通长筋(一)
WKL钢筋上部通长筋(二)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长度+右支座锚固长度
端支座锚固长度=hc-保护层+梁高-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