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钢筋翻样教程(精)
- 格式:doc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25
实例讲解钢筋翻样思路及技巧说起钢筋翻样,我们不得不先提及一个名词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源于法国:法国花匠蒙尼亚经常要移植温室中花盆中的花,一不小心就会把花盆打碎,他先用木盆代替,但木盆比瓦盆贵。
当时,水泥已得到了应用,蒙尼亚便用水泥来作花盆,虽然水泥花盆比瓦盆坚硬,但仍易碰裂。
花盆摔成了碎片,花根四周的土却仅仅包成一团。
噢!花木的根系纵横交错,把松软的泥土牢牢地连在了一起!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1868 年的一天,蒙尼亚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在水泥花盆的外面缠上几道铁箍用以加固。
为了花盆美观,他又在那些铁箍外面涂上一层水泥,硬结后,发现这种花盆特别坚固,不易碎裂。
后来蒙尼亚又用铁丝作骨架,然后在铁丝骨架外面抹上水泥,硬结后就成了坚固的美观的花盆。
根据这种花盆的构造,便诞生了钢筋混凝土。
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从此人类建筑史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正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建筑高度、建筑规模才得以不断加高、加大,为了满足建筑高度建筑规模上的要求,钢筋构造也逐渐趋于复杂,复杂的钢筋构造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钢筋技能,钢筋翻样也逐渐被重视,慢慢兴起。
EXCEL翻样思路及技巧翻样前期准备1、认真阅读结构说明,获取与钢筋翻样有关信息(1)确定工程抗震等级工程的抗震等级直接影响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翻样前一定要弄清楚各个部位的抗震等级。
例:太原湖滨(2)确定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及规程。
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和规程也是钢筋翻样必须遵循的,翻样前期,收集设计说明里罗列的图集、规范,参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依据(经整理过更详细些),重点学习与钢筋有关的图集和规范,为后期翻样做好准备。
(3)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工程不同的构件类型、不同的层次所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都不相同,混凝土的级别直接影响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翻样前,在图纸说明上找出混凝土强度等级汇总表并打印出来,以便后期查阅。
一套完整的钢筋抽样资料钢筋抽样基本方法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工程造价钢筋翻样方法大全如果在计算机上使用单根钢筋录入方法,编程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各种钢筋的形状和尺寸。
用户只需点击激活,将尺寸号添加到单根钢筋上,下料长度和结算汇总自动完成。
单筋法靠的是临摹的基本功,包括平法的基本功.如果在计算机上使用单根钢筋录入方法,编程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各种钢筋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用户只需点击激活,给单根钢筋添加尺寸号,即可自动完成下料长度和结算汇总。
单筋法靠翻样基本功,包括平法、取材、计算材料基本功,钢筋施工基本功,缺一不可。
必须充分掌握所有与翻样相关的知识,如各种参数系数、各种成分、各种加固条件等。
翻样的八种方法中,无论哪一种,都应该在单筋法之上进行推广。
放样方法放样方法可以用手算,也可以用电脑操作。
可分为放大样品、小样品和固体样品。
手工计算时,在草稿纸上放一小块样品,在平整的地面或木板上放一块实样,取实际放样值直接应用。
放线法仅适用于异形和复杂钢筋的计算,特别是斜边、三角形或圆形的钢筋,以及按比例配筋的钢筋。
为了手动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放置固体样品是最佳选择。
放线法在计算机上操作比野外作业简单得多,但必须使用CAD软件。
此外,除了倾斜和圆形外,每次钢筋搭接和焊接时,都要用手工或计算机放样进行检查,这是保证精度的唯一和最有效的方法。
表现法,又叫平面表现法,是在平面法的基础上快速绘制的方法,能让机组人员一目了然,一目了然。
人工计算和计算机操作都是可行的。
手工计算时,需要复印一份施工图纸,手工计算钢筋值,并将钢筋每边的长度直接写在复印的图纸上,以便工人使用。
用电脑操作的话,需要用建筑软件在屏幕上画出结构图,根据蓝图用平法标注,然后打好钢筋边长打印出来使用。
另一种电脑操作的平面表示,专门用于板材、图表组合、同步计算、同步标注、同步打印,即在一页上用ExceI电子表格只绘制平面图和钢筋,旁边添加配料单,列表中只填写构件的几何尺寸和钢筋信息,这样装订图中的钢筋数据会自动跟踪,成为待贴地板的装订图,打印出来的工人就可以工作了。
最快钢筋翻样方法要讨论最快的钢筋翻样方法,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钢筋翻样以及其重要性。
钢筋翻样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将钢筋柱、梁、板等钢筋材料按照工程图纸上的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安装和布置的过程。
正确的钢筋翻样是保证建筑结构强度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最快的钢筋翻样方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规划与准备、施工操作和质量控制。
首先,规划与准备是保证最快钢筋翻样的关键。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仔细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翻查钢筋材料的规格、数量和布置位置。
同时,合理规划和安排施工队伍,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具体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另外,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试,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
其次,施工操作是影响钢筋翻样速度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钢筋翻样时,施工人员应遵循统一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其中,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例如,在钢筋翻样时,可以采用分段翻捆的方法,将钢筋材料按照不同的长度进行分段,然后通过专业设备将每段钢筋快速翻捆,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繁琐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也能提高钢筋翻样速度。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已经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
例如,采用机械化的钢筋翻样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钢筋翻样的速度和精度。
而且,使用激光测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确定钢筋的位置和布置。
在使用这些技术手段时,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正确使用和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最后,质量控制是保证钢筋翻样速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钢筋翻样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感,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最快钢筋翻样方法钢筋翻样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保证钢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介绍最快的钢筋翻样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翻样机械设备。
翻样机械设备是钢筋翻样的重要工具,应根据具体施工需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翻样机械有卧式翻板机、垂直翻板机、旋转翻台机等。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翻样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进行钢筋翻样之前,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图纸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翻样机械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工人的操作要求等内容。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错误、延误等问题。
然后,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钢筋翻样之前,要对现场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没有杂物、障碍物等妨碍翻样的物品。
同时,要检查翻样机械的装卸、传动、润滑等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在良好状态下工作。
准备工作充分,能够避免因为不必要的原因而延误翻样时间。
接下来,进行钢筋的翻样操作。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好需要翻样的钢筋数量和位置。
将翻样机械移到待翻样的位置上,根据翻样机械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在翻样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钢筋的平稳,避免发生摔振、变形等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做好翻样后的整理工作。
在钢筋翻样完成后,要对翻样机械进行清洁、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在下次使用前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要对翻样后的钢筋进行分类、堆放,以便后续的使用。
做好整理工作,能够提高下次翻样的工作效率。
总结起来,最快的钢筋翻样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翻样机械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钢筋的翻样操作以及做好翻样后的整理工作。
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结合高效的机械设备,能够提高钢筋翻样的工作效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意安全生产,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钢筋翻样8大方法导读钢筋翻样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8种操作方法。
以下的前3种方法,是最原始最基本的翻样方法,其余方法则需要用电脑操作。
1、単筋法单筋法,又叫单筋录入法,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抽筋方法之一,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表格表示。
计算时,只要有结构图纸、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计算器就可以。
单筋法的优点是简单、灵活、方便、快捷,适用于数量很少且构造简单的构件,如独立或条形基础、过梁、简支梁、小面积建筑物的圈梁、雨篷、阳台、单层排柱、构造柱、相同进深且又相等开间的板、直板式楼梯等等,这些构件数量少,构造单一,用手算轻而易举,没必要用到电脑。
如果在电脑上使用单筋录入法,在编程时,各种钢筋的形状、尺寸注写位置已经考虑周全,使用人员只需点击激活,为单根钢筋加上尺寸数字,之后下料长度和结算汇总便会自动完成。
单筋法依靠的是翻样基本功,包括平法基本功、识图算料其本功、钢筋施工专业基本功,这几样缺一不可,凡涉及到翻样的知识必须完全掌握,如各种参数系数、各种构件、各种配筋情况,全要了如指掌,方能胜任。
在8种翻样方法中,无论哪一种,都要在单筋法之上进行延伸。
2、放样法放样法既可以手算也可以用电脑操作,有放大样、放小样、放实样之分。
手算时在草稿纸上放小样,在平地或者木板上放实样,实际量取放样数值直接应用。
放样法只能应用在异形复杂的钢筋计算上,特别是斜边形、三角形或圆形的钢筋,还有缩尺配筋,为了核实手算结果的准确性,放实样是最佳选择。
放样法在电脑上操作,要比实地操作简单许多,但是必须会使用ca d软件。
另外,除了斜形和圆形之外,每当遇到钢筋搭接和焊接时,不管是手算还是电脑操作,都应当通过放样进行校核,这是唯一确保精准的最有效的方法。
3、表示法表示法,也叫平面表示法,这是在平法基础上,进行二次标注,让班组作业人员一看就懂就会绑扎的一种快速出图方法,手算和电脑操作都可行。
手算时,需要复印一份施工蓝图,手工算好钢筋数值,将钢筋各边长数字直接写在复印的图上,工人们就可以拿它干活了。
钢筋翻样方法(共5篇)第一篇:钢筋翻样方法钢筋翻样钢筋翻样工作是钢筋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需要考虑一下几点:1、翻样时应综合考虑墙、梁、柱、板的相互关系,翻样员根据图纸对复杂部位放样,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翻样时注意钢筋穿插、占位避让、均衡搭配等因素,解决主要矛盾,作到理解设计意图,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制作前剔除表面缺陷的钢筋。
2、配料表应按规定审核后下料加工制作,钢筋制作在场内加工制作成型,制作好的半成品钢筋应分区、分层、分部位挂牌堆放,并注意成品保护,派专人负责,地下室底板部分钢筋可在基坑内定量加工,分类、分部堆放。
第二篇:钢筋翻样翻样一词原是华北地区民间的一句方言,指木工按图纸计算工料时列出详细加工清单并画出加工简图,翻样在过去是一种高级的技术性脑力劳动。
现在多用于钢筋工程,钢筋翻样比木工翻样技术性强,计算过程复杂繁琐,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专业。
钢筋翻样,是建筑工地的技术人员、钢筋工长或班组长,把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图纸中各种各样的钢筋样式、规格、尺寸以及所在位置,按照国家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详细的拉出清单,画出组装构图,作为作业班组进行生产制做装配的依据。
若干年来,钢筋翻样一直都是手工操作,早期用珠算,近代改用计算器,效率比以前明显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钢筋翻样发展到今天,在大中城市已经开始采用电脑软件自动计算,目前比较著名的翻样软件有“鲁班施工”、“广联达”和“神机妙算”等。
另类钢筋翻样辅助工具是用ExceI电子表格制作的模板模块,总体说来比起正式翻样软件功能大为逊色,但比手工计算,工作效率要提高好多倍,如能编制得好,将来或许有朝一日能与正规翻样软件相媲美。
在“平面表示法”问世以前,钢筋翻样如同木工翻样一样,技术性不是太强,操作比较容易,那时的图纸设计有许多截面图,还有钢筋配料表,只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就可以承担翻样工作,而现在跟以前就大不相同了。
现在的钢筋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专业体系,国家采用陈青来教授发明的“平面表示法”,能够大幅度的精简设计,便于电脑绘图,极大地减轻设计人员的脑力劳动,提高建筑图纸设计的工作效率,使钢筋工程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
钢筋翻样——条形基础篇,你学的来的钢筋翻样技巧本文需仔细阅读,时长因人而异。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条形基础的钢筋翻样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考虑条形基础有基础梁的情况,基础梁的计算我们放在梁板式筏型基础里来讲。
条形基础分为坡形和阶形,两种形式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以下内容中涉及字母及含义如下:c :钢筋保护层厚度s :钢筋间距X :条形基础X向长度Y :条形基础Y向长度b:条形基础宽度以下计算实例条形基础宽度均相同。
这张图是条形基础配筋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条基底部钢筋为C14@150/A8 @250,“/”前边的是受力钢筋,后边的是分布钢筋,对于条形基础来说短向配置受力钢筋,长向配置分布钢筋,下边我们看一张工程施工图纸。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条形基础形成一个闭合,这样条形基础就存在转角、十字交接和丁字交接,下边我们就分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演示。
注意:在计算时均取基础的净长。
1、转角处钢筋构造,我称它为L形参照16G101-3第77 页(a)图。
1)受力钢筋计算转角处的钢筋 X 向与 Y 向的短方向都为受力钢筋,所以 X 向与 Y 向的分布筋在转角处要断开并且与对应方向的受力钢筋搭接150mm。
我们以下边这张图为例,以X向钢筋进行演示,Y向钢筋计算相同。
受力钢筋长度=b-2c受力钢筋根数={X-2×min(75,s/2)/s}+12)分布钢筋计算绿的为分布筋;红色为受力筋计算分布筋时要注意的一点是分布钢筋与受力筋要搭接150mm,在计算受力筋长度时减去了两边保护层厚度,所以在计算分布筋长度时要注意加上保护成厚度和搭接长度150mm,如上图所示。
分布钢筋长度=X-2b+2c+2×150+2×6.25d这里的2×6.25d为一级钢末端为180°弯钩的长度,如果分布筋为三级钢则仅需计算平直段长度。
2、丁字交接基础底板参照16H101-3,第77页(b)图。
钢筋翻样方法全攻略悉心总结一下,钢筋翻样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8种操作方法,不会使用电脑翻样者,只能会应用最简单的前3种方法,那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翻样方法,当应用电脑电算翻样时,所有这8种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但一定要功底深厚。
一,单筋法无论手算和电算,都能用得上单筋法,又叫单根录入法,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抽筋方法之一,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表格。
计算时,只要有了结构图纸,再有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计算器或手机(当计算器用)就行了。
单筋法的优点是,简单、灵活、方便、快捷,适用于数量很少而且构造简单的构件,如独立或条形基础、过梁,简支梁,小面积建筑物的圈梁、雨蓬、阳台、单层排柱,构造柱、相同进深且又相等开间的板,直板式楼梯等等,这些构件数量少,构造单一,用手算,轻而易举的几笔就算完了,如果用电算,反而还倒显得罗嗦麻烦了。
所以电算也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人们常说的杀鸡焉用宰牛刀,形容小型工程不用电算,比喻得恰如其分。
单筋法用电算,其实不比手算快,只能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看看电脑是否也有和人一样的本事,而且文字数字打印出来比手写的工整美观,就这一点点的**力,也能使单筋录入法的所谓翻样软件卖上几百元,这让行家看来简直就是在虎人,拿人二五眼,靠吹牛兜售所谓的翻样产品来赚钱。
电算的单筋录入法,在编程时,把各种钢筋的形状,尺寸注写位置全已考虑周全,使用人员只要在格子里面点击激活单根钢筋加上尺寸数字,下料长度和结算汇总是自动完成的,其实质,还是以造价和预算求出总量为目的,于翻样而言沾点边也不多,这种翻样软件纯属滥竽充数。
单筋法靠的是翻样基本功,包括平法基本功,识图算料其本功,钢筋施工专业基本功,这几样缺一不可,凡涉及到翻样的知识必须完全掌握,如各种参数系数,各种构件,各种配筋情况,全要了如指掌,方能胜任。
翻样八法中,无论哪一种,都要在单筋法之上发展壮大起来,历练成熟起来。
二,放样法放样法,不管手算和电算,都能用得上,我收过一个徒弟,问他吊筋的斜长如何计算,他说我算不好,但是在制做时,我能做得非常漂亮,我把图形画在地板上,实际量尺下料就行了,我说你这是放实样。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下料翻样的方法和步骤一个翻样的软件,个人觉得学习软件比这个下料方法要容易很多,也好操作。
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下,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都应该跟上时代的步子,有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自己省心的东西,还是可以尝试的用用,至少我认为帮了不少忙。
来!下面是常规的传统下料方法,用过广联达翻样软件的,对比下就知道,传统和软件的区别有多大了。
呵呵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
吊筋等.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