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翻样(梁)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1
钢筋翻样解释钢筋翻样是指在建筑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的浇注压力和自身重量引起的钢筋位置发生偏移或翻转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钢筋在混凝土中起到了增强材料的作用,可以抵抗混凝土的拉力。
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的重量和浇注压力,钢筋可能受到竖向或水平的力量作用。
如果钢筋的位置没有正确固定,或者在浇注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钢筋的位置稳定,就有可能发生钢筋翻样。
钢筋翻样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1. 强度减弱:钢筋的位置发生偏移或翻转,会减少其与混凝土的粘结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筋的抗拉强度。
这将导致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下降。
2. 稳定性问题:钢筋翻样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下降。
如果建筑中的柱子或梁的钢筋位置发生翻转,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抗弯强度降低,增加了结构发生倒塌的风险。
3. 施工难度: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钢筋翻样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或更换受影响的钢筋。
这将增加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
为了避免钢筋翻样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钢筋的正确位置和固定: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需要确保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地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
在浇注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钢筋的位置稳定,如使用支撑和模板。
2. 施工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混凝土的速度和压力,以减少对钢筋的可能影响。
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混凝土的流动情况,并及时调整施工方式和参数。
3. 质量检验: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钢筋的位置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如发现钢筋翻样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总之,钢筋翻样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会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钢筋位置的控制和监测,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钢筋翻样计算规则与名字解释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钢筋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其中翻样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
翻样连接可以抵抗外力的剪切和弯曲作用,并具有较好的耐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筋翻样的计算规则以及其名字的解释。
翻样的定义翻样是指通过在连接处将一段钢筋翻转后再连结的方法,形成一对锁固钢筋,可用于抗弯和抗剪受力构件的连接。
翻样是钢筋连接的一种常见方式,通常在梁、柱和墙体的连接处使用。
翻样的计算规则翻样区和非翻样区计算翻样连接的计算主要分为翻样区和非翻样区。
翻样区是指连接处两端钢筋被翻折后形成的区域,通常也称为“翻转区”。
一般来说,翻样区的强度是最关键的。
非翻样区是指连接处两端钢筋未经过翻折的区域。
翻样连接的强度计算翻样连接的强度计算涉及到钢筋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
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1.计算翻样区的面积和周长。
2.确定钢筋的截面形状、大小和数量。
3.计算钢筋的弹性模量、截面面积和受力面积。
4.根据受力计算翻样区的强度,包括剪应力、法向力和弯曲应力等。
在具体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减短钢筋翻样后的受力长度,以及连接处的几何形状等。
名字的解释钢筋翻样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名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名字及其含义解释:1.接头:指连接处的两端钢筋位置,也被称为连接点。
2.肘子:指翻折的钢筋弯曲的部分,也被称为“肘弯”或“坎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连接的方向、倾角等相关的名词,其中包括向心翻样、离心翻样、竖向翻样、斜向翻样等。
结语本文介绍了钢筋翻样的计算规则和名字解释。
通过了解钢筋翻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则,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8~10????12~18????20~28????32~36一个弯钩长度(mm)????40????6d????5.5d????5d????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筋号级别
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位置:<1,F><2,F>构件位置:<1,F><2,F>钢筋
1跨.箍筋1
构件名称:KL3(2A)[382]构件名称:KL3(2A)[382]
直径钢筋图形
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位置:<1,F><2,F>构件位置:<1,F><2,F>
16
8
构件名称:KL3(2A)[382]构件名称:KL3(2A)[382]
计算公式根数
构件数量:1本构件钢筋重:37.149Kg 构件位置:<1,F><2,F>构件位置:<1,F><2,F> 400-25+15*d+2820+400-25+15*d4 2*((240-2*25)+(400-2*25))+2*(11.9*d)+(8*d)22构件数量:1本构件钢筋重:344.772Kg
总根数单长m总长m总重kg
本构件钢筋重:37.149Kg
本构件钢筋重
本构件钢筋重
本构件钢筋重:37.14
构件位置:<构件位置:<1,F><2,F>
构件位置:<
构件位置:<1,F><2,F
4 4.0516.225.569
22 1.33429.34811.58
本构件钢筋重:344.772Kg
本构件钢筋重
本构件钢筋重:344.7
本构件钢筋重。
翻样算尺使用方法
在使用翻样算尺软件进行钢筋翻样时,需要新建构件。
以下是具体步骤:
1. 在打开的软件中点击右侧构件树中的楼层,选择需要新建构件的楼层。
2. 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新建子节点,然后根据需要点击要创建的构件的类别。
3. 用同样的方法点击右键设置梁的类别,在此我们设置为框架梁。
4. 类别设置好以后就可以新建单个的构件了,选择新建的梁构件,然后在下方输入梁构件的名称。
5. 点击构件名称后面的+号,就可以把需要的构件创建好了。
6. 创建好以后就可以给新建的构件设置钢筋了。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能因软件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参考软件的使用说明或咨询专业人士。
梁钢筋翻样方法总结梁钢筋翻样总体顺序: X方向框架梁→X方向非框架梁→Y方向框架梁→Y方向非框架梁单根梁翻样顺序:①上部通长筋→一排支座负筋→二(三)排支座负筋→架立筋;②底筋;③腰筋或⑤抗扭筋(N);④箍筋;⑦拉筋。
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直径小于25的钢筋采用搭接,搭接长度l lE =1.6*l aE,大于等于25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连接区在跨中1/3处。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各跨在支座处断开锚固连接。
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0.5Hc+5d)+15d,0.4Lae+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其锚固长度和方式同KL下部钢筋。
5、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120(A8)150(B10)170(B12)200 (B14)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6、拉筋1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170(A6)190 (A8)梁宽b≤350时拉筋取A6,梁宽b≥350时拉筋取A8。
拉筋的根数=(净跨长/箍筋最大间距的两倍)×(构造筋排数)。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土木工程知识点-梁钢筋翻样计算公式汇总基础梁主筋(梁不外伸)上下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保护层*2+(h-保护层*2)/2多余钢筋按右图处理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边跨)=max(1/3 Lo,a)+(左支座-保护层)+(h-保护层*2)/2或15d(上部无连接时候)Lo取柱相邻两跨较大值。
a=1.2La+Hb+0.5Hc下部非贯通筋(中间跨)= max(1/3 Lo左, 1/3 Lo右)*2基础梁箍筋长度(梁不外伸)大箍筋长度=[(h-保护层*2)+(b-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8d间距j=(b-保护层*2-D)/6小箍筋长度=[(间距j*2+D)+(h-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8d基础梁箍筋根数(梁不外伸)左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左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右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支座宽/加密间距+1柱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左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基础梁主筋(梁外伸)上部第一排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保护层*2+12d*2上部第二排贯通筋长度=边柱外边长-保护层*2+12d*2下部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保护层*2+12d*2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边跨)=max(1/3 Lo,a)+(L-保护层)Lo取柱相邻两跨较大值。
a=1.2La+Hb+0.5Hc下部非贯通筋(中间跨)= max(1/3 Lo左, 1/3 Lo右)*2基础梁箍筋根数(梁外伸)左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支座宽/加密间距+1柱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左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有人认为建立新形式的标准化始走向建筑和谐的唯一道路,并且能用建筑技术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观点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建筑最宝贵的性质是它的多样化和联想到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生长.我认为着才是真正建筑风格的唯一目标.如果阻碍朝这一方向发展,建筑就会枯萎和死亡.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要注意到气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建筑师的才智就要在这个可提到完满解决上体现。
钢筋翻样技能培训钢筋翻样技术是钢筋加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因此,学习和掌握钢筋翻样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钢筋翻样技能培训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钢筋翻样技术?钢筋翻样技术是指钢筋加工过程中,将确定长度的钢筋逐一反向摆放,使其看起来像“卷曲的毛毛虫”,称为“翻样”。
钢筋翻样目的是通过在一定的空间内,在没有大的半径和角度变化的情况下,将钢筋卷曲成所需要的形状,使其更加实用和经济。
钢筋翻样技术的应用范围钢筋翻样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1.钢筋加工行业:比如说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桁架、大型钢结构等。
2.建筑行业:比如说钢筋混凝土柱子、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楼梯等。
3.其它行业:比如说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动力设备、船舶建造等。
钢筋翻样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需要使用钢筋翻样技术的行业来说,学习和掌握这项技术非常必要。
除此之外,熟练掌握钢筋翻样技术还会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加职业选择和竞争优势。
钢筋翻样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要想学习和掌握钢筋翻样技术,需要了解其主要内容。
以下是在钢筋翻样技能培训过程中会涉及到的主要内容:1.钢筋翻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钢筋的认识和规格3.钢筋加工的基本知识4.模板,则架式的计算和制作5.钢筋翻样的计算和设计6.钢筋翻样的实操技能钢筋翻样技能培训的实操环节除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者还需要通过实操环节来加深对钢筋翻样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操环节中,学习者需要学会控制磨削机和钢筋翻样机的使用,以及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钢筋翻样技术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实用的技能,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尤其重要。
学习和掌握钢筋翻样技能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来完成,只有通过实操才能更好的提升技能水平。
钢筋翻样岗位职责钢筋翻样工作岗位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岗位,负责对钢筋进行检查、整理和翻样,确保钢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筋翻样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一、岗位职责1. 钢筋检查:钢筋翻样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对所到岗位的钢筋进行检查。
要仔细查看钢筋的质量、长度、直径等参数,确保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并报告钢筋存在的问题。
2. 钢筋整理: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受力变形,需要进行整理调整,以确保钢筋的准确布置。
钢筋翻样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和图纸指示,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格将钢筋整理到正确的位置和方向上。
3. 钢筋翻样: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翻样,即将错位或错误放置的钢筋进行调整使其正确位置。
钢筋翻样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准确地翻转和调整钢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工作记录:钢筋翻样工作需要及时记录每一步操作的情况和钢筋的具体位置。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施工进度的依据,并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提供参考。
工作人员需要准确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安全保障:在进行钢筋翻样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范,佩戴好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需要保持警惕,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并及时汇报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工作流程1. 接受任务:钢筋翻样工作人员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工地现场要求,接受钢筋翻样的任务。
包括检查工作文件、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了解工作范围和要求。
2. 钢筋检查:工作人员对到岗位的钢筋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包括对长度、直径、弯曲程度等参数进行检查,同时也要查看是否有生锈、裂缝或其他损坏情况。
3. 钢筋整理: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工作人员根据一定的顺序和规格将钢筋整理到正确的位置和方向上。
包括钢筋的分类、编号、捆扎等操作,确保钢筋布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钢筋翻样: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工作人员对错位或错误放置的钢筋进行翻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