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药材金银花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标准文件系----原料内控质量标准ZY·YP--- BZX·A 123ZY·YP---BZX·A123 第2页共4页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原料金银花的质量指标、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原料金银花的采购、检测、控制。
2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金银花。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不涉及术语和定义4 质量指标4.1 [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4.2 [性状]:忍冬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4.3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µl、对照品溶液10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4 [检查]:ZY·YP---BZX·A123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检查,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10.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4.5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
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金银花质量标准金银花,又名忍冬藤、金银藤、忍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抗菌消炎等药用价值。
金银花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金银花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特征。
金银花的外观特征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金银花应该外观整齐,无虫蛀、霉变、破损等现象,花朵应该完整,无残缺,色泽应该鲜艳,无杂质和异物。
二、气味。
金银花的气味应该清香怡人,有一定的特殊芳香味,如果有异味或者发霉味,则说明金银花的质量存在问题。
三、水分含量。
金银花的水分含量是判断其干燥程度和保存质量的重要参数。
合格的金银花水分含量应该在10%以下,过高的水分含量容易导致金银花发霉变质。
四、杂质含量。
金银花中的杂质包括砂石、泥土、异种花、叶子等,这些杂质会影响金银花的药效和质量。
合格的金银花应该杂质含量少于3‰。
五、微生物指标。
金银花作为药材,微生物指标是其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金银花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等。
六、农药残留。
金银花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农药,因此农药残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合格的金银花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农药残留限量要求,保证金银花的安全性和药用价值。
七、重金属含量。
金银花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其安全性和药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金银花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重金属含量限量要求,如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应该在安全范围内。
综上所述,金银花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其药用价值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在选购和使用金银花时,应该注意对其外观特征、气味、水分含量、杂质含量、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金银花,以保证其药效和安全性。
同时,金银花的生产、加工和质量监管单位也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保证金银花的质量安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药材产品。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 Port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
夏初开花前采收,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酒制(《疮疡》)。
明代沿用酒制法。
清代有焙黄(《良朋》)、炒(《医案》)、炒黑(《条辨》)等法。
【现代炮制方法】1、金银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金银花炭:取净金银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饮片性状】金银花为棒状而略弯曲,上粗下细,黄白色或绿白色,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炭表面焦褐色。
【质量标准】金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50%;含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炮制目的】金银花味甘,性寒。
归肺经、心经、胃经。
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
生金银花常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肺热咳嗽,喉痹,疔疮痈肿诸毒,热毒下痢等。
炒炭后寒性减弱,并具涩性,有止血作用,多用于血痢,崩漏,亦可用于吐血、衄血。
【应用选择】1、生用(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常与连翘、荆芥、牛蒡子等同用,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治风热感冒或温病邪在卫分,头痛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口渴咽痛,或伴咳嗽痰黄等症,如银翘散(《条辨》);若与石膏、知母等同用,能泻火解毒,可治温热病,热人气分,热毒火盛,壮热口渴,汗出不解者;若配伍丹皮、生地等,能清热解毒,凉血护阴,可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而致的高热不退,斑疹隐隐,舌绛少津等症。
(2)暑热证:可单用本品制成银花露内服或配滑石、生甘草、绿豆等煎服,能清热解暑,可用于夏季外感暑热而致的发热口渴等症。
(3)痈肿疔毒:常与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同用,能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热毒壅滞之痈肿疔毒,红肿热痛,或化脓溃烂等症。
(4)肠痈:常与当归、地榆、苡仁、黄芩等同用。
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可治瘀热蕴结肠道而生痈,右少腹痛,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等,如清肠饮(《辨证录》)。
2020版《中国药典》金银花质量标准如下:
1.性状: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1.5~3厘米,上部直径约3
毫米,下部直径约1.5毫米。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1毫米。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2.鉴别:取金银花粉末0.2克,加甲醇10毫升,温浸10分钟,滤过,取滤
液5毫升,蒸干,加醋酐10毫升与硫酸1滴,显黄色至紫红色。
3.检查:取金银花约20朵,精密称定重量,求得平均每朵花的重量。
再取
一定量的花,照水分测定法测定水分。
金银花质量标准金银花,又名忍冬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散风清热等功效。
因此,金银花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金银花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特征。
1. 金银花应呈现出花朵完整、色泽鲜艳、无杂质的外观。
2. 花冠应具有金黄色或淡黄色,花瓣应完整无损。
3. 花冠底部的花丝应有银白色绒毛,有一定的光泽。
二、气味特征。
1. 金银花应具有清香的气味,无异味或霉味。
2. 气味应纯正,不应有烧焦、发霉等异味。
三、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不超过12%。
2. 灰分含量应不超过5%。
3. 残留农药和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且不得超过规定限量。
四、微生物指标。
1. 金银花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2. 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过规定限量。
五、活性成分含量。
1. 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含量标准。
2. 含量应稳定,不应有明显波动。
六、贮藏条件。
1. 金银花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 贮藏容器应干净无异味,防止异物混入。
七、其他。
1. 金银花的贮存期限应标明在包装上,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2. 包装应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湿气和异味的侵入。
总结,金银花的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因此在生产和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把关。
只有保证金银花的质量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金银花1.2 汉语拼音:Jinyinhua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甲醇、绿原酸对照品、乙酸丁酯、甲酸、水、乙腈、磷酸、冰醋酸、木犀草苷对照品。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光灯、烘箱、硅胶H板、马福炉、超声波清洗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5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2.0%(附录15 第四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10. 0%(附录17)。
7.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17)。
7.5.4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3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7.5.5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含量测定:7.6.1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
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质量控制——质量标准【目的】建立金银花提取物质量标准,保证该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符合标准。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金银花提取物。
【职责】检验员负责金银花提取物的检验,中心化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检查。
【内容】1.制定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P14972.质量标准:3.【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
3.1【特征图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同银黄片{特征图谱}项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含量测定}项下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10ul、供试品溶液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即得。
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6个特征峰,与参照物峰相对应的峰为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S 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规定值的±5%之内。
规定值:0.76(峰1)、1.00(峰2)1.05(峰3)、1.08(峰4)1.87(峰5)、2.01(峰6)4.【检查】山银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同银黄片山银花{检查}项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含量测定}项下。
4.2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供试品色谱中不得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
4.3水分不得过6.0%(通则0832第二法)。
4.4【微生物限度】照生物检查法(通则1105)测定。
金银花提取物法定质量标准限度:需氧菌总数每1g不得过10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不得过100cfu,大肠埃希菌每1g不得检出。
5.【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同银黄片{含量测定}金银花提取物项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0.1g,精密测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金银花验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由于金银花的药用价值较高,因此对其验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二、验收标准1. 外观品质:金银花应具有完整的花瓣,无明显破损或变色现象。
2. 香气:金银花应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3. 湿度:金银花的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4. 杂质:金银花中不得含有杂质,如异物、虫蛀等。
三、验收流程1. 采样检验:从不同批次的金银花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外观检查:对金银花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花瓣完整性、颜色、有无异物等。
3. 香气检测:对金银花的香气进行检测,确保其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4. 湿度检测:使用专业仪器对金银花的湿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5. 杂质检测:将金银花样品经过筛选和目视检查,确保不含有杂质。
四、验收记录1. 对每批金银花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样检验结果、外观检查记录、香气检测结果、湿度检测记录、杂质检测结果等。
2. 验收记录应包括验收人员的签字和日期,确保验收过程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3. 验收记录应及时归档,便于日后的追溯和管理。
五、验收结果处理1. 合格品处理:对验收合格的金银花进行分类存储,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2. 不合格品处理:对验收不合格的金银花进行退货或者淘汰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
六、验收责任1. 供应商责任:供应商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种植和采摘金银花,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采购人员责任: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合格产品的采购。
3. 仓储人员责任:仓储人员应对合格产品进行分类存储,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七、验收效果评估1. 对每批金银花的验收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验收效果。
2. 针对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措施。
八、总结金银花的验收实施方案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金银花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日期起草审核批准部门质量控制部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部生产创造部质量负责人姓名签名日期分发部门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部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合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2 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者绿白色(贮久色渐深) ,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 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光灯等。
2.1 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 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 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 甲酸-水 (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检查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马弗炉、坩埚等。
3.1 水分取供试品适量,适当粉碎,精密称定,置500ml 的短颈圆底烧瓶中,加甲苯约200ml,并加入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份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水分测定管的狭细部份。
将烧瓶置电热套中徐徐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 滴。
待水分彻底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份的水量再也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 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测定管的管壁上,可用蘸有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彻底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光灯等。
2.1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检查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马弗炉、坩埚等。
3.1水分取供试品适量,适当粉碎,精密称定,置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中,加甲苯约200ml,并加入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水分测定管的狭细部分。
将烧瓶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
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测定管的管壁上,可用蘸有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感冒、咽喉炎、肺炎等疾病。
金银花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特征:优质的金银花应为干燥的花朵,呈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为0.5-3厘米。
花瓣呈黄色或浅黄色,质地柔软,不易折断。
花蕾呈绿色或黄绿色,紧密排列在枝条上。
2. 气味和味道:优质的金银花具有浓郁的花香味,无异味。
品尝时,味道微苦,但不会让人难以接受。
3. 水分含量:金银花的水分含量应在8%-12%之间,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影响其药效和保存时间。
4. 有效成分含量: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优质的金银花应具有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以保证其药效。
5. 杂质含量:金银花中的杂质主要包括茎、叶、虫蛀等。
优质的金银花应尽量减少杂质的含量,以提高药材的品质。
6. 产地和采收时间:优质的金银花产自中国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7月份,此时金银花的花蕾和花瓣较为丰满,药效最佳。
总之,选择金银花时应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质量标准,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药材。
同时,在使用金银花时,还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
金银花质量标准金银花,又名忍冬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金银花也被证实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市场上金银花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制定金银花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观特征。
金银花的外观特征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宗的金银花应该具有花冠白色或微黄色,花冠管稍弯曲,花冠裂片5裂,有明显的芳香气味。
另外,金银花的叶片应该完整,无病虫害,有一定的柔韧性。
在质量标准中,应明确金银花的外观特征描述,以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准确判断金银花的质量。
二、理化指标。
金银花的理化指标包括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水分含量等。
挥发油含量是判断金银花香气浓郁度的重要指标,而总黄酮含量则是判断金银花药效成分的重要依据。
此外,金银花的水分含量也直接影响其保存期限和质量稳定性。
因此,金银花的理化指标应该在质量标准中得到详细规定,以保证金银花的质量稳定性和药效。
三、微生物指标。
金银花是一种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因此其微生物指标也是制定质量标准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金银花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这些微生物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金银花的卫生安全性。
在质量标准中,应该规定金银花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以保证金银花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四、农药残留。
在金银花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然而,农药残留会直接影响金银花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金银花的质量标准中应该包括农药残留的检测项目和限量要求,以保证金银花不含有害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五、重金属含量。
金银花的生长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因此金银花的重金属含量也是制定质量标准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金银花的质量标准中应该规定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项目和限量要求,以保证金银花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质量控制——质量标准【目的】建立金银花中药材质量标准,保证该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符合标准。
【范围】适用于金银花中药材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负责金银花中药材的检验,中心化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检查。
【内容】1.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P221及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2.质量标准:照《金银花中药材质量标准》3.性状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 c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4鉴别(1)本品粉末浅黄棕色或黄绿色。
腺毛较多,头部倒圆锥形、类圆形或略扁形,4~33细胞,排成2~4层,直径30~64~108μm,柄部1~5细胞,长可达700μm。
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厚壁非腺毛,单细胞,长可达900μm,表面有微细疣状或泡状突起,有的具螺纹;另一种为薄壁非腺毛,单细胞,甚长,弯曲或皱缩,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
草酸钙簇晶直径6~45μm。
花粉粒类圆形或三角形,表面具细密短刺及细颗粒状雕纹,具3孔沟。
(2)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检查5.1水分5.1.1结果判定: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四法)。
5.2总灰分(通则2302第四法)5.2.1结果不得过10.0%(通则2302)5.3酸不溶性灰分(通则2302)5.3.1结果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金银花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划分张欢;王恒;郝江波;李卫东【摘要】为更好地控制金银花质量,采集河南封丘、山东平邑和河北巨鹿金银花道地产区样品34份,检测绿原酸、木犀草苷、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等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K-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药材质量可划分为4个等级,一等金银花色泽为绿色,绿原酸≥2.89%,木犀草苷≥0.078%,总灰分≤5.37%,酸不溶性灰分≤0.390%,水分≤4.72%;二等金银花色泽为黄绿色,绿原酸≥2.53%,木犀草苷≥0.072%,总灰分≤6.86%,酸不溶性灰分≤0.789%,水分≤6.34%;三等金银花色泽为黄色,绿原酸≥1.98%,木犀草苷≥0.068%,总灰分≤7.72%,酸不溶性灰分≤1.464%,水分≤7.90%;四等金银花色泽为浅黄少白,绿原酸≥1.51%,木犀草苷≥0.052%,总灰分≤9.29%,酸不溶性灰分≤3.000%,水分≤9.51%.%To preferab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L.japonicae,a total of 34 L.japonica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engqiu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Pingyi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and Julu County of HebeiProvince.Chlorogenic acid,luteoloside,total ash,acid-insoluble ash and water were detected.The grade quality standard was set up by hierarchical and K-cluster analysis in this study.Results:The quality of L.japonicae wa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The first grade:green,chlorogenicacid≥2.89%,luteoloside≥0.078%,total ash ≤5.37%,acid-insolubleash≤0.390%,water≤4.72%.The second grade:yellow green,chlorogenic acid≥2.53%,luteoloside≥0.072%,total ash≤6.86%,acid-insolubleash≤0.789%,wat er≤6.34%.The third grade:yellow,chlorogenicacid≥1.98%,luteoloside≥0.06 8%,total ash≤7.72%,acid-insolubleash≤1.464%,water≤7.90%.The fourth grade:pale yellow with less white,chlorogenic acid ≥1.51%,luteoloside≥ 0.052%,total ash≤9.29%,acid-insoluble ash ≤3.000%,water≤9.51%.【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5【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金银花;等级;质量标准【作者】张欢;王恒;郝江波;李卫东【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R282.7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有中药抗生素之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