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精华版教案设计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精华版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力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明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自力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回顾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力量登上过历史舞台,对比三种建国方案,坚信中国**党找到并可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结合案例,思考新中国“新”在哪,理解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核心素养

【政事认同】

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确信由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对比三种建国方案,认识中国**党的方案的科学性。通过历史脉络的把握和近代社会情况的分析,懂得中国**党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共同参与】

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党成立前后中国政事、社会情况;比较三种建国方案,从而明白**党对中国革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要: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理解“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2.教学难点: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中国**党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御侵略的斗争中,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命运。中国**党一经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进革新、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党领导和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力量。

二、讲授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力量(板书)

探究与分享一:

1919年至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新时期。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的革新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风云岁月。

如果请你参与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你会重要描述哪几个历史瞬间?为什么?

引用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革新的实例,说明中国**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我会重要描述五四运动、中国**党成立、淮海战役、开国大典等几个历史瞬间。因为这些历史瞬间对新中国的成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百万小推车推出来的,说明中国**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板书)

探究与分享二

1939年,毛主席在《中国革新和中国**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新的对象、中国革新的任务、中国革新的动力、中国革新的性质、中国革新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新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理解他的话,我们体会到“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新问题的基本的根据”。那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学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教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学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教师:我们知道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那么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这两者是什么关系?

学生: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二)各种政*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板书)

探究与分享三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河段会现出不同的旋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也牵动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冷暖人生,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回应时代的声音?面对上述问题,各种政*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力量登上过历史舞台,它们对时代的声音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近代中国先后登上过历史舞台的政*力量有:农民阶级(发动了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发动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新派(发动了辛亥革新)。

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史诗。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这些方案是什么?结局是怎样的?

学生:20世纪上平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老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摧毁了。

第二种方案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第三种方案

以中国**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教师:在近代中国三种政*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为什么中国**党的方案是正确的?

学生:1921年7月,中国**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党执政,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板书)

探究与分享四

从北京城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党就没有中国》,后来,他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

如今,在这首歌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为什么他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在歌曲《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举办18岁成人礼有何特殊意义?了解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革新遗址可以作为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一次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他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是因为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事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党走上历史舞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学生: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新性,毛他们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新的领导力量。

中国**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新的目的和对

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教师:由此可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党,请大家回答为什么“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中国**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新,怎样革新”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中国**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摧毁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国**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摧毁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新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事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探究与分享五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事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新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他在奠基仪式上宣读碑文。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始动工兴建,1958年4月22日建成, 5月1日正式揭幕。从此以后,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中国人民纪念、循怀英雄烈士的最神圣的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你知道人民英维纪念碑碑文的内容吗?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渊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哪几个历史时期?

查找资料,分别列举这三个时间段典型事件,并加以说明。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

***总*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是中国阔步赶上时代,正是为了完成初心和使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是*正确的,也是唯一正确的,人民和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2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国**党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本单元围绕“中国

**党的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通过描述1840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各种各样尝试,未能改变救中国的社会面貌;阐释中国**党一经成立,领导人民先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革命,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认清中国**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介绍了中国**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及其重大意义,进一步证明:由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所取得的成就;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历史意义;

2.通过探究改革开放的背景,总结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和重大意义;

3.理解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新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的丰富内涵;通过探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4.通过学习中国**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体悟“由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同中国**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科学精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由此深刻体会中国**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的结论。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有时代担当的青年,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新时代的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解;理解人民和历史选择了**党,是正确的选择。

课前准备

学生登陆国家博物馆官网,浏览《复兴之路》主题展览,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课活动: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在浏览《复兴之路》主题展览时感悟或者对该展览的简介。

活动方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到这个展览浓缩了中国**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即可。

二、新授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议题一:开天辟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播放《复兴之路》第三集《中国新生》片段。

议题问题:

1.视频中提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2.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新生的中国取得了哪些明显的成就,表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迈向富起来的道路?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点

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崭新的姿态以利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4.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成就。

5.结论:没有中国**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议题二: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见证

材料:

1.播放《习**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路街道居民***从1982年开始记录家庭账本,1982年他家总收入836.54元总支出574.90元。结余261.64元。30多年过去了,他家消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肉蛋蔬菜的消费额明显增长,还增加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手机摩托车汽车等项目支出,账本显示,

2018年,他家的结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小小的账本折射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的变化。

3.播放《中国的一分钟, 会发生什么》。

议题问题:1.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历史决策的目的。

2.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个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问题,组织答案,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点:

1.中国做出改革开放决策的标志: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改革开放的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4.结论:中国**党领导人民找到了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是中国**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议题三: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材料: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议题问题:

1.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2. 结合你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说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

3.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问题,组织答案,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点: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学生回答归纳):经过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也不充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

问题2,没有标准答案。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①在历史阶段看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胜利的时代。

②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⑤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a.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 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来说,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时代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对人类发展来说,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走上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

总结论:回扣本节课课题,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三、总结

总书记指出,中国**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新时代,我们走上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实践再一次证明,由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中国**党的先进性

第1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国**党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党领

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本单元围绕“中国**党的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2课“中国**党的先进性”,通过中国**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等认识其特质,认识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指引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中国**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1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介绍了中国**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先进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记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记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

2.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理解怎样做到以人民为核心。

3.了解新时代以人民为核心的历史任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党以人民为核心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党以人民为核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

【科学精神】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投身革新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

1.**党以人民为核心的具体要求;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含义。

2.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党以人民为核心的具体要求。

课前准备

上网了解**党员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菌中发挥的作用,感悟党的人民立场,感悟党群关系。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型冠状病菌的战争打破了祥和的春节气氛。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人民投入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菌的斗争中。

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从各种媒体上获得打赢新型冠状病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感人事例。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到党的初心和使命上来,引导到党群关系上来。

二、进行新课

总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议题情境:1.播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 2020年1月25日和2月3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两次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菌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1月25日的会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1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主要的工作来抓。

在2月3日的会议上强调,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1位”。

议题问题:1.视频和文字资料强调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中国**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的根本立场?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组织答案,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知识点1.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两则材料都强调中国**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

2.党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的根本立场的原因:(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

A、党的性质: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党的执政理念

议题问题3. 两则材料也同时展现了中国**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分析材料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4.整合本节课知识,分析中国**党应该怎样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的根本立场?

5.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党在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