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履带拖拉机变速器改进设计Ⅱ(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履带拖拉机变速器改进设计Ⅱ(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履带拖拉机变速器改进设计Ⅱ(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履带拖拉机变速器改进设计Ⅱ(全套图纸)

履带拖拉机变速器改进设计Ⅱ

摘要

本次设计任务为:履带拖拉机变速器的改进设计。

变速箱的结构对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工作噪声等都有直接影响。变速箱主要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工作,设有空档和倒档,并设有动力输轴。

为适应农业耕作的复杂工况,要求变速箱采用多档位,以使变速箱有较宽的速比范围,以使拖拉机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种作业。该变速器采用手动啮合套换档机构,空间三轴布置方式,结构紧凑。

本次设计按照传统设计方法,本着半经验半理论的设计原则通过类比法确定方案,参照已有变速箱结构,最后以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理论对确定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校核,以满足约束条件,进而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关键词:拖拉机,变速箱,啮合套,改进设计

IMPROVED DESIGN ⅡOF TRACKED TRACTOR

TRANSMISSION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n improving design of the tractor transmiss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mission has direct effect on the tractor’s traction performance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as well as its reliability, working noise and so on. Transmission is mainly used to change the engine torque and speed reached on the driving wheel, the aim is to acquire different traction and speed in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like starting, climbing, turning and accelera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engine can work in optimum condition.The transmission has reverse gear ,zero gear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haft.

To meet the complex farming conditions, the transmission should have a multi-gear so that the transmission speed ratio can be changed in a wide scope. Then the tractor can complete all kinds of operation efficiently and high-quality. The transmission adopts the manual shift meshing sets, triaxial space layout. And its structure is compact.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uses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Based the semi-empirical and semi-theoretical design principles, the drive scheme is determined by ana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conditions, shorten the design cycle and reduce design costs, the shape and size of transmission are calculated and checked by the mechanical par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theory.

Key words: tractor, transmission, meshing sleeve, improved design

符 号 说 明

Pe 发动机标定功率, Kw e n 发动机标定转速, /min r t i 传动系总传动比

d r 履带驱动轮半径, m v 拖拉机理论工作速度, km/h b i 变速器的传动比 z i 中央传动比 m i 最终传动比 q 各档之间的公比

A 中心距, mm T 轴及轴所承受的转矩, Nm max x F 最大地面驱动力, N z F 地面支反力, N ? 附着系数

0m 整车总质量, kg g 重力加速度, /N kg K 中心距系数

m 模数, mm σ 弯曲应力, Mpa M 弯矩, Nm h L 轴承基本额定寿命用小时来表示, h P 当量动载荷, N ε 寿命指数,球轴承ε=3,滚子轴承ε=10/3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变速箱的结构分析 (3)

§2.1概述 (3)

§2.2 变速箱的总体结构分析 (3)

§2.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4)

§2.2.2 零、部件机构方案分析 (5)

§2.3 变速箱的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 (6)

第三章变速箱主要参数的确定 (7)

§3.1传动系传动比的计算 (7)

§3.1.1 传动系总传动比的计算 (7)

§3.1.2 总传动比与各部件间传动比的关系 (7)

§3.2 变速箱各档位传动比的初步确定 (8)

§3.2.1 理论车速的分段及对应的传动比 (8)

§3.2.2 变速箱各区段传动比的确定 (8)

§3.3 中心距和模数的确定 (10)

§3.3.1 中心距A的确定 (11)

§3.3.2 模数m的确定 (11)

§3.4 变速箱各传动齿轮齿数的确定 (11)

§3.4.1 传动齿轮齿数的初步确定 (11)

§3.4.2 齿数及传动比的最终确定 (13)

§3.4.3 8+4档变速箱各档的速比和速度 (13)

§3.5 本章小结 (14)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计算 (15)

§4.1概述 (15)

§4.2齿轮主参数的选择 (15)

§4.2.1 齿轮副中心距 (15)

§4.2.2 齿形角 (15)

§4.2.3齿宽系数 (15)

§4.2.4 齿轮基本参数 (15)

§4.2.5 变位齿轮参数的确定 (17)

§4.3 齿轮强度的校核 (17)

§4.3.1 拖拉机齿轮常用的加工方法 (18)

§4.3.2许用弯曲应力的确定 (18)

§4.3.3 轮齿弯曲应力的求解 (18)

§4.3.4 齿轮齿宽的确定 (19)

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 (20)

§5.1轴结构的初步选定 (20)

§5.2 轴的强度校核 (21)

§5.2.1轴T1的强度校核 (21)

§5.2.2轴T2的强度校核 (26)

§5.2.3轴T3的强度校核 (30)

§5.3本章小结 (34)

第六章轴承的选用和寿命计算 (35)

§6.1轴承的选用 (35)

§6.2滚动轴承的寿命的计算 (35)

§6.2.1 轴承的平均转速 (35)

§6.2.2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 (36)

§6.3本章小结 (37)

第七章结论 (38)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第一章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发展农业须要得到重视。那么发展农业就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成为必要,不断改进我国的农用拖拉机也就成为须要。

而且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为了提高农民劳动效率,拖拉机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我国地理条件的复杂情况,既有平原、山地,又有水田、旱地,因此既要满足平原山地拖拉机作业的要求又得适应水田旱地拖拉机的作业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时要全面周到地考虑到农业作业的复杂条件,而且要不断更新技术,以适应需要。

在我国农业作业的情况很复杂:旱地耕耙、水田耕耙、凿式犁深松、旋耕、移栽、谷物收获、肥料撒播、装载、道路运输、推土、旋转开沟等等。多种作业环境就要求拖拉机有较宽的速度范围(例如:前进档2km/h—15km/h,倒档 2.5km/h—6km/h),因此对变速箱的要求随之提高了:既要有较宽的速比范围,又得满足整车布置的要求。这就需要较多的档位,以求拖拉机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种作业。

履带式拖拉机变速箱,档位多,改进难度不小,但基于方便于农民的宗旨,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仔细克服改进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国内拖拉机变速器的设计制造水平的代表为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其中,以东方红-1302R橡胶履带拖拉机变速器为典型。该变速箱继承了以往东方红履带拖拉机产品的诸多优点,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了多项新颖结构的设计技术,实现了东方红履拖产品的升级换代,特别适合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面积农田作业。该变速器为(12+4)档位啮合套换档机械传动变速箱,高、中、低、倒四个换档区域,每个换档区域有四种速度,整个变速箱变速范围大,适应多种农机具耕作要求,工作效率高。

国外同类产品的设计水平高、制造技术先进,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变速箱,电子、液压技术的应用使拖拉机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种作业。其中以美国的凯斯的“美洲狮”PUMA195拖拉机配用的变速器为典型。该变速箱堪称最好的全动力换档变速箱之一。标准配置的18x6电子全动力换档变速

器,在发动机的飞轮上采用了专利技术的扭矩传感系统,用来测量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变速箱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和行驶速度自动变换档位,确保了拖拉机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并减小了燃油消耗。

所以,我国的拖拉机变速箱的设计改进空间较大,对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第二章变速箱的结构分析

§2.1 概述

变速箱的设计需要在整车设计的总体原则下结合变速箱要满足的具体功能展开。因此本着好用、好造、好修的总原则,力求产品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变速箱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拖拉机获得不同使用工况下合适的牵引力、方向和速度,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下工作;并能在发动机运转时可较长时间的停车。

本次设计是针对“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变速箱”进行改进。该拖拉机使用工况复杂:旱地耕耙、水田耕耙、凿式犁深松、旋耕、移栽、谷物收获、肥料撒播、装载、道路运输、推土、旋转开沟等等。多种作业环境就要求拖拉机有较宽的速度范围(前进档2km/h—15km/h,倒档2.5km/h—6km/h)。所以设计中将围绕以下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档数和传动比,保证拖拉机有必要的动力性和较宽的工作速度;

(2)设置空档,以使发动机在启动、怠速、换档时切断发动机动力传输;

(3)设置倒档,使拖拉机能倒退行驶,实现需要的工作速度;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在停车时使发动机和传动系彻底分离,可以安全地进行功率输出;

(5)传动路线短,即动力流经的齿轮副少,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

(6)工作可靠,换档省力、方便,不得有跳档、乱档以及较高的换档冲击等现象发生;

(7)噪声低,温升小,制造容易,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

§2.2 变速箱的总体结构分析

机械式变速箱因为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工作可靠等优点,所以在不同形式的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一、固定轴式变速箱

变速箱传动机构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两类。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和多中间轴式变速箱。固定轴式应用最广泛。两轴式变速箱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由于中间轴式变速箱直接档工作时,其第一轴的常啮合齿轮与第二轴的各档齿轮分别与中间轴的相应齿轮啮合,且第一,二轴均不承受径向载荷载荷,只起传递转矩的作用。因此直接档的传递效率高,磨损及噪声也较小,另外中间轴式在齿轮中心距较小的情况下仍可获得大的一档传动比,这些是中间轴式变速箱的突出优点。其缺点是除直接档外其他各档位的传动效率低。

在通常的三轴式变速箱中,发动机的转矩由第一轴传至第二轴,只经过一根中间轴。这种变速箱在装上转矩高于1200-1300Nm的大功率的柴油机时,其齿轮、轴和轴承都要承受很大的载荷,这会导致过早被损坏。所以对于一些重型汽车,一般采用多中间轴的结构。这种变速箱具有2-3根中间轴,在传递同样转矩的情况下,变速箱齿轮的宽度和质量可分别减少40%和20%,变速箱的整体质量和轴向尺寸也减少很多。

二、倒档布置方案

倒档一般布置在主变速箱内,这便于在行驶中挂入倒档。若要得到较多的倒档,可将倒档布置在副变速箱内,这对于推土、装载等梭行作业的拖拉机较为方便,每个前进档有相应的倒档。但在前进运输工作中使用倒档时,有的档位需要操纵主副变速杆。为实现倒档传动,有些利用在前进档的传动路线中,加入一个中间传动齿轮的方案,也有利用两个联体齿轮的方案。前者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中间传动齿轮的轮齿,是在最不利的正、负交替对称变化的弯曲应力状态下工作,而后者是在较为有利的单向循环弯曲应力状态下工作,并且使倒档传动比略有增加。

变速箱的倒档或一档因传动比大,工作时在齿轮上作用的力也增大,并导致变速箱轴产生较大的挠度和转角,使工作齿轮啮合状态变坏,磨损加快、噪声增大。为此,变速箱的倒、低档都应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处,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档顺序布置各档位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装配容易。

一、齿轮形式

变速箱使用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虽然制造时稍为复杂,且工作时会有轴向力,但因其使用寿命长,传动平稳和噪声小而得到广泛使用,直齿圆柱齿轮多用于低档和倒档。

二、换档结构形式

变速箱换档机构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档三种形式。

汽车行驶时,因各齿轮有不同的角速度,所以用轴向滑动直齿换档会在齿轮端面产生冲击并伴有噪声,而且换档行程较长。但直齿滑动齿轮结构简单,制造、拆装与维修容易,并能减少旋转惯量。现在一般用于一、倒当。

当变速箱第二轴上的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时,可以用移动啮合套换档。这时,不仅换档行程短,且承受换档冲击载荷的接合齿齿数多。目前,该换档方式只在某些要求不高的档位及重型车变速箱上应用。

使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档,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但它有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等缺点,不过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三、轴承

以前变速箱的支承广泛采用滚珠轴承、滚柱轴承和滚针轴承。现在变速箱的设计趋势是增大其传递功率与质量之比,并要求它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性能,而上述轴承型式已不能满足对变速箱可靠性和寿命所提出的要求,故使用圆锥滚柱轴承的在逐渐增多。其主要优点如下:圆锥滚柱轴承的直径较小,宽度较大,因而容量大,可承受高负荷;其锥体、外圈和滚子间基本的几何关系使滚子能正确对中,确保轴承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圆锥滚柱轴承的接触线长,如果锥角和配合选择合适,可提高轴和齿轮的刚度,降低齿轮噪声,减少自动脱档的可能,并大幅度提高其寿命;采用圆锥滚柱轴承的变速箱,一般将变速箱壳体设计成沿纵向平面分开或沿中心线所在平面分开,这样可使装拆和调整轴承方便。

§2.3 变速箱的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

综合上述分析及改进履带式拖拉机变速箱的设计任务要求:已知的设计数据为拖拉机的整备质量为7500kg 、发动机标定功率Pe =106kw 、标定转速

e n =2300/min r 、单作用离合器、履带的滚动半径为d r =0.346m 、车速范围为

(前进档2—15 km/h ,倒档2.5—6km/h )、档位数为8+4档,确定方案如下:空间三轴(花键轴传动)、主副变速箱(区)一体式、双变速杆(一个操纵副变速区的高、低和倒挡,另一操纵主变速区的Ⅰ-Ⅳ档)、手动啮合套换档。

图2-1 变速箱传动结构方案简图

对变速箱传动结构方案进行分析:Z1和Z2为常啮合齿轮,Z1通过花键与轴T0联接;副变速区的前进高、低档及倒档分别空套在T1轴,通过啮合套传递动力;主变速区的Ⅰ-Ⅳ档的主动齿轮均通过花键与空心轴T2联接;主变速区的Ⅰ-Ⅳ档的从动齿轮均空套在T3轴,通过啮合套传递动力。主变速区的Ⅰ-Ⅳ档主从齿轮为副变速区的前进高、低、倒档公用,所以在进行传动比分配时一定要考虑到主变速区的Ⅰ-Ⅳ档主从齿轮所确定的传动比应作为公比计算。倒档的传动布置较为巧妙,通过Z15、Z16和Z16’、Z17两对

齿轮将动力传递到T2轴,其中Z16’通过内花键与Z16的加长齿圈联接。

第三章 变速箱主要参数的确定

§3.1 传动系传动比的计算

§3.1.1 传动系总传动比的计算

传动系的总传动比是根据拖拉机的工作速度和发动机的标定转速来确定的。总传动比t i 按下式计算:

0.377/t e d i N r v

= (3-1)

已知参数如下示:

发动机标定转速n e =2300r/min ,履带的滚动半径为r d =0.346m ,理论车速v 为:前进档v =2~15 km/h ,倒档v =2.5~6km/h ,则代入上式有:

表3-1 理论速度对应的传动比范围

§3.1.2 总传动比与各部件传动比间的关系

总传动比与各部件传动比间的关系一般表达为: t b z m i i i i =

(3-2)

且已知参数有:传动系变速箱输出端到最终端间的传动比z m i i =21.315,则变速箱传动比b i 如下表:

表3-2 变速器传动比范围

§3.2 变速箱各档位传动比的初步确定

由于发动机的标定转速多在1500r/min 以上,且以2000~2500r/min 较多,并有提高的趋势。所以变速箱的多数档为减速档,传动比大于1,个别升速档的传动比不宜小于0.8,单对齿轮的传动比不宜小于0.6,以避免齿轮转速过高而两增大齿轮上的动载荷和增加搅油损失。

要保证拖拉机工作速度的范围,使变速箱各档传动比能“拉的开”距离。 为了减少零部件的尺寸和质量,应降低零部件的载荷。为此,应尽量使前级部件的传动比减小,而使最终传动的传动比增大。所以,变速箱的传动比以较小为宜。

综合上述内容,变速箱的传动比可以按下式初算:

max

min

0.6/b

i v

v

≤≤ (3-3)

§3.2.1 理论车速的分段及对应的传动比

理论车速如下表:

表3-3 理论车速的分段

依据下式可以求得相应传动比:

0.377/b e d i N r v = (3-4)

表3-4 各速度区段对应的传动比范围

§3.2.2 变速箱各区段传动比的确定

参照原变速箱方案,变速箱传动比不宜过大,个别升速档的传动比不宜小于0.8且单对小于0.6,单对减速档传动比不大于2,且要保证较小的传动公比,进行各档传动比分配。由于主变速区的Ⅰ-Ⅳ档传动比为副变速区的前进高、低档和倒档的公比,所以变速箱各区段传动比的分配思路为:先初步确定常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之后确定前进低档的传动比范围,初选该档副变

速区的传动比,然后确定主变速区Ⅰ-Ⅳ档的传动比范围,且要保证有较小的传动公比(约为1.3);最后以主变速区Ⅰ-Ⅳ档的最大和最小传动比为公比,结合前进高档和倒档总传动比范围来确定副变速区前进高档和倒档的传动比。整个传动比分配过程中,前后相关,需要反复细致地调整,以确定合理的传动比。以上思路可简化为下式:

n bt bi

i

i i =

∏ (3-5)

i 代表变速箱各级传动,i =1,2… 一、前级减速常啮合齿轮Z2/Z1的确定

由于变速箱整体结构的限制,及对后级传动比不宜过大的要求,该级传动比不宜太小,初步定位:传动比Z2/Z1=1.84。各速度区段对应的中后级传动比范围为:

表3-5 变速器中后级总传动比范围

二、前进低档齿轮Z4/Z3的确定

初步将Z4/Z3定为2.05,那么对应的Ⅰ-Ⅳ档传动比范围为:

表3-6 主变速区传动比范围

根据下式求得Ⅰ-Ⅳ档传动公比:

q = (n 代表档位总数) (3-6)

将表3-6数据代入上式有:

1.33q =

那么根据下式可求得对应各档传动比:

min r bj i i q = (j 代表档位j =Ⅳ,Ⅲ,Ⅱ,Ⅰ;r =

0,1,2,3)

(3-7) 对应各档传动比如下表:

表3-7 主变速区各档传动比

三、前进高档齿轮Z14(9)/Z13的确定

将表3-5的数据代入下式求得传动比为:

1max 1/bg i i i = (3-8)

1 1.53/1.870.82bg i ==

2min 4/bg i i i = (3-9) 20.64/0.790.81bg i ==

取其平均值如下:

12()/2(0.820.81)/20.815bg bg bg i i i =+=+=

四、倒档齿轮Z16/Z15的确定

计算方法同前进高档,求得传动比为:

1.625bR i =

由于倒档是通过Z15、Z16和Z16’、Z17将动力传递到空心轴T2,而它们的传动比受中心距的约束,在这先不作确定。

§3.3 中心距和模数的确定

由于中心距和模数的初步确定都与变速箱输出的计算转矩有关,所以补充有关变速箱输出计算转矩T3的求解。

根据文献[6]中有关汽车驱动的地面附着条件并结合驱动力与转矩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地面附着条件为:

max 0z Fx F m g ??== (3-10)

将0m =7500kg ,g=9.8N/kg ,取?=0.85代入上式有:

max Fx =62475N

地面驱动力与转矩的换算关系:

3max //d t T T Fx r i η= (3-11)

查取参考文献[8]表1-1:T η=90%?92%=82.8%且结合前面相关数据计算:

3624570.346/21.315/0.828T =?=1224.8 N

§3.3.1 中心距A 的确定

变速箱中心距即齿轮箱壳体孔中心距,是齿轮传动装置的一个重要尺寸参数,由齿轮强度、轴承尺寸和寿命等条件所决定。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中心距,以缩小变速箱体积和减轻质量。变速箱输出齿轮副的中心距可按下式估算:

3A = (K 一般取14~16) (3-12) 如第一级中心距2A 与第二级中心距3A 不相等,一般有:230.85A A = , 相应第的一级齿轮副的输出转矩2T 为:230.6T T = 。

由于是改进设计,中心距A 已由原变速箱尺寸决定,即输出轴T3到二级中间轴T2间的中心距A3=157.5mm ,轴T2到一级中间轴T1间的中心距A2=135mm ,轴T1到轴T3间的中心距A2’=152.5mm 。 §3.3.2 模数m 的确定

在满足齿轮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齿轮模数,以提高齿轮的重合度,从而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减小振动和噪声,并减少齿轮的重量和金属消耗。一般以经验公式估算:

(0.4m =— (3-13)

将T3=1224.8N 代入上式有:

(0.40.6) 4.3 6.4m ==—— ,在GB1357《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标准中查取m=5。

§3.4 变速箱各传动齿轮齿数的确定

§3.4.1 传动齿轮齿数的初步确定 一、齿数与传动比间的关系

中心距A 和齿数和h Z 间有以下关系:

2/h Z A m = (3-14) 主、从齿轮的齿数与对应的传动比有以下关系:

2/1i Z Z = (3-15) 综合以上两个公式有齿数和传动比的关系如下:

1/(1)21

h h Z Z i Z Z Z =+=- (3-16)

二、中心距A 与齿数Z 模数m 间的关系

1.不同的A 和m 对应的齿数和h Z 为:

表3-8 由中心距和模数确定的齿数和h z

2. 不同的A 和m 对应的传动比为:

表3-9 不同齿数组合对应的传动比

§3.4.2 齿数及传动比的最终确定

将初步确定下来的传动比和由中心距、模数确定下来的传动比进行比较,且尽量避免成对齿轮齿数有公约数、齿轮变位,最终确定的传动比及相应齿数如下表:

表3-10 各齿轮副对应的传动比

§3.4.3 8+4档变速箱各档的速比和速度

综合上述内容,8+4档变速箱各档速比如下表:

表3-11 8+4档变速器各个档位的传动比

根据公式3-4,带入上表数据可求得相应车速:

表3-12 8+4档变速器各个档位对应的车速

分析上表,前进档高、低档速度区段没有交叉,最低车速接近设计要求,但最大车速比设计要求的15km/h稍低些。总体来说,各个齿轮副的传动比分配较为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3.5 本章小结

变速箱传动比分配的思路如下:

(1)根据理论车速求解前进档和倒档对应的总传动比范围。

(2)根据传动系总传动比与变速箱传动比的关系,求出变速箱的传动比范围。

(3)结合经验及传动方案,确定变速箱各传动齿轮副的传动比:先将理论车速分段并求解相应传动比范围;再确定常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之后确定前进低档的传动比范围,初选该档副变速区的传动比,然后确定主变速区Ⅰ-Ⅳ档的传动比范围,且要保证有较小的传动公比(约为1.3);最后以主变速区Ⅰ-Ⅳ档的最大和最小传动比为公比,结合前进高档和倒档总传动比范围来确定副变速区前进高档和倒档的传动比。

动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动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篇一:动漫设计毕业论文的题目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的题目 1 三维角色动画演示设计研究 2 从时代文化特点看网络游戏角色设计 3 网络游戏设计的数字文化环境特征 4 漫画创作的流行文化特点 5 二维动画计算机后期合成技术探索 6 二维动画设计中的背景透视技巧研究 7 动画背景制作风格与技术探索 8 影片《千与千寻》二维动画分镜头技术解析 9 迪斯尼动画片中的角色运动规律分析研究 10 循环动画在电子读物中的应用 11 日本动画中的角色体系 12 中国古典题材游戏的人物设定 13 欧美奇幻文化对网游造型的影响 14 休闲游戏人物设定研究 15 时间表在原画设计中的应用 16 仿真数字人物的制作 17 三维游戏角色贴图的研究 18 三维动画中的角色运动设计 19 三维动画短剧的设计与制作

20 二维动画制作中的场景转化 21 游戏中的场景设定 22 三维动画中的骨骼设定 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动画片色彩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创作者能够吸收和借鉴各种创作元素,比如电影中的色彩元素,国画中的色彩元素,民间皮影、剪纸中的色彩元素等,而且我国的动画创作者还能大胆学习国外先进的色彩设计经验,移植国外成熟的创作模本,来为我国的动画创作服务。但是,我国动画片色彩设计走向成熟与辉煌的路还很遥远,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去应对、解决一系列问题,调整与完善现有条件的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并且在学习与反思中发现新的运作思维模式,从而开拓出一片更为广阔、自由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动画片色彩人物造型艺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artoon color design of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which the creators could absorb and draw from all kinds of other creating elements, such as the color elements of the films, the Chinese paintings, the shadow plays and paper cut. And our creators also study from advancing foreign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要求

毕业实习要求 一、实习目的 在学完专业理论课之后,为了进一步掌握所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相关专业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安排本次毕业实习。 二、实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要求: 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加工、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典型机械设备(传统机械加工设备、数控机床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基本技能要求 1. 通过机械加工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气设备运行、维修与安装的操作技能和工艺知识;了解机械加工过程;了解常见电机、电器的基本结构,为进入毕业设计建立感性认识。 2. 通过机械拆装实习了解机械装配、拆卸和修理的一般知识,了解装配和拆卸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3. 了解本专业机械设计的流程,熟悉机械加工制造的流程,能够正确地操作和使用传统的机械加工设备,能根据设计图纸做一般性的独立操作。 三、实习时间 2019年3月4日至3月17日 四、实习要求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按学校实习计划和统一要求,到选择的实习单位开展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应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2、虚心向实习指导老师请教,尊重领导;注意精神文明建设,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同时与实习单位搞好团结。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的认识。 3、2019年6月15日之前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不得少于2000字。

毕业论文要求 一、收集资料阶段 学生根据毕业论文提出的设计要求,结合毕业实习,围绕选定的课题查阅相关专著、教材、期刊等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整理。 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 1、方案确定阶段(2019年3月18日-2019年3月31日) 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关于有关课题的发展状况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认为可行的条件下,进入论文硬件、软件设计阶段。 2、硬件、软件设计阶段(2019年4月1日-2019年6月13日) 学生根据确定好的方案,首先进行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阶段学生需掌握相关的软件,然后软件设计时学生需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经指导教师审核后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3、论文撰写阶段(2019年5月27日-2019年6月15日)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修改建议,润色要求,进行加工、整理、达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有自己独到的内容,经指导教师审批签字通过,按学校统一要求打印。要求字数不低于10000字。有些设计题目需出相关的设计图纸(详见设计题目)。 三、毕业论文排版格式要求 1、论文包括摘要(包括摘要和关键词2部分,中文(小四,宋体);英文(小四,Times New Roman))、目录(小四,宋体)、正文(小四,宋体)、致谢(小四,宋体)、参考文献(五 号,宋体)五个部分; 2、纸型:A4;字体:宋体;全文行距1.5倍; 3、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步)编号。 4、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 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5、提交论文的电子版稿,打印并装订成册。 6、有图纸要求的同学还需提交相关图纸。 7. 将毕业论文和相关图纸放进牛皮纸档案袋封存。 毕业设计题目选题表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一、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指导教师专业(方向)学院 1 大学生方程 式电车总体 布置设计 白阳殷德军车辆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2 膏体推进剂 管道输运仿 真及试验 叶小 兵 陈雄 武器系统 与工程(火 箭弹) 机械工 程学院 3 非接触气隙 隔离DC/DC变 换器设计 朱幸朱丽 测控技术 与仪器 机械工 程学院 4 变支撑约束 下的大型丝 杠旋铣动态 响应特性分 析 顾旻 杰 王禹林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 程学院 5 大学生方程 式赛车悬架 及转向系统 设计与仿真 谢臻殷德军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械设 计) 机械工 程学院 6 轮毂生产系 统分析与优 陶梦刘庭煜工业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化——布局分析与优化 设计 7 导游机器人 行走功能控 制系统设计 刘雪 松 韩军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 程学院 8 可编程电子 时间引信炸 点控制电路 原理实验系 统开发 宋琦丁立波 武器系统 与工程(探 测制导与 控制) 机械工 程学院 9 119mm脉冲发 动机组设计 姚学 斌 余陵 武器系统 与工程(火 箭弹) 机械工 程学院 10 适用于电磁 脉冲炮弹的 脉冲调制网 络研究 沈杰潘绪超 武器系统 与工程(弹 药) 机械工 程学院 11 5足仿生机器 人机构设计 卜庆 伟 张龙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械工 程学院

与运动学分 析 (机电工程) 12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NC 程序编译器设计与开发 顾星炜 袁红兵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程学院 13 基于K 型热电 偶的测温系统设计 韩伟 卜雄洙 测控技术 与仪器 机械工程学院 14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壅塞式燃气流 量调节装置 设计 余业辉 陈雄 飞行器设 计与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15 银改性MIL-101制备及吸附放射性碘研究 陈羽 杨毅 辐射防护 与环境工 程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16 新型电容除离子(CDI)电极的制备与 王祎 韩卫清 环境工程 环境与生物工 程学院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BSG2213宽带砂光机 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BSG2213 Wide Belt Sander 摘要 砂光机是利用磨具对各种板类,木制品构件进行砂削加工的设备。砂光机在人造板和家具行业中使用面广,需要量大,品种较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砂光机的特点是适应性强,能提高工作的尺寸精度,也能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是木材加工的重要机床之一。 综合了以上考虑之后,我将本次设计的题目定为BSG2213型单面双砂架上砂式宽带砂光机,履带送料,辊式砂架定厚,压磨式砂架精磨的组合。压磨式砂架由接触辊,压磨器,导向辊和张紧辊组成。 为了防止重心过高引起整机振动,设计中将主电机置于下方,并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驱动辊旋转,使整机重心下降,有效增强了整机的稳定性。 毕业设计附图地址: 因为真诚,所以信任!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淘宝店铺: 关键词:宽带;砂光机;压磨式砂架;压磨器;辊式砂架

ABSTRACT Belt Sander is the equipment utilizing attrition tool for machining to every kind of board and woodwork component. The belt sander is widely applicated in the wood-based plate and furniture trade, the requirement is very large. The belt sander have lots of variety and develop fast in recent years.The sander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good adaptability, so it can improve the size precision of the work, take from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work piece,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lathes of wood working. After integrate the consideration of above decided to design a machine named BSG2213. It has two sand belt shelves which locate on the up part of the sander, feed with track, and have the two kinds of sand shelves. To avoid too big vibrating from the gravity if it was located high, and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drives the roller with leather belt. This design attaches a good stability. Key words: Wide Belt; Sander; Press Abrading Grinding Shelf ; Pressing Block; Rolling Grinding shelf 目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篇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姓名:张宝坤 学号: 002912 性别: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批次: 0703 层次:专升本 电子邮箱: zhbk56789@https://www.doczj.com/doc/3511968414.html, 联系方式: 0951-158******** 学习中心:宁夏奥鹏 指导教师:崔厚玺 XX年4月6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

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6 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6 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6 第三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 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8 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8 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9 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10 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12

动画毕业设计论文

江都职教集团电信系 2008级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标题: flash动画设计 作者姓名:王彗彗 指导教师:沈俊 完成时间: 2013年3月20号 实习单位:扬州华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都职业教育集团电信系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沈俊

2013年3月20日 前言 本设计是用FLASH CS3多媒体软件制作的一个简单的片头。FLASH是一个优秀的绘图与动画制作软件,通过文字、图片等动画制作和关键帧的使用做出令人心动的动画效果。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FLASH动画制作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特效为设计方向,本设计主要介绍了Flash的动画优势以及发展优势,以及我制作这个动画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制作动画的过程以及截图。FLASH 是由美国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用于矢量图编辑和动画创作的专业软件。FLASH 软件主要用于动画制作,使用该软件可以制作网页交互式动画,还可以将一个较大的交互动画。 FLASH还被广泛用于多媒体领域,如交互式软件开发、产品展示等多个方面。随着FLASH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许多完全使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作品。由于FLASH具有支持交互、文件体积小、效果棒等特效,并且不需要媒体播放器之类软件的支持,因此这样的多媒体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FLASH是一个优秀的矢量绘图与动画制作软件,它秉承了矢量绘图软件的所有优点,能制作出声色俱佳的动画效果。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能使得设计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出高品质的动画,图片的特别处理,使FLSAH具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本设计主要是用FLASH CS3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的一个简单的片头,其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动画和音频两部分。利用这种多媒体软件来制作片头,用FLASH 软件做出的动画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它能够把一些矢量图、位图和歌词、文字做成交互性很强的动画,不仅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使其更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flash片头动画,创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 -------------------------------------------------------------------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 -----------------------------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 ----------------------------------------------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 ----------------------------------------------7 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 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0**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XX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 20 年月日

摘要 摘要 多层热压机是生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设备。目前设备制造厂生产的热压机已基本定型,为了改进热压机的结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本文主要对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热压机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设计分析和计算,使下托板在结构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率。设计主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理念,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热压机的机架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钢板焊接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方便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并且,选材主要使用了工字钢、角钢等常用材料,使用钢板焊接的加工工艺,因而,生产工艺性较好,一般机械厂均能制造。设计中主要使用了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使用了Pro\E软件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词: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设计,受力分析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multi-layered hot press is the production plywood, the shaving board, building board and so on density fiberboard major installations. At present the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s hot press has finalized basically, to improve hot press'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five side thrust type hot press structure, and to hot press's important part under carrier's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and the rigidity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causes the carrier to be more reasonable in the structure, reduced the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aised the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main union existing design idea, in conforms to und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remise, in the design in press's rack whole has mainly used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closed type rack, this kind of structure manufacture convenience does not need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selection has mainly used the I-steel, the angle steel and so on commonly used material, uses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steel plate welds, thu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s good, generally the machine shop can make. In the design has mainly used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soft wares Pro \ E and so on, used the software Pro \ E to carry on the stress analysis. Key words: lateral pressure type, thermal-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stress analysis II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2020年动画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

2020年动画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动画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希望能帮助到您! 范文一: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还有很多老师、同学和同事的帮助。×××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屈云霞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屈云霞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另外,感谢校方给予我这样一次机会,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个课题,并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予我们各种方便,使我们在即将离校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能够更多学习一些实践应用知识,增强了我们实践操作和动手应用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再一次对我的母校表示感谢。 范文二: 本论文在×××老师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构思和内容,无不凝聚着组成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与学校的精心指导和无私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各位领导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动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

课老师的认真负责,学校的精心栽培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表现。 范文三: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设计和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自己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周刚伟老师。周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开题报告的确定,中期检查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除了敬佩周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在毕业设计中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在本次设计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设计的完成将变得非常困难。还要感谢大学两年来所有的老师,特别是牛晓玲老师,魏继松老师,何亚楠老师,她们在我的毕业设计中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在老师们的无私指点下,我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我以后的扬帆远航注入了动力。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母校——××××职业技术学院两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在此,我谨向学院的各位领导和尊敬的导师表示我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两年的大学生活带给我们每个同学的是丰硕的果实和美好的回忆,我们即将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虽然时间无情,但是我们联系不断;真心祝愿敬爱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也祝亲爱的同学们工作顺利,前程似锦!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终稿

摘要 转动惯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程参数,如何准确地测量转动惯量在工程上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针对ZME-1综合力学实验台“三线摆”法测转动惯量测量实验,设计出一套能够较精确的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实验辅助装置。该装置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获取三线摆盘转动的周期信号。经在实验室检验该转动惯量测量装置,能准确稳定的采集到周期旋转信号。 关键词:转动惯量,三线摆,实验辅助装置,非接触式测量 专业DOC资料.

ABSTRACT The moment of inertia as an important engineering parameters, how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inertia accurately has a magnificen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ject.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trilinear pendulum method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inertia at the ZME-1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bench. Designing a more accurate system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inertia, the system can display real-time swing cycle, automatically calculates the moment of inertia data. Designed non-contact measurement can be convenient, fast,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ree-wire pendulum rotation cycle. The moment of inertia measure equipment has been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hat can collect the periodic turn signal accurately and stably. Key words : Moment of Inertia, Trilinear Pendulum, Measurement System, Assistive Devices, Non-contact measurement 专业DOC资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7 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 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第四章轴的加工工艺方案---------------------------------------------9 4.1零件图工艺分析----------------------------------------------------9 4.2选择毛坯--------------------------------------------------------------10 4.3确定加工顺序-------------------------------------------------------10 4.4选择夹具及确定装夹方案--------------------------------------11 4.5选择加工刀具---------------------------------------------------11

动画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设计报告) 题目:动画短片《 WAIT ME 》的设计报告 学院:艺术与设计 专业名称:动画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五年五月

动画短片《 WAIT ME》的设计报告 摘要:动画短片《wait me》主要以flash二维动画软件来制作。短片以鲜明亮丽的色彩气氛营造出愉快的场景,带给观众温馨的感觉。本作品通过多种创作方式的运用,力求在作品的空间中淋漓尽致地衬托、渲染和营造场景及角色,以传递故事的正面能量。随着动画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动画的可观性也日益增强,动画靠着基本的动作运动规律,色彩鲜明的场景维持可看性和流畅性。因此,动画片要以客观物理运动规律和丰富的场景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模拟和叙述。本动画短片着重体现了FLASH动画的这两方面特点。 关键词:wait me、场景制作、二维动画 指导老师签名:

The design report of the animated short film 《WAIT ME》 Abstract:《Wait me》animation film mainly to flash 2D animation software to produce. The short film creates a pleasant scene with a bright color atmosphere,Bring the audience warm feeling.The application of this work through a variety of creative ways,Strive to vividly foil, rendering and create scenes and roles in the space of the work,To pass the positive energy of the story.With the ani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mature,The observability of the animation is also growing.Animation by the basic movement of the law,Color vivid scene to maintain the can see and fluency.So,The anim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objective physical motion and rich scenes,Instead of simply simulation and narration.The animation film focused on the FLASH animation of these two aspects. Keywords:wait me, Scene production, 2D animation Instructor signature: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定稿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摘要 转动惯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程参数,如何准确地测量转动惯量在工程上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针对ZME-1综合力学实验台“三线摆”法测转动惯量测量实验,设计出一套能够较精确的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实验辅助装置。该装置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获取三线摆盘转动的周期信号。经在实验室检验该转动惯量测量装置,能准确稳定的采集到周期旋转信号。 关键词:转动惯量,三线摆,实验辅助装置,非接触式测量

ABSTRACT The moment of inertia as an important engineering parameters, how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inertia accurately has a magnificen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ject.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trilinear pendulum method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inertia at the ZME-1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bench. Designing a more accurate system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inertia, the system can display real-time swing cycle, automatically calculates the moment of inertia data. Designed non-contact measurement can be convenient, fast,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ree-wire pendulum rotation cycle. The moment of inertia measure equipment has been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hat can collect the periodic turn signal accurately and stably. Key words : Moment of Inertia, Trilinear Pendulum, Measurement System, Assistive Devices, Non-contact measurement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毕业论文 题目:柴油机“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班级:机制1103班 姓名:高红岩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指导教师:孙卓 摘要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制造过程中工艺水平的高低。 连杆作为传递力的主要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动力机车上,是各类柴油机或汽油机的重要部件。连杆在传递力的过程中,承受着很高的周期性冲击力、惯性力和弯曲力。这就要求连杆应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疲劳性能。同时,因其是发动机重要的运动部件,故要求很高的重量精度。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连杆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加工制造工艺。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制造装备、连杆、加工工艺 目录 绪论..................................... (4) 一.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4) . 零件的作用及保护措施 (4) . 毛坯材料的选用、制造并绘制毛坯图 (6)

. 连杆工艺规程的设计 (9) . 零件的工艺过程分析 (13) . 工艺方案的确定 (15) . 机械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6) . 工序工时定额的计算 (19) 二. 连杆机械加工技术近期发展 (22) 三. 连杆的修复 (24) 四. 工装设计 (25) 五. 总结 (33) 六. 致谢 (34) 七. 参考文献 (35) 八. 毕业设计任务 (36) 绪论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制造过程中工艺水平的高低。 将设计图样转化成产品,离不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因而它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保障。离开了它,就不能开发制造出先进的产品和保证产品质量,不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是在人类生产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机械制造工艺的内容极其广泛,它包括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