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47页word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46
中国移动通信WLAN系统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维护管理规定(暂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66)第二章网络结构管理 (66)第三章维护组织 (77)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77)第二节WLAN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责任划分 (99)第四章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1010)第一节各种岗位责任制 (1010)第二节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12)第三节维护作业计划 (1313)第四节技术档案与资料管理 (1313)第五节仪表与工具管理 (1515)第六节备品备件与材料管理 (1515)第七节请示报告制度 (1515)第八节WLAN网络测试制度 (1616)第九节技术交流与组巡制度及第三方测试 (1616)第十节割接与验收 (1717)第五章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818)第一节通则 (1818)第二节设备的日常维护 (1919)第三节网管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故障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故障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故障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设备故障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软件版本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通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通信维护企业移动通信基站维护规程范本(试行)通信维护企业移动通信基站维护规程范本(试行)COMCYWJ001-2007前言为适应当前通信行业发展和通信网络维护管理的需要,规范通信网络维护企业的行为,保障通信网络优质、高效、安全的运行,为客户提供可靠、优质的通信维护服务。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组织编写了“通信维护企业移动通信基站维护规程范本”(试行),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由相关专业专家编写,并邀请行业内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参与审稿。
规程简明扼要、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规程适用于通信网络代维服务企业,作为自维的通信网络运营企业可参照执行。
本规程编写力求统一、规范维护工作行为,使之适应当前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
规程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运维专业委员会联系。
本规程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主要起草人:冯璞李文昌韩卫东周然赵银山王珍余世伟袁立支孙文杰李树宇尚瑞参加本规程评审的单位有:信息产业部通信工程定额质监中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江西网新方正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梅泰通信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城通网络运行维护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审稿人:王建军、王红远、罗钢、支春龙、高健、俞航、李莉、王燕、王睿、王平、宫本文、侯春辉、苏亚民、冯璞、杨西光、黄欣、丁振中、方杰先、沈伟东、曲煜、张绍宁、路斌。
二OO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维护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2)第三章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3)第一节值班制度 (3)第二节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4)第三节仪器仪表、车辆及工机具管理 (4)第四节备品、备件、维护材料管理 (5)第五节请示报告制度 (6)第六节包片制度 (6)第四章维护项目接收 (7)第一节维护项目接收程序 (7)第二节接收资料 (7)第三节现场复核 (7)第四节接收报告 (8)第五节基站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9)第五章维护规则 (10)第一节通则 (10)第二节维护方案的编制 (11)第三节日常维护及定期测试 (13)第四节铁塔及天馈线系统维护 (16)第五节电源系统的维护 (17)第六节基站主设备的维护 (20)第七节基站传输设备的维护 (20)第八节基站附属设备的维护及机房环境 (22)第九节防雷与接地系统 (23)第十节障碍处理及应急供电 (23)第十一节突发事件处理 (24)第十一节基站搬迁改造 (25)第十二节基站割接 (26)第十三节维护报告、报表及相关资料 (27)第六章质量管理 (28)第一节通则 (28)第二节维护质量统计与分析 (29)第三节生产质量分析会 (30)第四节维护质量监督检查和考核评定 (31)第七章安全生产及保密 (31)第八章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 (33)附录一基站障碍抢修流程 (33)附录二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35)附录三基站维护主要仪表、机具 (36)第一章总则第1条.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通信网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总则篇(试行)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 (4)第一节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组织体系 (4)第二节总部、各省级分公司、专业、部门间的工作关系 (4)第三节维护界面划分 (5)第四节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机构岗位及人员配置 (7)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基本制度 (9)第一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9)第二节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0)第三节维护作业计划制度 (12)第四节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资料管理制度 (12)第五节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14)第六节重要通信保障和通信应急预案制度 (15)第七节测试制度 (16)第八节数据备份制度 (18)第九节验收制度 (19)第十节巡检制度 (20)第十一节网络运维成本管理制度 (21)第十二节网络设备互联互通管理制度 (22)第十三节保密管理制度 (23)第四章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24)第一节网络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24)第二节维保服务的管理 (25)第三节代维服务的管理 (25)第五章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 (26)第六章移动通信网络运行调度管理 (27)第一节网络调度基本制度 (27)第二节电路调度管理制度 (27)第三节软件管理制度 (28)第四节局数据管理制度 (29)第五节割接管理制度 (30)第六节重大网络调整管理 (31)第七章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质量管理 (32)第一节基本规定 (32)第二节质量统计与分析 (32)第三节质量考核评定 (34)第八章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管理 (35)第一节网络优化目的 (35)第二节网络优化职责 (35)第三节网络优化工作要求 (36)第四节网络优化资料管理 (37)第九章移动通信网络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37)第十章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操作安全管理 (38)第一节帐号、密码、操作权限的管理 (38)第二节网络设备的防病毒管理 (40)第十一章故障管理 (41)第十二章客户申告障碍的协调处理 (43)附录1:缩略语 (45)附录2:关键流程 (47)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运行维护管理规程移动分册(以下简称“本分册”)是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是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移动网络公司)各省级分公司(以下简称各省级分公司)制定本省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相关规定时的主要依据。
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OO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维护组织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二节移动电话网内业务领导关系第三节移动网与其它运营商间的责任划分第四节移动网各通信网间的责任划分第五节移动电话网内各运行维护段落的工作内容第三章维护工作基本制度第一节各级岗位责任制第二节值班与交接班制度第三节维护作业计划第四节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第五节仪表和工具管理第六节备品备件和材料管理第七节请示报告制度第八节拨打测试制度第九节组巡制度第十节割接与验收第四章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设备的日常维护第三节设备管理第四节维护设备的配置第五节维护人员的配置第五章故障处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故障分类第三节故障上报制度第四节故障处理流程第五节漫游障碍处理第六节设备故障统计第六章系统软件版本与补丁管理第一节总则第二节软件版本与补丁管理职责第三节软件版本与补丁管理制度第七章局数据管理第八章通信电路管理第九章网络优化第一节通则第二节组织结构与工作职责第三节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流程第四节网络优化设备管理第五节网络优化资料管理第六节网络优化资金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网络运行质量指标第三节运行维护质量检查第四节网络维护质量考评第十一章机房管理和安全保密第一节机房管理一般要求第二节安全规定第三节保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移动电话网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保障移动通信网高效安全运行和稳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移动交换系统、移动基站系统、移动智能网系统、移动短消息系统、GPRS系统等。
第3条移动电话网维护的目标是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4条移动电话网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1. 保证设备的完好,设备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维护技术指标及各项服务指标符合标准。
2. 搞好网络优化,保证良好的通信质量。
3. 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种通信故障,保证通信畅通。
中国电信CDMA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8年9月V1.0版本编写说明:为顺利承接CDMA网络维护工作,保证CDMA网络平稳过渡和运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织了移动网络有关维护标准、规范的编写工作,包括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维护规程、网优管理办法等内容。
本册为维护规程,包含以下文档:《维护规程总册》《分册1-网络设备维护指标和作业计划分册》《分册1-1无线网设备》《分册1-2 室内及小区分布系统》《分册1-3 基站配套设备》《分册1-4 核心网设备(电路域)》《分册1-5 核心网设备(分组域)》《分册1-6 增值业务平台》《分册1-7 信令网设备》《分册1-8 网管及支撑系统》《分册2 移动应急通信设备管理分册》《分册3 基站设备代维管理分册》《分册4 CP/SP/AP维护支撑管理分册》本次维护规程的编写总体思路是以继承为主,在原联通的移动网运行维护规程(2005年修订版)基础上,修订了与中国电信现行维护体制不相适应的内容,并根据中国电信实践经验补充了部分维护管理有关内容。
有关中国电信CDMA网络运营和维护组织主要参考《关于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下组织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电信[2008]458号)和《关于做好移动网络维护准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电信[2008]534号)。
本次修订的维护规程版本编号为2008年9月V1.0,主要用于指导CDMA网络交割过渡期内的运行维护工作。
本维护规程各分册之间以及本规程和本次编写的其他CDMA网络维护标准、规范的衔接关系如下:维护规程总册和分册关系:总册规定原则和共性内容,分册根据各类设备特性规定维护技术指标、维护作业、特定的维护管理要求等具体内容;总册是组织维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分册是实施维护工作的具体参考。
维护规程与指标体系、考核管理办法之间关系:维护规程明确维护目标、原则、工作内容以及开展各项维护工作应遵守的标准和流程;指标体系规定网络运行质量的具体指标定义,统一衡量网络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标准;考核办法则根据不同时期网络维护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每年进行修订发布,规定具体考核实施的办法。
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基本制度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榆林市分公司运维与网优中心二零零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制度 (2)第一节机房管理制度 (2)第二节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9)第三节维护作业计划制度 (12)第四节文档资料、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12)第五节测试制度 (15)第六节数据备份制度 (19)第七节验收制度 (21)第八节网络运维成本管理制度 (22)第九节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 (23)第十节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24)第十一节移动通信网络运行调度管理制度 (25)第十二节故障管理制度 (38)第二章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管理制度 (42)第一节网络优化工作要求 (42)第二节网络优化平台配置要求 (43)第三节网络优化资料管理 (44)第四节日常网络优化管理 (45)第五节边界基站的优化与管理 (45)第六节投诉处理要求 (46)第三章关键流程 (47)第一节业务响应流程 (47)第二节业务开通流程 (49)第三节故障处理流程 (51)第四节网络调度流程 (55)第五节技术支撑流程 (59)第一章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制度第一节机房管理制度第1条设备机房的环境要求1.机房必须防尘、有防静电设施。
2.机房温度要求(18-28摄氏度),相对湿度要求(20-80%);基站机房温度要求(10-35摄氏度),相对湿度要求(10-90%)。
如设备要求高于以上标准,应以设备要求为准。
3.机房地面整洁和干净,并标明机房维护出入通道。
4.机房内机架和操作台排列整齐,设备表面清洁、无灰尘和污迹,照明有应急备用。
5.机房有专用接地装置,有防静电设施、防火和烟感探测装置。
6.机房内保证维护通道和消防通道畅通,不得在路口、过道和门窗附近堆放物品。
7.机房内应设立分区标志或机房平面图,机架、DDF机架、终端设备、告警面板应做好明显的标签。
8.机房内可放置必要的抢修工具、仪器仪表、维护资料、磁带柜,其他无关物品不得放置在机房内,物品放置必须整齐有序,取用方便。
01.规程总册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第一篇:01.规程总册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 中国电信CDMA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8年9月 V1.0版本编写说明:为顺利承接CDMA网络维护工作,保证CDMA网络平稳过渡和运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织了移动网络有关维护标准、规范的编写工作,包括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维护规程、网优管理办法等内容。
本册为维护规程,包含以下文档:《维护规程总册》《分册1-网络设备维护指标和作业计划分册》《分册1-1无线网设备》《分册1-2 室内及小区分布系统》《分册1-3 基站配套设备》《分册1-4 核心网设备(电路域)》《分册1-5 核心网设备(分组域)》《分册1-6 增值业务平台》《分册1-7 信令网设备》《分册1-8 网管及支撑系统》《分册2 移动应急通信设备管理分册》《分册3 基站设备代维管理分册》《分册4 CP/SP/AP维护支撑管理分册》本次维护规程的编写总体思路是以继承为主,在原联通的移动网运行维护规程(2005年修订版)基础上,修订了与中国电信现行维护体制不相适应的内容,并根据中国电信实践经验补充了部分维护管理有关内容。
有关中国电信CDMA网络运营和维护组织主要参考《关于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下组织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电信[2008]458号)和《关于做好移动网络维护准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电信[2008]534号)。
本次修订的维护规程版本编号为2008年9月V1.0,主要用于指导CDMA网络交割过渡期内的运行维护工作。
本维护规程各分册之间以及本规程和本次编写的其他CDMA网络维护标准、规范的衔接关系如下:维护规程总册和分册关系:总册规定原则和共性内容,分册根据各类设备特性规定维护技术指标、维护作业、特定的维护管理要求等具体内容;总册是组织维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分册是实施维护工作的具体参考。
《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一单项选择题1 TD-SCDMA系统的双工方式为() A.FDD B.TDD C.CDD2 TD-SCDMA中文含义为()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A.时间 B.时分 C.数字 D.模拟3 TD-SCDMA采用的扩频带宽为()Hz A.5M B.2M C.1.6M D.1.28M4 TD-SCDMA采用的码片速率是()cps A.5M B.2M C.1.6M D.1.28M5 TD-HSDPA技术在上下行2:4时隙配比下理论峰值速率可达到()bps A.2M B.1.6MC.1.1MD.384k6 TD-SCDMA无线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分配() A.频率 B.时隙 C.码字 D.无线资源78 接力切换技术切换成功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9 TD-SCDMA的基站和()设备中都采用了联合检测技术 A.RNC B.NodeB C D.终端10 智能天线可实现下行业务信号的()发射 A.全向 B.定向 C.反向11 TD-SCDMA系统中的上行同步技术是指()间的同步 A.基站 B.终端 C.天线 D.码片12 我国为TDD规划了共()MHz频率资源 A.55 B.100 C.155 D.12013 LTE只支持()域 A.实时 B.语音 C.分组 D.多媒体14 TD-SCDMA系统与其它3G系统相比,频谱利用效率() A.较高 B.较低 C.相同 D.无法比较15 TD-SCDMA的载频宽度是多少() A:1MHz B:1.6MHz C:2MHz D:1.4MHz16 在TS0~TS6这7个常规时隙中,总是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而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
()A:TS0,TS1 B:TS1,TS3 C:TS4,TS5 D:TS0,TS417 TD由时隙帧结构决定的理想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为( ) kmA. 11.25B. 22.5C. 30D. 41.2518 TD和WCDMA相比,覆盖和容量的显著不同在于:覆盖上TD-SCDMA各种业务的覆盖半径是 ( ) ;容量上TD-SCDMA小区呼吸现象 ( ) 。
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维护组织 (5)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5)第二节与其它运营商间的责任划分 (7)第三节通信网与其它支撑系统、客服系统等间的责任划分 (7)第三章基础维护工作管理要求 (9)第一节值班与交接班要求 (9)第二节维护作业计划 (9)第三节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10)第四节仪表和工具设备管理 (10)第五节备品、备件和材料管理 (11)第六节请示报告制度 (12)第七节测试要求 (12)第八节割接与验收 (13)第九节数据备份要求 (13)第十节应急方案制定及演练 (13)第十一节维护支撑手段 (14)第四章设备管理 (15)第五章软件管理 (16)第六章局数据管理 (18)第七章故障管理 (19)第八章投诉管理 (21)第九章网络资源管理 (22)第十章质量管理 (23)第十一章优化管理 (24)第十二章安全管理 (25)第十三章机房管理 (26)编制说明 (2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保障中国移动网络及各项业务高效安全运行和稳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种网络、系统及其承载的各种业务,网络支撑手段,各种配套设备等。
第三条本规程是整个维护规程体系的总纲,是中国移动各级网络维护部门开展维护管理工作的依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各种维护管理规定,用于开展具体的维护工作。
维护规程体系中维护管理规定分为网络/系统纬度和业务纬度。
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维护和管理、故障处理等,侧重于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业务的维护管理工作包括投诉处理、业务日常测试、业务优化等,侧重于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提高端到端业务质量。
专项管理办法一般是跨专业、跨业务针对特定工作的专项管理要求,或者是某个专业需要特别强调的管理要求。
第四条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的体系架构,图示: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中国移动GSM 网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软交换网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IP承载网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短信业务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彩信业务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飞信业务维护管理规定中国移动手机报业务维护管理规定……各网络、系统维护管理规定各业务维护管理规定专项管理办法,如设备入网管理办法、软件管理办法、局数据管理办法、IP地址管理办法、域名管理办法中国移动维护规程体系第五条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作业指导书分为:电路开通规范,故障处理规范,巡检规范,客户端行为、语言及着装规范,常见故障处理,仪表使用客户端作业指导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服务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徽移动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维人员在客户端的施工操作作为面向客户的重要服务之一,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日趋增大。
为切实提高维护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可感知的服务质量,从而整体上提高安徽移动维护服务品牌,客户端维护人员应当认真遵守客户端维护规范。
一、电路开通规范电路开通主要包括:客户端电信设备安装、开通调测和客户现场简单操作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1、电路开通前的准备工作维护人员在电路开通前,应当规划好所进行的备安装、开通调测和现场培训各阶段间的衔接,制定电路开通工作计划,明确电路开通人员、施工内容、施工步骤、各步骤施工时长、是否需要客户配合、配合内容及时间等,并提交客户认可。
维护人员在进行电路开通前应根据施工内容确定需要携带的安装维修工具和材料,必要时准备特殊的工具和备件。
为体现安徽移动运维施工规范的形象,在客户端施工时,运维人员应将使用的工具、备件放入规范的工具包/袋中进行携带,工具包/袋上应有明显的安徽移动标志,并保持整洁。
2、客户端电信设备安装运维人员在客户端进行设备安装时应遵守划定范围,在设备安装前必须征求客户意见,明确设备安装位置,接电源位置,信号线在客户端的走线方式和走向等。
同时,要对用户端设备的使用环境如用户电源、接地、环境温度、湿度、防尘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在最后的开通交付报告中标识、注明。
设备安装中的注意事项:(1)设备安装位置应与用户商订,机架尺寸、高度应尽量与用户机房环境和谐,架内设备摆放整齐,面板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设备无积尘。
(2)设备安装牢固,机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符合设备抗震要求,必要时可采用辅助件进行加固。
(3)设备必须放置在干燥、整洁、平整的机架内或者桌面上。
如上架可放置在机柜的托板上,须摆放平整,固定牢靠。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上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15年编写工作组名单:组长:孙小红总编:谌刚主编:高柏峰、张赛编写人员:刘悦、邓勇、刘阳、祁峰、王超、姜松、王燕川、刘大方、宫云萍、周平利、李文云编审人员:李屹寰、解文旭、毛东峰、高柏峰、李向东、朱挺、张赛、张勇、荣革、朱建群、严国忠、陈园、靳勇目录总则 (1)第一章维护组织 (3)第一节组织架构 (3)第二节维护职责 (3)第三节岗位职责 (11)第四节维护费用 (13)第二章基本作业制度 (15)第一节通用制度 (15)第二节远程维护制度 (31)第三节现场维护制度 (35)第三章网络运行维护管理 (45)第一节网络运行调度 (45)第二节网络调整和割接 (46)第三节数据管理制度 (48)第四节网络优化流程 (58)第五节版本管理流程 (65)第六节网络质量管理 (79)第七节互联互通管理 (81)第八节代维管理制度 (83)第四章客户服务 (89)第一节服务概述 (89)第二节业务支撑 (90)第三节申告处理 (97)第四节事件处理 (100)第五节服务质量 (106)附录 (110)附表一:移动核心网逻辑资源数据变更申请表 (110)附表二:软件版本需求汇总表 (111)附表三:软件版本入网测试申请表 (113)附表四:软件版本现网试验申请表 (114)附表五:软件版本现网试验评估报告 (115)总则第1条为加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保障移动通信网高效稳定运行,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和客户需求,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法规、标准和规定,结合中国电信现行运行维护管理体制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要求制定本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第2条本规程是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各级网络运行维护部门(下文简称维护部门)应遵守并按其要求执行。
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电信CDMA、EVDO、LTE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核心网、信令网和业务平台等)的运行维护工作。
中国移动通信光传送网维护管理规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和维护组织第一节维护和管理机构的职责第二节各级维护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第三节维护责任的划分第三章维护和管理工作制度第一节岗位责任制第二节值班和交接班制第三节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第四节装备、设备、备盘、备件、仪表和工具管理制度第五节随工和验收制度第六节重大阻断报告制第四章传输线路的维护第一节通则第二节线路维护的职责第三节线路维护内容第四节长途线路主要技术维护指标及要求第五节障碍处理和程序第五章SDH传送网的维护第一节通则第二节SDH再生段和复用段第三节通道第四节传送网同步与定时第五节障碍处理第六节定期测试第七节光接口第八节辅助系统第六章WDM传输系统的维护第一节通则第二节光放大器站第三节WDM系统终端站第四节光通道、级联的光通道第五节OADM站第六节系统性能测试第七节故障处理第七章传送网资源管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通道管理第八章网管系统的维护第一节通则第二节网管系统的设置第三节网管硬件维护第四节网管软件和数据维护第五节网管系统维护网络的要求第九章障碍处理流程第十章传送网其它设备的维护第十一章质量管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质量监督检查第三节质量统计分析和考核评定第十二章机房管理和安全保密附录A 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组织结构职能描述附录B VC-N投入业务性能指标附录C WDM系统光接口指标第一章总则第1条移动通信光传送网是由长途、本地光缆及传输设备等组成,是移动通信网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
光传送网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加强全局观念,服从业务领导,密切配合,做好本单位和全程维护管理工作。
第2条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的维护和管理总体考虑是要实现网络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自动的端到端电路调度和SDH层的网络自愈功能。
第3条光传送网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光传送网维护管理包括管理和维护两部分,二者性质不同,但相互有关。
《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一单项选择题1 TD-SCDMA 系统的双工方式为( ) A.FDD B.TDD C.CDD2 TD-SCDMA 中文含义为( )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A. 时间 B. 时分 C. 数字 D. 模拟3 TD-SCDMA 采用的扩频带宽为( )Hz A.5M B.2M C.1.6M D.1.28M4 TD-SCDMA 采用的码片速率是()cps A.5M B.2M C.1.6M D.1.28M5 TD-HSDPA 技术在上下行 2: 4时隙配比下理论峰值速率可达到 ()bps A.2M B.1.6MC. 1.1MD.384k6 TD-SCDMA 无线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分配( )A.频率B.时隙C.码字D.无线资源 77 接力切换技术切换成功率(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8 TD-SCDMA 的基站和( )设备中都采用了联合检测技术 A.RNC B.NodeB D. 终端 9智能天线可实现下行业务信号的()发射 A. 全向 B. 定向 C. 反向10 TD-SCDMA 系统中的上行同步技术是指()间的同步 A.基站B.终端C.天线 D.码片 11我国为TDD 规划了共()MHz 频率资源 A.55 B.100 C.155 D.12012 LTE 只支持( )域 A. 实时 B. 语音 C. 分组 D. 多媒体 13 TD-SCDMA 系统与其它3G 系统相比,频谱利用效率( )A.较高B.较低C.相同D.无法比较14 TD-SCDMA 的载频宽度是多少 ( D : 1.4MHz17 TD 由时隙帧结构决定的理想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为 ( ) km A. 11.25 B. 22.5 C. 30 D. 41.2518 TD 和WCDM 相比,覆盖和容量的显著不同在于:覆盖上) A : 1MHz B : 1.6MHz C : 2MHz16 在TSO 〜TS6这7个常规时隙中, 而 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
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OO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维护组织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二节移动电话网内业务领导关系第三节移动网与其它运营商间的责任划分第四节移动网各通信网间的责任划分第五节移动电话网内各运行维护段落的工作内容第三章维护工作基本制度第一节各级岗位责任制第二节值班与交接班制度第三节维护作业计划第四节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第五节仪表和工具管理第六节备品备件和材料管理第七节请示报告制度第八节拨打测试制度第九节组巡制度第十节割接与验收第四章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设备的日常维护第三节设备管理第四节维护设备的配置第五节维护人员的配置第五章故障处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故障分类第三节故障上报制度第四节故障处理流程第五节漫游障碍处理第六节设备故障统计第六章系统软件版本与补丁管理第一节总则第二节软件版本与补丁管理职责第三节软件版本与补丁管理制度第七章局数据管理第八章通信电路管理第九章网络优化第一节通则第二节组织结构与工作职责第三节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流程第四节网络优化设备管理第五节网络优化资料管理第六节网络优化资金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第一节通则第二节网络运行质量指标第三节运行维护质量检查第四节网络维护质量考评第十一章机房管理和安全保密第一节机房管理一般要求第二节安全规定第三节保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移动电话网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保障移动通信网高效安全运行和稳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移动交换系统、移动基站系统、移动智能网系统、移动短消息系统、GPRS系统等。
第3条移动电话网维护的目标是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4条移动电话网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1. 保证设备的完好,设备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维护技术指标及各项服务指标符合标准。
2. 搞好网络优化,保证良好的通信质量。
3. 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种通信故障,保证通信畅通。
4. 搞好全程全网的协作配合,共同保证联网运行质量。
5. 负责组织新设备、扩容设备的验收入网。
6. 负责设备、网络的运行分析工作,根据网络和业务的变化,及时提出网络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扩容建议。
第5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及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思想。
对设备要精心管理,精心维护,精心使用。
做到设备有人管,维护有标准,工作守纪律,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质量有保证。
第6条本规程采用的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是《电信网维护技术指标体系》的相关分册。
本规程中规定的各项技术维护质量标准,不作为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和验收的标准。
第7条各级维护单位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根据工作需要,可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的实施细则。
第8条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第二章维护组织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9条移动电话网的维护管理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10条集团公司设立网络维护部门,负责全国移动电话网的运行维护管理、网络优化管理和质量管理,其主要职责是:1. 贯彻上级领导单位关于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指示,组织制定移动电话的维护规程,制定全程全网业务领导、维护管理责任制度。
2. 负责与其它运营商之间在网络运行维护方面的业务合作,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通信公司的网间互联互通工作。
3. 建立全国移动电话网络管理系统,掌握分析全网运行情况,指导各省网管系统的工作。
4. 制定移动电话网质量考核体系,定期检查全网运行质量,组织考核评比。
5. 对重大通信故障,要积极督促、协助相关部门尽快处理,并向上级通信主管部门汇报;事后及时总结经验,组织制定防范措施,指导全网。
对相关部门和基层反映的涉及全程全网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网络安全运行,并做出答复。
6. 负责组织全国移动电话网联网漫游工作,审批制定省际及国际漫游数据,调度省际联网电路,协调处理漫游障碍。
7. 负责组织全国移动电话网的网络优化工作;负责全国移动电话网的频率管理;负责省际间边界地区的边界频率(覆盖)的协调。
8. 对全国移动电话网的软件版本进行归口管理。
9. 建立全国移动电话网的维护技术支援中心,解决网上的热点、难点问题。
10. 组织运行维护技术和管理的培训,不断提高维护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11. 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的中国移动网一级干线设备的更新、技术改造方案。
第11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通信公司设立网络维护部门,具体负责本省移动电话网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网络优化管理和质量管理,其主要职责是:1. 认真贯彻上级领导单位关于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移动通信维护管理责任制度,监督检查基层单位执行情况。
组织处理本省移动电话网上发生的严重故障,并负责向上级单位报告故障原因和处理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制定防范措施,确保网络安全和通信畅通。
2. 建立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定期对各地市分公司网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形成通信生产过程的闭环管理。
掌握本省移动网络质量情况,分解落实集团公司制定的质量考核指标,保证本省移动网设备运行完好,电路畅通,系统正常。
3. 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负责与本省内其它运营商之间在网络运行维护方面开展互联互通合作,并指导各地市移动通信公司的网间互联互通工作。
4. 建立本省移动电话网络管理系统,分析运行情况,提出网络调整的建议。
5. 负责申报省际漫游局数据,申请省际联网电路;负责省内移动电话网联网漫游管理工作,审批制定省内漫游数据,调度省内联网电路;负责协调处理省内及与本省有关的漫游障碍。
6. 负责组织省内移动电话网的网络优化工作,建立本省网络优化的资料库。
7. 负责本省内各地市移动电话网之间的边界频率(覆盖)的协调。
8. 对省内移动电话网的软件版本进行归口管理。
9. 建立省内备品备件中心。
10. 组织工程验收工作,负责设备基本功能、各项技术指标等的校验,接收竣工文件,并负责移动电话网设备割接入网的审定及组织工作。
11. 建立技术支援中心,负责省内移动电话网软件、硬件重大问题的技术支持。
12. 每年定期组织省内的组巡活动,开展各地市间的维护经验交流;组织运行维护技术和管理的培训,不断提高维护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13. 提出本省移动电话设备调入、调出、报废建议,负责对各类运行维护用具配置的申报。
负责制定一级干线设备的大修、更新、改造方案,并向相关部门上报。
第12条各地市移动通信公司设立网络维护部门,作为移动电话系统维护管理的基层部门,负责本地市移动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网络优化管理和质量管理,主要职责是:1. 认真贯彻执行维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规程和安全措施,组织制定运行维护作业计划,完成各项通信任务和质量指标。
发生通信故障要及时解决,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事后要负责向上级单位报告故障原因和处理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2. 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下,开展网间互联互通工作。
3. 建立本地的移动电话集中操作维护中心,监控设备、电路及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网络安全、设备完好,系统运行正常。
4. 负责本地移动通信设备的局数据管理,及时完成上级主管单位布置的局数据修改工作,开通联网电路并测试传输质量。
5. 负责本地各类移动通信设备局数据管理,以及软件版本升级和软件补丁的实施工作。
6. 处理本地业务部门受理的各类关于网络质量的用户投诉。
7. 组建网络优化工作队伍,实施网络优化,建立本地网络优化资料库。
8. 负责本地市移动电话网的频率管理。
9. 组织本地移动电话网设备的各类工程验收工作及设备割接入网工作。
10. 提出本地移动电话设备调配建议,建议本地移动电话设备的技术更新、改造方案并向相关部门上报。
11. 开展技术业务培训,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12.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建立县级维护队伍。
第二节移动电话网内业务领导关系第13条移动电话网内的业务领导关系规定如下:1. 集团公司为全国移动通信业务领导单位。
2. 北京、上海、武汉、沈阳、西安、成都、南京、广州所在省市的省移动公司为该大区内的业务领导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的业务领导顺序见附表1,八大区分组情况见附表2。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公司为该省、区、市内移动通信的业务领导单位。
第14条业务领导单位的主要任务是:1. 负责组织和统一协调移动电话网全程全网的维护实施,制定业务领导范围内的测试计划并组织实施。
2. 组织区域内各公司进行维护工作经验交流和技术指导,进行技术业务组巡,以提高全网的通信质量和维护水平。
第三节移动网与其它运营商间的责任划分第15条移动网租用其它运营商的电路或设备时,或向其它运营商出租电路或设备时,应遵照与其它运营商签署的协议划分维护责任,并应符合国家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16条移动网增加交换节点、进行重大局数据修改或实施软件版本升级计划,涉及其它运营商的网络运行时,应按照国家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事先报告当地通信主管部门并通报相关运营商。
在保证移动通信网的网络安全的情况下,按照达成的协议,移动网应积极配合完成与其它运营商有关的局数据修改工作,并配合进行相关测试。
第四节移动网各通信网间的责任划分第17条移动电话网使用的自建传输设备和电路,以传输机房的连接设备(如数字配线架、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为界,移动设备侧(含连接插座)由移动电话网负责维护,传输侧(含各种连接设备)由传输网负责维护。
如移动电话网连接设备装在传输机房,由传输维护部门统一维护。
第18条移动电话网使用的数据通信网设备和电路,移动一侧负责维护到移动机房内的相关设备,其他由数据通信网统一负责维护。
第19条移动电话网使用自有动(电)力系统的,以电源线和地线进入机房的的第一个端子为界,该端子以外(含端子)由动(电)力部门负责维护,后面的馈线和地线由移动机房负责维护。
第20条与移动电话网交换设备、HLR直接相连的计费设备、业务管理系统设备,以交换机或HLR的端口为界,交换机或HLR以外的设备(不含端口)由计费系统或业务管理系统负责维护。
网络维护部门可协助相关部门代管机房内的设备。
智能网的计费设备原则上由移动电话网负责维护。
第五节移动电话网内各运行维护段落的工作内容第21条交换子系统维护内容:1. 实时监视移动电话网的运行状况和设备完好情况,实行24小时值班制,随时掌握系统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分析、检查、核查、处理网络运行中系统设备软、硬件的不正常情况及问题。
3. 当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全力以赴及时抢修,同时填写相关故障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并联系解决。
4. 局数据的管理、修改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