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PON网络维护优化案例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8.15 MB
- 文档页数:26
中国移动PON网络应用故障案例库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2011年2月目录1.项目概述 (3)1.1.背景和意义 (3)1.2.研究内容 (3)1.3.编制依据 (3)2.PON网络故障点分析 (3)2.1.PON网络结构 (3)2.2.PON网络常见故障分析 (4)2.2.1.光网络层常见故障 (4)2.2.2.业务应用层常见故障 (5)2.2.3.其他常见故障 (5)3.PON网络应用问题案例分析 (5)3.1.光网络层故障案例 (5)3.1.1.传输距离超过20km (5)3.1.2.PON链路光功率衰耗过小 (6)3.1.3.PON链路光功率衰耗过大 (7)3.1.4.光纤接头不匹配导致ONT无法注册 (7)3.1.5.光纤链路性能恶化引发误码丢包 (8)3.1.6.异常发光ONU导致同PON口下所有ONU业务异常 (8)3.1.7.SDH光端机误接入PON网络导致多个ONU业务异常 (8)3.1.8.上联光口单纤中断导致业务中断 (9)3.1.9.设备与交换机两端光模块配置错误导致链路异 (9)3.1.10.上行设备光模块问题导致组播节目不流畅 (10)3.2.业务应用层故障案例 (11)3.2.1.ONU掉电重启后业务配置下发丢失 (11)3.2.2.业务配置模板与ONU设备类型不兼容 (11)3.2.3.流量模板中设置的业务流下行速率值较小导致机顶盒下载节目列表慢 (11)3.2.4.PC MAC地址重复导致PPP拨号失败 (11)3.2.5.电话打不通但能上网 (11)3.2.6.OLT与BRAS之间双路由引起的宽带拨号业务676故障 (11)3.2.7.SN相同导致ONT无法注册 (11)3.2.8.OLT与ONU之间双路由保护出现ONU离线问题 (11)3.2.9.OLT上联接口VLAN配置与BRAS VLAN配置不匹配导致业务中断 (11)3.2.10.网关地址冲突造成上网业务全部中断 (11)3.2.11.设备网线类型设置为AUTO导致与传输对接不成功 (11)3.2.12.组播流TTL值设置不当导致用户无法收看节目常 (11)3.2.13.用户点播节目一段时间后画面停止 (11)3.2.14.未配置Hostip导致用户不能点播节目 (11)3.2.15.未配置Fast leave导致用户下载速率慢 (11)3.2.16.QoS配置不合理导致V oIP业务质量较差 (11)3.2.17.错误配置导致DHCP拨号不成功 (11)3.2.18.ACL配置不合理导致专线用户不能上网 (11)3.2.19.设备没有转发未知多播报文导致下挂路由器建立OSPF路由失败 (11)3.2.20.上级设备开启广播抑制功能导致级联的设备下用户拨号困难 (11)3.2.21.BRAS侧数据配置问题导致OLT接入的拨号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11)3.2.22.拨号用户提示721错误 (11)3.2.23.E1映射到T-CONT中带宽配置不当引起丢包 (11)3.2.24.远程升级ONU软件版本失败 (11)3.2.25.OLT工作在IGMP Proxy模式下IGMP协议版本互通故障 (11)3.2.26.V oIP语音质量问题 (11)3.2.27.V oIP话机摘机忙音故障 (11)3.2.28.ONU上配置了管理地址导致从OLT下发IP失败 (11)3.2.29.ARP映射不匹配导致无法从维护网口登录ONU设备 (12)3.2.30.ONU由于H.248接口没有正常注册无法进行数据保存 (12)3.2.31.MA5616开启环路检测导致用户端口自动关闭 (12)3.2.32.OLT与对端设备的链路聚合配置不一致导致用户有时打不开网页 (12)3.2.33.ONU上配置的广播域太多导致PC经常无法获取DHCP分配的地址 (12)3.2.34.ONU设备用户VLAN和组播VLAN不同导致组播不通 (12)3.2.35.OLT的PON口有组播带宽限制导致新加入的节目无法播放 (12)3.2.36.承载组播方式工作的私有协议的二层透传业务专线的配置问题 (12)3.2.37.承载RIP协议的二层透传业务专线的配置问题 (12)3.2.38.MA5616下挂公话只能接不能打的问题 (12)3.2.39.MA5620E软交换功能故障 (12)3.2.40.MAC地址老化时间过短导致OLT下挂UA5000的VOD组播用户花屏 (12)3.2.41.不同组播IP映射到相同的组播MAC导致某组播频道节目卡 (12)3.2.42.OLT与交换机LACP配置问题导致对接不成功 (12)3.2.43.POTS配置冗余导致语音业务闪断 (12)3.2.44.IMS未配置号码属性支持T38导致ONT上传真业务故障 (12)3.2.45.ONU拨号后要等4-5s才出现回铃音的情况故障 (12)3.2.46.ONU 体彩、福彩掉线故障 (12)3.2.47.ONU设备开通呼叫转接引起的故障 (12)3.2.48.BRAS负载过大导致IPTV节目故障 (17)3.2.49.ONU发传真故障 (17)3.2.50.ONU宽带拨号678故障的分析 (17)3.2.51.ONU下挂无线AP电脑无法获取IP 问题的故障分析 (17)3.2.52.丢失关键包导致语音断话故障 (17)3.2.53.MGC链接断开告警频现的故障 (17)3.2.54.无回铃音故障处理 (17)3.2.55.拨号数图格式问题导致二次拨号故障 (17)3.2.56.语音业务通信中断后,不能自动注册 (17)3.2.57.ONU下联设备ARP攻击导致同一PON口下所有用户pppoe拨号678故障 (17)3.2.58.IPTV业务HTTP页面失败故障 (17)3.2.59.三方通话问题处理 (17)3.3.其他故障案例 (17)3.3.1.单路电源功率不足导致设备频繁重启 (17)3.3.2.电压不稳定导致ONU反复上下线 (18)3.3.3.板卡温度异常引起ONU不能同步 (18)3.3.4.OLT机框内单板之间软件版本不匹配导致的故障 (19)3.3.5.备用主控板无法正常启动 (19)3.3.6.电磁干扰引起上联口时通时断问题 (20)4.PON网络运维建议 (21)4.1.光网络层故障排查方法 (21)4.1.1.在线测试和诊断 (21)4.1.2.离线测试和诊断 (22)4.1.3.PON光链路自动测试和诊断系统 (22)4.2.业务应用层故障排查建议 (23)1. 项目概述1.1 背景和意义随着网络演进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移动正进入全业务宽带网络的发展阶段,PON 设备以其高带宽、长距离传输、全业务接入能力成为实现FTTx 的主流技术,因此是今后中国移动全业务宽带网络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实现手段。
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本刊记者|赵光磊中国移动打造高性能PO N 网络助力综合业务承载结合了PO N 与I M S 技术优势所形成的PO N (I A N )+CM -I M S 的网络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的重要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其网络属性与国内另外两家运营商有一定差异,固网宽带不是其主营业务,这也导致其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更多考虑对于专网、W LAN 、集团客户业务的承载,在家庭用户端也以无线宽带业务为主。
中国移动在引入PON 技术之初,便首先采用性价比更高的G PON 技术,近年来一直加大对10G PON 技术的研究,为引入下一代PO N 做准备。
中国移动每年对PO N 设备的集采总量并不高,2010年实际部署PO N 设备600万线,今年6月份进行的PO N 集采结果虽未发布,但业内专家透露在800万线左右,具体集采的GPON 、EPON 设备比例仍未有定论。
另外两家运营商对PO N 设备的集采总量较大,主要用以支撑其大规模的固网宽带业务,而中国移动对于PO N 设备的应用定位在于辅助其综合业务承载,实际需求量偏少。
PO N 网络追求更高性能中国移动对于PO N 网络的建设追求更高的性能,不仅优先采用高性能的G PO N 技术,同时高起点地建设FTTB 和FTTH /O 的PO N 接入网。
在城域网的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具有明显优势,基站分布广、光纤接入比例高、光缆成环比例高;基站光纤接入比例超过91%,且以环网为主;城区基站距离客户仅数百米。
对于FTTB 的接入模式,通过局端部署O L T ,在楼内部署支持多用户的M DU ,内置LAN 交换机功能和I A D (综合接入设备)功能,M DU 到用户部署5类线,5类线末端提供L AN 口、W i -Fi 接入;FTT H /O 接入模式,则在局端部署O L T ,每个家庭/办公室内部署一个内置I A D 功能的O N U ,为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业务。
PON网络应用案例分析库PON网络应用案例库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目录1.项目概述 (1)1.1.背景和意义 (1)1.2.研究内容 (1)1.3.编制依据 (1)2.PON网络故障点分析 (1)2.1.PON网络结构 (1)2.2.PON网络常见故障分析 (2)2.2.1.光网络层常见故障 (2)2.2.2.业务应用层常见故障 (2)2.2.3.其他常见故障 (3)3.PON网络应用问题案例分析 (3)3.1.光网络层故障案例 (3)3.1.1.传输距离超过20km (3)3.1.2.PON链路光功率衰耗过小 (4)3.1.3.PON链路光功率衰耗过大 (4)3.1.4.光纤接头不匹配导致ONT无法注册 (5)3.1.5.光纤链路性能恶化引发误码丢包 (5)3.1.6.异常发光ONU导致同PON口下所有ONU业务异常 (5) 3.1.7.SDH光端机误接入PON网络导致多个ONU业务异常 (6) 3.1.8.上联光口单纤中断导致业务中断 (6)3.1.9.设备与交换机两端光模块配置错误导致链路异 (7)3.1.10.上行设备光模块问题导致组播节目不流畅 (7)3.2.业务应用层故障案例 (8)3.2.1.ONU掉电重启后业务配置下发丢失 (8)3.2.2.业务配置模板与ONU设备类型不兼容 (8)3.2.3.流量模板中设置的业务流下行速率值较小导致机顶盒下载节目列表慢 (9)3.2.4.PC MAC地址重复导致PPP拨号失败 (9)3.2.5.电话打不通但能上网 (10)3.2.6.OLT与BRAS之间双路由引起的宽带拨号业务676故障 (10)3.2.7.SN相同导致ONT无法注册 (11)3.2.8.OLT与ONU之间双路由保护出现ONU离线问题 (11)3.2.9.OLT上联接口VLAN配置与BRAS VLAN配置不匹配导致业务中断 (12)3.2.10.网关地址冲突造成上网业务全部中断 (12)3.2.11.设备网线类型设置为AUTO导致与传输对接不成功 (13)3.2.12.组播流TTL值设置不当导致用户无法收看节目常 (13)3.2.13.用户点播节目一段时间后画面停止 (14)3.2.14.未配置Hostip导致用户不能点播节目 (14)3.2.15.未配置Fast leave导致用户下载速率慢 (15)3.2.16.QoS配置不合理导致V oIP业务质量较差 (15)3.2.17.错误配置导致DHCP拨号不成功 (16)3.2.18.ACL配置不合理导致专线用户不能上网 (16)3.2.19.设备没有转发未知多播报文导致下挂路由器建立OSPF路由失败 (17)3.2.20.上级设备开启广播抑制功能导致级联的设备下用户拨号困难 (17)3.2.21.BRAS侧数据配置问题导致OLT接入的拨号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18)3.2.22.拨号用户提示721错误 (18)3.2.23.E1映射到T-CONT中带宽配置不当引起丢包 (19)3.2.24.远程升级ONU软件版本失败 (19)3.2.25.OLT工作在IGMP Proxy模式下IGMP协议版本互通故障(20)3.2.26.V oIP语音质量问题 (21)3.2.27.V oIP话机摘机忙音故障 (21)3.2.28.ONU上配置了管理地址导致从OLT下发IP失败 (21)3.2.29.ARP映射不匹配导致无法从维护网口登录ONU设备 (22)3.2.30.ONU由于H.248接口没有正常注册无法进行数据保存 (22)3.2.31.MA5616开启环路检测导致用户端口自动关闭 (23)3.2.32.OLT与对端设备的链路聚合配置不一致导致用户有时打不开网页 (23)3.2.33.ONU上配置的广播域太多导致PC经常无法获取DHCP分配的地址 (24)3.2.34.ONU设备用户VLAN和组播VLAN不同导致组播不通 (25)3.2.35.OLT的PON口有组播带宽限制导致新加入的节目无法播放(26)3.2.36.承载组播方式工作的私有协议的二层透传业务专线的配置问题 (26)3.2.37.承载RIP协议的二层透传业务专线的配置问题 (27)3.2.38.MA5616下挂公话只能接不能打的问题 (28)3.2.39.MA5620E软交换功能故障 (29)3.2.40.MAC地址老化时间过短导致OLT下挂UA5000的VOD组播用户花屏 (29)3.2.41.不同组播IP映射到相同的组播MAC导致某组播频道节目卡 (30)3.2.42.OLT与交换机LACP配置问题导致对接不成功 (31)3.2.43.POTS配置冗余导致语音业务闪断 (31)3.2.44.IMS未配置号码属性支持T38导致ONT上传真业务故障(32)3.2.45.ONU拨号后要等4-5s才出现回铃音的情况故障 (32)3.2.46.ONU 体彩、福彩掉线故障 (33)3.2.47.ONU设备开通呼叫转接引起的故障 (34)3.2.48.BRAS负载过大导致IPTV节目故障 (39)3.2.49.ONU发传真故障 (40)3.2.50.ONU宽带拨号678故障的分析 (41)3.2.51.ONU下挂无线AP电脑无法获取IP 问题的故障分析 (42)3.2.52.丢失关键包导致语音断话故障 (43)3.2.53.MGC链接断开告警频现的故障 (45)3.2.54.无回铃音故障处理 (46)3.2.55.拨号数图格式问题导致二次拨号故障 (47)3.2.56.语音业务通信中断后,不能自动注册 (49)3.2.57.ONU下联设备ARP攻击导致同一PON口下所有用户pppoe拨号678故障 (50)3.2.58.IPTV业务HTTP页面失败故障 (53)3.2.59.三方通话问题处理 (55)3.3.其他故障案例 (57)3.3.1.单路电源功率不足导致设备频繁重启 (57)3.3.2.电压不稳定导致ONU反复上下线 (58)3.3.3.板卡温度异常引起ONU不能同步 (58)3.3.4.OLT机框内单板之间软件版本不匹配导致的故障 (59)3.3.5.备用主控板无法正常启动 (59)3.3.6.电磁干扰引起上联口时通时断问题 (60)4.PON网络运维建议 (61)4.1.光网络层故障排查方法 (61)4.1.1.在线测试和诊断 (61)4.1.2.离线测试和诊断 (61)4.1.3.PON光链路自动测试和诊断系统 (62)4.2.业务应用层故障排查建议 (62)1. 项目概述1.1. 背景和意义随着网络演进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移动正进入全业务宽带网络的发展阶段,PON 设备以其高带宽、长距离传输、全业务接入能力成为实现FTTx 的主流技术,因此是今后移动全业务宽带网络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实现手段。
我们一起来学PON展开全文从技术上讲,光纤接入可以分为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两大类。
20世纪80年代,BT实验室发明了PON技术,是一种纯介质无源光网络,这是因为去除了终端与局端之间的有源设备,避免了外部设备的雷电和电磁干扰影响,从而提高设备稳定性,减少设备和链路的故障率,节约了组建网络投资,是运营商维护网络所期待的技术。
PON网络具有较好的业务透明性,理论上能够适用于任何速率和制式的信号。
现在基于PON技术的实用型技术主要有APON/BPON、GPON、EPON/GEPON等,上述几种技术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
在光网络中不含任何有源器件,其光分配网络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信号在无源光网络中不再经过再生放大,由无源光网络分配器将信号直接送给用户。
APON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ITU和全业务接入网论坛(FSAN)标准化的PON技术,APON的最高速率可以达到622Mbps,在2001年FSAN将APON更名为BPON,二层所采用的技术是传送技术和ATM封装,所采用的技术复杂,同时承载IP业务效率低、带宽不足、性价比不高等问题,在应用市场上未能取得成功。
以太网联盟(EFMA)在21世纪初提出了在二层上采取以太网技术取代ATM的EPON技术,此目的是为更好适应IP业务,IEEE 802.3ah工作小组对其技术进行了标准化,EPON技术能够支持1.25Gbps对称速率、10Gbps对称/非对称速率,将来商用EPON速率还能升级到100Gbps。
由于EPON技术将PON技术与以太网技术有效结合,由此形成了适用于IP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
对于千兆速率的EPON技术又叫做GEPON技术。
百兆位EPON与千兆位EPON的区别在速率不同,但是所包含的原理和技术是相同的,目前业界主要应用推广的是千兆位EPON,百兆位的EPON使用量要相对少。
DCWTechnology Analysis技术分析99数字通信世界2023.051 PON网络介绍PON (无源光网络),包含OLT 、ODN 、ONU 三个部分:OLT 是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DN 是光分配网,包含无源分光器(POS )和光纤线路;ONU 是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
PON 技术由EPON 、GPON 、NG-PON 等多种技术共同组成并不断演进,典型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可不再采用传统的交换设备,减少网络节点数量,进一步降低建网、维护成本。
ONU 在网络中可放置的位置相对灵活,根据其位置,PON 有丰富的应用类型,如图2所示。
PON的光路故障与改进分析陈泳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重庆 400065)摘要:当前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业务类型越来越多,PON技术的出现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电信业务的高带宽需求,更有效降低了电信运营商建网与运维成本,PON技术现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实际经营过程中接入网最常用的技术。
文章对PON常见的光路故障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PON;光路故障问题;测试工作;光功率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3.05.031中图分类号:TN 929.1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3)05-0099-03Analysis of Optical Path Failure and Improvement in PON NetworkCHEN Yonghong(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hongqing Co., Ltd., Chongqing 400065,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business types, the emergence of PON technology not only meets the high bandwidth demand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st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P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ology for access networks in the actual business process of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common optical path failures in PON networks, 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based on specific situations.Key words: PON network; optical path failure; test work; optical power作者简介:陈泳宏(1985-),男,重庆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PON网络运维。
中国移动PON网络优化案例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PON网络组网模型 (4)1.PON网络上联IP城域网组网模型 (4)1.1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 (4)1.2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 (5)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 (6)1.4通过PTN网络SNCP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 (7)1.5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 (7)2.PON网络组网模型 (8)1.6无保护方式 (8)1.7TYPE B方式组网 (9)1.8TYPE C方式组网 (10)第二章网络优化的目标和范围 (11)2.1网络优化的目标: (11)2.2优化的范围: (12)第三章网络优化的原则及典型案例 (13)3.1 PON网络优化原则与建议 (13)3.1.1组网优化原则 (13)3.1.2驻地网优化原则 (14)3.1.3光缆网优化原则 (14)3.1.4设备配置优化原则 (15)3.1.5 VLAN、IP地址优化原则: (15)3.1.6GEMPORT流限速与QOS规划建议 (15)3.1.7 PON网络用户接入要求 (16)3.1.8网管系统的优化建议 (16)3.2PON网络优化应用案例 (17)第四章软件管理办法 (17)第五章PON网络备件配置原则 (19)第六章维护人员技术要求 (21)第七章应急方案的制定与演练 (23)前言中国移动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对宽带上网提出更高的需求。
中国移动为顺应这些需求,推出了以为PON网络接入为主的宽带接入业务,目前业务在快速发展之中。
各地的网络发展迅速,组网方式千差万别,如何让这些网络尽量的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如何让我们的PON网络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一定的前瞻性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维护的高效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对网络及维护进行优化,指导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优化宽带接入网,力争做出精品网络,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口碑。
第一章PON网络组网模型1.PON网络上联IP城域网组网模型1.1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图1-1 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本组网方案是OLT的以太网端口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的节点其特点是组网简单,建设成本低。
缺点是网络生存能力差,当OLT与IP城域网之间发生任一点光纤中断时,OLT下挂的所有业务中断。
本组网方式的安全性是最差的。
1.2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图1-2 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本组网方案是OLT的两个以太网端口(最好是两个主备上联板的两个上联端口,不建议同个单板的两个上联口)连接城域网节点。
采用链路聚合(LACP 技术)把两个以太网端口的容量变为一个两倍容量的主干端口。
两个端口业务实现负荷分担。
其特点是建设成本较高,优点是如果其中一个路由光纤或者相连的端口中断时,业务会倒到另一条链路,实现业务的保护,网络速度会下降(如果两个端口的总流量超过一个端口的容量情况下),但是对于上网业务,表现为网速减慢,业务不会中断。
如果两条光纤走不同的方向,考虑到现网的光纤物理路由,往往两个路由的距离相差要超过10公里,超出有些厂家设备的链路聚合能容忍的范围(容忍大概在3公里左右),另外光纤资源消耗翻倍。
所以链路聚合不适合双路由方式。
而线路故障的概率较高,如果两条光纤同沟甚至同缆,光缆同时断的概率较大。
该组网的最大隐患是当IP城域网节点瘫痪时,没有任何保护,OLT下挂所有业务全部中断。
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图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本组网方案是OLT两个以上联口分别直连IP城域网的两个节点设备端口,主备城域网节点启用VRRP协议,实现一主一备的保护,主用光纤断或者主用城域网节点瘫痪时,设备检测到故障3秒后倒换到备用的路由上,从而实现业务的保护。
这种组网方式下OLT光缆出局须两个方向,投资较大,配置较复杂。
安全性较高。
1.4通过PTN网络MPLS APS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本组网方案是通过PTN网络连接OLT和IP城域网节点,在PTN网络中实现MPLS APS保护。
可以OLT双上联IP城域网双节点组网,也可以OLT单端口上联IP城域网单个节点方式组网。
考虑PTN路由一样且具备MPLS 保护功能,建议使用后者组网。
其特点是建设成本较低,网络生存能力较强。
但前提是需要有PTN网络资源,且PTN网络组网为环形。
当PTN网络中一处光纤中断不影响PON网络业务运行。
1.5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图1-5 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该组网特点是通过城域波分系统连接IP城域网节点和OLT设备,在城域波分系统中实现波道保护。
可以OLT双上联IP城域网双节点组网,也可以OLT 单上联IP城域网节点方式组,考虑波分系统波导保护,建议选用后者组网。
考虑到波分系统建设成本高,建议OLT 10GE上联时选择用波分系统联合组网。
该组网的缺点是投资大,但安全性高。
网络生存能力强,波道倒换时,PON 用户几乎无感觉。
2.PON网络组网模型1.6无保护方式图2-1 无保护方式●设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分光器到OUN之间光纤中断,单个ONU业务受影响●分光器到OLT之间的主干光纤故障后,OLT的PON口下所有业务全部中断●建设成本最低,资源消耗最少图2-2 OLT端口备份●OLT设备上有两个GPON接口.●此种保护方式仅限于主干光纤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实现了对主干光纤的保护。
●保护对象仅限于OLT与ODN之间的光纤故障和OLT单板硬件故障,对其他类型的故障没有涉及,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图2-3 全备份方式●OLT和ONT上均有两个GPON接口。
OLT的GPON接口要工作在1:1模式下。
●此种保护方式一种全保护光纤倒换方式,OLT与ONU之间有完全不同的两条通路,可以保证各种故障都得到恢复。
●当ONU的主用PON口或用户线路故障时,ONU会自动将业务倒换到备用PON口上,业务通过备用线路和OLT的备份端口上行。
业务基本不会中断。
●实现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其中一个端口试种处于空闲状态,造成系统带宽利用率低。
综合以上三种组网方式,对于无保护的组网方式,没有任何保护,也无法避免业务中断,不建议使用。
对于全备份的组网方式保护最全面,但是考虑成本太高,而GPON接入主要在中小企业和家庭用户上网方面的接入。
不建议采用,当然如果需要接入大客户网络,甚至为客户提供企业互联专线,则可考虑采用这种组网方式。
而OLT端口备份的组网方式,只保护ODU到OLT这段,增加的投资不太高,但是可以实现主干光缆的保护,在现网中,故障一般是由于光缆中断或者衰耗大引起的,设备的故障量相对较少。
对主干光缆的保护实际能解决了大部分的故障所引起的问题。
优选OLT端口备份的组网方法。
【建议】:以上是PON网络组网与PON上联城域网组网的典型模型。
各本地PON 网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种模式进行组网也可以结合多种组网的特点进行创新组网。
第二章网络优化的目标和范围2.1网络优化的目标:树立一个稳定、安全、优质的GPON网络,在保障网络稳定前提下,GPON网络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一定的前瞻性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网络的稳定:不是单纯的从维护角度讲的( 设备故障导致的网络问题不在此范围) 。
更多的是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网络调整扩容对用户的影响。
网络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突发事件有应对能力。
突然出现的流量增长、链路中断、网络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突发事件,要有应对预案和处置方法。
对于形成一定规律性的事件,要形成手则,便于应对和处理。
网络的安全:主要变现为网络面对各类故障时,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网络面对恶意攻击时对用户有较强的安全保护。
网络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网络在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未来客户的规模增长,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OLT布局,选择恰当的分光器和ONU。
网络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充分利用现网的PTN网络、SDH网络、城域波分网络现有网络资源的特点,进行灵活组网达到建设成本低,网络安全高的要求2.2优化的范围: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组网的优化2.驻地网的优化3.光缆网络优化4.设备配置优化5.逻辑资源优化6.PON网络用户接入的要求7.网管系统的优化第三章网络优化的原则及典型案例3.1 PON网络优化原则与建议3.1.1组网优化原则1)根据网络实际特点,实现组网多样化,灵活化。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改善IP城域网与OLT之间路由安全。
3)选择安全性高的PON网络组网模型进行组网。
3.1.2驻地网优化原则1)优化驻地网分光器和ONU的选点,减少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造造成对网络的影响。
2)根据用户规模、用户接入带宽的需求,客户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分光器和ONU规模,既能满足当前用户接入需求,又能前瞻性满足未来用户规模的增加。
3)对于业务量不大且业务相对分散的地区,可考虑按FTTR(光纤到路边)方式建设驻地网。
4)对于部分地区驻地网光缆不足的情况,可以适当利用铁通铜缆资源进行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
3.1.3光缆网优化原则1)根据接入光缆的分纤情况,确定主干和配线光缆段,适当补充用户引入光缆,光缆的纤芯在规划中考虑一定的阶梯变化,保障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2)光纤网络规划应确保结构层次清晰、便于维护管理。
3)接入主干、配线光缆尽量采用管道敷设以提高可靠性,充分利用现有管线资源优化路由。
重要主干光缆逐步向环形光缆网络升级。
4)提高现有管道的利用率,合理优化入局管道拥塞问题,根据需要用大芯数光缆更换小芯数光缆的敷设。
3.1.4设备配置及安放优化原则1)合理选择OLT的位置,选择宽带用户分布密集的区域,注意OLT的覆盖规范,预估覆盖范围。
2)OLT电源接入建议采用双路电源接入;3)OLT的主控板、上联板建议按1:1或者1+1保护方式配置;4)FTTB楼内多媒体机箱分布,尽量选择相对安静的多媒体机箱,避免扰民。
5)选择合适的ONU类型设备、合理的布局位置,尽量方便楼内综合布线要求,满足设备安放安全要求,满足用户接入需求。
6)ONU端口使用上保留一定的冗余,用于灵活调度和维护测试使用。
3.1.5 VLAN、IP地址优化原则:1)合理规划VLAN资源,通过VLAN ID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业务,保障VLAN ID资源在同一交换域内满足业务的需求。
对普通VPN业务、WLAN业务、PPOE业务引入QINQ双层VLAN.2)合理规划网管通信的IP地址和业务IP地址,网管通信遵循用私网IP的原则。
尽量不要采用与业务相关的地址进行运维方面的通信;应尽量将网络中所有设备的运维管理地址分配在一个子网、一个VLAN,并与业务数据隔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