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入矫告知书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2
社区矫正告知书一、为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三、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与普通公民一样平等地享有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以及辩护、申诉、控告、检举和其他未被依法剥夺的权利。
四、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管理,接受教育。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每周向司法所报告一次,汇报上周活动情况,每月到司法所与矫正工作人员见面汇报一次,递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2、自觉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区县范围活动,因就医、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活动范围,按规定请假,需要迁居的,主动向司法所报告,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参加司法所组织的集体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4、自觉遵守社区矫正其它相关规定。
(一)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2、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有关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地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5、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公益劳动。
(二)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2、遵守有关会客的规定;3、离开居住地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4、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公益劳动。
(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3、不得出版、发行书籍和音像制品;4、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5、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6、不得担任国家机关的职务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唐山市司法局致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告知书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唐山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20.01.30•【字号】•【施行日期】2020.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行政综合规定正文唐山市司法局致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告知书全体社区矫正对象: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唐山市已经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就相关事宜告知如下:一、按照唐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来自疫区、曾到过武汉或接触过从武汉等疫区来唐人员,尽量不去接触别人,持续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14天,有发烧等症状要主动做好自身隔离防护,就近到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及时就诊。
二、有责任有义务主动接受疫情防控检查、调查,及时报告疫情相关线索,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对涉及疫情排查、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隔离措施等方面不配合,缓报、瞒报、漏报疫情,落实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应以官方媒体、各级政府、卫生健康、疾控中心等官方平台权威发布为准,不得擅自、主观臆断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四、要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文明上网、文明发言,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仔细观察信息来源,不复制、不转发,遇到谣言要第一时间向公安和网信部门举报,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积极树立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守法网民。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行为不仅违反互联网有关规定,严重的还构成违法犯罪。
五、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监管规定要求和约束自身行为,不参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发国难财行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不做违反矫正规定的行为,有疫情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向司法所汇报,自觉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简介社区矫正是一种司法手段,旨在帮助犯罪分子改造自己,重新融入社会。
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是表达被矫正者接受改造、遵守规章制度的书面声明。
本文将详细介绍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通常由矫正机构提供,被矫正者需在书面声明中确认内容:1.接受矫正机构的监管。
2.遵守社区矫正规定。
–遵守社区规章制度,不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遵守社区矫正机构的要求和规定。
–遵守与矫正计划相关的行为规范,如定期报告、不得离开指定区域等。
3.积极参与矫正机构安排的工作或教育培训。
4.纳税和按时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5.犯罪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按判决书或和解协议规定进行赔偿。
6.遵守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
7.向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文明社区的建设。
意义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署对犯罪分子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被矫正者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署对被矫正者而言,意味着他们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改造自己的重任。
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表明被矫正者真诚接受改变,并希望通过参与矫正计划来重建自己的生活。
保证书的签署使被矫正者明确了自己在社区矫正计划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对于社会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署有助于恢复被矫正者在社会中的信任和地位。
社区矫正计划的目标是使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并通过改变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来预防再次犯罪。
被矫正者签署保证书,承诺遵守社区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表明他们愿意成为社区的一员,并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这提升了社会对被矫正者的信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结论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署,意味着被矫正者愿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计划,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对犯罪分子的改造和重新融入给予了支持和信任。
社区矫正保证书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书面声明明确了被矫正者的责任和义务,迫使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和决心。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矫正计划将会更加完善,为被矫正者提供更好的改造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区矫正告知书告知书一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对象应在刑事判决生效或决定作出后日内或自出监所之日起日内,持人民法院或公安机关或监狱开具的证明到居住地镇街道社区矫正办公室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办理登记手续。
三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机构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参加学习教育活动,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四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享有下列权利:一人格不受侮辱;二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三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
五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九条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矫正对象,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有关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遵守其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第八十四条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被判处缓刑或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有关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遵守其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
三根据我国刑法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组织或者参加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活动;不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不接受采访发表演说;不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不担任国家机关职务;不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遵守其他监督管理规定。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承诺书范文尊敬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我是[你的名字],作为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我深知自己犯了错,现在我想真心改过,好好接受矫正,重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呢,我就写了这份承诺书,希望大家能监督我。
我承诺一定会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
就像学生得遵守学校的校规一样,我得把社区矫正的规定当成我的生活准则。
比如说,按时去报到,我肯定不会像以前上学迟到那样,每次都会准时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让你们知道我在积极接受监管。
在思想上,我会好好反思自己以前做的不对的地方。
我知道自己脑子有时候可能没走正道,想了些歪主意才犯了错。
现在我要每天都给自己敲敲警钟,像念紧箍咒一样提醒自己不能再犯傻了。
多学习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看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书或者电视节目,让自己的思想变得健康起来。
生活方面,我要和那些不良的朋友断绝往来。
以前就是跟一些不靠谱的人混在一起才走了弯路,现在我要去找那些踏实过日子、积极向上的朋友。
我也会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再熬夜瞎混了,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还有工作,我会努力去找一份正经的工作。
不管是打工也好,做点小生意也罢,我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
我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游手好闲,整天想着不劳而获了。
我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赚来的钱,花着才踏实,也才能真正重新融入社会。
如果在矫正期间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烦恼,我不会自己闷着头瞎想或者走极端,我会主动和你们工作人员说,也会找我的家人商量。
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积极面对,总能解决的。
我知道这是我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会好好珍惜的。
要是我违反了自己的承诺,那我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到时候任由你们处罚,我绝无怨言。
希望大家能相信我,我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承诺人:[你的名字][具体日期]。
各位社区矫正人员:
你们好!
社区矫正的本质是刑罚执行,社区矫正人员是在
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春节期间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为巩
固社区矫正成果,保证节日平安祥和,建设平安隆尧,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隆尧县司法局对全县社区服刑
人员发出“五慎五禁”警示令,要求在春节期间严格
遵守:
一、慎交朋结友,禁止接触对自己矫正不利的人;
二、慎应酬饮酒,禁止酒后驾驶机动车
三、慎进娱乐场所,禁止在娱乐场所酗酒闹事;
四、慎选娱乐方式,禁止接触黄、赌、毒;
五、慎参社会活动,禁止参与非法上访和群体性
事件。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社区服刑人员为曾经的过
错付出了代价,并积极悔罪弥补,只要你们痛定思痛,
自立自强,迷途知返,美好的生活会再呈现于你们眼前。
请你们告别迷失的昨天,珍惜真实的今天,奋斗
美好的明天,从此掀开人生的新篇章!
祝全县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亲友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No责令书姓名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你自接到刑事案件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假释裁定书、释放证明书)之日起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的,以常住地为主)的乡镇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接收社区矫正。
单位(盖章)年月日(此责令书一式三份,宣判机关、司法所、被责令人各一份)社区矫正告知书: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你在社会服刑期间,由社区矫正机构实施社区矫正。
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你将在自治区县(市、区)街道(乡镇)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于年月日之前,持《社区矫正保证书》和《》到司法所报到。
在此,向你告知以下事项:一、社区矫正是对判处管制、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宣告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实施教育改造,管理监督的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矫正制度,服从司法所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写出接受社区矫正的保证书。
二、社区矫正对象是在社区内采取非监禁的方式进行服刑。
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刑罚执行工作,司法所负责日常管理。
三、社区矫正对象在刑事判决或批准生效之日起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四、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服刑期间应当遵守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社区矫正,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参加公益劳动。
五、社区矫正对象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机关的监督管理规定。
六、在宣告之日起,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始考察监督。
特此告知。
被告知人签名(按手印):年月日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本人假释(缓刑、判处管制、暂予监外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到社区后,将自觉接受社区矫正,保证做到:1、保证在法律文书生效或出监(所)之日起7日内,到长期固定居住地乡镇(街道)司法所报到,办理登记手续。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3、服从社区矫正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保证在接受矫正期间,在规定区域内活动;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努力适应社会生活,做守法公民。
尊敬的社区矫正机构:
我,某某,因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为了更好地改造自己,重新融入社会,现向社区矫正机构申请接受社区矫正。
在此,我郑重地向社区矫正机构提交入矫保证书,承诺在社区矫正期间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矫正工作,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在社区矫正期间,我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自觉接受教育改造,不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再危害社会和他人。
二、积极配合矫正工作
我将积极配合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认真参加各项矫正活动,如实报告自己的行踪和思想动态,接受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和帮助,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
三、努力改造自己
我深知犯罪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伤害,也明白社会对我包容和期待的目光。
在社区矫正期间,我将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通过学习、劳动和公益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四、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在社区矫正期间,我将珍惜改过自新的机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
我将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五、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我深知社区矫正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将永远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在回归社会后,我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以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对我的关爱和信任。
最后,我再次向社区矫正机构提交入矫保证书,表示自己将认真履行承诺,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工作,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同时,我也恳请社区矫正机构给予我关爱和支持,帮助我走出阴影,迎接新的生活。
谨此保证!
保证人:某某
保证日期:[[今天日期]]。
5、社区矫正责任书5、社区矫正责任书1. 背景和目的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形式,旨在对犯罪个体进行社区管理和矫正,帮助其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社区矫正责任书是犯罪个体与社区矫正机构签订的一种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确保社区矫正的顺利进行。
2. 社区矫正责任书的内容2.1 基本信息- 犯罪个体的姓名、性别、联系号等基本信息。
2.2 矫正计划- 明确矫正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
- 指定矫正期间需要参加的课程或活动。
-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或就业安置。
2.3 行为规范- 犯罪个体在社区矫正期间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不再犯罪、遵守法律法规、不与社会上其他犯罪个体接触等。
2.4 矫正人员的权益- 明确犯罪个体在社区矫正期间享有的权益和保障,包括但不限于合法职业选择、接受社区支持和帮助、获得必要的医疗、教育等。
2.5 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责- 社区矫正机构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必要的矫正服务和支持、监督犯罪个体的行为、及时报告犯罪个体的矫正情况等。
3. 社区矫正责任书的签订和执行3.1 签订责任书- 社区矫正责任书由社区矫正机构和犯罪个体签订。
- 社区矫正责任书应当以书面形式,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确认。
3.2 矫正责任的执行- 犯罪个体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认真履行社区矫正责任,遵守矫正计划和行为规范。
-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监督和评估犯罪个体的矫正情况,及时调整矫正计划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3.3 矫正责任的变更和解除- 在社区矫正期间,如有重大变更,双方可以协商修改责任书的内容。
- 当犯罪个体完成矫正期,并取得社区矫正机构的认可后,责任书解除。
4. 社区矫正责任书的效力和违约责任4.1 效力- 社区矫正责任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依据责任书履行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 社区矫正责任书的内容可以作为法院对犯罪个体进行量刑和判决的参考。
4.2 违约责任- 如果犯罪个体未能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履行社区矫正责任,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关押、变更矫正计划等。
社区矫正告知书(精选五篇)第一篇:社区矫正告知书附件6社区矫正告知书:你将在省(自治区)市街道(团场)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于年月日之前,持《社区矫正保证书》和《》到司法所报到。
在此,向你告知以下应知事项:一、社区矫正是对被判处管制、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宣告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实施教育改造、管理监督的刑罚执行活动,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矫正制度,服从司法所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写出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二、社区服刑人员是在社区内采取非监禁的方式进行服刑。
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刑罚执行工作,司法所负责日常管理。
三、社区服刑人员在刑事判决或批准生效之日起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司法所报道,接受社区矫正。
四、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服刑期间应当遵守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社区矫正,由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益劳动。
五、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机关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
六、在宣告之日起。
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始考察监督。
特此告知。
被告知人签名(捺印):年月日第二篇:社区矫正人员登记告知书社区矫正人员登记告知书一、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享有下列权利:(一)人格不受侮辱;(二)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三)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二、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二)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三)定期向司法所报告思想、活动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应当及时报告;(四)迁居或离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五)服从监督管理。
三、被判处管制的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利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每一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社区矫正通知社区矫正通知社区矫正通知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篇社区矫正通知。
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这篇由资料站为您提供的文章。
社区矫正通知1XX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XX市人民检察院第一、第二分院,各区县人民法院,各区县人民检察院、各派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所属各总队、局、处、各分县局、各看守所、收容教育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及所属清河分局、各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北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及所属各劳动教养管理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各区县司法局: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实际,XX市高级人民法院、XX市人民检察院、XX市公安局、XX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XX市社区矫正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新问题,请及时报告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
附件:1.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2.对拟适用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核实的函3.对拟适用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核实的复函4.社区矫正告知书5.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通知书6.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7.提议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审核表XX市高级人民法院XX市人民检察院XX市公安局XX市司法局二○XX年X月X日社区矫正通知2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范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XX市社区矫正实施细则》。
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于实施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XX市高级人民法院XX市人民检察院XX市公安局XX市司法局20XX年X月X日相关社区通知。
社区矫正告知书(缓刑、假释)一、社区矫正是一项针对非监禁刑犯罪的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服刑人员应在刑事判决、裁定生效或出监(所)之日起七日内持人民法院或监狱开具的证明及相关身份证明、居所证明等材料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
三、社区服刑人员应遵守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参加公益劳动。
四、社区服刑人员享有的权利:1、人格不受侮辱;2、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3、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它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
五、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2、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3、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4、迁居或离开居住区域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
六、被宣告缓刑或被裁定假释的罪犯在社区服刑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2、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每周用书面、电话或口头形式报告上周活动情况;每月到司法所书面汇报一次情况。
3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会见境外人士,应当事先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会见事由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市(区)司法局批准。
社区服刑不得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以及其他非法组织的元。
4、离开所居住的市(区)或者迁居,应当报告社区矫正机构,并经县级公安机关批准:因医疗、探亲等原因需要暂时离开活动范围的,应当事先经市(区)司法局批准,一次请假不得超过7天,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假期的,最多只能续假一次。
需要在活动范围以外就业的,应当得到市(区)司法局批准。
矫正对象迁居,应当办理迁居手续。
5、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的罪犯还必须遵守相关的集会、选举和被选举、任职和公安机关的具体监督管理措施等规定;6、遵守社区矫正机构其它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4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处15日以下拘役、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管理告知书
社区矫正人员: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管理办法》之规定,自
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由
司法所对你实施定位管理。
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在划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活动,不得越界;
二、保持定位手机24小时开机;
三、妥善保管机关,不得人机分离;
四、定位手机遗失或不能正常使用,在当日内报告司法所,并及时重新购买或维修;
五、不得利用定位手机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六、不得利用手机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七、不得利用手机从事非法活动;
八、遵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司法所公章)
年月日
社区矫正人员(签名捺印):
注:宣读相关条款,本告知书一式两份。
社区矫正承诺书尊敬的社区矫正机构: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现居住于(居住地址),因(犯罪事实简述),被(法院名称)依法判处(刑罚类型及期限)。
在服刑期间,本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所犯行为深感悔恨,并决心改过自新。
为确保社区矫正期间的顺利进行,本人郑重承诺如下:1. 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
2. 服从管理: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按时参加社区矫正活动,认真完成矫正任务。
3. 接受教育: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法律、心理、职业技能等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4. 报告行踪:定期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个人行踪和生活状况,如有变更,及时报告。
5. 遵守矫正规定:遵守社区矫正期间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不擅自离开指定区域。
6. 维护社会秩序:在社区内积极维护社会秩序,不参与任何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7. 积极改正: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8. 保持联系:保持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联系,及时反馈矫正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9. 接受监督:接受社区成员、亲属及朋友的监督,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社区矫正的要求。
10. 积极就业: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寻找就业机会,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本人深知,社区矫正是对自己行为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社会给予的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本人将珍惜这次机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此致敬礼!承诺人:(签名)日期:(填写日期)(注:以上内容为模板,具体信息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
入矫计划书范文一、入矫计划书概述本文档是一份入矫计划书范文,用于制定帮助矫正人员顺利完成矫正过程的计划。
入矫计划是矫正人员在进入社区矫正阶段的重要依据,旨在帮助矫正人员认识犯罪行为的后果,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并通过一系列的监管和辅导措施,促使其积极改造、走上正道。
二、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姓名:[矫正人员姓名]性别:[矫正人员性别]籍贯:[矫正人员籍贯]身份证号码:[矫正人员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矫正人员出生日期]监管社区:[监管社区名称、地址]三、犯罪事实和案情分析在此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矫正人员的犯罪事实和案情分析。
包括犯罪种类、犯罪手段、案发经过等。
对于矫正人员所犯下的错误行为需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帮助矫正人员认识到其行为的错误性,并为之后的改造过程提供基础。
四、矫正目标和改造方案1. 矫正目标在此部分,需要明确矫正人员的矫正目标。
矫正目标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矫正人员个人的改造目标,包括个人行为习惯的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二是对社会的贡献目标,包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回归社会等。
2. 改造方案a. 心理辅导矫正人员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
通过心理辅导,矫正人员可以减少对犯罪的认同感,增加对正常生活的认同感,从而降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b. 职业培训为了帮助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需要给予他们职业培训的机会。
通过职业培训,矫正人员可以习得一门技术,增加就业机会,为自己和家庭创造稳定的经济来源。
c. 社会支持在矫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社区、亲友、相关机构等都可以给予矫正人员一定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增加融入社会的信心。
d. 日常生活管理在社区矫正期间,需要对矫正人员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和监督。
包括定期报告、定期赴监管机构签到等,帮助矫正人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五、矫正计划执行和跟踪1. 矫正计划执行在此部分,需要明确矫正计划的执行步骤和时间安排。
社区矫正入矫告知书
社区矫正人员: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XX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你在社区矫正期间由XXX县司法局司法所实施社区矫正。
矫正类别:,矫正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现由社区矫正工作者向你告知如下社区矫正相关事项:
一、《社区矫正入矫须知》(类);
二、分类级别为级;
应遵守每周电话汇报次;司法所电话:;
致电时间:周(一/二/三/四/五)点前(如遇节假日顺延);
每月到所报到次;报到时间为:每月日;
每月提交书面思想汇报份。
告知人(签名):联系电话:
司法所(盖章)
年月日
以上规定本人已知悉,并保证按照告知事项接受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社区矫正人员(签名):联系电话:
年月日
(本表一式二份,一份司法所存入矫正人员档案、一份社区矫正人员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