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美丽的花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朵,认识花朵的颜色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3.提升学生的色彩搭配和构图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2. 花朵的细节描绘; 3. 花朵的构图和布局。
2. 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 1. 让学生能够掌握花朵的基本形状和颜色特点; 2. 让学生能够掌握花朵的细节描绘,如花瓣的纹理、花蕊的细节等; 3. 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原理,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了解花朵的基本形状、颜色、特点等;2.实物观察法:通过观察真实的花朵,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细节和特点;3.示范法:教师通过绘画示范,演示花朵的绘画方法和技巧;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构图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花朵的颜色、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认识花朵教师通过介绍各种花卉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花朵的基本形状、颜色和特点。
3. 实物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准备各种花卉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通过比较不同花卉的特点和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示范绘画教师通过绘画示范,演示花朵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全面掌握绘画技能。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5. 讨论和创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问题,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创作出美丽的花卉画作。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下一节课的学习。
五、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等;2.作品评估:通过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检查学生的色彩搭配和构图能力等。
教案:美丽的花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花以及它们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美的热爱。
教具准备:1.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2.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笔、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朵鲜花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这朵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叶子等。
2.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主题是“美丽的花”,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哪些不同种类的花。
二、了解不同种类的花(10分钟)1.教师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并提醒学生观察每种花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每种花的名字和特点。
2.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帮助,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三、绘画活动(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并告诉他们要画一幅描绘这种花的画。
2.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水彩笔或画笔,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绘制自己喜欢的花的形状和颜色。
3.教师在绘画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评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
3.教师鼓励学生从彼此作品中学习,分享自己对美丽花朵的理解和感受。
五、反思和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活动,提问学生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收获。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美丽的花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它们。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并收集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回家后绘制一幅自己想象中的花朵图画。
2.要求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花。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附近的花坛或公园,观察和欣赏各种不同花卉。
2.可以让学生制作花的模型或造型花,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表达,可以评估学生对不同种类花朵的观察和理解能力;2.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美术美丽的花教案教案:美丽的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常见的花卉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花瓣的结构等。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丽花朵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花卉资源的意识。
3.学科与综合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忆花卉的能力,为学习植物分类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不同花卉的外观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美丽花卉的视频,展示一些花卉的图片,并向学生展示几个花卉样本,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导入新知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教师介绍不同花卉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花瓣的结构等,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花卉特点。
3.观察实物和图片,分组进行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幅花卉图片或一个花卉实物,并要求他们观察和讨论该花卉的外观特征,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每组之间进行巡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交流。
4.小组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对所观察的花卉进行展示和分享。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并进行补充和比较。
5.艺术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和记忆的花卉特征,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选择绘画、立体构建、手工制作等形式。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美丽的花卉作品。
6.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评价标准,如创意、表现力、色彩运用等,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7.总结与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美丽花卉的外观特征,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更多有关花卉的知识和活动,如观察花卉生长的过程、了解不同花卉的生态习性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美丽的花一、教学目标•了解不同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习使用水彩画表达花朵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海报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水彩画颜料、画笔和画纸;•花瓣模板;•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花卉图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5分钟)•展示一幅美丽的花朵海报或图片,并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花朵,如蔷薇、向日葵、郁金香等。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并让他们分享自己认识的花朵。
步骤二:学习花朵的画法(10分钟)•向学生展示花瓣模板,并解释如何使用它来画出花朵的形状。
•请学生观察花朵的外形,然后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花朵的轮廓。
•鼓励学生使用想象力,为花朵设计不同的花瓣形状和数量。
步骤三:选择颜色(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水彩画颜料,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为花朵上色。
•解释如何混合颜料以获得新的颜色,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
步骤四:绘制花朵(20分钟)•学生使用刚才勾勒出的花朵轮廓,将水彩颜料涂抹在花朵的花瓣上。
•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并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花朵添加细节和阴影。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花朵,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让学生观察花朵的真实图片或阅读有关花卉的图书,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不同类型花朵的了解和绘画技巧的学习。
•给予学生任务,在家里或学校周围观察不同花朵,并用素描或水彩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美术课通过引入花朵话题,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并学习使用水彩画来表达花朵的美丽。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技巧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紧密,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了自己的创作。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不同花朵,并运用不同绘画技巧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丽的花(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掌握花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花的基本结构。
2. 花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花的绘画技巧。
2. 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花的图片、绘画步骤。
2. 绘画工具:水彩笔、彩铅、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花。
2. 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花。
二、新授1. 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等。
2. 讲解花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阴影等。
3. 展示绘画步骤,让学生了解绘画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绘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的绘画技巧。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花,进行绘画练习。
2. 开展“美丽的花”主题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注意事项:1. 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细节,提高绘画水平。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花的基本结构,掌握了花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细节,提高绘画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成为优秀的美术人才。
美丽的花教学目标:1、了解花的不同创作。
2、欣赏各种美丽的花,熟悉花的颜色,形状。
激发对花的喜爱,热爱大自然。
3、了解花的构成,及不同面花的状态。
4、能用所学描绘自己喜欢的花,并正确使用工具。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花的各种创作,欣赏大自然各种美丽的花,并能分辨识别。
理解花的构成,及不同表现面。
难点:能用所学任意表现自己喜欢的花。
教学过程:1、课件展示各种花的短视频,引出《美丽的花》课题。
2、师说:花儿以它美丽的身姿,艳丽的色彩,迷人的芬芳。
征服着我们,让我们为之陶醉,为之赞叹!3、于是,就有了有趣的谜语让大家猜。
(展示课件,学生猜)4、也有了诗人写诗歌的赞颂。
(展示课件,学生齐声朗读划线部分)5、更有了画家对花的精美描绘。
(展示课件)6、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花的世界,欣赏花的颜色美、形态美!(课件展示)7、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同学们一定对它默默不忘。
小组讨论:你喜欢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喜欢?(小组代表回答)8、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花的结构。
(展示课件)板书、花的构成:花朵花托花茎花叶课件展示,范画展示9、一起来布置我们独有的秘密花园吧。
学生创造。
(课件展示要求,展示范画)10、展示学生成果。
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花?是从什么角度画的?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师生评一评:小画家画出花的特征了吗?拓展:课件展示手工做的花,现场展示师做的手工花。
小结:花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花儿来装扮我们的生活,比如:服装上的花,被子上的花,窗帘上的花,墙纸上的花,各种包装上的花等等。
在此我祝愿同学们永远能拥有花儿一样的年华,花儿一样的心灵,花儿一样美好的生活。
美丽的花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
2. 学习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画笔技巧来绘制美丽的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不同种类的花的图片或实物。
2. 彩色纸、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种类的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例如:颜色、形状、花瓣数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朵是美丽的?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主体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花,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它们的特征。
例如:玫瑰、向日葵、蒲公英等。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绘制花朵。
重点讲解不同颜色的运用和画笔的技巧。
3.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绘制自己喜欢的花朵。
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画笔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不同种类的花的特征以及绘制花朵的技巧。
2. 学生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例如:制作一个花朵画册或写一篇关于花朵的作文。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校园中继续观察和收集不同种类的花的图片或实物,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制。
2. 学生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参与绘画活动,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绘制花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2.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交流。
3. 学生对花朵特征和绘画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自观察和绘制真实的花朵。
2. 可以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花艺创作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研究,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研究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特别是欣赏水平还不是很牢固,所以课程不可以讲的太深,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旧知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
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
研究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1)。
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
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教学活动:1.导入:小游戏“鲜花送给谁”出示课件,播放音乐,点组成线,线组成形,形构成花。
问学生从刚才的短片中发现了什么。
然后进行小游戏,将花与人物类别连线,引导学生说说花的寓意。
说明花在生活中不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还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2.讲授:欣赏表现花的艺术作品首先欣赏一些中西方画家表现花的作品。
将写意国画与油画对比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画法以及画家、国籍的不同。
简单介绍凡高的作品特点:色彩浓烈、用笔肯定。
注: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如“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4.2第二课时”等。
同时,对一些段落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B、这两幅画分别是工笔国画和油画。
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可以发现国画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种风格,而油画也有不同的风格。
我们可以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来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美丽的花美术教案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各种花的图片,了解花的外形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花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
了解花的外形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花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
如何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花的形态和色彩。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花的图片、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剪刀、彩纸、布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彩纸、布料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花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丽的花。
2. 观察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特征,如花瓣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
3. 技巧讲解
教师示范如何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花的形态和色彩,如用彩纸剪出花瓣的形状,用布料做出花瓣的质感等。
4.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剪纸、贴花等形式。
5. 展示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六、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花,了解不同花的名称和特点,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或者送给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的结构和特点,通过观察、欣赏、绘画等手段,培养学生对花的审美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对花的审美感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花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绘画技巧的运用,如线条、色彩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花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深入了解花的各个部分。
3. 绘画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的美丽,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绘画技巧的运用。
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2. 内容:花的结构和特点、绘画技巧、作品展示等。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绘画,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
2. 观察作业:学生观察周围的花,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欣赏、绘画等手段,让学生对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绘画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
美丽的花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中的内容,课程以“美丽的花”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花卉的基本特征、色彩和形态,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现花的美丽和特点。
本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花卉的基本特征和特点,掌握不同花卉的色彩和形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表现和创造的能力,能够用画笔和手工制作来表现花的美丽和特点。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花卉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学会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花的美丽和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表现出不同花卉的色彩和形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素描纸、水彩纸、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2.教学资料:教师需要搜集不同花卉的图片和美术作品,制作成课件或图片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美丽的花。
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喜欢花,知不知道这些花的名称和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资料,向学生讲解花卉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包括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花卉的特点和差异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表现花卉的方法和技巧,如用画笔勾勒形状、用水彩或油画棒上色等。
3.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花卉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的优点和特点。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表现手法的运用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学生创作(20分钟)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喜欢的花卉。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10《美丽的花》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国画,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1 .引导学生仔细的对花和枝叶的结构特征、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让学生学习运用线描或者其他形式来表现花卉,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对花和枝叶的生长规律以及结构特点进行认识和了解。
2.学习线描的表现技法,运用富有变化的点和线进行花卉写生。
教学难点1.在画纸上能较好的表现花叶等结构比例,表现出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穿插变化。
2.写生时,有目的的对花叶进行取舍,大胆表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花、桌椅)师:你喜欢哪盆花?为什么?(形状、香味、颜色)欣赏: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花,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师总:花外形娇美,颜色靓丽,气味芬芳,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生命和美丽的象征,每一种花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梅标清骨,兰挺幽芳,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
”有了他们,使得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美丽的花,感受它们的魅力所在,学习用线描写生也就是白描的方式表现美丽的花。
(板书:美丽的花)(二)新授:1 .观察特征师:王老师也特别喜欢花,尤其是我们的市花一一荷花,(图片)她亭亭玉立,冰清玉洁, 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
闲暇时老师用线描的方式画了这组荷花,可是并不理想,请同学们帮我看看哪里有问题?(形状不像,画成了三角形,茎粗,花画的歪,)师总:我明白了,要想画好花,我们首先要学会整体观察,观察花朵的外形特征并抓住这个特征画出来。
(板书形,荷花的花瓣是水滴形,叶子是波状的圆形,茎是笔直的)师总结:看来只有画出花的细节,才能完全画出花的美丽阿。
2 .刻画细节师:好,老师就把图放大一点,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帮老师找出细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想校园里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 能用不同的点,线,面。
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 培养学生热爱绘画,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盆盆栽花卉和一盆用废材料制作的花卉作品。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材料。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了解大丽花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难点:在写生过程中,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四、教学过程师;你们发现没有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
你能从学园里寻找到美的地方吗?生;有高大茂盛的树,奇奇怪怪的石头。
我最喜欢的是漂亮的盆栽,盆栽里有许多都开满了美丽的花。
有一盆大丽花漂亮极啦。
师;出示盆栽师;你认真你观察过这些美丽的花吗?我们现在来观察它的枝,叶,花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颜色的?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请你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它是怎样的?生回答:略师;你想把这些画下来吗?生;想呀。
师:要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
怎么观察呢?师;任何植物,都有它自己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
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
如大丽花;茎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壮。
叶1-3回羽状全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
头状花序大,有长花序梗,常下垂,宽6-12厘米。
总苞片外层约5个,卵状椭圆形,叶质,内层膜质,椭圆状披针形。
舌状花1层,白色,红色,或紫色,常卵形,顶端有不明显的3齿,或全缘;管状花黄色,有时全部为舌状花。
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
有的时子还垂下来。
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
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
第10课美丽的花(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内容围绕花的主题展开,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各种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结构,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的结构和特点,能够准确描绘出不同种类的花朵。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花的美丽。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1. 花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
3. 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花的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花的图片、实物花朵、画纸、彩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他们对花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发放实物花朵,让学生仔细观察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结构,并指导他们用画笔描绘出花朵的细节。
3. 绘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朵,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如水彩、彩铅等,独立完成一幅花的艺术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板书设计:1. 第10课美丽的花2. 教学目标: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完成一幅花的艺术作品。
3. 教学内容:观察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结构,描绘花的细节,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花的美丽。
4. 教学难点:花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完成一幅花的艺术作品。
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花的艺术作品,要求准确描绘出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结构,并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花的美丽。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花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并能够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花的美丽。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美丽的花》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的基本结构及其绘画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美丽花朵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运用绘画工具,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进行花卉绘画实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美丽的花》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花朵的外形、色彩和结构。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花卉作品。
2.2 教学资源:提供各种花卉图片、植物标本等,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卉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外形、色彩和结构,并提问学生对花卉的了解和印象。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花卉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蕊、花柄等。
示范绘画一朵花朵的过程,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朵的美丽。
3.3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开始绘画自己喜欢的一朵花。
引导学生注意花朵的细节,如花瓣的形状、花蕊的颜色等。
3.4 总结与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绘画技巧、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花卉拼贴活动,使用不同材料和颜色创作出独特的花卉作品。
5.2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和描绘一朵花朵,并拍照或画出花卉的轮廓。
5.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花卉的书籍或资料,增加他们对花卉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