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50.00 KB
- 文档页数:10
公文写作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讲稿第一章公文写作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课程之公文概述一、公文常识公文又称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党派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固定使用的一种具有特定体式的书面语言工具。
公文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类社会组织记载事物、表达意志、交流信息、联系工作、处理各种事务的需要。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特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率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公文处理,具体包括公文的拟写、制作、处理、传递、保管、提供利用以及对公文处理的监督控制和组织管理。
二、公文特点⒈突出政治性。
⒉恪守法定性。
⒊保持权威性。
⒋注重保密性。
⒌讲究规范性。
⒍围绕事物性。
三、公文文体公文具有应用文的基本属性(即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规范性),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表现在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式。
四、公文格式公文格式是指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符号在载体(纸张等)上排列的规定。
公文格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左侧装订。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公文一般由保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机关和印刷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文件开头部分。
文头部分位于首页上部,一般占1/3至1/5左右,包括:⒈秘密等级根据公文实际的涉密程度,用汉字“绝密”、“机密”、“秘密”分别予以标注,并后加“★”,必要时还应注明保密期限(如机密★5年)。
位于公文首页图文区左上角,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字印刷。
⒉缓急程度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⒊文件名称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构成。
这种形式称版头、文头,采用大号黑变体或宋体字在公文首页上端套红标识。
⒋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讲义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讲义第一节:公文写作基础1.公文写作的概念和特点- 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组织或企事业单位为了行政管理、工作实施、信息发布等目的而制定的文件形式。
- 公文具有正式性、权威性、规范性等特点,要求精炼、准确、明确。
2.公文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公文写作要遵循真实、准确、完整、明确的原则,不能夹带主观成分。
- 要求用语简练、句法结构清晰,语句通顺,文风庄重,理性客观。
3.公文结构- 公文一般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内容。
- 正文应按照事实逻辑进行组织,分为引言、正文主体和结尾。
- 落款包括日期、签名、单位等信息。
第二节:公文写作的常见类型1.公文类型分类及特点- 公文可以分为公告、通知、报告、答复、请示等类型。
- 公告是向社会公布重要事项的一种公文形式。
- 通知是向内部单位或个人传达指示、要求和决定的一种公文形式。
-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请示意见、反映情况的一种公文形式。
- 答复是对他人提出的问题或请求进行书面回应的一种公文形式。
- 请示是向上级请示决策、征询意见的一种公文形式。
2.各类型公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公告要简洁明了,表达清晰,遵守事实。
- 通知要明确要求,简洁明了,用语严谨。
- 报告要客观真实,逻辑严密,重点突出。
- 答复要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语气客观,内容完整。
- 请示要明确请求,论述事实和理由,尊重上级意见。
第三节: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1.公文的处理流程- 公文收文,接收并登记来文,准备相关材料。
- 公文核稿,进行初审,核实内容准确性,逻辑合理性等。
- 公文办理,根据公文类型和要求进行相应处理,如转发、印发、签批等。
- 公文归档,将已处理的公文进行整理归档,方便检索和保存。
2.公文处理中的细节注意事项- 公文处理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确保公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处理时需认真核对公文代码,避免误操作。
-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密工作,确保公文内容的安全性。
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讲义简介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撰写和处理公文的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常用格式,教授学生如何规范、准确地表达意思,以及处理和管理公文的技巧。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处理公文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1.1 清晰的表达目的在撰写公文时,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
无论是发起一个项目、传达一项决策还是汇报一项工作,都要在公文中明确表达目的。
通过明确目的,读者可以直接理解公文的意图,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1.2 正确的语言和用词在公文中,要使用准确、规范和得体的语言和用词。
避免使用隐晦、模糊或夸张的措辞,以免引起误解或产生不必要的歧义。
选择适当的词汇和句式,使公文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1.3 逻辑性和连贯性公文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即从开头到结尾的内容应该组织紧凑、衔接自然。
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和合理的表达顺序,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公文中的观点和论述。
1.4 合适的格式和布局公文的格式和布局应该符合规范,以方便读者阅读和处理。
常见的公文格式包括公文头、机关代字、日期、正文、附件等。
在撰写公文时,要注意每个部分的位置和格式要求,遵守相关的规范。
二、常用的公文格式2.1 公文头公文头包括文件种类、发文机关、文件字号、发文日期等。
在撰写公文时,要根据公文种类和发文机关的要求填写相应的信息。
公文头的格式应该统一,规范,便于识别和归档。
2.2 机关代字机关代字是指公文中用于表示发文机关身份的字母、数字或组合。
不同的机关可以有不同的代字格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用“中国”,“教育部”可以用“教部”等。
在使用机关代字时,要遵循相关的规定,使发文机关身份清晰明确。
2.3 文件字号文件字号是指用于标示公文的唯一编号。
在撰写公文时,要根据机关的规定,合理安排和管理文件字号。
文件字号的使用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和记录,以便于查询和追溯。
(公文写作)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讲义公文写作和处理讲义曲靖市农业局办公室(2009年10月13日)同志们,根据安排,当下由我来和大家共同学习公文写作和处理有关知识。
于座的各位,可能有极少数专门从事文秘工作,对公文写作和处理相对比较熟悉;而绝大多数均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规范性公文写作和处理有壹定了解,但经常接触的主要是像工作总结、讲话稿之类的非规范性公文。
非规范性公文写作和处理相对比较灵活,规范性公文从起草、审核、签发、印刷、办理、归档等均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壹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公文写作和处理可能有的同志认为,只有于办公室工作、专门从事文秘工作的人才有必要学习公文写作和处理。
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
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公文写作和处理的各个环节经常是由不同部门共同完成的。
如果办公室包办所有环节的工作,工作人员就会累死。
第二、普通专业技术人员经常需要承担草拟公文的职能职责。
如果不了解公文写作和处理的规则,草拟出来的公文规范程度就不高,办公室于进行公文审核时难度就会很大,任务就会很重,必然会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公文蒙混过关,不但影响单位的形象,仍会耽误工作。
第三、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公文写作和处理,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四、学习公文写作和处理,是提高执行力的需要。
1999年至2000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这个《办法》和《格式》是我们公文写作和处理最重要的依据,颁布到当下已经有十年时间,可是就全市农业系统的办文水平来见,我们很多同志,甚至是专门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对《办法》和《格式》知之甚少或壹知半解,公文写作和处理随心所欲,说明我们的执行力仍有待于进壹步提高。
近年来,市委办、市政府办对市直部门和县级政府公文写作和处理通过抽查和通报的方式进行监督,市农业局办公室也对农业系统的公文写作和处理进行了规范,我们农业系统的公文写作和处理有了壹定提高,可是,和政府系统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