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点焊工作站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6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简介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SGM)是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及销售的中日合资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23日,注册资金700万美元,由首钢总公司(45%)、日本株式会社安川电机(43%)和日本岩谷产业株式会社(12%)共同投资,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SGM主营日本安川MOTOMAN系列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弧焊、点焊、涂胶、切割、搬运、码垛、喷漆、科研及教学。
安川新推出的洁净机器人和双臂机器人是MOTOMAN机器人的开拓性产品,SGM今后会不断推出更多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新型MOTOMAN机器人。
SGM的产品遍布汽车、摩托车、家电、烟草、陶瓷、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物流、铁路机车等诸多行业。
为促进企业发展、提升行业知名度,SGM每年都会参展多个大型行业应用展会,SGM拥有一批优秀的工程设计、项目调试人员,在机器人工作站及各种大中型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生产线的研发、制造、调试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具有成熟经验和较高水平,在应用技术上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SGM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系统设计的精准性,这大大提高了系统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机器人本体专门为点焊而设计,其上臂内藏点焊用的电缆,气管与水管,它与高性能NX100控制柜及配备6.5”LCD彩色显示触摸屏的示教盒的结合,使MOTOMAN-ES系列机器人极大程度地完善了点焊系统。
NX100可同时协调控制多达36个轴,可以实现机器人6轴+电动点焊钳1轴+行走轴1轴,可四台点焊机器人单元的同时协调动作。
并且,由于控制柜命令的运行数度提高1倍从而缩短了作业周期。
有负载重量为165KG到200KG达到了机械人精度运动的最大承重量。
机器人运用高精度控制算法缩短了命令响应的滞后时间,它是安川独有的“高级机器人动作(ARM)”控制特点之一。
因此,机器人的诡计重复精度可以提高50%。
误差补偿功能(选项)使机器人绝对位置精度提高2到5倍。
实用文档目录一、工件基础资料及工件工艺要求 (2)1.1对被焊工件的要求 (2)二、工作环境 (2)三、机器人工作站简介 (2)3.1焊接工艺 (2)3.2工作站简述 (2)3.3机器人工作站布局: (图中形状,尺寸仅供参考) (2)3.4机器人工作站效果图 (3)3.5机器人工作站动作流程 (3)四、配置清单明细表 (4)五、关键设备的主要参数及配置 (5)六、电气控制系统 (6)七、双方职责及协作服务 (7)7.2需方职责 (7)7.2供方职责 (7)八、工程验收及验收标准 (7)九、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8)十、技术资料的交付 (9)十一、其它约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 KUKA机器人 (9)1.1 KUKA KR6弧焊机器人: (10)1.2机器人系统: (10)一、工件基础资料及工件工艺要求1.1对被焊工件的要求✧工件误差:精度误差、位置误差、焊缝间隙误差。
✧工件焊缝周围10mm内不能有影响焊接质量的油、水分和氧化皮。
✧工件上不能有影响定位的流挂和毛刺等缺陷。
✧工件的尺寸偏差不能超过 1 mm。
✧不同工件在夹具定位后焊缝位置度重复定位偏差不超过 1 mm。
✧坡口的焊缝间隙小于1mm,大于1mm需人工打底。
二、工作环境2.1电源:3相AC380V ,50Hz±1Hz ,电源的波动小于10%。
2.2工作温度:5℃~ 45℃。
2.3工作湿度:90%以下。
三、机器人工作站简介3.1焊接工艺✧焊接方式;人工定焊组对、人工示教,机器人满焊。
✧焊接方法:MIG/MAG✧保护气体:80%Ar+20%CO2。
✧焊丝直径:1.0/1.2mm。
✧焊丝形式:盘/桶装。
✧焊接的可达率:机器人焊枪可达范围,不可达区域由人工补焊。
✧工件装卸方式:人工装配。
✧物流方式:人工、行吊。
3.2工作站简述✧本案设备采用单工位三班制,每班工作时间8小时,并且设备满足24小时三班连续作业工作能力。
焊接机器人的控制原理及应用焊接机器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焊接设备,是焊接自动化的革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
在大三上学期的认识实习过程中,已经在长力机械厂有所接触。
焊接机器人采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焊接作业是焊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焊接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
机器人焊接作为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己被国内许多工厂所接受,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首选焊接机器人作为技术改造的方案。
一、我国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史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发工业机器人晚于美国和日本,起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自发性的研究。
到80年代中期,全国没有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
而在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工业产品,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鉴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国家“七五”攻关计划将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列入了计划,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攻关,特别是把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就把机器人技术和用户紧密结合起来,使中国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就瞄准了实用化的方向。
与此同时于1986年将发展机器人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
在国家"863"计划实施五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
在国内市场发展的推动下,以及对机器人技术研究的技术储备的基础上,863主题专家组及时对主攻方向进行了调整和延伸,将工业机器人及应用工程作为研究开发重点之一,提出了以应用带动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方针,以后又列入国家"八五"和"九五"中。
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我国焊接机器人的研究在基础技术、控制技术、关键元器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进入使用化阶段,形成了点焊、弧焊机器人系列产品,能够实现小批量生产。
二、焊接机器人的组成常规的弧焊机器人系统由以下5部分组成。
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是一种自动化焊接设备,它通过预先编程的程序,能够完成各种焊接任务。
它具有高效、精准、稳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行业。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首先,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由机器人、焊接设备、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组成。
机器人是整个工作站的核心,它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精准的动作控制。
焊接设备包括焊枪、焊丝等,用于实际的焊接操作。
控制系统则负责指挥机器人和焊接设备的工作,保证整个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安全系统则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包括防护罩、安全传感器等。
其次,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预先编程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和焊接设备的动作,实现焊接操作。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设定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路径,并将其输入到控制系统中。
然后,机器人根据这些参数和路径进行动作控制,完成焊接操作。
在整个焊接过程中,控制系统会实时监测焊接质量和设备状态,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安全。
最后,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制造领域,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能够实现车身焊接、零部件焊接等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能够完成航空器构件的精密焊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电子电器领域,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能够完成电子零部件的精细焊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是一种高效、精准、稳定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
点焊机器人一、点焊机器人概述点焊机器人的典型应用领域是汽车工业。
一般装配每台汽车车体大约需要完成 3000 —4000 个焊点,而其中的 60 %是由机器人完成的。
在有些大批量汽车生产线上,服役的机器人台数甚至高达 150 台。
汽车工业引入机器人已取得了下述明显效益:(1)改善多品种混流生产的柔性;(2)提高焊接质量;(3)提高生产率;把工人从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最初,点焊机器人只用于增强焊点作业 ( 往已拼接好的工件上增加焊点 ) 。
后来,为了保样,点焊机器人逐渐被要求具有更全的作业性能。
具体来说点焊机器人优点:(1)安装面积小,工作空间大。
(2)快速完成小节距的多点定位 ( 例如每 0.3~ 0.4s 移动 30 ~50mm 节距后定位 )。
(3)定位精度高( ±0.25mm),以确保焊接质量。
(4)持重大 (300 ~ 1000N),以便携带内装变压器的焊钳。
(5)示教简单,节省工时;安全可靠性好。
二、点焊机器人系统的基本构成点焊机器人虽然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大体上都可以分为 3 大组成部分,即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以及由阻焊变压器、焊钳、点焊控制器和水、电、气路等组成的焊接系统。
点焊机器人本体主要指其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通常由机体、臂、手腕和焊钳(末端执行器)组成。
关节式机器人的前三个自由度,即机体腰轴的回转,肩(大臂和机体连接处)轴的仰俯和肘(大臂和小臂连接处)轴的屈伸可把焊钳送到一定的空间位置;后三个自由度,即售完的三个关节运动使焊钳以一定的角度(姿态)对准焊点。
点焊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由本体控制部分及焊接控制部分组成。
本体控制部分主要实现示教在线、焊点位置及精度控制。
点焊作业一般可采用点位控制,又称点到点控制(point to point 简写为PTP),它仅考虑原始点和目标点的位置,而不考虑经由何途径到达目标点,即点焊时只要求点击到达焊点位置准确,重复定位精度为正负0.2—0.4mm,而对电极运动轨迹并无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