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关系及其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230.42 KB
- 文档页数:5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税收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现状、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1.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有助于各国政府在税收政策上达成共识,减少税收壁垒,降低税收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2.维护公平竞争:通过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各国政府可以制定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避免税收歧视和税收陷阱,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增强国际税收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通过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各国政府可以共同制定税收规则,增强国际税收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降低税收风险,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二、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的现状目前,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已经开始在税收政策、税制改革、信息交换等方面进行合作。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税收规则的不统一: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税收规则往往存在差异,这给跨国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税务风险。
2.信息交换机制不完善:各国之间在信息交换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如数据保护、隐私保护等问题,导致信息交换的效率不高。
3.税收监管不足:一些国家在税收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一些企业利用税收漏洞进行避税和逃税,影响了税收公平和效率。
三、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利益分配不均:各国政府在税收协调与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可能会采取保守或排斥的态度。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中存在沟通障碍和误解。
3.制度不健全:一些国家的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导致税收协调与合作的效果不佳。
第一章之第七节国际税收关系一、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发展,国际税收问题也随之增多。
为了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加强国家之间的税收征管合作以及协调各国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缔结国际税收协定十分必要。
(一)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征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的产生都与税收管辖权有关。
税收管辖权属于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征税方面的主权范围。
通常按照国际公认的顺序,税收管辖权划分原则有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两种。
其中属地原则是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也称为属地主义或属地主义原则。
属人原则是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也称属人主义或属人主义原则。
由于在国际税收领域,各国行使征税权力所采取的原则不尽相同,因此各自所确立的税收管辖权范围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目前世界上的税收管辖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居民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凡是属于本国的居民取得的来自世界范围的全部所得行使的征税权力。
这种管辖权是按照属人原则确立的。
各国税法对居民身份确认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按居住期限确定,也有的是依据是否有永久性住所确定等。
地域管辖权又称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发生于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应税活动和来源于或被认为是来源于其境内的全部所得行使的征税权力。
这种管辖权是按照属地原则确立的。
在地域管辖权下,通过确认所得的地域标志来确定该笔所得的来源地,一笔所得被地域化,从而纳入所在地域的国家税收管辖范围。
这种按地域范围确定的管辖权体现了有关国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又符合国际经济交往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被各国公认为是一种较为合适的税收管辖权,并为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一、术语解释第一章1.国际税收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涉外税收“涉外税收”一词通常是指专门为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设置的税种,如我国在1991年开征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该税在2008年废止)、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工商统一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属于我国的涉外税收。
尽管涉外税收主要是针对外国纳税人或外资企业,但它仍然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
涉外税收只不过是把国家税收制度中的涉外部分独立出来,单独设立了税种。
3.财政降格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和趋势。
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地区性的国家集团。
它们由地理上相邻近的国家组成,对内通过一定的协调活动,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或其他经济活动障碍,以便使成员国的经济更紧密地结合;对外则在经济政策方面保持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差别待遇。
人们将这种地区性的经济联合称为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
5.恶性税收竞争各国制定的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别国的储蓄和投资,进而削弱其他国家的税基,那么这种税收政策就属于恶性的,国家之间制定这种税收政策所产生的税收竞争为恶性税收竞争。
第二章1.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
由于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一般要遵从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因此,一国的税收管辖权在征税范围问题上也必须遵从属地原则或属人原则。
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1. 嘿,你知道吗,国际税收协定里有个超重要的“征税权划分”呢!就像蛋糕怎么分一样,各国得商量好谁对哪些所得征税。
比如说,A 国和 B 国对跨国企业的利润怎么划分征税权,这可关系到双方的利益呢!2. “消除双重征税”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哦!想想看,如果一个企业既在本国交税,又在外国被征一次税,那得多冤啊!所以协定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让企业不那么憋屈。
就好比你辛苦赚了钱,总不能被重复打劫吧!3. 还有呢,“常设机构的认定”也不能小瞧呀!它就好比是确定一个人在某个地方的“根据地”。
比如一家外国公司在另一个国家有个长期的办公地点,那这就算是常设机构啦,就得按规定交税啦,这多明确呀,可不能稀里糊涂的!4. 哇塞,“税收情报交换”也超级重要的哟!这就像大家互相通气,知道彼此的情况。
比如 A 国要知道自己的企业在 B 国的纳税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管呀。
这就如同好朋友之间要坦诚相待,才能更好地相处嘛!5. 嘿呀,“相互协商程序”也不可忽视呀!要是两国在税收上有争议了,那就得通过这个程序来解决。
可以想象成两个人吵架了,得找个办法和解呀。
要是不解决,那不是乱套了嘛!6. “无差别待遇”了解一下哈!这就意味着不能对外国人搞特殊化或者歧视。
就好像大家在一个团队里,都得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才公平公正呀!7. 哦对了,“防止偷漏税”也是重中之重呢!税收可不能随便被人糊弄了。
就像家里的钱财得看紧了,不能让人偷偷拿走呀,这关乎国家利益呢!8. “协定的适用范围”也得弄清楚呀!到底哪些人、哪些事适用协定,可得搞明白。
好比你得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你的,不能搞错了呀,不然多麻烦!9. 最后呀,这些国际税收协定的内容可都是为了让国际税收更有序、更公平呢!大家都能从中受益,不是吗?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呀!我的观点结论:国际税收协定的这些主要内容真的都非常重要,对于维护各国的税收权益以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好好把握和运用!。
跨国纳税国际税收基本原则是什么?国际税收基本原则际税收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税收主权原则;国际税收分配公平原则;国际税收中性原则。
国际税收规则需要解决对跨境交易的收入按什么标准征税,国家间如何分配征税权的问题。
国际税收是指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开展跨境交易行为征税的一系列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税收的重要性1、弥补国内税法单边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存在的缺陷;2、兼顾居住国和****国的税收利益;3、在防止国际避税和国际偷逃税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
税收国际协调的内容税收国际协调的内容涉及税收管辖权、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和税务合作等。
(1)税收管辖权是每一个主权国家专属的税收征管权力,当税收管辖权交叉、冲突时,就需要各方通过税收国际协调解决矛盾。
(2)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就会存在税收制度的差别。
税收制度的差别不利干国际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必要通过税收国际协调优化税收制度。
国际税收协定规定一、怎么理解我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协定是国际税收重要的基本内容,是各国解决国与国之间税收权益分配矛盾和冲突的有效工具。
1 、国际税收协定概念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协调相互间在处理跨国纳税人征纳事务方面的税收关系,依照平等原则,通过政府间谈判所缔结的确定其在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税收协议。
国际税收协定按参加国多少,可以分为双边税收协定和多边税收协定。
双边税收协定是指只有两个国家参加缔约的国际税收协定,是目前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形式。
多边税收协定是指有两个以上国家参加缔约的国际税收协定,现在国际上还不多,但代表了国际税收协定的发展方向。
国际税收协定按其协调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一般税收协定和特定税收协定。
一般税收协定是指各国签订的关于国家间各种国际税收问题协调的税收协定。
特定税收协定是指各国签订的关于国家间某一特殊国际税收问题协调的税收协定。
2 、国际税收协定的法律地位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法二者都属于法律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并且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实用文档国际税收1.国际税收: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或地区,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和财产(简称跨国所得)进行重叠交叉征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与国的税收分配关系。
2.税收管辖权:国家在税收领域中的主权,是国家政府行使主权征税所拥有的管理权力。
3.属地原则:一个国家以地域的概念作为其行使权力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
按照属地原则,一国政府在行使其权力时,必需受这个国家领土疆界内的全部空间范围所制约。
(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4.属人原则:一国政府以人的概念作为其行使权力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
按照属人原则,一国政府在行使其权力时,必需受人的概念范围所制约。
(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5.经营所得:一个人在某个固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6.常设机构: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
7.投资所得:投资者将其资金、财产或权利提供给他人使用所获取的报酬,它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
8.财产收益:因财产所有权转移而取得的所得,即转让、销售不动产和动产取得的所得。
9.不动产所得:因让渡不动产的收益权而取得的固定或不固定的收益,即出租、使用不动产的所得,不动产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
10.法律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法律上对同一纳税人采取不同权力原则所造成的重复征税。
11.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经济渊源的不同纳税人的重复征税。
12.国际双重征税:两个或以上国家各自基于其税收管辖权,对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进行的交叉重叠征税。
13.抵免限额:居住国政府允许其居民抵免的国外已纳所得税款的最高额,是以不超过国外应税所得额按照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为额度。
14.综合抵免限额:居住国政府根据跨国纳税人从外国取得的全部所得,汇总计算统一的抵免限额。
15.税收饶让: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不再按居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
中国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签署双边税收协定:中国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双边税收协定签署,目前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这有利于促进跨国投资、贸易和经济合作,提高投资环境和税收透明度。
2. 参与全球税收合作: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税收合作机制,如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税收论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打击跨国税收逃逸和避税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加强税收信息交流: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信息交流,致力于建立更加高效的税收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国际税收信息交流,有助于预防和打击跨国税收逃逸和避税行为。
4. 完善国内税收制度:中国逐步完善国内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和透明度。
加大税收执法力度,打击各类税收违法行为,为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积极参与全球税收合作、加强税收信息交流和完善国内税收制度等方面均表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