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12课 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岳麓版巩固辅导第六十八篇
- 格式:docx
- 大小:854.78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总结《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帕特里莫尼托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线索说明:⑴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它所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代替的财富,是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包括地球进化形成的自然遗产和人类生存而产生的文化遗产,以及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民间口头形式传播下来的无形文化遗产,它与上述有形物质遗产共同构成了世界遗产的四种基本形态。
由于文化景观这一类遗产与文化遗产、双重遗产有直接关联,登录标准又运用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的条件,故不单独列入类型。
⑵了解《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关于“主要内容”需掌握四个要点:①确立了在人类生存环境里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思想的指导原则②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以利用国际援助与合作③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共同财富,加以重点保护。
保护的原则是“真实性和完整性”。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提供经费与技术援助。
⑶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
登录《世界文化名录》的文化遗此,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且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容易损坏;⑥与其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着重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容及其它的文化价值,从而在文明史的架构里呈现新的历史画面。
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
人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所创造的文明已经与自然和人类的精神融为一体,这是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和谐融通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促进人类的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是学习者面对的时代命题。
本模块教学的三维目标表述如下: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容及其多姿多彩的个性化特色;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能够用艺术的美的眼光来审视和感受这些文化遗产,并且能就这些遗产对不同文明的影响作出初步的分析和总结。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能够收集有关资料,以多样的学习方法体会与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体会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培养开阔的视野,学习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多元文化价值观;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及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懂得人类生存的环境里,文化与自然有不可分割和密切相联的关系,从而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从一些起警示作用的世界遗产中认识其特殊的教育意义。
上述三方面目标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是通过各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每个单元都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的光芒,每个单元在表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折射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意蕴。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一、课标容(1)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容,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
意大利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意大利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天主教会的象征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教堂之一。
这座迷人的建筑不仅代表着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力量,更是人类艺术与文化的奇迹。
本文将带您探索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意义。
一、历史背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在公元4世纪建成之前,这个地方是一个石窟墓地,传说中是圣彼得殉教的地点。
公元313年,基督教合法化后,由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的援助,梵蒂冈开始兴建大型圣殿,以纪念圣彼得。
然而,这座早期教堂在公元9世纪被火灾摧毁。
于是,在公元16世纪,教宗尼古拉斯五世下令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延续到17世纪。
如今的教堂成为一座宏伟而壮丽的建筑,吸引了全球信徒和游客的关注。
二、建筑风格与特点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种建筑风格,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宏伟和精美。
教堂以巨大的圆顶和长方形的平面设计为特点,这是米开朗基罗在1547年提出的建筑方案。
圆顶高达136米,成为罗马市天际线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部拥有许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包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母像》和贝尔尼尼的雕塑《圣彼得的主教座椅》。
三、文化意义与重要事件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而且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梵蒂冈,感受它独特的氛围和艺术价值。
教堂内的圣彼得广场是天主教重要的庆典和活动场所,例如选举新教皇的秘密会议。
此外,教堂还保存了许多宗教文物,如圣经的手稿、教宗的冠冕和宝座等。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还是天主教信仰的中心。
作为天主教会的宗座圣殿,教堂内设有宗座殿堂,供教皇举行重要弥撒和宗教仪式。
每年的复活节和圣诞节期间,教皇会在这里向全世界信徒进行讲道。
此外,天主教国家中的最高领导——教宗也在这里举行就任典礼。
四、游览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经验如果您打算参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以下是几点经验分享。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帕特里莫尼托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线索说明:⑴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它所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代替的财富,是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包括地球进化形成的自然遗产和人类生存而产生的文化遗产,以及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民间口头形式传播下来的无形文化遗产,它与上述有形物质遗产共同构成了世界遗产的四种基本形态。
由于文化景观这一类遗产与文化遗产、双重遗产有直接关联,登录标准又运用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的条件,故不单独列入类型。
⑵了解《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关于“主要内容”需掌握四个要点:①确立了在人类生存环境里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思想的指导原则②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以利用国际援助与合作③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共同财富,加以重点保护。
保护的原则是“真实性和完整性”。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提供经费与技术援助。
⑶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
登录《世界文化名录》的文化遗此,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且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容易损坏;⑥与其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梵蒂冈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1984年的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梵蒂冈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两年后的1986年,梵蒂冈城国特地为此发行了一套六方联邮票,票面上展示的是梵蒂冈城全景的鸟瞰图。
梵蒂冈城坐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部高地上,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为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领袖的驻地。
其城南的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汇集了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西方艺术大师的杰作。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四单元欧洲文明的见证第12课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测试题 2019.9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①1935年-1938年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②从1928年起,苏联完整地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③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二位,世界第三位④20世纪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
--《元明事类钞<木棉谱>》材料二:唐宋以来,上下通行之货,一皆以钱而已,未尝用银。
……(金)哀宗正大间,但以银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银之始。
今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而犹谓之钱粮,盖承宋代之名,当时上下皆用钱也。
--《日知录》材料三:成化(明宪宗年号)末年,……(毅庵祖)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币(各种粗布和丝织物),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后四世祖继业,各富至数万金。
--《松窗梦语·异闻纪》材料四: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户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木苦(hu,不结实)谓之雠货(验货)。
其织也,必先之以染经,经以湖丝为之。
经既染,分散络工。
络工,贫女也,日络三四窠,得钱易米,可供一日食,于佣力之中寓恤贫之意焉。
--陈作霖《风麓小志·记机业第七》请回答:(1)将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
(2)上述社会经济现象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12课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岳麓版习题精选八十六第1题【单选题】圣彼得大教堂整体造型突出了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这一风格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②天主教神权思想的强化③教皇强大的政治影响力④新建筑材料的推广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梵蒂冈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佛罗伦萨城的西北角B、是基督在世的代表,能真实反映基督的意愿C、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典型的城中之国D、建有世界上最高、最大的西斯廷大教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教会主持修建②继承和发展了古罗马的圆顶技术③完工后都成为所在城市的最高建筑④设计时都利用肋条支撑或加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2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异端及其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下列对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异端”的阐述,错误的是A、“异端”思想指不符合天主教传统教义的思想B、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条件下的折中选择C、宗教裁判所的设立,缓解了教会与民众的矛盾D、“异端”思想推动近代欧洲民族思想的兴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人物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大规模的巴以流血冲突。
这里的“阿克萨清真寺”属于——的代表建筑。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
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在此,朗之万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同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圣城的城市是A、麦加B、伊斯坦布尔C、耶路撒冷D、大马士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A、天主教在经济上势力强大B、天主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C、教权与王权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教权的矛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在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表现不包括A、向民众征收“什一税”B、教皇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C、教权高于世俗王权D、迫使各国统治者向教皇称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A、麦加B、巴格达C、耶路撒冷D、麦地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2019年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12课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米开朗琪罗的名作《哀悼基督》,其根本用意是A、传扬基督的伟大B、对天主教会的痛恨C、表现母爱的崇高与伟大D、对西斯廷教皇的不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
这表明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芳同学通过网络查找耶稣、圣诞节、耶路撒冷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她正在探究A、伊斯兰教B、古希腊的民主政治C、基督教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人物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大规模的巴以流血冲突。
这里的“阿克萨清真寺”属于——的代表建筑。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导致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B、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都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D、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为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的某教堂平面图,下列关于该教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B、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诞生C、为提高佛罗伦萨共和国声誉而建D、内壁绘有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明末清初,意大利教士利玛窦来华,西学东渐萌发。
2019-2020年高中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第四单元欧洲文明的见证第12课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教堂岳麓版练习题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B、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都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D、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A、麦加B、巴格达C、耶路撒冷D、麦地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长达120年的建造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致使工程多次耽搁下来,其实这种矛盾和斗争的实质是A、新、旧教皇之间的斗争B、新设计师和原设计师之间的斗争C、希腊式建筑和拉丁式建筑之间的斗争D、人文主义者和反动教会之间的斗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造成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包括①传统的东方商路被切断②法国和西班牙对意大利开战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教皇领地的安全富足及教皇的态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人物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大规模的巴以流血冲突。
这里的“阿克萨清真寺”属于——的代表建筑。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2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异端及其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下列对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异端”的阐述,错误的是A、“异端”思想指不符合天主教传统教义的思想B、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条件下的折中选择C、宗教裁判所的设立,缓解了教会与民众的矛盾D、“异端”思想推动近代欧洲民族思想的兴起【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
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筑与历史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位于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城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
圣彼得大教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巅峰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和历史两个方面探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一、建筑风格与特点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堂采用了多种建筑风格的元素,从古典罗马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风格,几乎包含了欧洲建筑史上的各个时期。
教堂的立面由巨大的圆柱与大理石装饰交错组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教堂内部则采用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如拱顶、壁画和雕塑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建筑元素是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的降神》雕塑,它巧妙地将雕塑与建筑结合,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动感。
此外,教堂内还有壮丽的穹顶,游客可以登上穹顶,欣赏梵蒂冈城的美景。
二、历史背景与重要事件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成为了基督教的中心。
早期的圣彼得大教堂是由帝国君主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兴建的,它的目的是纪念圣彼得,这位基督教的创始人之一。
然而,原来的教堂在历史上遭受了多次火灾和地震的摧毁,于是在16世纪,教皇尼古拉斯五世下令重建圣彼得大教堂。
新的教堂不仅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以往,还吸引了当时许多杰出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与设计与装饰。
在历史上,圣彼得大教堂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
教皇利奥十世与马丁·路德之间的争端导致了基督教教派的分裂,从而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彼得大教堂成为了宗教改革的象征,激励了新教教派的诞生。
三、圣彼得大教堂的艺术珍品除了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外,圣彼得大教堂还以其丰富的艺术珍品而闻名。
教堂内有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大师级的绘画、雕塑和壁画。
首先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彼得的降神》是悬挂在教堂的巨大雕塑,给人一种震撼力和庄严感。
2019-2020学年度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12课梵蒂冈城与圣波罗大
教堂岳麓版巩固辅导第六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小芳同学通过网络查找耶稣、圣诞节、耶路撒冷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她正在探究
A、伊斯兰教
B、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C、基督教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
A、天主教在经济上势力强大
B、天主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
C、教权与王权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教权的矛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
A、麦加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梵蒂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佛罗伦萨城的西北角
B、是基督在世的代表,能真实反映基督的意愿
C、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典型的城中之国
D、建有世界上最高、最大的西斯廷大教堂【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圣彼得大教堂整体造型突出了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这一风格与哪些因素有关( )
①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②天主教神权思想的强化
③教皇强大的政治影响力④新建筑材料的推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
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米开朗琪罗的名作《哀悼基督》,其根本用意是
A、传扬基督的伟大
B、对天主教会的痛恨
C、表现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D、对西斯廷教皇的不满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这一地区有一座城市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这一圣地是指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图为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的某教堂平面图,下列关于该教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B、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诞生
C、为提高佛罗伦萨共和国声誉而建
D、内壁绘有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在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表现不包括
A、向民众征收“什一税”
B、教皇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教权高于世俗王权
D、迫使各国统治者向教皇称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及柱廊是1656年建造的,属地在意大利罗马城。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在雕塑和建筑上的充分表现,恐怕谁也比不过多才多艺的大建筑设计家、雕刻家、戏剧家兼画家的劳伦佐·贝尼尼了……这个广场是椭圆形的,方圆约有三公顷半,正中间是一高耸的方尖碑,两边各有一个喷水池。
大教堂前有一梯形广场。
这一圆形广场便与其相联结。
梯形的小广场前象是一个倾斜的舞台,教皇每逢重大日子就在这里举行弥撒。
因而那个椭圆广场就成"观众席",能容纳从四面八方聚来的善男信女。
广场的两边,成弧形地组成巨大而彼此联结的柱廊。
从高处俯视,这两边的弧形柱廊犹如教皇伸出的两只手,把所有参加弥撒的信徒拥入自己“仁慈”的怀抱,足见艺术家的心机,使这种巴洛克建筑风格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宗教。
结合所学分析当时罗马教皇改建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的目的和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的设计体现的寓意。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圣彼得大教堂所体现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1510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在他24岁时受教皇之托在梵蒂冈皇宫中创作了这幅举世闻名的壁画《雅典学园》。
这幅画中几乎囊括了古希腊不同时代的所有著名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除了柏拉图,请你写出另外两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的名字。
""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成为学园式古典教育的开端。
请简述学园式古典教育的特点及其对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
请写出柏拉图的代表作并简述他的基本哲学思想。
""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喜欢看戏。
乾隆皇帝还化妆上台,并将徽戏引入宫廷。
道光皇帝自称“唱戏人的儿子”,还奖励汉戏艺人。
慈禧虽然治国无能,但于京剧则可谓行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慈禧花巨资修建德和园大戏楼就不难理解了,这里见证了晚清京剧的发展,被喻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摇篮”。
——据李长建《颐和园戏楼探秘》整理
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智慧海和圣彼得大教堂在承顶部之重方面的设计方法,并揭示两者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京剧形成的社会条件。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