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定额明细一览表(含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1
材料定额中材料的消耗量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净用量、损耗(12单)
(一)材料天量用量的确认
1.理论计算法——根据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材料规格等,从理论上计算材料的净用量。
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
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认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展开估算。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
材料的损耗通常以损耗率则表示。
材料的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和统计法计算确定。
损耗量=天量用量×损耗率
二、组成
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共同组成,按其采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分割为四类。
1、主要材料
指轻易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2、辅助材料
轻易形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
3、周转性材料
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采用但是不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例如模板、钢拱形架、轻型钢轨、公差、脚手架、跳板以及钢、木提振等。
4.零星材料
指用量大、不易于排序的材料。
三、计算方法
定额材料消耗量,既包含形成产品实体净用的材料数量,又包含施工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
即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
另损耗率=损耗量/总消耗量×%
则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为了精简排序财政预算定额中使用如下公式: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
总消耗量=天量用量×(1+损耗率)
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关键是确定净用量和损耗率。
主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以下是根据题目"主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编写的文章:主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一、产品说明根据项目需求,我们制作了主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以便准确计算和控制材料消耗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明细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明细表结构1. 表头部分在明细表的顶部,我们列出了项目名称、产品编号、产品材料以及日期等相关信息,以便对每个项目进行准确标识和追踪。
2. 主要项目部分在主要项目部分,我们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将每个工序的相关信息列入表格中。
每项工序包括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所需主材料、消耗量、计量单位等信息。
这些数据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进行统计和归纳的。
3. 小计和总计部分在主要项目部分的下方,我们计算了每个工序的材料消耗量的小计,并在最后一行计算出总消耗量。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控制成本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三、使用方法1. 数据录入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主要材料的消耗情况,将各项数据准确录入到明细表中。
确保每个工序的编号、名称、材料、消耗量和计量单位等信息都填写正确。
2. 消耗量计算根据明细表中的工序数据,计算每个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小计,同时计算出总的材料消耗量。
这些计算结果将为后续成本控制和生产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3. 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分析明细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工艺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比如,某个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异常高,可能是因为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或操作不规范,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可以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注意事项1. 数据准确性为了保证明细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数据录入时一定要仔细核对,确保每个工序的相关信息都填写正确。
如有错误,及时进行更正。
2. 更新和维护随着生产工艺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明细表的内容可能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
及时更新明细表,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套定额乘系数汇总总说明砼预制构件的制作损耗、运输及堆放损耗、安装(吊装、打桩)损耗不论构件大小,均按下表规定损耗率计算列入工程量内。
计算方法:1.预制构件砼、钢筋、模板预算制作工程量=图纸计算量×(1+制作废品率+运输及堆放损耗率+安装或打桩损耗率)。
2。
预制砼构件预算运输工程量=图纸计算量×(1+运输及堆放损耗率+安装或打桩损耗率)。
3。
预制砼构件预算安装工程量=图纸计算量×(1+安装或打桩损耗率)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
人工土方子目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1。
18;2.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积占用的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
5。
3。
人工挖桩孔,孔内垂直运输方式按人工考虑。
如深度超过12m 时,16m以内按12m子目人工用量乘以系数1.3;20m以内乘以系数1.5计算。
4.机械土方子目是按土壤天然含水率制定,若土壤含水率大于25%时,子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
15。
5。
人工挖土:人工挖、运土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工程量,土(灰土)方回填夯实按压实方计算。
运土量无法按自然方计算时,素土量按压实体积乘以系数1。
22计算;灰土在场外集中拌和时,灰土运输量按压实体积乘以1。
31系数计算。
若灰土必须在现场拌和时,灰土中的素土量按比量乘以1.22系数计算。
6。
机械土方:土方体积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为准计算,碾压工程按压实方计算。
运土量无法按自然方计算时,素土量按压实体积乘以系数1.22计算;灰土在场外集中拌和时,灰土运输量按压实体积乘以1。
31系数计算。
若灰土必须在现场拌和时,灰土中的素土量按比量乘以1.22系数计算。
第二章桩基工程8、基坑支护中的孔内注浆是按水灰比w/c=0。
45的水泥浆计算消耗量,如设计与其不同时可调整材料用量。
在砂石层注浆,人工、机械、材料含量乘以1.2系数。
12、在桩间补桩或在强夯后的地基打桩、在打过灰土挤密桩后的场地打砼灌注桩时,按相应子目的人工、机械、摊销材料乘以1。
2.主要材料超运距取定,主要材料的超运距取定见下表。
(二)材料消耗量的确定(3)机械石方定额岩石强度系数(f)综合权数的取定,详见下表。
二、定额编制因素的确定1.墙体厚度及其他砌体综合权数的取定,见下表。
2.砌体灰缝厚度取定见下表。
3.每立方米各种不同厚度砖墙用砖和砂浆的计算公式:砖净用量={1÷[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K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指1/2,1,1.5,2,2.5,3。
砂浆净用量=1-砖数净用量×每块砖体积(四)模板量计算1.组合式钢模板(1)计算式:组合式钢模板定额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一残值率)/周转次数〕×(1十施工损耗率);一次使用量=混凝土模板接触面积每100㎡一次净用量。
另增加组合式钢模板回库维修量:按项目摊销量×8%计算。
(2)周转次数、施工损耗及残值率取定见下表。
2.木模板(1)计算式:木模板一次使用量=构件每100㎡接触面积一次模板净用量周转用量=一次使用量×〈l十(周转次数-l)×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一补损率)×50%/周转次数摊销量=(周转量一回收量)×(1十施工损耗率)或摊销量=一次使用量×K×(1十施工损耗率)式中:K=〔1十(周转次数一l)×补损率一(1一补损率)×50%〕/周转次数(2)周转次数、损耗率、补损率及K值取定见下表。
3.大钢模板:周转200次,损耗率12.2%(包括大修、经常维护)4.木胶合板模板:模板定额摊销量的计算公式与组合式钢模板相同。
材料周转次数见下表。
1.脚手架材料使用寿命期及残值率见下表。
3.脚手架立杆间距、步高及架高确定见下表。
主要材料损耗率表(二)主要材料损耗率(二)主要材料损耗率主要材料损耗率表(二)主要材料损耗率主要材料损耗率表(二)主要材料损耗率主要材料损耗率表。
材料定额消耗量计算公式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公式在我们的生产和学习中可有着不小的作用呢!先来说说材料定额消耗量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它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
那为啥要算这个呢?比如说,一个工厂要生产一批零件,得知道大概要用多少材料,既不能准备太多造成浪费,也不能准备太少影响生产进度。
这时候,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就派上用场啦。
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观测法和统计法。
观测法呢,就是派人到生产现场,实地观察和记录材料的消耗情况。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得盯着球员们的一举一动,才能清楚他们的表现咋样。
比如说,在一个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零件,观察者就站在旁边,仔细记录每个工人使用材料的数量、时间以及操作方法等。
有个真实的例子,之前我去一家机械厂调研,就看到观测人员拿着小本子,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只见一个师傅熟练地拿起一块钢材,经过切割、打磨、钻孔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变成了一个精致的零件。
观测人员把师傅使用钢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数据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就能计算出生产这个零件所消耗的材料定额了。
统计法呢,是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材料消耗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来计算材料定额消耗量。
这有点像我们回顾自己的学习成绩,通过以往的考试分数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
比如说,一个服装厂统计了过去一年生产某种款式衣服所消耗的布料数量,然后根据产量,就能算出每件衣服平均消耗的布料量,这就是材料定额消耗量啦。
咱们再来说说具体的计算公式。
对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其定额消耗量的计算公式是:材料定额消耗量 = 产品净重 + 各种工艺性损耗。
啥是工艺性损耗呢?就好比你做一个木雕,在雕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木屑,这些木屑就是工艺性损耗。
给大家举个例子,假设要生产 100 个零件,每个零件的净重是 10 克,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是 50 克,那么材料定额消耗量就是:100×10 + 50 = 1050 克。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公
式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计算公式之一: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
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 (其中:定额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消耗定额)
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工资、费用) 月末在产品分配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工资、费用) 计算公式之二: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本月实际原材料费用费用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 完工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工资(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月实际工资(费用)费用)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 完工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材料定额换算公式汇总表引言材料定额换算公式汇总表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根据工程的材料定额和实际需要的材料量进行换算。
本文档将介绍常见的材料定额换算公式,并提供示例说明。
1. 换算公式1.1 基础材料换算公式基础材料换算公式用于根据单耗和实际需要的材料量计算所需材料的总量。
总量 = 单耗 × 实际需要的材料量举例来说,如果某工程需要500立方米的混凝土,而混凝土的单耗为2立方米/平方米,那么所需混凝土总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量 = 2立方米/平方米 × 500平方米 = 1000立方米1.2 含水率换算公式含水率换算公式用于根据所需干燥材料的量和含水率计算原料的总量。
总量 = (所需干燥材料的量) / (1 - 含水率)举例来说,如果某工程需要1000千克的原料,而该原料的含水率为10%,那么所需原料总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量 = 1000千克 / (1 - 0.1) = 1111.11千克1.3 材料用量换算公式材料用量换算公式用于根据材料用量和比例计算所需材料的总量。
总量 = 材料用量 / 比例举例来说,如果某工程需要1000千克的材料,而该材料的比例为0.5,那么所需材料总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量 = 1000千克 / 0.5 = 2000千克2. 示例2.1 示例1:计算混凝土总量根据已知的单耗和实际需要的材料量计算混凝土总量。
假设某工程需要2000平方米的混凝土,而混凝土的单耗为1.5立方米/平方米,那么所需混凝土总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量 = 1.5立方米/平方米 × 2000平方米 = 3000立方米因此,所需混凝土总量为3000立方米。
2.2 示例2:计算原材料总量根据所需干燥材料的量和含水率计算原料的总量。
假设某工程需要5000千克的原料,而该原料的含水率为5%,那么所需原料总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量 = 5000千克 / (1 - 0.05) = 5263.16千克因此,所需原料总量为5263.16千克。
主要资料消耗率及耗费量标准单位重场内运输及消耗量序号名称单位操作消耗率资料耗费量(kg)(%)1原木3750m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23650锯材m3枕木根650耗费量 =设计数目×( 1+消耗率)4Ⅰ级钢筋盘条t10005Ⅰ级钢筋直条t1000 1. 消耗率已含搭接长度,不得另行计算6Ⅱ级钢筋套筒连结t10002. 耗费量 =设计重量×( 1+消耗率)7Ⅱ级钢筋搭接连结t10008钢绞线t10001. 设计重量包含锚固长度和工作长度的重量9冷拔低碳钢丝t1000 2. 若设计重量不包含锚固长度和工作长度的重量,则消耗率为3%。
10t10003. 耗费量 =设计重量×( 1+消耗率)预应力粗钢筋11钢带(涟漪管)t1000 1. 设计长度包含工作长度; 2. 耗费量 =设计长度×( 1+消耗率)12高强螺栓套耗费量 =设计数目×( 1+消耗率)13型钢t100014钢板t1000耗费量 =设计重量×( 1+消耗率)15钢管t100016钢丝绳t100017现浇无筋混凝土32400 m18现浇有筋混凝土32600m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319预制有筋混凝土2600m20挖孔桩桩基混凝土32600 m22旋转钻桩基水封混凝土(陆上)23旋挖钻桩基水封混凝土(陆上)24冲击钻桩基水封混凝土(水中)护筒外25旋转钻桩基水封混凝土(水中)护筒外26旋挖钻桩基水封混凝土(水中)护筒外27水泥搅拌桩28旋喷桩29粉喷桩30挤密砂31水泥土挤密桩32碎石桩3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34振动沉管桩35钢筋混凝土方桩36CFG桩37袋装砂井38注浆(地下岩溶办理)39预制预应力箱梁、 T梁混凝土40现浇预应力箱梁混凝土41发射混凝土回弹率42地道衬砌混凝土m3m3m3m3m3mkgkgkg3mkg3m3m3m3m3m3mkg3m3m3m3m(kg)(%)260026002600 1. 耗费量含扩孔和桩头砼26002. 水中桩基混凝土护筒内按实计算3. 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260026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水泥量×(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水泥量×(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水泥量×(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砂用量×(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水泥石用量×(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碎石用量×(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水泥量×(1+消耗率)2600耗费量 =(设计体积 - 涟漪管体积 - 钢筋体积)×( 1+消耗率)2600耗费量 =设计体积×( 1+回弹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44沙浆砌筑45沙浆勾缝46沙浆抹面47沥青混淆料48稳固土混淆料49水泥(集中拌合)50水泥(分别拌合)51外加剂52中( 粗) 砂53碎石(2cm-8cm) 54石油沥青55砂56矿粉57石屑58生石灰59土60砂砾61砂砾土m3m3m3m3m3mttt3m3mt3mt3mt3m3m3m(kg)(%)耗费量 =(涟漪管体积 - 钢筋体积)×( 1+消耗率)片(卵)石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块石、砖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粗料石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细料石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片石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勾缝面积× 0.70%块石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勾缝面积× 0.35%料石砌体:沙浆耗费量 =设计勾缝面积× 0.20%耗费量 =设计面积× 2.50%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10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水泥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00010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外加剂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5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中(粗)用量×( 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5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碎石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0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沥青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5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砂用量×( 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0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矿粉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5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石屑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0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生石灰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4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土用量×( 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7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砂砾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7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砂砾土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63煤渣64矿渣65粉煤灰66片石67片(卵)石68块石69粗料石70细料石71青(红)砖72砂73碎石74砂砾石75A B组填料76级配碎石77四氟板式橡胶支座78板式橡胶支座79盆式支座80球型支座81橡胶伸缩装置82模数式伸缩装置83锚具m3m3m3m3m3m3m3m3m千块3m3m3m3m3mcm2dm3个个mm套(kg)(%)155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碎石土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8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煤渣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05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矿渣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93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粉煤灰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600耗费量 =设计体积×设计配合比片石用量×(1+消耗率)×( 1+混淆料消耗率)1600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1850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2600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2600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2600耗费量 =设计砌体体积×耗费量 =设计断面压实体积 *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断面压实体积 *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断面压实体积 *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断面压实体积 *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断面压实体积 * (1+消耗率)耗费量 =设计数目耗费量 =设计数目耗费量 =设计数目耗费量 =设计数目耗费量 =设计数目耗费量 =设计数目耗费量 =设计数目序号名称84定位锥85聚乙烯 (PE)排水管86土工布87土工格栅88复合土工膜土工网垫89地道防水板90抛填片石单位重场内运输及消耗量单位操作消耗率资料耗费量(kg)(%)套耗费量 =设计数目×( 1+消耗率)m耗费量 =设计长度×( 1+消耗率)2包含搭接重叠面积、两边反折面积m2耗费量 =设计面积×( 1+消耗率)m2耗费量 =设计面积×( 1+消耗率)m2耗费量 =设计面积×( 1+消耗率)m3耗费量 =设计体积×( 1+消耗率)m。
版次修改次创建日期/更改日期零件图号零件名称材质表面状态材料长度材料宽度002006/7/24大平板Q195冷板20001000 002006/7/24撑管滑轨Q195冷板20001000 002006/7/24挂耳Q195热板20001000 002006.11.15后排双人背板Q195冷板25001250 002006.11.15后排单人背板Q195冷板25001250 002006.12.29后排双人背板Q195冷板22001250 002006.12.29后排双人背板Q195冷板22001250 002006.11.15前侧板Q235热板20001000 002006.11.15后侧板Q195冷板20001000 012006.12.20后侧板Q195冷板20001000 102007.3.30后排双人背板Q195冷板22001250 102007.3.30后排单人背板Q195冷板22001250 102007.04.05前侧板Q235退火带1700268 102007.04.05后侧板Q195退火带1000268 112007.4.27后排双人背板Q195冷板22001250 112007.4.27后排单人背板Q195冷板22001250材料厚度企业计量单位下料方法单位材料可制件数1.5张280*1000*7=280*150*42422.5张195*1000*5=145*195*65651.5张37*1000*5431321张71张111张1×4×550×696+1×4×480×55081张1×4×550×696+1×4×480×55081.5张5×7×134.5×340351.5张5×11×88×393551.5张5×11×88×393550.6张1×4×550×696+1×4×480×55080.6张1×4×550×696+1×4×480×55181.5张5×2×134×340102张2×3×88×39360.6张1×4×550×696+1×4×480×55080.6张1×4×550×696+1×4×480×55181×4×550×696+1×2×696×550+1×2×480×5501×5×480×550+1×4×550×696单件消耗定额(企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单张重量(㎏)单件消耗定额(法定计量单位)更改原因或依据A-材质、B-表面状态、C-材料规格、D-计量单位、E-下料方法、F-单位材料可制件数、G-零件净重0.023809524㎏23.550.5607142860.015384615㎏39.250.6038461540.000319285㎏23.550.0075191570.139010909㎏24.53125 3.5044642860.088261818㎏24.53125 2.2301136360.12521.5875 2.6984375C0.12521.5875 2.6984375C0.028571429㎏23.550.6728571430.018181818㎏23.550.4281818180.018181818㎏23.550.4281818180.125㎏12.9525 1.61906250.125㎏12.9525 1.61906250.1㎏ 5.364690.536469改为使用带钢0.166666667㎏ 4.20760.701266667改为使用带钢0.147959184㎏12.9525 1.916441327按比例拆分单人、双人背的用量0.102040816㎏12.9525 1.321683673按比例拆分单人、双人背的用量录入人/修订人零件净重(㎏)材料利用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3699.91%0.00%。
原材料定额分配(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某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3970公斤,A 材料单价为3元/公斤,计71910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每件定额消耗A材料20公斤;乙产品实际产量为500件,每件定额消耗材料为35公斤。
要求:分别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及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核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法: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300*20=6000公斤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35=17500公斤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3970/(6000+17500)=1.02
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6000*1.02=6120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17500*1.02=17850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6120*3=183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17850*3=53550元
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法: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300*20*3=18000元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35*3=5250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比率=71910/(18000+52500)=1.02
甲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18000*1.02=183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52500*1.02=53550元
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8360
—乙产品53550
贷:原材料—A材料7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