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 丰子恺作品
- 格式:ppt
- 大小:444.00 KB
- 文档页数:2
悦读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无心插柳,却成佳话《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的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当时的丰子恺,正在浙江省上虞县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是这里的美术、音乐教师。
朱自清极为欣赏这幅作品,将其收录进自己主编的《我们的七月》中。
后来郑振铎见到了,辗转找到丰子恺,让他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
郑振铎把这些画作冠之以“漫画”,从此,中国才有了“漫画”的名称。
后来,郑振铎想给丰子恺出一本画集,便和叶圣陶、胡愈之一起去选画,结果,他们带走了丰子恺所有的画作。
就这样,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出版了,漫画这一画种在中国的画坛立住了脚。
豁然开朗不造奇境,却自有境界朱光潜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家常”道出了丰子恺漫画的真意。
丰子恺是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石门是古老的江南水乡集镇,盛产桑蚕丝绸。
江南水乡生活的相对淳朴安定,家人们对丰家长孙的宠爱有加,以及自身对佛家精神的深刻领悟,使丰子恺的个性“于‘清’字之外又加上一个‘和’字”。
“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
看他的漫画、散文犹似在酒微醺、茶正浓时与人聊家常,说闲话,娓娓道来,诚挚蕴藉。
日常生活,皆有情趣,世事尘劳,不入眼中。
丰子恺宠辱不惊的心境,使他的漫画有中国画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的活泼酣恣。
画笔兴之所至处,正是淋漓精妙处。
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白云世事常往来,莫怪山人不送迎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杨柳岸晓风残月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来源 | 国馆作者 | 丰子恺。
丰子恺作品欣赏(二)
游春人在画中行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溪家老妇闲无事落日呼归白鼻豚
满山红叶女郎樵
风云变幻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豁然开朗
大树根柢固生机永不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旧时王谢堂前燕
警报作媒人
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三杯不记主人谁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贫贱江头自浣纱
且推窗看中庭月影过东墙第几砖
长堤树老阅人多
水藻半浮苔半湿浣纱人去不多时
长桥卧波
家住夕阳江上村
蜀江水碧蜀山青菱花潭水深千尺。
《丰子恺诗词集》《丰子恺诗词集》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名仁,又名婴行。
自幼爱好美术。
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
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
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
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
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
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五言律诗和表侄徐益藩(近现代·丰子恺)五言律诗押虞韵寇至余当去,非从屈贾趋。
欲行焦土策,岂惜故园芜?白骨齐山岳,朱殷染版图。
缘缘堂亦毁,惭赧庶几无①。
按:①1938年春。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其三寄幼女一吟(近现代·丰子恺)五言律诗与汝江头别,予情独黯然。
客居春兴少,蜀道古来难。
对景思新语,当筵忆笑颜。
群儿皆隽秀,最小即偏怜。
其四乐山访濠上草堂(近现代·丰子恺)五言律诗序:此诗写于1943年2至4月作者从重庆经泸州、自贡、五通桥去乐山看望马一浮先生时。
诗题又作《乐山访濠上草堂呈马一浮先生》。
蜀道原无阻,灵山信不遥①。
草堂春寂寂,茶灶夜迢迢。
麟凤胸中藏,龙蛇壁上骄。
近邻谁得住?大佛百寻高。
按:①道次自贡,华瞻来书云:此去灵山不远,故云。
附同题其它作品:其一蜀道(近现代·丰子恺)七言绝句押萧韵蜀道难行景色饶,元宵才过柳垂条。
中原半壁沉沦后,剩水残山分外娇。
其二寄长女陈宝(近现代·丰子恺)惟汝降生夜,新秋月正圆。
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精选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精选的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精选:爱子之心吾乡风俗,给孩子取名常用“丫头”,“小狗”,“和尚”等。
倘到村庄上去调查起来,可见每个村庄上名叫丫头的一定不止一个,有大丫头,小丫头等;名叫和尚的也一定不止一个,有三和尚,四和尚等。
不但村庄上如此,镇上,城里,也有着不少的丫头,小狗和和尚。
名叫丫头的有时是一个老头子。
名叫小狗的有时是一条大汉,名叫和尚的有时是一个富商。
我在闻名见面时,往往忍不住要笑出来。
这种名字当然不是本人自己要取的,原是由乳名沿用而来的,但他们的父母为什么给他们取这种乳名呢?窥察他们的用意,大概出于爱子之心。
这种人的孩子时代大概是宠儿或独子。
父母深恐他们不长养,因而给他们取这种名字。
为什么给孩子取名丫头,小狗,或和尚,孩子便会长养呢?窥察他们的理论是这样:世间可贵的东西往往容易丧失,而贱的东西偏生容易长养。
故要宠儿或独子长养,只要在名义上把他们假装为贱的,死神便受他们的欺骗,不会来光顾了。
故普通给孩子取名,大都取个福生,寿生,富生,或贵生;但给宠儿或独子取名,这等好字眼都用不着。
并非不要他有福,有寿,大富,大贵,只因宠儿或独子,本身已经太贵而有容易丧失的危险。
欲杜死神的觊觎而防危险,正宜取最贱的称呼。
他们以为世间贱的东西,是女人,畜生和和尚。
故宠儿或独子的名字取了“丫头”,“小狗”,或“和尚”,死神听见了便以为他真是丫头,真是和尚,或者真是一只小狗,就放他壮健地活在世上了。
“丫头”这称呼,在吾乡有两种用法:镇上人称使女为丫头,乡下人称女儿为丫头。
无论为使女或女儿,总之,丫头就是女孩子。
女人是贱的,女孩子是女人中之小者,故丫头犹言“小贱人”。
以此称呼宠儿或独子给死神听,最为稳当。
故一村之中,名叫丫头的一定不止一个。
畜生的践,不言可知,但其中最贱的是狗,因为它是吃屎的。
故宠儿独子只要实际不吃屎,不妨取名小狗。
丰子恺的儿童作品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儿童作品广受欢迎,深受青少年喜爱。
他的作品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著称。
下面将介绍几部丰子恺的经典儿童作品。
《小猴子捞月亮》是丰子恺的一部优秀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它看见月亮在水中倒影,想要捞起来。
于是它跳进水中,却始终无法捞到月亮。
小猴子不断尝试,最终明白了月亮的真实形态。
这个故事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寓意: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思考和探索真理。
《大闹天宫》是丰子恺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的儿童剧本。
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带领他的猴子朋友们大闹天宫的经历。
丰子恺以幽默诙谐的笔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以及他与天宫众神之间的斗争。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也传递了勇敢、智慧和友谊的重要价值观。
《小飞侠》是丰子恺创作的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故事集。
故事中,小飞侠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男孩,他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并与各种奇幻的生物展开了冒险。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小的寓意,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获得了一些人生启示。
丰子恺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和勇敢,传达了友谊和正义的重要性。
《小蝌蚪找妈妈》是丰子恺的一部经典绘本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蝌蚪在池塘中寻找妈妈的过程。
小蝌蚪遇到了许多动物,它们都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最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这个故事通过小蝌蚪的冒险,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它让孩子们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们对亲情的热爱和珍惜。
丰子恺的儿童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而备受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启发,也让他们学会思考、探索和感悟。
丰子恺用他幽默风趣的笔调,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奇妙而有趣的世界。
他的儿童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和推崇。
通过阅读丰子恺的作品,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的思想,文学和绘画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
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与西方强调分界不同,中国传统理论中似乎更强调文学与绘画的同一关系,即“文画互通”,绘画与文学相结合。
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文画互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有许多画家本身又是文学家、诗人,他们的作品常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诗画合一、文画合一,这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文艺现象。
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者,就把绘画的色彩、光线、远近、构图都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池塘生春草,因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都是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丰子恺曾经自谓“要沟通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他在《中国画的特色——画中有诗》《绘画与文学》《绘画概说》《艺术修养基础》等论文和著作中研究过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的关系,指出“中国画大都多量地含着文学的分子”即使是画石、画竹,因为是赞美石的灵秀、竹的清节,也不能说与文学全无关系”。
他研究了从两汉直至明清的中国绘画,认为自从王维以后,“画中有诗”成为中国画的一般特色,尤其是到了宋代,画院的试法就是直接把文学与绘画拉到一起,即“用一句古诗为试题,使画家巧运其才思,描出题目的诗意”。
丰子恺立志沟通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给绘画注入丰富的文学因素,他自己也是“文画互通”这一理论的实践者。
虽然丰子恺最初是以绘画走上艺术之路,但他在1962年回顾自己40年文艺生涯时说:“综合来看,我对文学,兴趣特别浓厚。
2024届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丰子恺作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初冬浴日漫感丰子恺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
原来夏己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舒适。
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所仇变成了今日之所恩。
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
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所恩变成了今日之所仇。
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
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
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苍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
又好比一脚己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己,不是“实感”。
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
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
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
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
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
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
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杨柳》是丰子恺散文作品。
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杨柳》丰子恺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喜欢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
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
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
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
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
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象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的,或者还可援引“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
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
但这话也是随便的,空洞的。
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有人问我“为甚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
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
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
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
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丰子恺作品读后感导读: 丰子恺作品读后感(一)寒假期间,我读了《丰子恺儿童文学》,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儿童文学》这本书中收录的故事,是丰子恺在70年前的《新少年》里连载的作品,里面记录的是几个喜欢美术的小孩子的经历。
书中有很多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很漂亮。
里面的故事更是有趣极了!其中有一篇《儿童节前夜》,讲了一个叫逢春的孩子和她的弟弟如金、及同学华明,三个人一起尝试做书签的故事。
你们可能会问:做书签不是很好做吗?丰子恺为什么偏偏写这个呢?我告诉你们吧:他们可不是用一般的水彩笔画的,而是用山芋做的“刻版画”书签。
他们是先在纸上画出想要刻的图案,华明和弟弟觉得刻图案简单,就先把图案刻在山芋上,逢春觉得太便宜他们,因为这是比较容易的工作。
之后,逢春自己把题字和年号给小心地刻上。
接着他们把刻好的山芋粘在厚厚的黄纸上,再把黄纸放在外面晾干。
这就完成了制作书签的刻印工具。
第二天早晨,华明逢春和如金到外面爬上一棵大树,发现周围有很多三原色混合的颜色,华明提议:“我们用三原色——红黄蓝来印刷书签怎么样?”大家觉得华明这个意见很不错。
回到家里,华明来印红色,如今印黄色,逢春印蓝色。
他们干得很起劲儿,一直干到姆妈叫他们吃中饭。
红黄蓝三原色的书签就这样制作好了。
这本书大概每个故事都有写逢春、华明和如金他们创作作品,能让读者从其中了解很多美术创作的知识。
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功底特别棒,故事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活泼,小孩子都会喜欢看的。
我就经常读着读着就大声跟妈妈说:“太好看了!”我去美国的时候,把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
同学们,你想不想看看?丰子恺作品读后感(二)丰子恺是一个最具艺术气质的艺术家,他多情善感,才华横溢。
他有个雅号叫“丰柳燕”,因为他爱青青的杨柳树,也爱呢喃不休的春燕。
在他的漫画中,杨柳与燕子的形象比比皆是,氤氲着江南水乡的春光,天地钟灵的才子气息。
丰子恺画作【1】丰子恺画作【1】
牧童横笛
日长耕作罢闲步晚风前牛背安眠好春郊草味鲜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年丰牛亦乐,随意过前村。
杨柳岸晓风残月
云霓
水车
云霓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春水满四泽
贫贱江头自浣纱
水藻米浮苔半湿綄纱人去不多时
水藻米浮苔半湿綄纱人去不多时
水藻米浮苔半湿綄纱人去不多时
张家长李家短
张家长李家短
洗砚写春光
《树居图》---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
《树居图》---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
《树居图》---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
《树居图》---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
《树居图》---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
旧时王谢堂前燕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晚归图
星期六之夜
提携
唱歌归去
今年几岁?
欲上青天揽明月
KISS
KISS
某父子
八十公公八岁孙
某夫妇
花见白头人莫笑, 白头人见好花多。
长孙抱幼子
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斜阳。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濒.危(bīn)窥.伺(guī)揠.苗助长(yà)B.丘壑.(hè) 花萼.(è) 煞.费苦心(shā)C.恣.睢(cì) 蹂躏.(lìn) 虚无缥缈.(miǎo)D.腼腆.(tiǎn) 疮.痍(chuāng) 唾.手可得(t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炫耀渲泄望洋兴叹舍身求法B.剽悍矜持克勤克俭手舞足蹈C.悠长脆弱瞬息万变高赡远瞩D.暴燥冥想震耳欲聋寄人篱下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她的体操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满堂彩。
B.我看他表面镇静,实际上是如坐针毡....,忐忑得不得了。
C.她在T台穿的刺猬装,芒刺在背....全是铆钉,造型奇特。
D.我能在拐角处看到她望眼欲穿....的想念,看到她深深的无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周敦颐《爱莲说》托物言志,以爱莲之情表达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小巷深处》这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C.《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出自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英国作家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地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还通过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和讽刺现实。
丰子恺作品_丰子恺散文集
•丰子恺:旧上海
•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山中避雨
•丰子恺:白鹅
•丰子恺:杨柳
•丰子恺:渐
•丰子恺:秋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
•丰子恺: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丰子恺:庐山游记
•丰子恺:桂林的山
•丰子恺: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丰子恺:还我缘缘堂
•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丰子恺:敬礼
•丰子恺:美与同情
•丰子恺:梦痕
•丰子恺: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剪网
•丰子恺:钱江看潮记
•丰子恺: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丰子恺:儿女
•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丰子恺:东京某晚的事
•丰子恺:姓
•丰子恺:忆儿时
•丰子恺:华瞻的日记
•丰子恺:阿难
•丰子恺:艺术三昧
•丰子恺:缘
•丰子恺:大帐簿
•丰子恺:黄山松
•丰子恺:学画回忆
•丰子恺:黄山印象
•丰子恺:不肯去观音院
•丰子恺:我的苦学经验
•丰子恺: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做父亲
•丰子恺:半篇莫干山游记
•丰子恺:行路易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爆炒米花
•丰子恺:阿庆
•丰子恺:吃瓜子
•丰子恺:儿戏
•丰子恺:两个“?”
•丰子恺:梧桐树
•丰子恺:劳者自歌(十则)•丰子恺:《画中有诗》自序•丰子恺名言名句
•白鹅丰子恺读后感
•丰子恺白鹅读后感。
丰子恺·漫画丰子恺漫画--- “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子恺的漫画,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种让人感动的平凡。
丰子恺作品 --- “白发镊不尽,根在愁肠中。
” 晨鸡: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古诗佚名)【丰子恺护生画集】溪边不垂钓: 溪边不垂钓,山中不开门。
开门山鸟惊,垂钓溪鱼浑。
(明陈继儒诗)【丰子恺护生画集】昨晚的成绩:是为恶业,何谓成绩?宜速忏悔,痛自呵责。
发起善心,勤修慈德。
【丰子恺护生画集】蚕的刑具:残杀百千命,完成一袭衣,唯知求适体,岂毋伤仁慈?(布葛可以代绮罗,冬畏寒者宜衣驼绒,以代丝绵。
)【丰子恺护生画集】开棺:恶臭陈秽,何云美味?掩鼻伤心,为之堕泪。
智者善思,能毋悲愧?【丰子恺护生画集】刑场: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
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清周思仁诗)【丰子恺护生画集】尸林: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勿贪口腹。
【丰子恺护生画集】倒悬:始而倒悬,终以诛戮,彼有何辜,受此荼毒?人命则贵,物命则微,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丰子恺护生画集】蝶之墓:小小蝴蝶墓,左右种冬青,莫作儿戏想,犹存爱物情。
(东园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慈心感物,有如韶武,龙翔凤集,百兽率舞。
(智顗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燕子飞来枕上:燕子飞来枕上,不复见人畏避,只缘无恼害心,到处春风和气。
(学童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盥漱避虫蚁:盥漱避虫蚁,亦是护生命,充此仁爱心,可以为贤圣。
(学童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唐陆甫皇诗)【丰子恺护生画集】漏网:群鱼皆被难,一鱼独漏网,如人遇炸弹,相距仅数丈,如人遇炮火,飞弹拂颈项,身逢争战苦,此情始可想。
(子恺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遇救:且停且停,刀下留命,年幼心慈,可钦可敬。
丰子恺的著名作品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男,汉族。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创作特点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
《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六年级课程。
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个人成就丰子恺先生以漫画闻名于世,但他对书法的看重和自许远在漫画之上。
他曾说:“书法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
感觉中最纯正的无过于眼与耳。
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
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
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
风格的形成,既缘师门的影响,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
首先,李叔同先生在书法上对他的影响极大,据丰子恺先生在文中记载,其求学期间,曾在李叔同先生的指导下,很认真地临摹过《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魏齐造像》等碑刻书法。
丰子恺的散文精选丰子恺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的散文创作持续了一生,无论在安逸舒适的和平年代,还是在风雨如晦的战乱年代,甚至在惨绝人寰的__时期,丰子恺都没有放弃散文创作,这在现代文坛是很少见的。
关于丰子恺的优秀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丰子恺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丰子恺的散文篇1:山中避雨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
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
我们趋之如归。
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
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
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
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
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
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
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
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
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
“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
“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
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
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
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
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
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
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
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violin(1)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
千里明月寄相思大画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月亮
1/13 又是一年中秋时,正是赏月的好时候。
丰子恺先生的这幅画,描绘的就是一家人在中秋之夜赏月的情景。
2/13 丰子恺先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于江南的浙江侗乡,自幼爱好美术。
1914年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3/13 丰子恺先生多才多艺,集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翻译家、书法家于一身,他还是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山鼻祖。
4/13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对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情有独钟,丰子恺先生也不例外,他创作过不少月亮题材的作品。
5/13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6/13
7/13
8/13 杨柳岸晓风残月,本出自柳永的作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丰子恺笔下的晓风残月,又是另外一个味道。
9/13 欲上青天揽明月。
10/13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11/13 月上柳梢头。
12/13
13/13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惜现代人能静下心来赏月的,已经不多了。
就是想赏月,不少地方也难得看到天上的明月了。
千里明月
不再,又如何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