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 指针(1)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11惠斯通电桥测电阻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电桥电路测定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自搭电桥,并学习用互换(互易)法减小和修正系统误差。
3.学习使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中值电阻,了解它测低值电阻的误差。
二、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YB1731A )1台,直流检流计(AC5-1)1台,直流电阻箱(ZX21)4个,滑线变阻器1个,带测电阻3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电桥法测量电阻基本原理:电桥法是一种用比较法进行测量的方法,它是在平衡条件下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待测电阻的大小。
根据平衡条件和带测电阻阻值的不同,电桥的种类很多。
本实验采用惠斯登电桥(Wheatstone,Charles 1908-1975)(又称箱式单电桥)测量中值电阻(1Ω到100KΩ)2.惠斯登直流电桥原理电桥的组成: 电桥由桥臂(四个电阻R A 、R B 、R S 、R X )和桥(平衡指示器检流计)以及工作电源(E )、开关(K )组成。
平衡条件: 取好R A ,R B ,调整R S ,当时CD 上的电流为0时,电桥平衡。
此时,x s ,I I I I B A ==,即S X B A R R R R = (2-11-1),为电桥平衡条件。
根据(2-11-1)式可求得待测电阻R X 。
(三) 测量量计算公式(1)互易法减小和修正自搭电桥的系统误差。
电桥平衡后,S BA X R R R R = ,然后交换R S 和R X 的位置再调整电桥平衡,SB A X R R R R '= 则 SS X R R R '⋅=(2-11-2) 。
由此式可知R X 仅与R S 有关,从而消除了桥臂R A 、R B 的影响。
(2)箱式惠斯登电桥的灵敏度。
定义:待测电阻的相对改变量(ΔRX/RX )引起的桥路上检流计中指针的偏转格数Δd ,称为箱式惠斯登电桥的灵敏度。
X X R R dS ∆∆=(2-11-3)它和检流计灵敏度和电桥线路灵敏度有关。
实验1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2.实验装置及步骤(以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为例)标签: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误差分析【注意】若“左码右物”称量且使用了游码,则固体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所用仪器: 2.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 【计算公式】1.浓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加入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3.误差分析(1)浓度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少量的水;在稀释时有部分浓溶液溅出;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2)浓度偏大: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特别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转移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出,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
4.仪器的选用和基本实验操作(1)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填字母序号)。
A B C D(2)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 溶液,填字母序号)。
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溶解4.误差分析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填字母序号)。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③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④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⑤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⑤一、单选题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答案】C【解析】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溶剂质量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考纲解读1。
知道什么是传感器,知道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作用。
2。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特性。
3.了解常见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元件特性及设计方案.基本实验要求Ⅰ研究热敏电阻的特性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2.实验器材半导体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温度计、铁架台、烧杯、凉水和热水.3.实验步骤(1)按实验原理图甲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2)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3)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量的热敏电阻的阻值;(4)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4.数据处理在图1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图15.实验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6.注意事项实验时,加热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基本实验要求Ⅱ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2.实验器材光敏电阻、多用电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3.实验步骤(1)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电路连接好,其中多用电表置于“×100"挡;(2)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3)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4)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时,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4.数据处理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5.实验结论(1)光敏电阻在暗环境下电阻值很大,强光照射下电阻值很小.(2)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6.注意事项(1)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来达到实验目的;(2)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考点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例1 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 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 T和两个适当的定值电阻R1、R2连成图2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 L的阻值随R 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 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实验中的部分实验数据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题目(实验11、12)(1)实验十一光的直线传播学校班级姓名得分实验要求:探究光在同一媒质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夹子 4 个、卡纸 4 张。
手电筒 1 个。
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备注 1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仪器药品按清单清点实验用品(1 分)。
1 2 排列带孔卡纸 1、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2 分)。
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 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3 分)。
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 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2分)。
7 3 三个孔在一条直线时的光路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2 分),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记录光前进的路线(3 分)。
5 4 三个孔不在一条直线时的光路 3、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向左或向右 ___ 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2 分),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记录光前进的路线(3分)。
5 5 器材器材放回原处(2 分)。
2 监考员签字:主考签字:实验十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记录单学校班级姓名得分记录两次实验光前进的路线。
1、当卡纸的三个光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照射在光屏上; 2、当卡纸的三个光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不能照射在光屏上;上述实验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实验十二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学校班级姓名得分实验要求: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摩擦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小车(去掉 ___)、橡胶垫。
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备注 1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仪器药品按清单清点实验用品(1 分)。
1 2 检查测力计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3 分)。
3 3 测量光滑表面上的摩擦力在小车上放 2 个钩码,用测力计在光滑的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小车,使小车匀速直线运动(4 分)。
读取测力计上的数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 分)。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实验日期实验人员【实验目的】1. 了解电位差计的结构,正确使用电位差计;2. 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补偿原理;3. 掌握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4. 熟悉指针式检流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11线板式电位差计、检流计、标准电池、待测电池、稳压电源、单刀双掷开关、保护电路组【实验原理】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内部没有净电流通过时两极件的电压。
如果直接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其实测量结果是端电压,不是电动势。
因为将电压表并联到电源两端,就有电流I通过电源的内部。
由于电源有内阻r0,在电源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电位降Ir0,因而电压表的指示值只是电源的端电压(U=E-Ir0)的大小,它小于电动势。
显然,为了能够准确的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必须使通过电源的电流I为零。
此时,电源的端电压U才等于其电动势E。
1. 补偿原理•• 如图1所示,把电动势分别为E S、E X和检流计G联成闭合回路。
当E S < E X时,检流计指针偏向一边。
当E S > E X时,检流计指针偏向另一边。
只有当E S =E X时,回路中才没有电流,此时I=0 ,检流计指针不偏转,我们称这两个电动势处于补偿状态。
反过来说,若I=0 ,则E S =E X。
图1 补偿电路2. 十一线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AB为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共长11米,它与直流电源组成的回路称作工作回路,由它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I0;由待测电源E X、检流计G、电阻丝CD构成的回路称为测量回路;由标准电源E S、检流计G、电阻丝CD构成的回路称为定标(或校准)回路。
调节总电流I0的变化可以改变电阻丝AB单位长度上电位差U0的大小。
C、D 为AB上的两个活动接触点,可以在电阻丝上移动,以便从AB上取适当的电位差来与测量支路上的电位差(或电动势补偿)。
图2 电位差计原理图1) 预设当直流电源接通,K 2既不与E S 接通、又不与E X 接通时,流过AB 的电流I 0和CD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B R R E I +=0 (1)CD D C CD R R R E U U U AB+=-= (2) 式中R 为直流电源的总电阻。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一、实验目的1.认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的特征.2.认识传感器的简单应用.二、实验原理1.传感器能够将感觉到的物理量( 力、热、光、声等 )变换成便于丈量的量 (一般是电学量 ).2.其工作过程如图 1 所示:图 1三、实验器械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四、实验过程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征(1)实验步骤①按图 2 所示连结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办理;②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合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热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③向烧杯中注入少许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淹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丈量的热敏电阻的阻值;④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一样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图 2并记录.(2)数据办理①依据记录数据,把丈量到的温度、电阻值填入下表中,剖析热敏电阻的特征.次数待丈量温度 (℃)电阻(Ω)②在图 3 坐标系中,大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③依据实验数据和R- t 图线,得出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高升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图 3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征(1)实验步骤①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如图 4 所示电路连结好,此中多用电表置于“×100”挡;②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耀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图 4③接通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理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的亮度渐渐变亮,察看表盘指针显示电阻阻值的状况,并记录;④用手掌 (或黑纸 )遮住光,察看光敏电阻的阻值又是多少,并记录.(2)数据办理把记录的结果填入下表中,依据记录数据剖析光敏电阻的特征.光照强度弱中强无光照耀阻值(Ω)结论:光敏电阻的阻值被光照耀时发生变化,光照加强电阻变小,光照减弱电阻变大.五、注意事项1.在做热敏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同样,并同时读出水温.2.光敏实验中,假如成效不显然,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经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从头调零.六、实验改良关于热敏电阻的特征,可用以下实验进行:如图 5 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 T的两头相连,这时表针指在某一刻度,察看下图 5述操作过程中指针的偏转状况:操作一:往R T上擦一些酒精.操作二: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依据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热敏电阻的特征.实验剖析:1.操作一中指针左偏,说明R T的阻值增大;酒精蒸发吸热,温度降低,因此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2.操作二中指针右偏,R T的阻值减小,而电阻R T温度高升,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高升而减小.长处:改良后的实验简单易操作,同学们能很快得出结论.考点一热敏电阻的实质应用例 1 (2010 ·新课标全国·23)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资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 R 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 T和两个适合的固定电阻R1、 R2连成图 6 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 L的阻值随 R 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拥有适合的阻值范围.为图 6了考证这个设计,他采纳伏安法丈量在不一样温度下R L的阻值,丈量电路如图 6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 L的丈量结果如表格所示 .温度 t/℃30.040.050.060.070.080.090.0R L阻值/Ω54.351.548.344.741.437.934.7回答以下问题:(1) 依据图 6 所示的电路,在图7 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图 7(2) 为了查验R L与温度 t 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图8 所示的坐标纸上作R L- t 关系图线.图 8(3) 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9、 10 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_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 ________.此时等效电阻 R L的阻值为 _____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 ________.图 9图 10考点二光敏电阻传感器例 2青岛奥运会风帆赛场采纳风力发电给蓄电池充电,为路灯供给电能.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控制路灯电路的开关,实现自动控制.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耀光的强弱而变化,作为简化模型,能够近似以为,照耀光较强 (如白日 )时电阻几乎为0,照耀光较弱 (如黑天 )时电阻靠近于无量大.利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借助电图 11磁开关,能够实现路灯自动在白日封闭,黑天翻开.电磁开关的内部构造如图11所示 .1、 2 两接线柱之间是励磁线圈,3、 4 两接线柱分别与弹簧片和触点连结.当励磁线圈中电流大于50 mA 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触点分别,3、4 断开;电流小于50 mA 时, 3、 4 接通.励磁线圈中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为100 mA.(1) 利用以下器械设计一个自动控制路灯的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光敏电阻R1,符号;灯泡 L ,额定功率40 W ,额定电压36 V ,符号;保护电阻R2,符号;电磁开关,符号;蓄电池E,电压36 V ,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2) 回答以下问题:①假如励磁线圈的电阻为200 Ω,励磁线圈同意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V ,保护电阻R2的阻值范围为________Ω.②在有些应用电磁开关的场合,为了安全,常常需要在电磁铁吸合铁片刻,接线柱3、4 之间从断开变成接通.为此,电磁开关内部构造应怎样改造?请联合此题中电磁开关内部构造图说明.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随意举出一个其余的电磁铁应用的例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街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日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征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A.压敏性 B .光敏性C.热敏性 D .三种特征都利用2.如图 12 所示, R1、 R2为定值电阻,L 为小灯泡, R3为光敏电阻,当照耀光强度增大时()A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 .R2中电流减小图 12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3.酒精测试仪用于灵活车驾驶人员能否酗酒及其余禁止酒后作业人员的现场检测.它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13 所示的电路中,酒精气体的不一样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一样电阻.图 13这样,电压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假如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体传感器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 与酒精气体浓度 C 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U 越大,表示 C 越大, C 与 U 成正比B. U 越大,表示 C 越大,可是 C 与 U 不可正比C. U 越大,表示 C 越小, C 与 U 成正比D. U 越大,表示 C 越小,可是 C 与 U 不可反比4.一台臭氧发生器 P 的电阻为 10 kΩ,当供电电压等于 24 V 时能正常工作,不然不产生臭氧.现要用这类臭氧发生器制成自动消毒装置,要求它在有光照时能产生臭氧,在黑暗时不产生臭氧,拟用一个光敏电阻R1对它进行控制, R1的阻值在有光照时为100 Ω,黑暗时为 1 000 Ω,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为3 mA ;电源 E 的电压为还有一个滑动变阻器R 2,阻值为 0~100 Ω,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为0.4 A ;一个开关 S 和导线若干.臭氧发生器P 和光敏电阻 R 1 的符号如图 14所示.设计一个知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图,图中各元件要标上字母代36 V ,内阻不计;号,此中滑动变阻器两固定接线柱端分别标上字母图A 、 B.(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14 )5. (2010 大·纲全国理综 Ⅱ·23) 如图 15 所示,一热敏电阻 R T 放在控温容器 M 内; 为毫安表,量程 6 mA ,内阻为数十欧姆; E 为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 V ,内阻很小; R 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999.9 Ω;S 为开关.已知 R T 在 95 ℃时的阻值为 150 Ω,图 15在 20 ℃时的阻值约为 550 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丈量在95 ℃~ 20 ℃之间的多个温度下 R T 的阻值.(1)在图中画出连线,达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达成以下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a .依据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b .调理控温容器 M 内的温度,使得 R T 温度为 95 ℃ .c .将电阻箱调到适合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d .闭合开关,调理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 0,并记录 ____________ .e .将 R T 的温度降为 T 1(20 ℃< T 1< 95 ℃ );调理电阻箱, 使得电流表的读数 _____,记录 ______________.f .温度为 T 1 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R T1 = __________.g .逐渐降低 T 1 的数值,直至 20 ℃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 e 、 f.答案例 1 (1)、 (2)依据数据描出点,作出直线;(3)115 mA 5.00 V43. 5 Ω64.0 C°例 2 (1) 电路原理图看法析(2)①20 160~ 320 ②把触点从弹簧片右边移到弹簧片左边,保证当电磁铁吸合铁片刻,3、 4 之间接通;不吸合时,3、 4 之中断开.③电磁起重机随堂训练1. B2. ABC3. B4.为了能控制臭氧发生器,应当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连结,有光照时P 能正常工作,无光照时 P 不工作.电路图以下:5. (1)实验原理电路图,以下图(2)d. 电阻箱的读数R0e.仍为 I 0电阻箱的读数R1 f . R0- R1+150 Ω。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一、实验目的: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1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return 0;}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有语法错误),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至程序无语法错误,然后运行程序,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b,suma=3;b=4;sun=a+b;print(“%d+%d=%d\n”,a,b,sum);return 0;}四、实验结果:1. 运行结果(或截图):2. (1) 改正后的源程序:(2) 运行结果(或截图):五、思考题:1. 一个C程序上机的步骤有哪些?答:2. 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一个函数包括哪几个部分?答: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一、实验目的:1.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用方法;3. 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4. 掌握++、--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2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目录第1 章概述 (1)1.1 课程简介 (1)1.2 实验环境选择 (1)第 2 章实验要求 (1)2.1 实验过程要求 (1)2.2 考核及评分标准 (1)第 3 章实验内容 (2)3.1 实验1 熟悉C语言运行环境 (2)3.2 实验2 数据类型 (3)3.3 实验3 运算符和表达式 (4)3.4 实验4 顺序结构及输入和输出 (6)3.5 实验5 选择结构 (7)3.6 实验6 循环结构 (9)3.7 实验7 数组(1) (11)3.8 实验8 数组(2) (12)3.9 实验9 字符串及其操作 (13)3.10 实验10 函数 (14)3.11 实验11 结构体 (15)3.12 实验12 指针 (16)第 1 章概述1.1 课程简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是软件工程各专业或其它相近专业学生的公共职业基础课,是软件类各专业的入门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后继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书,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学会使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初级的程序设计。
1.2 实验环境选择VC++6.0第 2 章实验要求2.1 实验过程要求本课程中,实验者必须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排,遵守纪律与实验制度,爱护设备及卫生。
在指定的实验时间内,必须到机房内实验,其余时间可自行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序代码,都要求有较高的可读性和效率,多文件表示。
2.2 考核及评分标准若实验者在指定上机时间三次不到课,取消考核资格。
请假,必须提前出具正式假条,不接受事后假条。
如果发现抄袭、篡改、伪造实验数据,或实验报告和设计报告雷同,涉及的所有学生的该课程成绩计为0 分。
本课程采用结构化评分,主要由指导教师灵活处理,可以是考勤等。
第 3 章实验内容3.1 实验1 熟悉C语言运行环境一、实验目的1.了解什么是C语言2.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大学生涯的第一个程序1)运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或者VC6.02)创建项目,选择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或者空项目,项目名为MyFirstApp3)新建项目,选择C++源文件,文件名为HelloWorld4)在程序编辑窗口,输入如下代码#include <stdio.h>/* 主程序*/void main(){printf("hello world\n");}5)执行程序,Ctrl+F56)观察输出结果,并记录2.修改程序1)增加语句,观察输出结果是否不同printf("hello world\n");printf("world is me\n");2)删除输出字符串中的“\n”,观察输出结果是否不同printf("hello world\n");3)进行换行输出,观察输出结果是否不同printf("hello, ");printf("world");printf("\n");4)将上个程序块中的printf("\n");去掉,观察输出结果是否不同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对C语言程序的第一印象4.简单描述下,第二步骤中,输出结果相同与不同的原因;以及“\n”的用途3.2 实验2 数据类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变量的命名规则和定义2.掌握C语言程序中的各种数据类型并使用它们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定义3个变量numInt、numFloat、charInfo,他们的类型分别为整型,单精度类型,字符型;并分别初始化为2,2.0和‘A’,最后输出这三个变量的值。
实验11 指针(1)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查看变量地址,了解不同类型数据在内存存储情况;理解用指针获取内存数据的两个关键点:首地址、数据类型(决定占用的存储单元的个数、数据存储方式);
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方法、=(赋值)、&(取地址)、*(取内容,间接访问);
3、能够用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实现通过函数调用得到n个要改变的值:
4、掌握指针变量p的算术运算:p±n(n为整数)、p++(p--)、++p(--p),理解移动一个数据单位的真实含义;
5、能够用数组名或指针变量作函数形参,在函数中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处理。
二、实验内容
1、(基础题)根据注释填写程序所缺代码,然后运行程序,并回答相关问题: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char ch1='I',ch2='Q';
int n1=1, n2=6;
double d1=1.25,d2=20.5;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ch_1、pch_2分别指向ch1、ch2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n_1、pn_2分别指向n1、n2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d_1、pd_2分别指向d1、d2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分别输出上述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地址(即六个指针变量的值) ___ ________(4)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5)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6)__ _________
//用间接存取方式输出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值
___ ________(7)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8)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9)__ _________
//用间接存取方式修改六个变量的值:char型大写变小写,int型减5,double型加10.0
___ ________(10)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11)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12)__ _________
//再次用间接存取方式输出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新值
___ ________(13)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14)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15)__ _________
return 0;
}
2、(基础题)使用指针编程实现:输入3个正整数,按由小到大顺序输出。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提示:可以调用swap(int * x, int * y)来实现)
3、(基础题)请编写程序:函数fun()的功能是:对传送过来的三个浮点数选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三个形参传递操作数,另外两个形参传送回计算得到最大值、最小值。
在main()函数中通过键盘输入的形式得到三个实参的值,然后调用fun 函数。
运行界面如下:
4、(基础题)编程实现:在主函数中定义一个有10个元素的float数组,并赋值。
该程序还包含两个函数:
(1)void change(float *x,int k)的功能是让该数组中的前k个元素值为0;
(2)void print(float *x,int n)的功能是输出该数组中的所有元素;
请在主函数中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验证是否实现所要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