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插头电源线来料检验标准010
- 格式:docx
- 大小:55.63 KB
- 文档页数:6
CCC电源线检验规范1.0目的:使本公司生产的CCC电源线符合安规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CCC电源线的开发设计及生产制造。
3.0规格要求:3.1 材料:绝缘材料使用PVC;导体使用退火铜线(裸铜或镀锡铜线)3.2 结构尺寸:表一:227 IEC 52型软线的结构尺寸表二:227IEC 53型软线的结构尺寸注:A.绝缘厚度及护套厚度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表一,表二的规定值;B.对于绝缘,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规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90%-0.1mmC.对于护套,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规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85%-0.1mmD.圆形护套电缆在同一横截面上任意两点外径之差(椭圆度)应不超过外径规定上限的15%E.圆形软线:绝缘芯线应绞合在一起;扁形软线:绝缘芯线应平行排列;3.3绝缘芯线颜色的识别:3.3.1绝缘芯线应用着色绝缘、除用黄/绿组合的绝缘芯外,每一绝缘芯线只用一种颜色,任一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红色,灰色,白色及不是组合色用的黄色和绿色3.3.2两芯电缆使用浅蓝色和棕色;三芯电缆使用黄/绿,浅蓝色,棕色或黑色、棕色3.3.3黄/绿组合色绝缘芯线的双色分配:对每一段15mm的双色绝缘芯线上,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芯线表面30%,且不大于70%,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借以芯线的其余部分3.3.4印字的连续性:一个完整印字的末端与下一相同印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0mm3.3.5印字的耐擦性:用浸过水的棉布轻轻擦拭油墨印字10次,印字应清晰可见4.0试验要求:4.1抗张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如下表)4.2热冲击试验:将试样绕在圆棒上,置于150±2℃的环境中,1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试样表面不得有开裂现象(具体圆棒尺寸和圈数如下表)4.3耐燃试验:取样600±25mm垂直夹在金属罩中,试样下端至底板之间的距离约为50mm,调好喷灯火焰接触试样,接触点距离水平的上支架下沿为475mm,喷灯与试样轴线成45度角,供火60秒。
电源线进料检验标准
1目的:对进料电源线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保证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
2范围:适用于电源线的检验和试验。
3作业说明:
3.1检验方式:按MIL-STD-105E AQL一般抽样水准Ⅱ标准抽样。
3.2检验项目:
3.2.1外观
3.2.1.1标准要求
a.表面无破损,断裂;
3.2.1.2检验方法:目测
3.2.2性能
3.2.2.1标准要求
a.电介质强度:应能承受a.c1500V、50Hz试验电压,历时1分钟,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b.电流:3A。
3.2.2.2检验方法:
a.按照GB9706.1-1999中20.4和YY/T1043中7.3.4的规定进行;
b. 测量线芯直径,计算允许电流值,应不小于6A。
4相关文件:
4.1供应商检测报告
5使用表单:
5.1IQC检查材料质量报表。
电源线检验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版本号:受控状态:文件编制:文件审核:文件批准:日期:一.检验目的制定本公司的检验标准和测试方法,确保本公司生产的XXX产品能满足客户要求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XXX电源线来料检验三.检验标准定义1.质量缺陷定义a.轻微缺陷(Min): 常见的可以被限度允收的非功能/性能缺陷,可以立刻发现及纠正(如:外观的表面脏污、毛丝);b.严重缺陷(Maj):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2)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3) 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4) 包装存在可能危及产品形象的缺陷。
c.致命缺陷(Cri):功能/性能不良,超出客户要求规格及标准、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但发生会引起客户不满且可能造成安全问题(如:安全,检测系统失效)。
2.表面定义通常将产品划分为三个等级面A级面:要求外观完美的区域,通常为产品的正面B级面:部分不可见的区域或者在某种条件可见的区域;C级面: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可见的区域。
3.目视检验条件和环境a. 环境亮度:照明亮度值为 500~800LUX (相当于自然光)。
b. 检视角:检视面与光源光线成 45±15°,眼睛视线与检视面成 90±15°。
c. 检查距离和时间:检查被检查物 3--5 秒内,人眼距离被检物约 30~35cm。
d. 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 1.0 以上,不能有色盲、色弱者。
e. 环境温度:23±5℃f. 环境湿度:60±20%RH4. 接收质量限: AQL(Cri=0,Maj=1.5, Min=2.5)四.外观检验(缺陷等级:Min),检验数量:GB2828标准(抽样数量参考本指导书最后一页)1.外观检查(1)、线体印刷内容正确、标识清晰(参照样品)。
(2)、线体无脏污、无破损、伤痕,注塑完好、无裂纹、缺胶。
(3)、线尾浸锡部位无锡尖、分叉、氧化等不良现象。
(4)、极性插脚表面无生锈、变形、倾斜,插头注塑无缩水、变形。
CCC线材检验规范1.0目的:确保生产所需之线材均能正确检验,以确认其符合品质要求。
2.0适用范围:凡CCEE227 IEC(52/53)RVV...线材均适用之。
3.0内容:3.1抽样方式以ANSI/ASQCZ1.4-2012表二级检验水准单次抽样计划执行正常检验,采用AQL:MAJ 0.25 MIN 0.65,尺寸检验每批允拒收水准为抽样10PCS,0收1退.若线材以轴卷式进料者;则以卷数进行抽样,1-10(含)卷,抽样3卷,(若进料量小于3卷则全检)11-25(含)卷,抽样5卷;25卷以上,抽样7卷;每卷抽0.5M.每批采用允拒收水准为0收1退。
3.2检验注意事项:3.2.1核对有无公司零件图或物料承认书及首件样品,若无则不予验收。
3.2.2尺寸规格依据物料承认书或公司零件图中之数据保持二位小数(四舍五入)取得,其公差不变;尺寸检验合格时,将重点检验之尺寸10PCS合格数据全部记录于检验表单中若有尺寸检验不合格时,也将重点检验之尺寸10PCS里不合格数据全部记录于检验表单中。
3.2.3检验项目为本公司设备,治具,能力所无法验证之部分的物料,则依供应商之出厂检验报告为保证依据。
3.2.4一般检验依3.3之项目执行,若有特殊项目或标准则依特殊要求检验,检验之记录则填写于备注栏,或附件中。
3.3常规的检验项目:3.4信赖性检验项目:参见附件一。
4.0参考文件:4.1公司各零件图面4.2各物料承认书4.3可靠性试验规范5.0品质记录:5.1线材进料检验报告进料检验报告(2).xl s5.2各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5.3供应商品保卡5.4摇摆试验报告循环摇摆测试报告.xl s5.5耐燃试验报告耐燃试验记录表.xls附件一:信赖性检验项目备注:1、以上“×”为供应商提供检验完成项目.(以每月供应每种不同规格的线材,供应商按进货不同的订单号码之生产不同材料附相应的可靠性报告)IQC在查核供应商提供可靠性报告时;依各物料承认书之规定来判定供应商提供报告的实际符合标准.2、以上“√”为本公司检验完成项目.3、摇摆测试条件:软截面积若大于0.75mm2之线材,挂重2000g;其它均挂重1000g,频率60次/分;角度±45度,摇摆5000次后转±90度,再摇摆5000次;在这10000次摇摆测试后无导通不良.。
文件名称电源线、电源插头检验标准生效日期 1 of 3 使用状态文件编号目的确保本公司所购电源线、电源插头的质量符合要求。
范围适应于本公司电源线、电源插头、变压器分路器进料检验。
抽样标准MIL-STD-105E单次H级正常检验;CR=0 ; MA=1.0 ; Ml=2.5 (带有♦的为特殊检查:检查内容米用单次减量抽样方案,特殊水平Level S-1 )。
检验环境在正常光源条件下,距离30cm远检验,正面观祭或旋转45度角以及适宜的角度检验产品。
参照标准1、GB / T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及抽样表。
2、BS 1362 : 1992家用及类似用途的一般熔断体(主要用于插头)规范。
3、BS 6500 : 2000电源线安规标准。
4、GB 7000.1-2007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序号检验项目接收标准检验工具及方法缺陷描述缺陷等级致命 (CR) 严重(MA )轻微 (MI)1外观线芯无裸露,去皮浸锡良好。
目视线芯有裸露现象,去皮浸锡较差。
V线芯无损伤、氧化、变形、打结(绕线)。
目视线芯有损伤、氧化、变形、打结(绕线)。
V 端子(铜包头)铆压紧,不能有松脱、漏铆端子及刺手现象。
手感端子(铜包头)铆压有松脱、漏铆端子及刺手现象。
V 有安全认证(如:CCC、VDE、CE、UL、耐温、耐压、线号等)标志。
目视图纸无安全认证标志或不全面的。
V 表面光滑、无划伤、损坏、绝缘层无硬化、发粘、外径尺寸均匀。
目视表面粗造、有划伤、损坏。
V 插头不能有变形、生锈、氧化目视插头有变形、生锈、氧化。
V扎线整齐(要求扎成“ 8”字形),具体扎成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技术要求而定。
目视卡尺扎线不齐,没有将线扎成“ 8” 字形,扎成长度不符合要求。
V型号、线径、电压、认证标志正确。
样板无安全标志或不全面的。
V电源线带有母插部位的金属不能有变形、松动、超岀绝缘部位、缺少绝缘层。
目视与公插装配不顺、有松动、金属部位超岀绝缘部位、缺少绝缘层。
1目的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笔线、电缆线的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无特殊要求的电源线。
3规范内容: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数字万用表,游标卡尺,恒温格铁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样品标准:
《来料检验控制程序》
《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范》
5相关记录与表格
《来料检验报告》
《品质异常联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