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复习题

一、简答题

1.钢轨探伤仪某一通道无回波的外部检查顺序是什么?

答:首先检查面板上回波控制钮,如增益、衰减、抑制等,然后检查探头架、探头,看其位置是否正确,耦合,接触是否良好,再检查探头连线及对接电缆。

2.出现电压表无指示故障时,外部的检查顺序是什么?

答:保险管、电源线、电池组及电源开关。

3.2.5B20Z探头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时什么?

答:2.5B20Z:2.5—频率2.5MHz,B—钛酸钡陶瓷,20—圆晶片直径20mm,Z—直探头。

4.5P6XK2探头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答:5—频率5MHz,P—锆钛酸铅陶瓷,6×6—矩形晶片6mm×6mm,K2—K值斜探头,K=2。

5.70°探头探伤时会产生哪些假信号?

答:剥离层多次反射波、鱼鳞剥离反射波、剥落掉块波、轨面擦伤波、侧面锯齿波、颚部锈蚀波、夹板卡损波、螺孔反射波、焊筋轮廓波。

6.用计算法求解缺陷当量,通常适用的声程有什么要求?

答:适用的声程范围应大于3倍的近场长度。

7.钢轨核伤的产生、发展因素、部位和伤损编号是什么?

答:核伤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有:由于钢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材质不良,如白点、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等,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接触应力大、疲劳强度不足,发展扩大,造成横向断裂。核伤主要产生的部位在钢轨头部内侧(调边轨也有例外)。伤损编号为:制造原因20号,疲劳21号。

8.手工检查钢轨时应注意的五种暗伤的特征是什么?

答:(1)钢轨顶面上被车轮磨光的白面(白光)与黑面相交的地方不成直线。

(2)轨面上白光中有乌光或黑线。

(3)轨头肥大。

(4)轨头颏部有下垂现象。

(5)颏部透锈。

9.钢轨伤损分类十位和个位数分别表示什么?

答:钢轨伤损采用两位数字编号进行分类,十位数表示伤损在钢轨断面上的位置和伤损状态,个位数表示造成伤损的原因。

10.当纵波入射角逐渐增大时,透入第二介质的波型有什么变化?

答:(1)当入射波大于0°而小于第一临界角,且C L2>C L1时,这时透入第二介质中有折射纵波也有折射横波。

(2)当入射波大于第一临界角而小于第二临界角时,且C L2>C L1时,第二介质中只有折射横产存在。

(3)当入射纵波大于第二临界角时,第二介质中只有表面波存在。

11.TB/T2340—93标准要求钢轨探伤仪至少应配备哪几种探头同时工作?

答:钢轨探伤仪应携带一个标称值为0°,两个折射角标称值为37°(或35°~45°间的其它某个角度)和两个折射角标称值为70°,共五个以上探头同时工作。

12.TB/T2340—93规定37°探头灵敏度余量是多少?

答:37°探头灵敏度余量不小于40dB。

13.国产钢轨出厂时应有哪些标志?

答:(1)制造厂标;(2)钢轨类型;(3)钢种符号;(4)钢轨制造年月;(5)熔炼号;(6)品级号。

14.超声波探伤中杂波的主要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答:(1)探头杂波;(2)仪器杂波(电噪声);(3)试件表面杂波;(4)材质原因形成的林状杂波。

15.ZBY344—85标准规定超声波用探头型号命名应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标准规定应有基本频率、压电材料、晶片尺寸、种类和特征。

16.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和站线上分别有什么要求?

答: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

17.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什么标准,应及时更换?

答: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

(1)折断。

(2)中央裂纹(中间两螺栓孔范围内):正线、到发线有裂纹;其它站线平直及异型夹板超过5mm,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mm。

(3)其它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

18.辙叉伤损是如何分类的?

答: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19.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固定区、伸缩区、缓冲区三部分构成。

20.变更无缝线路原设计结构或部分拆除时,必须办理什么手续?

答:必须有经铁路局批准的技术文件。

21.钢轨应具有哪些特性?

答:要求钢轨有足够的强度、韧性、耐磨性、良好的焊接性和运营的安全可靠性。22.钢轨制造的技术条件要求是什么?

答:(1)钢轨采用平炉、氧气转炉冶炼的镇静钢制造。

(2)为保证钢轨没有缩孔和有害的偏析,相当于钢锭头、尾的钢坯应进行充分的切除。(3)应采用使钢轨中不产生白点的生产工艺。

23.钢轨验收落锤试验对试样长度是怎样规定的?

答:钢轨验收落锤试验规定试样为长度不小于1.3m的钢轨。

24.正线轨道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答:正线轨道类型分为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和轻型。

25.钢轨内部的主要缺陷白点是什么?

答:白点实质上是钢中极微小的裂隙。

26.钢轨内部的主要缺陷疏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疏松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金属凝固时收缩,或熔炼时金属吸收的气体逸出而造成。27.超声波探伤仪的检修方法有哪些?

答:检修方法:(1)先易后难法;(2)换件修理法;(3)器件判别法。

28.为了充分发挥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而又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应注意选择哪些主要参数?

答:应注意选择下列参数:

(1)额定整流电流;

(2)最大反向电压及开关速度等。

29.晶体三极管各极的名称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答:晶体三极管有三个极分别是:(1)发射极用E(e)表示;(2)基极用B(b)表示;(3)集电极用C(c)表示。

30.场效应管D、S、G极分别代表什么?

答:场效应管:D—漏极;S—源极;G—栅极。

31.可控硅有几个极、各极的名称和代表字母是什么?

答:可控硅有三个极分别是:(1)阳极,用A表示;(2)阴极,用C表示;控制极,用G表示。

32.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门有哪些?

答:最基本的逻辑门是与门、或门和非门。

33.钢轨接触焊的基本焊接方法是什么?

答:接触焊—轨端固定在焊机夹具上,利用电流产生电阻热,使轨端加热至表面熔化状

态,然后断电加压,在压力下相互结晶。

34.钢轨气压焊的基本焊接方法是什么?

答:气压焊—压力气焊,轨端固定在气焊夹具上,两轨间施预顶压力,专用焊炬产生气体火焰,轨端加热至塑性状态。压力作用下固溶体中的原子之间进行扩散再结晶,金属面间形成新的结晶使钢轨焊接起来。

35.钢轨铝热焊的基本焊接方法是什么?

答:铝热焊—铝粉、氧化铁粉、铁钉屑和铁合金等按一定比例配成铝热焊剂,高温火柴点火,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和冶金反应,得到高温钢水和熔渣。高温钢水注入预热铸模中,将轨端熔化,冷却后即把两根钢轨焊在一起。

36.TB/T2340—93标准,关于仪器的工作环境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答:普通型:-20℃~50℃

低温型:-30℃~50℃

超低温型:-40℃~50℃

37.TB/T2340—93对垂直线性误差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答: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15%。

38.TB/T2340—93标准对仪器衰减器应达到的指标是怎样规定的?

答:衰减器的总衰减量不少于60dB。在探伤仪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衰减器每12dB 的工作误差不超过±1dB。

39.TB/T2340—93规定70°探头灵敏度余量是多少?

答:70°探头灵敏度余量不小于40dB。

40.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时,应注意什么?

答:测量电路中的电阻阻值时,首先应将电流切断,再将被测电阻任一端断开才能测量。切勿在带电情况下测量电阻。

41.轨道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答:轨道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轨道加强设备和道岔所组成。

42.示波器有两个主要的测量旋钮,分别是什么?

答:示波器有两个主要的测量旋钮是:电压选择钮和扫描频率选择钮。

43.钢轨核伤是由哪些原因发展形成的?

答:钢轨核伤的形成是由气泡、夹渣、外部冲击伤痕等原因发展形成的。

44.计算机由哪部分组成?

答:计算机是由输入设备、运算器、主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45.TB/T2340—93对水平线性误差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答: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2%。

46.TB/T2340—2012对仪器的动态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答:抑制最大时为2~6dB;抑制最小时不低于16dB。

47.除材质因素外有哪些原因容易产生核伤?

答:除材质因素外容易产生核伤的原因有接触疲劳、轨面剥离、鱼鳞破损、擦伤和焊补。48.螺孔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螺孔裂纹产生的原因是:

(1)轨道结构不合理;(2)接头冲击过大;(3)养护不良等。

49.TB/T2340—2012标准关于35°~45°、70°探头误差是怎样规定的

答:35°~45°探头:0°≤∣Δ∣≤3°;70°探头-3°≤∣Δ∣≤0°。

50.TB/T2340—93标准规定超声波钢轨探伤仪适应哪几种类型钢轨的探伤作业?答:适用于43kg/m、50kg/m、60kg/m、75kg/m在役钢轨的超声波探伤作业。

二、综合题

1.试述钢轨核伤产生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答:钢轨核伤多发生在钢轨头部,距作用边下5~15mm范围内,距钢轨作用边内侧7.5mm左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钢轨生产中轨头内部已存在有白点,气泡或非金属夹杂等,使用中在机车车辆的动荷载重复作用下,将某些细微的疲劳源逐渐扩大而形成疲劳斑痕。当疲劳斑痕没有和外界空气接触时,通称“白核”,当这种疲劳斑痕发展至轨头表面而被氧化时,称为“黑核”。其次,由于钢轨头部接触疲劳、轨面擦伤等也能形成黑核。

2.试述钢轨螺孔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检测注意事项。

答:螺孔裂纹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⑴线路养护不良而造成低接头,暗坑,吊板等将会使冲击力更大,致使螺孔周边局部应力过高而产生裂纹,尤其是列车经常制动地段,绝缘接头、异型接头以及长大隧道等地段都易产生裂纹。

⑵钢轨本身设计不合理,使接头夹板不能全部承担钢轨所传递的力造成接头处强度减低,易产生螺孔裂纹。

⑶孔距不合理,易形成某个孔眼应力集中。

⑷螺孔未倒棱或加工时周边有毛刺、缺口等,也易产生螺孔裂纹。

在检测螺孔时,应注意这些地段和部位的检查,发现异常回波,应仔细确认必要时应打开夹板检查。

3.试述无损检测的特点。

答:主要特点如下:

⑴不破坏被检对象。

⑵可实现100%的检验。

⑶发现缺陷并做出评价,从而评定被检对象的质量。

⑷可对缺陷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做出判断,以促进有关部门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⑸对关键部件和关键部位在运行中作定期检查,甚至长期监控,以保证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4.试述超声波探伤的原理及主要检测功能。

答: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入射被检工件,当声束遇有缺陷时产生反射回波,或者穿透波被衰减来判断工件内部缺陷的存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主要检测工件内部缺陷,同时也可发现工件表面的裂纹,是五大常规无损探伤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

5.试述超声波探伤法在钢轨探伤中的应用。

答:由于超声波探伤具有穿透能力强、可测厚度大、速度快费用低、检测缺陷灵敏度高、能检出工件中各种取向的缺陷,而且指向性好,能方便正确对缺陷定位的优点,所以在钢轨探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轨超声波探伤针对钢轨伤损的特点,采用了不同角度的探头,能及时发现各种取向的伤损,并能进行定位定量,检测速度可以达到

3km/h,而且用水做耦合剂费用低廉。

6.钢轨探伤仪在月检内容中,对探伤小车部分测试项目有哪些?

答:规定的检测内容为:

⑴探伤小车走行部分;

⑵探头、保护磨及电缆、接插件;

⑶探头架压力及紧固螺栓;

⑷70°探头在探头架上的偏角;

⑸探伤小车翻板及翻板手柄;

⑹水管及水管阀门;

⑺探头提升装置;

⑻探伤仪外观及旋钮、开关。

7.试述钢轨探伤仪70°探头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70°探头主要使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检测轨头的核伤,由于线路状态的不同,轨头核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因此在检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⑴灵敏度调整应以TB/T 2340-2000标准规定的φ4平底孔当量为基准,并在探伤过程中保持此灵敏度。

⑵应注意防止接头1m区域核伤的漏检。

⑶应根据核伤存在的规律综合判伤。

⑷应坚持70°探头发射方向的定期调换。

⑸应经常检查探头的位置和偏角。

⑹应重视薄弱处所的检查和校对。

8.试述钢轨鱼鳞伤的特点及检测注意事项。

答:鱼鳞伤是起源于轨头表面一种近似鱼鳞状金属碎裂的疲劳伤损。裂纹始于轨头内侧圆弧附近,顺列车运行方向向前延展,裂纹附近常有黑影。鱼鳞裂纹和黑影沿轨头横向发展的宽度一般6~20mm,最深点在鱼鳞裂纹的前内角,最深可达20mm。更为严重的是鱼鳞伤还常以裂纹尖端为源发展成多核面的横向疲劳核伤。

检测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⑴鱼鳞伤地段不能随意降低灵敏度。

⑵两个70°探头同时相对向内。

⑶单70°探头调向检查。

⑷根据伤损特征调整探头偏角。

(5) 鱼鳞伤地段要慢走细看。

9.如何加强焊缝轨底三角区伤损的检查?

答:焊缝轨底三角区是钢轨焊缝伤损的多发区,由于承受拉应力,伤损发展速率快,断轨概率高是钢轨焊缝的探测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检查:

⑴发挥37°探头的探测作用。①发现二次轮廓波:首先要识别波形,若二次轮廓波显示的间隔距离等于或大于轨底焊筋宽度,应通过水平定位予以确认;②发现焊筋轮廓波异常:一般可有前、后37°探头复核并通过水平定位确认,以防轮廓边缘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纹漏检。

⑵加强双45°探头的穿透探伤。

⑶重视轨底钳口烧伤检查。

⑷采取多种方式定伤。

10.为什么轨面擦伤和焊补处所是钢轨探伤的难点?

答:轨面擦伤和焊补是钢轨探伤的难点,其原因是擦伤影响声波的传播,焊补影响声束的方向。声速不同,使斜入射的声波折射方向改变,不能按原定方向对钢轨进行扫查。

⑴接头以外的钢轨检查:其重点是擦伤(焊补)层下核伤的探测。

⑵接头区域的伤损检查:其关键应十分注意擦伤(焊补)对螺孔裂纹(尤其一孔裂纹)检查的影响。

⑶对于轨底横向裂纹的探测:受擦伤(焊补)的影响,有可能无法检测或不能实现前

后30°确认判伤,应根据单一探头显示的回波通过水平定位在其可疑部位用镜照,手摸轨底方法予以确认。

11.钢轨严重磨耗对探伤有何影响?

答:钢轨严重磨耗一般发生在小半径曲线上,特别是山区大坡度地段尤为突出,钢轨严重侧面磨耗,不仅给探伤工作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缺陷的检出。曲线上股的严重侧磨,很易在下颚尖端产生疲劳裂纹,曲线下股的严重垂耗,将轨头压宽、轨面压陷,探头耦合不良。由于受磨耗影响探头位置和声束的入射方向偏移,导致轨头疲劳核伤漏检,一旦发现往往核伤偏大或在未发现前折断。

12.钢轨伤损状态对探伤结果有何影响?

答:缺陷的状态包括缺陷位置、形状、取向、表面状态等,这些因素都对探伤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一面积的缺陷,由于其位置不同,反射波高度也不同;由于缺陷的形状各异声压反射也不一样;由于缺陷取向的影响,声波垂直于缺陷表面,反射波最高,若有倾斜时反射波降低,倾斜角度越大,伤损越大时,反而反射波越低;缺陷表面粗糙影响,声波入射时,缺陷表面凹凸程度与波长的比值愈大,反射波愈低;由于缺陷性质不同,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率也不同。

13.钢轨探伤仪70°探头怎样探测焊缝轨头伤损?

答:70°探头探测焊缝轨头,用波形分析方法。

⑴焊筋回波的显示规律为:探头距轨缝中心约100mm左右,显示焊筋轮廓波。焊头焊筋几何形状不一,回波显示有差异,铝焊接头回波强,气焊接头回波弱,接触焊接头有时无波显示。

⑵伤损回波的显示特征:焊缝轨头伤损与轨头核伤的显示规律基本相似,区别在于伤损回波中夹有焊筋轮廓波。在焊缝轨头探测中,有时会出现焊筋轮廓明显延长或重复显示,除因焊筋轮廓不规则和焊渣影响外,多数是轮廓和母材间存在伤损。有时在检测中会显示前后轮廓波,一般后轮廓波显示靠前、短促,多数属下颚不规则及探头位置偏或β角偏小产生的轮廓端角波。一般可用水平定位法确认回波反射部位。

14.怎样检测焊缝下颚水平裂纹?

答:因长期受到过大的偏心负载,水平推力以及轨头挠曲应力的复合作用,焊接接头的轨头和轨腰连接处容易产生水平裂纹。其特点先从轨头外侧焊筋出现裂纹,然后逐渐扩大至母材,有一定变化规律,即深度与长度的扩展成正比。探测时应注意0°探头的回波显示,在其裂纹刚进入母材的初期,伤波和底波并存,以识波为主。为尽早发现裂纹,在进入疲劳区段,应加强对焊缝外侧轨头下颚部位的目视和镜照。

15.怎样检测纵向裂纹?

答:纵向裂纹一般较长,轨头、轨腰、轨底均有发生。主要显示特征是0°探测失底

波报警,特殊情况下也有较短的纵向裂纹,如臌包等。0°探头探测时轨底波时有时无,37°探头探测臌包的顶面也会显示回波,纵向裂纹在运行中也会发展,如轨面线纹引起的轨头纵向裂纹、轨腰纵向发展的水平裂纹。

16.计算直径为20mm,频率为2.5MHZz的直探头在钢中的近场长度和半扩散角?(钢Cl=5900M/S)

答案:解:根据公式θ=70λ/D; N=D2/4λ; λ=c/f

λ=2.36mm

θ=70=8.26°

N=42.4mm

答:近场长度为42.4mm,半扩散角为8.26°。

17.有一斜探头入射角为28.5°,试求钢中折射横波K值。

答案:解:根据公式sinα/Cl=sinβ/Cs K=tgβ

则:α=34°

K=tgβ=tg34°=0.67

答:钢中折射横波K值为0.67。

18.已知测距按深度校正,且每格代表深度25mm,一缺陷回波出现在刻度5格上,探头K值为2,工件厚80mm,求缺陷的位置?

答案:解:已知刻度比1:25 T=80 H=25×5=125

深度=2T-H=2×80-25×5=35mm

水平距离=125×2=250mm

答:缺陷的深度35mm,水平距离为250mm。

19.已知测距按深度校正,且每格代表深度30mm,一缺陷回波在4.5格上,斜探头K值为1.5,工件厚60mm,求缺陷位置?

答案:解:已知: 刻度比为1:30 设T=工件厚度=60mm

深度=30×4.5-2T=135-2×60=15mm

水平=30×4.5×1.5=202.5mm

答:该缺陷距探测面深度15mm,距入射点水平距离为202.5mm。

20.已知近场长度N为42mm,探头直径D为20mm,求波长为多少?

答案:解:根据公式N= D2/4λ

则:λ=D2/4N=202/4×42=2.38mm

答:波长为2.38mm。

21.在水/钢界面上,水中入射角为7°,试求横波折射角?

(水C l=1500M/S,钢Cs=3200M/s)

答案:解:已知C l水=1500m/s; Cs钢=3200m/s; α=7°

根据公式sinα/C l=sinβ/Cs

则:β=15°

答:横波折射角为15°。

22. 在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时,将正负表笔短路,调节校零电位器不能使指针指示到“0Ω”时,怎样处理?

答:调节校零电位器不能使指针指示到“0Ω”时,表示电池电压不足,应更换同型号新电池,更换时应注意电池极性,并与电池夹保持接触良好,如更换新电池后还不能校正时应及时修理,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23.已知有机玻璃C l=2730M/S,钢Cs=3200M/S,求钢轨探伤中入射角为30°和50°时,钢中折射角分别是多少度?

答案:解:根据公式sinα/C l=sinβ/Cs

30°折射角β=35.9°

50°折射角β=63.9°

答:30°入射时折射角为35.9°,50°入射时折射角为63.9°。

24.一个有限长螺管线圈,长500mm、内径300mm、匝数为50,要求空载螺管线圈中心磁场强度至少达到2×104A/m,需选用多大的磁化电流?

H=

答:需要232A 的磁化电流。

25.已知测距按深度校正,且每格代表深度25mm,一缺陷回波出现在刻度5 格上,探头K=2,件厚80mm,求缺陷的位置。

解:已知刻度比1:25;T=80mm;H=25×5=125mm

深度h=2T-H=2×80-25×5=35mm

水平距离L=125×2=250mm

答:缺陷的深度35mm,水平距离为250mm。

26.《修规》对v≤120km/h线路钢轨重伤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

(1)钢轨头部磨耗超过下表所列限度之一者;

磨耗垂直磨耗侧面磨耗

(2)钢轨在任何部位有裂纹; (3

)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30mm ; (4)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30mm , 深度超过8mm ;

(5)钢轨在任何部位变形(轨头扩大、轨腰扭曲或鼓包等),经判断确认内部有暗裂;

(6)钢轨锈蚀,除锈后轨底边缘处厚度不足5mm 或轨腰厚度不足8mm ;

(7)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2mm ;

(8)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含黑核、白核)。

27.有一钢锻件,厚度为 350mm , 2MHz 直探头发现在距探测面 200mm 处有一缺陷回波,比底波低 24dB ,求此缺陷相当于多大当量直径的平底孔(钢 C1=5900m/s)? 28.计算直径为20mm , 频率为5MHZ 的直探头在钢中的近场长度和半扩散角?(钢CL =5900m/s)

答案:解:根据公式θ=70λ/D N=D 2/4λ λ=c/f

则:λ=c/f=5900×10/5×10=1.18mm

θ=70λ/D=70×1.18/20=4.13°

N= D 2/4λ=202/4×1.18=84.7mm

答:近场长度为84.7mm, 半扩散角为4.13°。

29.一台仪器的工作频率是 2.5MHz ,在探测钢工件时,纵波和横波的波长各是多少?(钢 C1=5900m/s ,

钢 CS =3200m/s)

解:根据公式λ =c /f ,则

λ 1=5900×103/2.5×106=2.36mm

λ S =3200×103/2.5×106=1.28mm 正线、到发线其他站线

正线、到发线、其他站线 75

12 21 75以下-60

11 19 60以下-50

10 17 50以下-43

9 15 43以下

8 13

答:纵波波长为2.36mm,横波波长为1.28mm。

30.钢轨螺孔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⑴线路养护不良而造成低接头,暗坑,吊板等将会使冲击力更大,致使螺孔周边局部应力过高而产生裂纹,尤其是列车经常制动地段,绝缘接头、异型接头以及长大隧道等地段都易产生裂纹。

⑵钢轨本身设计不合理,使鱼尾板不能全部承担钢轨所传递的力造成接头处强度减低,易产生螺孔裂纹。

⑶螺孔孔距不合理,易形成某个孔眼应力集中。

⑷螺孔未例棱或加工时周边有毛刺、缺口等,也易产生螺孔裂纹。

31.如果要在钢工件中得到50°的折射横波,探头的入射角应为多少度?

(Cs钢=3200m/s C l有机=2730m/s)

答案:解:根据公式sinα/C l=sinβ/Cs

则:α=40.8°

答:探头的入射角为40.8°。

32. 有一钢工件厚200mm,已知第五次底面回波与第二次底面回波差12dB,试求材质衰减系数。

33.已知测距按深度校正,且每格代表深度20mm,用K2斜探头发现一缺陷回波在5格上,工件厚80mm,试求缺陷的深度和水平距离?

答案:解:设T=工件厚度=80mm: 已知刻度比1:20

深度距离=2T-(20×5)=2×80-20×5=60mm

水平距离=20×5×2=200mm

答:该缺陷离探测面深度为60mm,距入射点水平距离为200mm。

34.70°探头探伤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70°探头探伤的注意事项有:(1)应防止接头一米区域核伤的漏检;(2)应根据核伤存在规律综合判伤;(3)应坚持70°探头发射方向的定期调换;(4)应经常检查探头的位置和侧角;(5)应重视薄弱处所的检查和校对。

35.简述气压焊缝中光斑、过烧、未焊透和裂纹缺陷的回波特征。

答案:光斑的回波特征是波形稳定单一、波峰较低;过烧的回波特征是波跟宽大、波峰呈树枝状;未焊透的回波特征是波幅不高或跳跃;裂纹的回波特征是波形稳定、强烈,有一定的波移量。

36.简述37°探头探测大小孔、双环孔、卷边孔和气割孔时的波形特征。

答案:大小孔的回波特征是近似于螺孔裂纹波,有时误判螺孔斜裂纹;双环孔的回波特征是前后显示螺孔波,易判为螺孔向上裂纹;卷边孔的回波特征是显示在螺孔波前方,有与螺孔波同时显示的瞬间,一般卷边波消失后,螺孔波仍显示;气割孔的回波特征是波形松散杂乱。

37.简述前、后37°探头探测探测正常螺孔时的回波显示规律。

答案:因为前37?为单探头,后37?为与0?组合的探头,受探头结构和探测方向的影响,两个探头的出波位置有所差异。后37?探头的入射点比前37?后移约10mm。由于探测方向不同,其波形在小方门内显示过程相反。

38.说明钢轨探伤中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

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轨面不洁,给水不足,影响超声波波束的射入;(2)探头位置不正确,使超声波波束传播不到应探测的部位;(3)机械装置不灵活或压力不足,使探头不能平稳探测;(4)保护膜内有气泡,使发射的声束有暗影;(5)轨行轮不同心、轮缘磨损严重、调整不当造成行走不稳,影响探伤效果。(6)声束与缺陷取向不垂直。

39.用入射角30°的有机玻璃制作的斜探头,一次波探测钢工件时,测得某缺陷声程为141mm,求缺陷距入射点的水平距离? (有Cl=2730m/s 钢Cs=3200m/s)

答案:解:折射角β=35.9°

则:水平距离= sin35.9°×141=82.7mm

答:该缺陷距入射点水平距离为82.7mm。

40.钢轨探伤上道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⑴上道探伤作业前,必须检查仪器及有关备品,布置安全注意事项,落实防护设施,未设防护禁止探伤作业。

⑵区间探伤作业本线来车时应不少于800m距离下道避车,在双线地段或站内探伤作业临线来车时,应停止作业,如作业地点了望条件不良人员仪器应下道避车。

⑶严冬酷署季节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若遇恶劣天气要停止作业。

⑷执机人员抬探伤仪上下道时,注意不要滑倒不要碰撞仪器。

⑸探伤仪在线下避车时,要求停放平稳,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⑹对钢轨伤损进行校对,以及在拆卸接头螺孔观查螺孔裂纹时,均应派人防护。

⑺其它安全事项按(安规)执行。

41.试计算声波在水/钢界面的声压反射率和声压透过率?

(Z水=1.5×10kg/m2.s Z钢=4.5×10kg/m2.s)

答案:解:根据公式声压反射率=(Z2-Z1)/ (Z2+Z1)×100%=50%

声压通过率=2Z2/ (Z2+Z1)×100%=150%

则:r=0.5×100%=50%

t=1.5×100%=150%

答:声压反射率为50%,声压透过率150%。

42.怎样检测纵向裂纹?

答:纵向裂纹一般较长,轨头、轨腰、轨底均有发生。主要显示特征是0°探头失底波报警,特殊情况下也有较短的纵向裂纹,如臌包等。0°探头探测时轨底波时有时无,37°探头探测臌包的顶面也会显示回波,纵向裂纹在运行中也会发展,如轨面线纹引起的轨头纵向裂纹、轨腰纵向发展的水平裂纹。

43. CSK—1A试块能测试探伤仪和探头的哪些指标?

答:可测试下列指标:

(1)利用厚度25mm测定探伤仪的水平、垂直线性和动态范围。

(2)利用厚度25 mm和高度100mm调整纵波探测范围。

(3)利用R50和R100校定时基线或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

(4)利用高度85mm 、91mm、100mm测定直探头的分辨力。

(5)利用φ40、φ44、φ50曲面测定斜探头分辨力。

(6)利用φ50曲面和φ1.5横孔测定斜探头K值。

(7)利用φ50有机玻璃块测定直探头盲区和穿透力。

(8)利用高度91mm(纵波声程相当于横波50mm),调节横波1∶1扫描速度,配合R100作零位校正。

(9)利用试块直角棱边测定斜探头的声轴偏斜角。

44.简述接头大小孔的产生部位、波形特征及鉴别方法?

答:接头大小孔易产生在自动闭塞区段的短尺轨;波形特征是反射回波距离大,会误码率判为螺孔向下裂纹;具体的鉴别方法是:用00探头依据不同孔位和两孔间底波显示进行分辨。

45.线路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时的防护办法如下:

答、1.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通知车站或运行列车,并在故障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嘹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或夜间,还应点燃火炬。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2.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再向另一端放置响墩(如图),然后返回故障地点。

3.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嘹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使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车。如嘹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或夜间,发现来车后,奔向列车前,应在故障地点点燃第二支火炬。站内线路、道岔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采取措施,防止机车、车辆通往该故障地点。同时按《安规》第2.2.8条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46.37°探头发现钢轨螺孔裂纹如何判定?

答:(1)在基准灵敏度下进行探测;

(2)根据37°探头缺陷回波和螺孔回波,大致确定螺孔裂纹部位和性质

①螺孔斜下裂纹:显示于孔波后方,两波不同时显示,且有一定的间距。

②螺孔水平裂纹:显示于孔波后方,两波间距小,在一个回波消失的同时紧接显示另一个回波。

③螺孔斜上裂纹:显示于孔波前方,与孔波有一段共存时间。

④一孔向轨端水平或斜下裂纹(倒打):出波时间在颚部波和倒打半孔波之间,出波位置为孔波后方。

⑤小角度螺孔裂纹:和孔波间隔时间短,伤损回波一般显示于孔波以后,和变形螺孔波很相似。

47.钢轨探伤仪70°探头怎样探测焊缝轨头伤损?

答:70°探头探测焊缝轨头,波形分析方法。(1)焊筋回波的显示规律为探头距轨缝中心约100mm左右,显示焊筋轮廓波。焊头焊筋几何形状不一,回波显示有差异,铝焊接头回波强,气焊接头回波弱,接触焊接头有时无波显示。(2)伤损回波的显示特征:焊缝轨头伤损与轨头核伤的显示规律基本相似,区别在于伤损回波中夹有焊筋轮廓波。在焊缝轨头探测中,有时会出现焊筋轮廓明显延长或重复显示,除因焊筋轮廓不规则和焊渣影响外,多数是轮廓和母材间存在伤损。有时在检测中会显示前后轮廓波,一般后轮廓波显示靠前、短促,多数属下颏不规则及探头位置偏或角偏小产生的轮廓端

角波。一般可用水平定位法确认回波反射部位。

48.怎样检测焊缝下颏水平裂纹?

答:因长期受到过大的偏心负载,水平推力以及轨头挠曲应力的复合作用,焊接接头的轨头和轨腰连接处容易产生水平裂纹。其特点先从轨头外侧焊筋出现裂纹,然后逐渐扩大至母材,有一定变化规律,即深度与长度的扩展成正比。探测时应注意0°探头的回波显示,在其裂纹刚进入母材的初期,伤波和底波并存,以识波为主。为尽早发现裂纹,在进入疲劳区段,应加强对焊缝外侧轨头下鄂部位的目视和镜照。

49.简述数字式探伤仪的特点。

答: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在常规模拟式超声波探伤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原模拟式超声波探伤仪的基本性能,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对接收到的回波波形先完成模数转换,再执行数字化处理,实时显示器数字化的回波波形,同时具有记录、存储、计算分析能力,还可与计算机联机实现通讯及打印输出。

50.超声波探伤用试块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主要用途如下:

(1)测定和校验探伤仪和探头的性能。如组合灵敏度,垂直线性、水平线性、盲区、分辨力等。

(2)确定和校验探伤灵敏度。

(3)调节仪器的探测范围,确定缺陷位置。

(4)评价缺陷的大小,对被检工件评级或判废。

(5)测量材料衰减系数和确定耦合补偿等。

钢轨探伤管理规定.doc

关于印发《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的通知 各铁路局: 1995年铁道部发布的《钢轨探伤管理规则》(铁工务〔1995〕144号)对指导工务钢轨探伤工作,保证线路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铁路提速和重载的不断发展,对钢轨探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大型钢轨探伤车的不断投入使用,全路已形成了钢轨探伤车和探伤仪的两级钢轨探伤网络。现行《钢轨探伤管理规则》已不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进行修改完善。现将修改后的《钢轨探伤管理规则》予以发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铁道部原发《钢轨探伤管理规则》(铁工务〔1995〕144号)同时废止。《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解释。 二○○六年十一月十日 钢轨探伤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加强钢轨探伤管理,提高钢轨探伤作业质量,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钢轨探伤工作具有流动性和技术性强、安全责任重等特点,是工务部门钢轨防断、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钢轨探伤作业应安排在白天进行。各有关部门要为探伤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和业务学习条件,要对探伤设备的转运、存放、上道作业等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要重视探伤工作,探伤从业人员应固定,探伤队伍应稳定。铁路局要积极改善工务系统培训基地的探伤培训条件,加强探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工务段(桥工段)应建立探伤人员演练场所。探伤管理组应建立探伤人员技术档案。 第四条铁路局应加强两级探伤网络建设,实现钢轨探伤车与钢轨探伤仪之间检测数据资源共享、相互补充;定期组织钢轨探伤车操作人员与工务段探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技术总结,以防漏检或误判。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线路钢轨探伤。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铁道部钢轨探伤主管部门负责全路钢轨探伤管理工作。

钢轨探伤技师答辩

钢轨探伤技师答辩 1.TB/T2658.9-1995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标准对钢轨探伤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由轨面入射的超声束无法射及的部位外,钢轨其余断面必须探伤(含焊缝)。轨头部分用70°探头探测,轨头至轨底以轨腰等宽部位用37°和0°探头探测。焊缝部分用双45探头探测。 2.钢轨铝热焊缝中气孔缺陷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铝热焊剂的成分配比不当,会使铝热钢脱氧不完全,造成气孔; 2)焊剂受潮,水分在高温下分解成氢和氧,形成气孔;3)焊剂中有油,在铝热反应的高温下,这些油质燃烧变成气体,进入焊缝内形成气孔; 4)铸造及预热工艺不合理,例如型砂配比不当、型砂有含水量、预热温度过低等都有可能形成气孔。特别是预热温度过低,钢水容易凝固使气体不易排出,容易在轨底两角产生气孔。 3.TB/T2658.9-1995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标准中对使用中的钢轨探伤探头检测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探头的相对灵敏度余量和探头引线必须每月检测一次。

4.钢轨气压焊缝和接触焊缝中的光斑和灰斑缺陷为什么不易探测? 答案:斑和灰斑缺陷厚度极薄,而形状也无规则,当超声波入射到该缺陷面时,有一部分声波能量透过缺陷继续向前传播,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能量往往很弱,因此对于钢轨气压焊和接触焊缝中的光斑和灰斑缺陷是不易探测到的。 5.什么叫行车事故?行车事故分哪几类? 答案: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它原因,在行车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按照事故的性质、损失及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五大类。 6.什么叫衰减?产生衰减的原因是什么? 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减小的现象叫做超声波的衰减。超声波衰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扩散衰减:超声波在传播中,由于声束的扩散,使能量逐渐分散,从而使单位面积内超声波的能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导致声压和声强的减小。②散射衰减: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组成的界面时,将发生散乱反射(即散射),从而损耗声波能量,这种

铁路职业鉴定探伤高级工习题

第三部分高级工 一、填空题 1.由于轮轨的相互作用,轨顶面反复承受接触应力,使轨面出现塑性变形、疲劳磨耗及疲劳裂纹等。 2.横向疲劳裂纹发展到较大尺寸后,在车轮动荷载的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横向断裂。 3.为了减少钢轨接头螺栓孔裂纹的产生,新轨或后期加工的钢轨钻孔后,应对螺孔周边进行倒棱。 4.A 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有始发脉冲,但无反射回波,在确认外部连接部件无故障时应重点检查仪器的接收电路。 5.当入射纵波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且C L2>C L1 时,第二介质中只有横波存在。 6.阴极射线管偏转电压满幅为80V 时,测得输入端信号幅度为40mV,若要使信号显示幅度达到满幅的50%,仪器放大增益应为 60dB 。 7.TB/T 2340-2000 标准规定,37°探头在GTS-60 钢轨探伤试块上探测螺孔和37°倾角的3mm 长的上斜裂纹,并能正常报警。 8.TB/T 1632.1-2005 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 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 0.2mm 。 9.TB/T 1632.1-2005 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不平度应满足: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 0.5mm 。 10.TB/T 1632.1-2005 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钢轨焊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明显压痕、划伤、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伤损。 11.TB/T 1632.3-2005 标准规定,钢轨铝热焊焊头表面质量要求经打磨后的焊接接头轨头部位不应出现裂纹。 12.在超声波探伤中,为使声束在介质Ⅱ中聚焦,把聚焦探头的透镜(透镜材料为1)制成凹面的条件是介质Ⅰ的声速大介质Ⅱ的声速。 13.超声波探伤,检验近表面缺陷,最有效的探头形式应是收/发联合双晶探头。 14.用超声波检验复层材料,两种材料的声阻抗相差越小,越有利于发现脱粘。 15.用单斜探头检查厚焊逢时,与探测面垂直且大而平的缺陷最容易漏掉。 16.在水浸探伤中,探头与工件之间的水距应使二次界面回波显示在底面回波之后。 17.TB/T 2658.9-1995 标准规定,新建、改建和大中修线路以及伤、断轨焊修以后,应先进行超声波探伤,并以此为验交主要凭证。 18.TB/T 2658.9-1995 标准规定,现场气压焊缝和铝热焊缝,除按规定周期探伤外,应用专用仪器进行焊缝全断面探伤。 19.TB/T 2658.9-1995 标准规定,伤轨数量出现异常,新换钢轨地段和超期服役钢轨地段应缩短探伤周期。 20.TB/T 2658.9-1995 标准规定,当一台探伤仪发现伤轨时(含伤损发展),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复核

钢轨探伤工知识点

钢轨探伤工 1.无损检测得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1)射线探伤RT(2)磁粉探伤MT(3)渗透探伤PT(4)涡流探伤ET(5)超声探伤UT。 2、无损检测得特点有哪些? 答:无损检测得特点有以下几点:(1)不破坏被检对象;(2)可实现100%得检验;(3)发现缺陷并作出评价,从而评定被检对象得质量;(4)可对缺陷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作出判断,以促进有关部门改进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5)对关键部件与关键部位在运行中做定期检查,甚至长期监控,以保证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超声波探伤主要优点就是什么? 答:(1)穿透能力强,可测厚度大;(2)检测灵敏度高;(3)可使用多种波型,各种探头作不同方向得探测,能探出工件内部与表面各种取向得缺陷;(4指向性好,能方便、正确地对缺陷定位;(5)检测速度快,费用低。 4、钢轨探伤工上道作业时得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上道探伤作业前,必须检查仪器及有关备品,布置安全注意事项,落实防护设施,未设好防护禁止探伤作业;(2)区间探伤作业本线来车时,按《安规》规定距离下到避车,在双线地段或站内探伤作业临线来车时,应停止作业,如作业地点瞭望条件不良,人员、仪器应下到避车;(3)严冬酷暑季节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若遇恶劣天气要停止作 业;(4)执机人员抬探伤仪上下道时,注意不要滑倒不要碰

撞仪器;(5)探伤仪在线下避车时,要求停放平稳,不得侵入建筑限界;(6)对钢轨伤损进行校对,以及在拆卸接头螺栓察螺孔裂纹时,均应派人防护(7)其它安全注意事项按《安规》执行、 5、探伤前为什么要调节探伤灵敏度? 答:探伤前调节探伤灵敏度得目得在于发现工件中规定大小得缺陷,并对缺陷定量,灵敏度太高,杂波多,判伤困难,灵敏度太低,容易造成漏检、 6.钢轨探伤作业防护距离就是怎样规定得? 答:vmax≤120km/h区间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800m; 120km/h<vmax≤160km/h区间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1400m ;160km/h〈vmax≤200km/h区间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2000m 、以进站信号机为界,进入站内(含站内正线、到发线、站线及其它线)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50m 各乘降点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按区间防护距离执行。 7。路局对使用数字探伤仪探测钢轨检查速度就是怎样规定得? 答:探测无缝线路地段检查速度不超过2.5km/h,普通线路地段与道岔前后及长大桥隧范围地段2km/h,曲线地段min 1km/45 11、对数字探伤仪记录得作业与伤损信息得分析都包括那些内容?

成都铁路局钢轨探伤管理实施细则

成都铁路局钢轨探伤管理细则 根据铁道部《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结合我局多年生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钢轨探伤管理,严格标准化作业,特制定本细则。 钢轨探伤工作具有安全责任重、技术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是防止断轨、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为探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钢轨探伤作业一般应安排在白天进行(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线路除外)。探伤工作流动性大,携带精密电子仪器,运输、客运部门应对探伤设备的转运、存放、上道作业等要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以确保探伤工作的正常进行。 1.组织管理 1.1铁路局工务处负责全局钢轨探伤技术管理工作。 1.2成都、重庆、贵阳工务段设探伤维修管理组,履行各片区钢轨探伤设备的检查、维修及技术指导工作。 1.3各工务段、工务机械段确定一名段领导分管钢轨探伤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管理。钢轨探伤工作实行专业化管理,根据工作任务及探伤人员数量设置探伤机构。 2.工作职责 2.1工务处职责 按照部、局有关要求,负责全局钢轨探伤管理工作,落实路局防

断工作措施,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2.1.1组织制定路局钢轨探伤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提高全局钢轨探伤技术管理水平。 2.1.2制定探伤设备配置标准,组织推广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组织探伤仪年检评定工作。 2.1.3制定探伤人员的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比赛计划,组织全局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赛活动。 2.1.4按照有关规定,检查各单位钢轨探伤计划的制定和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做好伤损钢轨的更换,组织对钢轨折断的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做好钢轨防断工作。 2.1.5建立健全伤损钢轨数据库和伤损钢轨计算机管理分析系统,做好季度、年度钢轨伤损的统计分析,使钢轨伤损管理科学化。及时向部、局领导提供有关信息,确保全局钢轨探伤工作处于可控状态。 2.1.6工务检测所负责管理、维护、运用大型钢轨探伤车,并负责以下工作: (1)督促、检查探伤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基层单位探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参与钢轨折断的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做好钢轨防断工作。 (2)协助实施各类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赛。指导各单位认真开展探伤业务学习,总结、推广各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不断提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5750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检查钢轨内部伤损。 2、及时上报探伤报告。 二、施工准备 1、做好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等培训内容,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道作业。 2、切实开好班前会,布置好工作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负责人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班前会,列队点名,根据作业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

育,落实好安全措施,并要确认信号备品。 仪器、材料齐全完好,设好防护。并做好当日工作详细安排,明确作业地点及技术要求,介绍作业段设备状况,强调安全事项,一切准备就绪,方可发布施工命令。 3、班前会后立即开赴作业现场,确保在开始作业前半小时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及作业人员都要各就各位,即做到如下几点: ①施工负责人要明确分工,明确工作量,并明确完成时间,要合理考虑探伤作业完成量,确保行车安全及施工人员安全; ②施工地点两端设置移动停车手信号,移动停车手信号要保持与施工负责人联系畅通(每隔3-5分钟联系一次),发现来车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 4、要组织好班后总结会,根据当日工作情况,

77探伤工判断题210

1.在远场区中同直径的平底孔声程从100mm增大到了300mm,若不计材质衰减,则声压减小3倍。()《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2.《西安铁路局探伤管理办法》规定,钢轨焊缝探伤每组两台探伤仪上道作业,每组每天钢轨焊缝探伤不宜超过50个头。()《西安铁路局探伤管理办法》第8条 【答案】√ 3.钢轨鱼鳞裂纹地段也是核伤最易产生地段之一,因此探伤工探测鱼鳞裂纹地段时,应根据报警状态经常调节探伤灵敏度,避免仪器常报警而影响探伤进度。()《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4.钢轨手工检查坚持一看、二敲、三照、四卸的程序进行。()《西安铁路局探伤手工检查管理细则》第四章 【答案】√ 5.折射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声速比。()《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6.0°探头主要发现轨头、轨腰至轨底部位的水平裂纹和纵向垂直裂纹。()《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7.钢轨探伤仪中的0°探头具有穿透式和反射式两种探伤方法。 ()《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8.钢轨探伤仪0°探头探伤如无缺陷反射波,则探测范围内无缺陷存在。()《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9.0°探头确定水平裂纹位臵是根据纵波反射波来确定的。()《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10.《西安铁路局探伤管理办法》规定,备用探伤仪应有计划的轮换使用,不能长期闲臵。()《西安铁路局探伤管理办法》第22条 【答案】√ 11.《西安铁路局探伤管理办法》规定,钢轨探伤仪检修和保养分别是日常保养、月测试、季度检修(季检)、年度综合检修(年检)和故障检修五部分。()《西安铁路局探伤管理办法》第24条 【答案】√ 12.70°探头发现的核伤,回波位移量越大,则伤损一定大。()《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13.70°探头探伤时,伤波越靠前,则表明伤损离轨面越近。()《钢轨探伤工岗位培训教材》 【答案】〓 14.0°探头探伤铝热焊焊缝时,底波比正常焊缝底波低16dB及以上时,焊缝判废。()《TB/T 2658.21-2007》第 5.1条

钢轨探伤管理规则

钢轨探伤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加强钢轨探伤管理,提高钢轨探伤作业质量,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钢轨探伤工作具有流动性和技术性强、安全责任重等特点,是工务部门钢轨防断、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钢轨探伤作业应 安排在白天进行。各有关部门要为探伤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 和业务学习条件,要对探伤设备的转运、存放、上道作业等给予积 极支持和配合。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要重视探伤工作,探伤从业人员应固定,探 伤队伍应稳定。铁路局要积极改善工务系统培训基地的探伤培训条件,加强探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工务段(桥工段)应建立探伤人 员演练场所。探伤管理组应建立探伤人员技术档案。 第四条铁路局应加强两级探伤网络建设,实现钢轨探伤车与钢轨探伤仪之间检测数据资源共享、相互补充;定期组织钢轨探伤车操作 人员与工务段探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技术总结,以防漏检或误判。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线路钢轨探伤。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铁道部钢轨探伤主管部门负责全路钢轨探伤管理工作。 第七条铁路局工务处负责全局钢轨探伤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钢轨探伤技术和设备的管理。 第八条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应设钢轨探伤管理组。

第九条工务段(桥工段)、工务机械段应根据工作任务设探伤生产机构。 第十条铁路局应设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钢轨探伤工作。工务段(桥 工段)、工务机械段应设专人负责钢轨探伤工作。 第十一条要按照GB/T9445和《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探 伤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执机人员必须具有I级或以上级 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Ⅱ级探伤人员应不少于探伤人员总数的50%。 第十二条仪器检修人员应具备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具有必要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对仪器检修人员应实行考评 制度,不合格者不应担任检修工作。 第十三条探伤从业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工务段(桥工段)、工务机械段对不适应钢轨探伤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 第十四条探伤从业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胜任探伤 工作。 第二节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工务处 ㈠制定铁路局钢轨探伤工作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㈡制定探伤设备(包括钢轨探伤车、钢轨探伤仪、钢轨焊缝探伤仪、通用探伤仪以及相应的探伤器材等)和相应检修设备的配置计划,负责小型探伤设备的选型。建立健全钢轨探伤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㈢制定钢轨探伤作业标准,并督促、指导实施,做好钢轨伤损和断轨的分析、统计。 ㈣制定探伤人员的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比武计划。 ㈤制定钢轨探伤车的运用管理办法及年度探伤计划。 第十六条钢轨探伤管理组

钢轨探伤培训资料

钢轨探伤

钢轨探伤 一、探伤灵敏度 (一).探伤灵敏度的选择: 探伤灵敏度对于钢轨探伤仪的重要性,相当于准星对于枪的重要性。灵敏度可分为三层: 一层是以各种试块上校验的灵敏度,如GTS-60、GTS-60C加长试块,它是全路广泛使用的用于确定探伤灵敏度的一种方法。我们一般用轨头Φ4平底孔最高波的80%波高+6dB做为7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轨腰螺孔和3mm向上裂纹等高双波80%波高+3dB做为37°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GTS-60C试块底波80%波高+6dB或5mm水平裂纹和螺孔等高双波的80%波高+3dB做为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前者用于探测钢轨纵向裂纹,后者用于探测钢轨水平裂纹,根据探测要求不同分别使用。例如:新轨地段主要使用前者探测轨腰纵向裂纹,老杂轨地段主要用后者探侧水平裂纹) 第二层是在不熟悉仪器使用性能和无缝线路地段使用的一种灵敏度。钢轨探伤小车抑制“关”,推行几步,待仪器草状波稳定下来以后进行调节,7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5~20%,37°和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0~15%,调整完毕后抑制放到“开”上,探伤灵敏度即定好了。 第三层是在普轨地段找一状态良好的钢轨接头(不能使用绝缘接头,叉趾叉跟接头,异型接头和轨面状态不良的接头)对设定不合适的探伤灵敏度进行修正,一般要求70°探头接头上一、二次波报全;37°探头孔波的80%提高20~25dB,做为37°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0°探头利用钢轨底面回波调节现场探伤灵敏度,轨底回波高80%,提高8~10dB,做为0°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 (二)、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 1.调整探伤灵敏度的时机很重要,我们通常调整灵敏度都放在钢轨探伤仪保养之后进行,这样有几点不好:一是错过了钢轨探伤仪最佳调整状态。仪器在线路上推行了一个月,各个探头保护膜都已经磨得很薄,有的探头架甚至发生了移位,许多部件都已松动,我们这时候调整仪器状态校验灵敏度并记录,得出仪器的各项数据都比较准确。相反,如果我们先保养仪器,后调整灵敏度,一方面探头加的油层普遍过厚,增加了耦合差,使探伤灵敏度下降;第二新保护膜未磨开,又增加了保护膜衰减值和表面接触不良补偿值,也会造成探伤灵敏度的下降。这个时候在试块上调整灵敏度,得出的探伤灵敏度往往偏高,现场无法使用。 2.探头架压力不够,造成探伤仪推行时探头接触不良,过接头或线路不平顺时探头反复跳动。原因 ①是探头架弹簧扭力不够; ②是前37°探头架上安装的新水刷毛太硬太密,向上托顶前翻板头; ③是探头架受过撞击,发生变形或翻板螺栓脱落造成探头倾斜移位,翻板上翘压力减小。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探头耦合不良,进而影响到探伤灵敏度。 3.水路阻塞。 下水不畅造成探头耦合不良,造成探伤灵敏度偏低。 4. .探头和保护膜之间耦合层太厚或有气泡,造成探头回波中夹有迟到波,声波中有声影区和大量声能被损耗而未进入工件,使灵敏度偏低。 5.人为因素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①探伤中不注意对探伤灵敏度的调整,未根据探伤地段和时间段的不同修正灵敏度; ②是仪器带病上道,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 ③是小半径曲线地段,探头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值机人员未进行及时调整; ④是各种轨面状态不良地段,例如轨面鱼鳞伤、波磨、碎裂地段,显示屏出波杂乱,值机者为消除杂波,盲目降低灵敏度; ⑤小半径曲线轨面上涂有润滑脂,造成探头耦合不良,灵敏度下降,值机人员未及时调整。 6.气温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44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标准 版本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公司重载、大轴重运输的需要,针对大型探伤车上线后,新形势下加强钢轨探伤管理,防止钢轨折断,确保列车安全畅达,特制订本办法。 第2条钢轨探伤是防止断轨事故、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具有流动性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安全责任重等特点,分公司各部门要从科学角度高度重视,保证探伤人员和队伍相对稳定。 探伤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依据分公司《安全奖罚实

施细则》执行。例如发现重伤钢轨(包括辙叉、尖轨和夹板)奖。对探伤人员责任心不强、探伤速度快、探伤态度不良造成的责任漏检要实行责任考核追究。 第3条实行公司钢轨探伤车和分公司钢轨探伤仪两级探伤网络管理,实现钢轨探伤车和钢轨探伤仪之间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4条加强探伤作业过程监控和分析,对探伤仪记录的数据、波形做到当日分析,发现可疑波形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核。 第5条分公司要加强对探伤工作领导并做好探伤工作的巡查,建立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运输生产部主管人员每月不少于1天,工队长每月不少于7天,副队长、技术主管每月不少于15天时间跟班作业,对现场探伤工作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并做好记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 一、填空题(140道) 1、TB/2340-2000标准规定,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动态范围抑制最大时为。 2、TB/2340-2000标准规定,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距离幅度特性的测试点不应少于。 3、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改变使声程增加或由于波型转换后使声速变慢出现的波形通常称为波。 4、晶片尺寸较小的探头发射的超声波束,其远场覆盖面积。 5、37°探头探测钢轨轨底中心的横向裂纹,是根据超声波的原理来发现的。 6、使用0°探头,探测钢轨时,探测面和仪器工作正常,但仪器常报警,切无回波,应考虑钢轨内部有。 7、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荧光屏上时基线是由扫描电路产生的形成的。 8、超声场中,当X≥3N时,长横通孔的反射声压与长横孔的直径的成正比,与距离的3/2次方成反比。 9、在对尖轨探伤时,尖轨轨面宽度大于为探伤仪的探测范围。 10、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形成衰减的主要原因有声场扩散、材质散射和。 11、在声程大于3N时,垂直入射到平底孔的超声波,当平底孔的直径增加1倍时,其反射声压增加。 12、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是由电路协调的。 13、大型钢轨探伤车冬季探伤作业,为了防止耦合水冻结,常在水中加入的防冻液是。 14、使用前37°探头探测钢轨第一孔向下的斜裂纹时,其裂纹波出波的顺序应在之间。 15、使用直射70°探头有利于发现轨头部位的核伤。 16、凹面形状的缺陷将引起反射波束的。 17、超声波探伤仪的垂直线性不好会给判定缺陷的带来误差。 18、超声波探伤仪拟制旋钮的作用是将不必要的杂波去掉,使波形清晰、易于观察,但拟制加大后也会漏掉的危险。 19、大型钢轨探伤车采用的是轮式探头,每个轮式探头内装有70°、一个0°和一个45°探头。 20、当射线透过某一物体后它的强度将被减弱,这种现象叫射线的衰减,射线的衰减包括和散射衰减。 21、在焊缝射线探伤中,照相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且边缘比较清晰的黑点是缺陷。 22、磁粉探伤对铁磁材料中的表面裂纹检测最有效。 23、磁粉探伤中使用的磁化电流包括交流、直流和磁化电流。 24、渗透法探伤时渗透液渗入缺陷的能力除了表面张力、浸润作用、毛细管作用外,还与工件表面光洁度、缺陷内部介质、缺陷形态和有关。 25、液体渗透法探伤的检测灵敏度取决于探伤液的性能和。 26、《JJG(铁道)130-2003计量检定规程》,规定适用于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检验。 27、《JJG(铁道)130-2003计量检定规程》,规定37°探头探测GTS-60试块的螺孔和3mm 深的上斜裂,使两波等高,并使波高达到80%时的检出能力不小于22dB;信噪比不小于。 28、钢轨电阻焊缝中的灰斑缺陷多数出现在钢轨轨底三角区和部位。

新DAC曲线制作和在钢轨焊缝探伤中的使用

DAC曲线制作和在钢轨焊缝探伤中的使用 一、9002制作DAC曲线流程: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B4730为例说明DAC曲线的制作流程(一)、进入设定参数界面 在主菜单界面中,按【设定】进入参数的设定界面,调节参数。 标定好探头的参数,在设定参数界面中按【回车键】,进入检测界面。 (二)、开始制作DAC曲线 ⑥在检测界面时,按面板上的【功能】键,显示【功能1】 ⑥移动光标到【DAC】,按【回车键】,进入DAC曲线的编辑 ⑥移动光标到【制作DAC】,按【回车键】,开始制作DAC曲线 (三)、DAC曲线的参数 进入DAC曲线的相关参数设置界面。

按照探伤工艺调节DAC曲线参数,上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4730为例设置。 (四)、记录试块人工伤的反射波的峰值点 耦合探头到试块CSK-IIIA上去,先测量10MM深短横孔的反射波: ⑥前后移动探头,找到10mm深孔的最高反射波;调节【衰减】,将波高调 到90%-80%左右。 ⑥移动光标到【A门位】,使用万用旋钮调节【A门位】,锁住反射回波, 按面板上的【回车键】,则第一点(10mm深Φ1*6短横孔)记录下来了。

⑥从现在开始,直到60mm深的横孔记录完。只能调节【A门位】。 ⑥耦合探头到试块CSK-IIIA上去,测量20MM深短横孔的反射波。前后移 动探头,找到该孔的最高反射回波。移动光标到【A门位】,使用万用旋钮调节【A门位】,锁住反射回波。 ⑥按面板上的【回车键】,记录第二点(20mm深Φ1*6短横孔) ⑥以此类推,记录 第三点、第四点、第五点、第六点(分别为30mm、40mm、50mm、60mm 深的Φ1*6短横孔) ⑥待第六点记录完后,将光标从【A门位】上移出(到任意位置),按仪器

铁路工务技术比武题库 探伤组汇总

钢轨探伤组题库(30题) 1、《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十一条对探伤人员资质有何要求? 要按照GB/T9445和《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探伤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执机人员必须具有I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Ⅱ级探伤人员应不少于探伤人员总数的50%。 2、《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十二条对仪器检修人员有何要求? 仪器检修人员应具备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具有必要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对仪器检修人员应实行考评制度,不合格者不应担任检修工作。 3、《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1.探头配置和推行速度 ⑴探头配置:探头配置应能保证从钢轨踏面上扫查时,声束所能射及部位的危害性缺陷都能被有效探测。要加强对轨头(包括内侧、中部和外侧)和轨底横向裂纹(核伤)的探测。除使用70°探头的二次波外,可使用一次波探测轨头核伤。 ⑵推行速度:普通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2km/h;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 4.《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道岔部位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⑴.每年入冬前,应加强对正线道岔曲基本轨的探测。

⑵.尖轨探伤时应注意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仪器探测区域为轨面宽度大于50mm的部位。 ⑶.高锰钢整铸辙叉应采用手工检查,钢轨组合辙叉应采用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 ⑷.要定期对可动心轨进行探伤检查。 5.《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重点处所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在对接头、曲线、隧道、道口、桥梁等重点处所进行钢轨(焊缝)探伤时,要慢速推行,并注意观察波形显示,必要时要结合手工检查。 6.《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成段更换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⑴.再用轨应先探伤、后上道。成段更换钢轨或再用轨,在线路验交时,必须进行探伤,并在三个月内加强检查和监视。 ⑵.新钢轨上道后应及时进行探伤,发现伤损时,应及时上报技术(线路)科,并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逐级上报。 7.《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三条探伤灵敏度作业校对标准? 0°探头通道:反射法5mm水平裂纹当量; 穿透法136mm处φ6mm通孔或6dB底波降低。 37°(或35°至45°之间的其他角度,下同)探头通道:3mm螺孔裂纹当量。 70°探头通道:φ4mm平底孔当量。 8.《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六条焊缝探伤基本要求有哪些?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能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钢轨探伤仪某一通道无回波的外部检查顺序是什么?答:首先检查面板上回波控制钮,如增益、衰减、抑制等,然后检查探头架、探头,看其位置是否正确,耦合,接触是否良好,再检查探头连线及对接电缆。 2.出现电压表无指示故障时,外部的检查顺序是什么?答:保险管、电源线、电池组及电源开关。 3.2.5B20Z 探头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时什么? 答:2.5B20Z : 2.5 —频率2.5MHz , B —钛酸钡陶瓷,20 —圆晶片直径20mm , Z —直探头。 4.5P6XK2 探头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答:5 —频率5MHz , P—锆钛酸铅陶瓷,6 X6—矩形晶片6mm X6mm , K2 —K值斜探头,K=2 。 5.70°探头探伤时会产生哪些假信号?答:剥离层多次反射波、鱼鳞剥离反射波、剥落掉块波、轨面擦伤波、侧面锯齿波、颚部锈蚀波、夹板卡损波、螺孔反射波、焊筋轮廓波。 6.用计算法求解缺陷当量,通常适用的声程有什么要求?答:适用的声程范围应大于3倍的近场长度。 7.钢轨核伤的产生、发展因素、部位和伤损编号是什么?答:核伤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有:由于钢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材质不良,如白点、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等,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接触应力大、疲劳强度不足,发展扩大,造成横向断裂。核伤主要产生的部位在钢轨头部内侧(调边轨也有例外)。伤损编号为:制造原因20号,疲劳21号。 8.手工检查钢轨时应注意的五种暗伤的特征是什么? 答:(1)钢轨顶面上被车轮磨光的白面(白光)与黑面相交的地方不成直线。 (2)轨面上白光中有乌光或黑线。 (3)轨头肥大。 (4 )轨头颏部有下垂现象。 (5)颏部透锈。 9.钢轨伤损分类十位和个位数分别表示什么?答:钢轨伤损采用两位数字编号进行分类,十位数表示伤损在钢轨断面上的位置和伤损状态,个位数表示造成伤损的原因。 10.当纵波入射角逐渐增大时,透入第二介质的波型有什么变化? 答:(1 )当入射波大于0 °而小于第一临界角,且C L2>C LI时,这时透入第二介质中有折射纵波也有折射横波。 (2)当入射波大于第一临界角而小于第二临界角时,且C L2 > C LI时,第二介质中只有折射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试行)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1 条为适应公司重载、大轴重运输的需要,针对大型探伤车上线后,新形势下加强钢轨探伤管理,防止钢轨折断,确保列车安全畅达,特制订本办法。 第2 条钢轨探伤是防止断轨事故、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具有流动性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安全责任重等特点,分公司各部门要从科学角度高度重视,保证探伤人员和队伍相对稳定。 探伤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依据分公司《安全奖罚实施细则》执行。例如发现重伤钢轨(包括辙叉、尖轨和夹板)奖。对探伤人员责任心不强、探伤速度快、探伤态度不良造成的责任漏检要实行责任考核追究。 第3 条实行公司钢轨探伤车和分公司钢轨探伤仪两级探伤网络管理,实现钢轨探伤车和钢轨探伤仪之间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4 条加强探伤作业过程监控和分析,对探伤仪记录的数据、波形做到当日分析,发现可疑波形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核。 第5 条分公司要加强对探伤工作领导并做好探伤工作的巡查,建立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运输生产部主管人员每月不少于1

天,工队长每月不少于7 天,副队长、技术主管每月不少于15 天时间跟班作业,对现场探伤工作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并做好记录。 第6 条本办法适用于肃宁分公司钢轨探伤。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领导 第7 条分公司运输生产部负责钢轨探伤管理工作。 第8 条分公司设线桥检测工队(以下简称线桥工队),线桥工队下设探伤作业组。 第9 条线桥工队设探伤数据回放分析组,探伤作业组设日常分析员;各探伤作业组应逐步培养专门人员对仪器进行检测、指导和把关,并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检修人员负责仪器的简单维修。 第二节人员要求 第10 条运输生产部主管人员应由有基层管理经验,懂得工务专业技术技能,取得其职业资格初级及以上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第11 条线桥工队主要管理人员应由获得铁道部门II 级或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技术资格证书、有三年及以上现场探伤经验,并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12 条探伤作业组长应获得铁道部门II 级或职业资格高级 证书及以上技术资格证书、有两年及以上现场探伤经验,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13 条钢轨探伤和焊缝探伤执机人员、探伤数据分析人员、

钢轨探伤

293.超声波发射的声波频率主要是由晶片的()决定。 A.面积 B.长度 C.直径D厚度 294.超声波探伤,从各个方向都能探测到的缺陷是()缺陷。 A.平面形 B.圆柱形 C.点状形 D.片状形 295.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加大抑制量将使仪器的()变差,不利于当量计算。A.水平线性 B.垂直线性 C.分辨率 D.灵敏度 296.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取决于材料介质的()。 A.密度 B.弹性模量 C.密度和弹性模量 D.声波频率 297.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是由()协调的。 A.同步电路 B.发射电路 C.扫描电路 D.接收电路 298.A型超声波探伤仪,产生高频率电脉冲激发探头发射超声波的电路称为()。A.同步电路 B.发射电路 C.扫描电路 D.接收电路 299.使横波折射角等于90度的声波入射角称为() A.第二临界角 B.第三临界角 C .纵波反射角 D.第一临界角 300.厚度为40mm的钢板,用折射角为45度的斜探头,某缺陷声程为130mm,距探测面的深度是() A.11.9mm B.13mm C.15mm D.17.9mm 301.超声波探伤中,没有探测盲区的探伤方法是() A.反射法 B.穿透法 C.底面多次回波法 D.底面一次回波反射法302.在声程大于3N时,垂直入射到平底孔的超声波,当平底孔的直径增加一倍时,反射声压增加()Db. A.6 B.12 C.18 D.24 303.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余量通常用()试块测量。 A.CS-1-5 B.CSK-1A C.DB-H2 D.DB-H1 304. 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组合分辨率通常用()试块测量。 A.CS-1-5 B.CSK-1A C.DB-H2 D.DB-H1 305.超声波在曲面上透射时,投射波是发射还是聚焦与两种介质的()有关。 A.声压 B.声速 C.声阻抗 D.声强 306.钢中纵波声速约为5900m/s,声波通过47.2mm钢的时间是()。 A.8μs B.9μs C.10μs D.11μs 307.用工件底面调整探伤灵敏度()。 A.容易确定缺陷的位置 B.定量较准确 C.可以不考虑工件表面的耦合补偿 D.杂波干扰少 308.钢轨探伤,为保证发现60kg/m钢轨轨底的横向裂纹,37度探头对应的通道报警门后沿最少应为()声程(轨高176mm)。 A.220.1mm B.200mm C.150mm D.250mm 309.表面波能检出的深度一般不大于()。 A.10mm B.4mm C.1个波长 D.4倍波长 310.在数字电路中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有关对象(信号)的过程是()。 A.二进制译码 B.二进制编码 C.二进制比较 D.二进制组合 311.钢轨需要手工检查的重点部位是() A.仪器无法检查的处所 B.正常灵敏度条件下回波显示和报警不正常的处所 C.正常回波不显示的处所 D.上述都是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检查钢轨内部伤损。 2、及时上报探伤报告。 二、施工准备 1、做好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劳动 纪律操作规程等培训内容,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道作业。 2、切实开好班前会,布置好工作任务及安全注意事 项。 施工负责人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班前会,列 队点名,根据作业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 安全措施,并要确认信号备品。 仪器、材料齐全完好,设好防护。并做好当日工作详

细安排,明确作业地点及技术要求,介绍作业段设备状况,强调安全事项,一切准备就绪,方可发布施工命令。 3、班前会后立即开赴作业现场,确保在开始作业前半小时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及作业人员都要各就各位,即做到如下几点: ①施工负责人要明确分工,明确工作量,并明确完成时间,要合理考虑探伤作业完成量,确保行车安全及施工人员安全; ②施工地点两端设置移动停车手信号,移动停车手信号要保持与施工负责人联系畅通(每隔3-5分钟联系一次),发现来车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 4、要组织好班后总结会,根据当日工作情况,给予表扬、奖励、批评、处罚。尤其要总结当日安全情况,对违章人员或事故苗头责任者,一定要严厉惩处。要总结当日作业中的经验教训,鼓励大家多提合理化建议,以利于工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六)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六) 六、论述题 1.说明指向角和近场区长度的关系,在实际探伤中如何选择探头频率和晶片的尺寸? 答案:超声场的指向角θ0和近场区长度N都是表示晶片辐射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与晶片直径和波长(既频率)有关。当频率一定时,晶片尺寸大,指向角小,近场区长度大;反之则相反。在实际探伤中,应根据被测工件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频率和晶片尺寸。一般对薄工件选用频率低,晶片直径小的探头,可避免在近场区内探伤,对厚度大的工件选用频率高,晶片直径大的探头,有利于对远距离内较小缺陷的检测。 2.简述斜探头的K值与钢中近场区长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由于钢中横波折射角总大于有机玻璃中的纵波入射角,因此,斜探头晶片的有效面积Ae总是小于晶片的实际面积A,这样用相同尺寸的晶片制作的探头,K值越大,其近场区“N”值就越小。 3.在超声波探伤中如何选择斜探头的K值? 答案:斜探头K值的选择应根据探伤工艺的要求及工件的受力状态、易产生缺陷的部位和趋向、工件厚度和形状,其原则尽可能使声束与缺陷反射面垂直。 4.在超声波探伤中如何选择探头的频率?

答案:在满足探伤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频率较高的探头。因为频率高,波长短,指向性好和分辨力高,有利于发现小的缺陷,又能提高定位、定量的精度。但是,由于频率高穿透性能变差,粗晶材料的界面反射会增强,干扰缺陷的检测。探侧面组糙的工件表面会产生严重的散射,声波不易透入工件。总之应根据探伤工艺的要求以能发现最大测距内最小缺陷,并有足够的信噪比,以利于缺陷回波的确认。 5.说明WGT-3试块的作用。 答案:他的作用是测定钢轨探伤仪的灵敏度余量、声束宽度、70?和37?探头通道的距离幅度特性、斜探头的楔内回波幅度。 6.在钢轨探伤中为什么特别强调加强手工检查? 答案:钢轨手工检查是一种必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查方法,他可以弥补钢轨探伤仪不能探测或很难探测的地段及部位,有利于分析和鉴别钢轨探伤仪检查中发现的可疑波形。 7.对钢轨探伤探头的检测有哪些规定? 答案:应根据铁道部文件铁工务[1995]144号《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的规定对新购置的探头必须有铁路局负责测试,各基层单位不得使用没有合格证的钢轨探伤仪专用探头;对使用中的钢轨探伤仪专用探头应按照铁道部标准TB/T2658.9-1995《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