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卡通画)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2
最新卡通漫画技法想要画出好的漫画作品,光掌握人物的基本结构和细部的处理方法还是不够的,如何表现人物动态,并对人物进行后期的加工,使作品更加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章提高人物存在感的决定性因素是网址点给人物贴网点的二大功能一:表现阴影和表现色阴影:所谓阴影的表现就是给人物加上阴影,突出人脸和和身体立体感的技巧。
主要运用在主体分割中。
脸部特写:阴影可以令人物及其表情给人印象深刻。
色:漫画中的色彩主要是通过黑白灰的对比来体现。
网点的深浅来表现色彩用网点表现色彩的原则:深的网点多表现红色,蓝色。
浅的网点多表现为黄色,粉红色。
阴影部分就是把相同的网点重叠。
色彩表现+阴影表现评:表现有二种方法:色,阴影二:提高人物存在感的七种人物尺寸在漫画中人的脸有各种尺寸,但是归结起来就七种,根据这七种不同的尺寸,网点纸可以有效的提高人物的存在感a:全身的尺寸:大(全长22cm左右)角色在登场的时候使用,可以加深人物的印象头大概3cm大。
半身尺寸:全身的尺寸大的上半身,一般漫画中出现率最高的一种尺寸,脸部可以不加网点。
身体部分用点阴影效果b:全身的尺寸:中(全长14cm左右)一般表现全身姿态的时候使用的尺寸,画全身的时候这种尺寸足够了,脸部不加阴影也可以。
c:远距离:大(全长7cm左右)d:远距离中(4cm左右)远距离的这种尺寸主要用在说明“舞台”和“场所”的时候(在以背景主的分格里使用)e: 大特写:在说明重要对白,及想向读者传达特别感情的时候,这种情况网点对提高人物的存在感有很明显的效果f:中特写:脸部,上半身,下半身,根据构图的不同应用范围很广泛。
在人物登场的场景以及细致描绘的场景中,需要把人物画大的时候,网点纸的效果明显。
g:特大特写:把脸画全,也就是脸占据整个画面的时候脸部大小,通常眼睛要进行细部处理脸也要局部的裁剪,这种手发用得很少,但是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要贴网点。
评:就是把近中远分成七份,远小近大近加阴影远可以不要其实就是透视原理光与阴影的表现基础一:普通的光立体感是靠光影关系来表现的,想要表现阴影感就要用阴影。
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漫画高手手把手教你如何画漫画,有空了就给心爱的人画一幅吧~画漫画改变动画人物的表情并不难,但是了解在不同情绪下面部表情的特征会很有益。
本教程将说明脸上不同部位是如旦你掌握随心所欲改变面部表情的方式,就可以画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表情。
面部表情我是李佳宝,有什么不懂得欢迎加我QQ:28844咨询我。
首先,我们开始学习“悲哀”表情的画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情绪。
本图是一个典型的动画人物的脸,但是注况下,人物情绪的最明显特征是眉毛。
请注意眉毛内部的顶端是如何向上弯曲的。
同时她的下眼框略微向上弯曲弯曲下眼框能表现压迫,悲伤或忿怒的情绪;而在这情况下,眉毛的形状向我们说明人物处于悲伤状态。
另外,向下弯曲。
所以从整体来看,好像她就要大哭一场了(所谓:樱唇微开娥眉蹙,一颦一泪总关情)。
看看这幅图:他的悲哀就要含蓄些了。
人物看起来很沮丧,但没有上图中那么忧伤。
他的眼睛比较小(也许因为下弯曲得也不是很明显。
眉毛的角度以及呈拱形的下眼框仍然会让你觉得他正在为某事心烦(大男人不好做,这一张图里的人物表情介于悲、愤之间。
眉毛明显地弯下来,嘴巴看起来像在喊叫,两者都表明他处于疯狂状态这使他看起来像是在生气,或受到了伤害或者在为谁谁谁心烦意乱。
这家伙明显是在斥责谁,即使他并没有大喊大叫(with the sound of silence...)。
^_~现在你可以画出正在毛贴着眼睛并且眉角画得很尖(我也在眉间画些皱纹),嘴角也明显地向下弯。
双眼睛很窄,而且眼珠非常小,这种表情感觉蛮阴鸷)这幅的表情不蛮确定,他既有些困惑又像是心里又对谁不快。
高低交错的眉角让人觉得他心里又乱又疑。
为了增留些空白。
漫画里的人物好像总爱闭着眼说话,其实会有多少人说话时真的那样?但无论如何,闭着眼睛可以表达多种情绪烦恼,但是闭上眼睛的样子也能表达平静,快乐或自以为是的心情。
双眼呈弧线向上弯曲,这也能表达极度悲哀得向下些而且嘴是张着的。
目前用电脑绘制卡通漫画大致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先用传统工具手绘,然后用扫描仪扫描到足够的精度之后再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展上色和处理。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在电脑软件中用鼠标或数位板绘制。
假设资金允许,建议使用数位板,这样才可以绘制出完美的效果。
使用鼠标毕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不过对于简单的图形倒是可以使用图像软件中的一些工具进展构建的。
一、传统漫画手绘工具1、纸张稿纸:要求光滑、洁白、有一定强度和吸水性,上墨后容易干,手感好,用橡皮擦过后不起毛。
一般选用80-100g、A4/B5大小的白纸,画彩稿的时候可以选些彩纸。
纸不能太厚,否那么透写台难以感光,造成贴网的不便。
另外还要注意纸的正反两面的区分,正面质地较光滑。
网纸:一种由大小不等的黑点组成的透明胶网。
每张网纸都有编号,当然不同品牌的网纸的编号也不一样,它的边缘有标准尺寸,最小以mm为单位。
目前网纸有三种规格:(1)A5规格——240mm*175mm——印刷面积200*150mm; (2)A4规格——340mm*240mm——印刷面积310mm*210mm; (3)A3规格——480mm*350mm——430mm*320mm。
吸水纸:用来擦拭笔尖,保护已经完成的部分。
2、铅笔普通铅笔:铅笔的作用一般是打稿,不能太硬或太软,太硬会在纸上留下划痕,太软又容易使画面被橡皮弄脏,所以选用HB-4B为宜。
HB铅笔彩铅:。
很多专业画家用fever-castile蓝铅笔或黄铅笔打底稿,这样画出的线条在印刷时不会显现,所以上墨后不用擦掉底稿,非常方便。
3.橡皮橡皮不是越软越好,要看你的用途了。
比较常用的有普通型、钢砂型和可塑橡皮三种。
普通橡皮用了一段时间后假设变黑,可以在粗糙的布〔如牛仔裤〕或纸上摩擦来去掉脏的部分,保证画面的清洁。
用钢砂橡皮擦彩稿人物的衣服,可以形成粗呢布料的效果我不建议使用可塑橡皮,因为它属油性,极易弄脏画面!4.墨水/墨汁墨水有水溶性的和非水溶性两种。
cartoon
音标[kɑ:'tu:n]
汉语翻译
n. 卡通画, 漫画
vt. 画漫画
vi. 画漫画
词型变化:
名词:cartoonist 形容词:cartoonish 动词过去式:cartooned 过去
分词:cartooned 现在分词:cartooning 第三人称单数:cartoons
词意辨析:
drawing, illustration, cartoon, diagram, picture, sketch, painting, portrait
这些名词都表示“画,图”之意。
drawing: 指用线条或色彩绘成的图画。
illustration: 指插入书页之间帮助说明的任何插图或图解。
cartoon: 指幽默或讽刺性漫画。
diagram: 多指科技书籍或文献中具有概括解说作用的图表、图样或略图。
picture: 指广义的“图画”,现多用来指相片、画像。
sketch: 通常只指画出物体主要特征的图画。
painting: 指着色的画。
portrait: 指肖像,只用于指人。
《漫画·卡通画》教学设计选用教材:广东岭南版14册第一单元(1课时)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学会漫画、卡通形象设计的步骤与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2、选择多种创作手法,在造型上大胆创新,表现自我风格,传递个人信息。
3、领略中国漫画和卡通画的丰富内容与人文精神教学重点:漫画、卡通画的设计步骤。
教学难点:夸张、变形手法,形象特征的捕捉。
课前准备:教师——相关动漫短片、漫画和卡通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本课绘画工具。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看一看)今天,我给大家带了一份小礼物,请同学看大屏幕。
播放《猫和老鼠》片段观看后,教师总结:这是什么动画片?生:《猫和老鼠》当这部动画片静止的时候,就是一幅什么呀?学生:卡通画教师:对了二、课堂深入:(想一想)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漫画·卡通画》1、首先来欣赏不同国家的漫画和卡通画,想想这些漫画和卡通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欣赏漫画和卡通画师:比较两种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说一说)教师总结:相同点:都要夸张变形。
不同点:漫画:是一种简笔而注重意义,具有强烈讽刺或幽默性的绘画。
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以及社会现象。
卡通画:在夸张变形的同时更注重它的形式美感,塑造的形象多半具有程序化的效果,(举例:如人物头发飘逸、眼睛固定的模式等)画面制作精美。
2、总结漫画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漫画首先展示一张课本上的漫画《回想》,给15秒钟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请同学来分析,教师总结出欣赏漫画时注意的一些问题。
①关注画题,注意观察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②图画故事中所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
教师再出示四幅漫画,给同学时间思考,并分析,教师总结。
接着出示央视节目主持人李咏的漫画图片设问:这是谁?怎么能看的出?他的肖像有什么特点?生:是李咏,可以从他的手势、头发、脸型看的出。
教师摆出跟李咏一样的动作并问,我是不是李咏啊?生:异口同声回答不是。
教你如何画漫画,有空了就给心爱的人画一幅吧~画漫画改变动画人物的表情并不难,但是了解在不同情绪下面部表情的特征会很有益。
本教程将说明脸上不同部位是如何协调运动来传达不同情绪。
一旦你掌握随心所欲改变面部表情的方式,就可以画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表情。
面部表情我是谢娜,有什么不懂得欢迎加我QQ874107723咨询我。
首先,我们开始学习“悲哀”表情的画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情绪。
本图是一个典型的动画人物的脸,但是注意一下已产生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物情绪的最明显特征是眉毛。
请注意眉毛内部的顶端是如何向上弯曲的。
同时她的下眼框略微向上弯曲,而上眼皮呈更明显的圆形曲线。
弯曲下眼框能表现压迫,悲伤或忿怒的情绪;而在这情况下,眉毛的形状向我们说明人物处于悲伤状态。
另外,注意嘴的形状,它很小,且嘴角向下弯曲。
所以从整体来看,好像她就要大哭一场了(所谓:樱唇微开娥眉蹙,一颦一泪总关情)。
看看这幅图:他的悲哀就要含蓄些了。
人物看起来很沮丧,但没有上图中那么忧伤。
他的眼睛比较小(也许因为是男的吧),嘴也比较大并且向下弯曲得也不是很明显。
眉毛的角度以及呈拱形的下眼框仍然会让你觉得他正在为某事心烦(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这一张图里的人物表情介于悲、愤之间。
眉毛明显地弯下来,嘴巴看起来像在喊叫,两者都表明他处于疯狂状态,不过他的眼珠还是画得非常大。
这使他看起来像是在生气,或受到了伤害或者在为谁谁谁心烦意乱。
这家伙明显是在斥责谁,即使他并没有大喊大叫(with the sound of silence...)。
^_~现在你可以画出正在生闷气的人物了。
在本图中,眉毛贴着眼睛并且眉角画得很尖(我也在眉间画些皱纹),嘴角也明显地向下弯。
双眼睛很窄,而且眼珠非常小,这会让他的神情看起来更生气(这种表情感觉蛮阴鸷)这幅的表情不蛮确定,他既有些困惑又像是心里又对谁不快。
高低交错的眉角让人觉得他心里又乱又疑。
为了增强表情,也可以把嘴的中间稍微留些空白。
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一种文化!”它和其他被称作文化的东西是一样的。
虽然它只有简单的画面和对白。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简单,它能更直接,更容易被任何年龄、任何阶层的人所接受。
它一样可以有深度,有它要表达的内在的东西。
因为每一部漫画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他们对社会真实的看法,是他们人生观的体现。
一、漫画的名称现代漫画是大约一个世纪前从外国引进的,基本上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连环画系列,比较常见的名称有连环画、连环图、连环图画、小人书等等。
另一个是漫画系列,比较常见的名称有卡通、漫画、卡通漫画、连环漫画、故事漫画、新漫画、新型连环漫画等等。
1、来自英语的是Cartoon 中文译作卡通。
Cartoon是英语中出现较早的一个词,原意是绘画、挂毯、镶嵌工艺等原尺寸的底图,19世纪40年代成为独立的滑稽画、用以讽刺实事、民俗、政治或社会潮流。
后来逐渐扩大,被用为各种漫画和动画的总称。
Caricature 中文译作漫画,指单幅的幽默讽刺漫画,特别是指肖像画,也用作抽象名词或漫画手法。
这个词比Cartoon出现的还要早一些,原意是对人的声音、行为的夸张模仿,以引人发笑或者讽刺。
Comics 中文译作漫画、连环漫画或故事漫画。
Comic原意是滑稽、逗笑,所以滑稽演员也称作Comic。
作为连续性的漫画,必须用复数形式的Comics,因为是有许多Comic所组成。
Comic Strip 中文译作漫画、连环漫画或四格漫画。
原意是指报刊上刊载的条形的分格漫画,以四格居多。
以上四个词是按Caricature,Cartoon,Comic Strip和Comics的顺序先后出现的。
除Cartoon外,其他三个词义各有界定,而Cartoon一词含义较广,可以包括其他三个词的意思2、来自日语在日文中,把叙事的或连续性的画都称为漫画,包括了英语中的Caricature,Comic Strip和Comics三个词的内容。
漫画一词本来源于中国。
北宋学者画家晁以道在其著作《景迁生集》中说: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
画漫画技法面部表情首先,我们开始学习“悲哀”表情的画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情绪。
本图是一个典型的动画人物的脸,但是注意一下已产生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物情绪的最明显特征是眉毛。
请注意眉毛内部的顶端是如何向上弯曲的。
同时她的下眼框略微向上弯曲,而上眼皮呈更明显的圆形曲线。
弯曲下眼框能表现压迫,悲伤或忿怒的情绪;而在这情况下,眉毛的形状向我们说明人物处于悲伤状态。
另外,注意嘴的形状,它很小,且嘴角向下弯曲。
所以从整体来看,好像她就要大哭一场了(所谓:樱唇微开娥眉蹙,一颦一泪总关情)。
看看这幅图:他的悲哀就要含蓄些了。
人物看起来很沮丧,但没有上图中那么忧伤。
他的眼睛比较小(也许因为是男的吧),嘴也比较大并且向下弯曲得也不是很明显。
眉毛的角度以及呈拱形的下眼框仍然会让你觉得他正在为某事心烦(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这一张图里的人物表情介于悲、愤之间。
眉毛明显地弯下来,嘴巴看起来像在喊叫,两者都表明他处于疯狂状态,不过他的眼珠还是画得非常大。
这使他看起来像是在生气,或受到了伤害或者在为谁谁谁心烦意乱。
蛮阴鸷)这幅的表情不蛮确定,他既有些困惑又像是心里又对谁不快。
高低交错的眉角让人觉得他心里又乱又疑。
为了增强表情,也可以把嘴的中间稍微留些空白。
漫画里的人物好像总爱闭着眼说话,其实会有多少人说话时真的那样?但无论如何,闭着眼睛可以表达多种情绪。
这幅图里,人物表现得性急或烦恼,但是闭上眼睛的样子也能表达平静,快乐或自以为是的心情。
双眼呈弧线向上弯曲,这也能表达极度悲哀和激动的心情。
本图中,眉头画得向下些而且嘴是张着的。
注意人物的左上唇有些翘起--不论你想表现哪种消极的情绪,不论是你是要画忿怒,不爽或急躁--这种嘴型都是适用的。
在漫画里“快乐”是最常见的情绪之一,而大大的眼睛,高扬的眉毛和一张微笑的大嘴(^0^应该就这样了吧?)通常最能表现欢快和兴奋的心情。
当然也包括其它的特征,例如:双眼中放大的高光和向上弯曲的下眼线。
1、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
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
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
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
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
课 题:第7 课 《卡通画》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教材分析:卡通画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和关注的主题。
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更注重欣赏卡通画。
《卡通画》是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课。
卡通是当今社会流行的视觉艺术,易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卡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卡通及卡通画的类型,学会卡通画的表现方法,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讨人喜欢的卡通画。
学情分析:卡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十分喜爱卡通画,尤其是现在的儿童更是在卡通世界里成长的一代,所以学生对卡通形象并不陌生。
本课通过大量学生喜欢的卡通资料的欣赏,掌握卡通画的表现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已引入动画片的欣赏,我在四年级的教学中引入了《卡通画》这一课,也为五年级的《卡通漫画》作铺垫。
教学目标: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与造型美。
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
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和了解卡通画,自己动手绘画出一个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设计、环境画面的构成,以及学生对进一步创作卡通画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猜猜看。
出示一系列卡通人物,让学生说出名字,并书写课题:《第七课 卡通画》二、探究学习1、同桌之间互相欣赏自己课前收集的卡通作品,向同桌介绍卡通作品的表现主题,以及它的特点。
2、(课件出示世界经典的卡通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世界经典的卡通作品,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与造型美。
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些卡通画呢?谁来说一说呢?主要从卡通作品的表现主题,以及它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喜欢画漫画的你~怎容错过呢改变动画人物的表情并不难,但是了解在不同情绪下面部表情的特征会很有益。
本教程将说明脸上不同部位是如何协调运动来传达不同情绪。
一旦你掌握随心所欲改变面部表情的方式,就可以画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表情。
面部表情首先,我们开始学习“悲哀”表情的画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情绪。
本图是一个典型的动画人物的脸,但是注意一下已产生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物情绪的最明显特征是眉毛。
请注意眉毛内部的顶端是如何向上弯曲的。
同时她的下眼框略微向上弯曲,而上眼皮呈更明显的圆形曲线。
弯曲下眼框能表现压迫,悲伤或忿怒的情绪;而在这情况下,眉毛的形状向我们说明人物处于悲伤状态。
另外,注意嘴的形状,它很小,且嘴角向下弯曲。
所以从整体来看,好像她就要大哭一场了(所谓:樱唇微开娥眉蹙,一颦一泪总关情)。
看看这幅图:他的悲哀就要含蓄些了。
人物看起来很沮丧,但没有上图中那么忧伤。
他的眼睛比较小(也许因为是男的吧),嘴也比较大并且向下弯曲得也不是很明显。
眉毛的角度以及呈拱形的下眼框仍然会让你觉得他正在为某事心烦(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这一张图里的人物表情介于悲、愤之间。
眉毛明显地弯下来,嘴巴看起来像在喊叫,两者都表明他处于疯狂状态,不过他的眼珠还是画得非常大。
这使他看起来像是在生气,或受到了伤害或者在为谁谁谁心烦意乱。
这家伙明显是在斥责谁,即使他并没有大喊大叫(with the sound of silence...)。
^_~现在你可以画出正在生闷气的人物了。
在本图中,眉毛贴着眼睛并且眉角画得很尖(我也在眉间画些皱纹),嘴角也明显地向下弯。
双眼睛很窄,而且眼珠非常小,这会让他的神情看起来更生气(这种表情感觉蛮阴鸷)这幅的表情不蛮确定,他既有些困惑又像是心里又对谁不快。
高低交错的眉角让人觉得他心里又乱又疑。
为了增强表情,也可以把嘴的中间稍微留些空白。
漫画里的人物好像总爱闭着眼说话,其实会有多少人说话时真的那样?但无论如何,闭着眼睛可以表达多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