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与房产测量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7.54 MB
- 文档页数:64
第一章绪论1.不动产的定义?房地产的概念?.1.不动产:是指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及附着于或蕴含于其上的其他物。
2..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是房产和地产的结合体。
狭义的房地产是指房屋、房基地以及附属土地。
这些附属土地是指房屋的院落占地、楼间空地、道路占地等空间上与房屋和房基地紧密结合的土地。
广义的房地产是指全部土地和房屋以及附着于土地和房屋上的不可分离的部分。
2.简述不动产管理的内容。
一是维护其所有制,保护不动产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将其充分合理地利用;三是贯彻、执行不动产的相关法律法规3.房地产交易包括哪三种形式?买卖、出租、抵押。
4.不动产测量的作用? 1.管理方面2.经济管理3.法律方面第二章地籍测量1.全国各地对房地产转让形成了哪两种格局?2.地籍测量的定义。
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3.地籍调查是如何分类的?根据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按区域的功能不同,可分为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地籍调查的核心是什么?地籍调查的核心是土地权属。
4.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权属者的合法权益服务,并为制定土地政策与土地的合理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地籍测量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和摸清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数量、结构、分布等)奠定基础。
1、以财政目的为主的税收地籍调查,地籍调查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土地权利状况,即纳税人情况,包括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等。
二是计算赋税的依据,即需要纳税的土地类型、土地面积和土地等级等.2、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a.土地权属者状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籍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公布日期】1992.08.18•【文号】•【施行日期】1992.09.01•【效力等级】军事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籍管理办法(1992年8月18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军用土地地籍管理(以下简称地籍管理),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其军事、经济效益,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房地产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使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籍管理是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建立档案等一系列工作的统称。
第三条地籍管理必须确保地籍资料的系统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现势性,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步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第四条地籍管理实行按级归口管理。
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负责全军的地籍管理工作;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等各大单位(以下简称各大单位)后勤基建营房部门负责本区域、本系统的地籍管理工作;军级以下后勤营房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地籍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籍调查第五条地籍调查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用途、面积和利用现状的活动。
土地的权属、界址、用途和利用现状发生变化,应进行变更地籍调查。
第六条全军性的地籍调查由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拟定方案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批准实施;区域性的地籍调查由各大单位批准实施。
日常变更地籍调查由军、师(旅)、独立团后勤机关组织实施。
第七条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一)准备资料。
权属调查前应收集土地来源证明材料,准备地籍调查表(式样见附件一)、界址调查表(式样见附件二)和调查底图。
调查底图可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原有地籍图或营区平面图。
无调查底图的宗地,可边调查边绘制调查草图。
(二)实地调查。
地籍调查人员会同宗地边界邻方委派的指界人,到实地核实宗地的界址及使用情况。
实地调查的结果应全部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并填写地籍调查表。
第十三章地籍图和房产图测绘一、填空题1.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的目的,记载土地的、、、、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答案】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二、判断题1.地籍和房产测量可以不遵循“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地籍和房产测量应遵循“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故在进行细部测量前,一般应先进行控制测量。
控制网布设的质量和观测精度,将会直接影响细部测量。
三、简答题1.对地籍图根控制有哪些特殊的规定?答:地籍图根控制的规定如下表13-1:表13-1 地籍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2.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答:地籍调查的目的在于:调查清楚每一宗地(土地权属的基本单元)的位置、界线、权属(所有权和使用权)、面积和用途等,并把调查结果编制成地籍簿册和地籍图,为土地登记发证、统计、土地定级估价、合理利用土地和依法管理土地提供原始资料和基本依据。
3.何谓宗地?宗地及其界址点编号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1)宗地是地籍的最小单元,是指以权属界限组成的封闭地块。
(2)宗地的界址点及界址线是宗地权属范围的重要标志,在地籍图上必须准确相近地反映。
界址点用直径为0.8mm的小圆圈表示,图上短于1mm的界址线两端界址点可以省画其中一个。
4.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有哪些主要的区别?答:地籍测量和地形测量的蛀牙区别在于:①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土地管理工作服务的,而地形测量偏重于工程建设及勘察等方面;②地籍测量主要测量对象是各类土地,测定其位置、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等。
而地形测量主要的的测量对象是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测定其地球表面、地貌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四、计算题1.已知某宗地各顶点的坐标(如图13-1所示,单位:m),试计算该宗地的面积和面积中误差(假定测定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为±50mm)。
图13-1答:设宗地的面积为A,则由计算面积的公式解得A=6.174×105,'==±。
地籍与房产测量----cb567202-6ead-11ec-a020-7cb59b590d7d 绪论相关事件2021年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2022中央文件第1号;2022号中央文件第1号:全国农村土地普查工作,是在2022年1月至6月30日2022日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进行的。
第一部分地籍测量与管理第一章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地籍和地籍测量地籍的定义:土地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土地信息的收集由国家监督,以土地所有权为中心,以地块为基础,以地图、数字和表格的形式表示。
特点:(1)地籍由国家建立和管理。
(2)地籍的核心是土地所有权。
(3)地籍以地块为基础(4)地籍记载地块状况,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状况(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的形式地籍功能:(1)地理功能:表达精确的空间位置,及地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础(2)经济功能:征收土地税费,及用于土地的出让、转让、抵押等活动(3)产权保护功能:依法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性(4)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职能:编制、组织和调整土地利用规划(5)为土地相关政策服务功能:土地政策、经济、环境等发展提供决策(6)其他的服务功能:为市政、公安、消防、商业等服务地籍类别1.按地籍的用途和发展阶段划分(1)税务地籍(2)产权地籍(法律地籍)(3)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2.根据地籍特征和任务进行分类(1)初始地籍:在某一时期内,对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建立新的土地清册。
(2)日常地籍: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3.根据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1)城镇地籍(2)农村地籍地籍测量的定义: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确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所有权边界和数量。
地籍测量的特点(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调查具有调查取证的法律特征;(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技术与方法是当今测绘技术与方法的应用集成;(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地籍与房产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是现代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涉及到土地规划、土地购买、土地出让等方面,对于开发地产的企业和土地管理机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地籍与房产测量的概念出发,详细介绍其具体操作流程以及相关技术知识。
一、地籍的概念地籍是指按照地理区域划分,记录土地所有权、承包权、集体经营权的一种登记制度。
它包括了土地权属状况、面积、坐标等信息,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信息系统。
二、房产测量的概念房产测量是指对于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测量,得到其坐标位置、高程、建筑面积等信息,用于房产交易、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依据。
三、地籍与房产测量的流程1.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工作、现场勘查、数据处理。
(1)前期工作前期工作主要包括资料搜集、规划设计、场址选取等,通过对地图、照片、土地使用证等现有资料的收集,结合规划设计要求,确定适合进行地籍测量的场址和检查范围。
(2)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基础测量、地形测量、地貌测量、复测等。
测量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物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
具体而言,基础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控制点的建立,簿面三角测量、GPS测量等。
地形测量主要是依据地物高度差来进行,最终得到地形图和高程图。
地貌测量主要是考察土地质地、植被、水源等因素,得出土地成因和适宜用途。
复测是全面检查和核准已经完成的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是指地籍测量得出来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等,最终得到准确、完整地籍信息。
2. 房产测量房产测量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工作、现场测量。
(1)前期工作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确定检测范围、确定检测目标、准备检测工具、处理检测数据等。
(2)现场测量现场测量主要是依据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到它们的坐标位置、高程及面积等重要信息。
具体而言,建筑物测量通常采用全站仪进行立面墙、檐口高、出檐量和挑檐等高度及建筑面积的测量。
目录第一章 概述 (3)第一节 地籍测量 (3)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3)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3)三、我国地籍测量的发展 (5)第二节 地籍测量的任务与作用 (6)一、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 (6)二、地籍测量的任务与作用 (7)第二章地籍图的基础知识 (10)第一节 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 (10)一、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 (10)二、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 (10)第二节 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11)第三节 地籍图的分类 (12)一、分幅地籍图 (12)二、宗地图 (13)三、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岛图) (13)第三章 地籍图测绘方法 (14)第一节 概述 (14)第二节 野外实测成图 (14)一、成图基本方法 (14)二、原图的精度要求 (15)三、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15)四、图边的测绘与拼接 (16)五、原图清绘整饰 (16)六、原图检查、上交与验收 (17)第三节 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 (17)一、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 (17)二、用现代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 (18)三、用摄影测量方法制作农村地籍图 (19)第四节 编绘法成图 (19)第五节 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 (20)一、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的过程 (20)二、测点的编码问题 (21)三、野外草图的绘制 (26)四、计算机处理 (27)第六节 利用地形(地籍)图编制数字地籍图 (27)一、概述 (27)二、地形(地籍)图编制数字地籍图的主要过程 (28)第四章 数字地籍测量 (29)第一节 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29)一、数据采集 (29)二、数据处理 (30)三、成果输出 (30)四、数据库管理 (31)第二节 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31)一、地籍信息编码 (31)二、地籍信息的数据结构 (33)三、地籍符号库的设计原则 (38)第三节 数字地籍测绘系统 (38)第五章 地籍资料的更新 (39)第一节 概述 (39)第二节 地籍要素的变更调查与变更登记 (39)第三节 地籍图的修测与更新 (40)第四节 更新后土地划分、编号与面积量算 (40)一、更新后土地划分与编号 (40)二、更新后的土地面积测算 (41)第一章 概述第一章第一节 地籍测量第一节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