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S( revised of traum a score):修正创伤计分,损伤严重度记分TS——创伤评分表
- 格式:pdf
- 大小:242.83 KB
- 文档页数:5
静脉炎分级心功能分级意识障碍可分为:⑴嗜睡: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
病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和言语唤醒,醒后能正确,间简单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体质刺激后又可入睡。
⑵意识模糊: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
⑶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很快又再入睡。
(4)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活动,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功能。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可存在。
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5)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甚至是强刺激均无反应。
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的出现,可有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机体仅有维持呼吸与循环的基本功能。
操作并发症皮内注射:1、疼痛2、局部组织反应3、注射失败4、虚脱5、过敏性休克6、疾病传播皮下注射:1、出血2、硬结形成3、低血糖反应4、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肌内注射:1、疼痛2、神经性损伤3、局部或全身感染4、针口渗液5、针头堵塞静脉注射:1、静脉穿刺失败2、药液外渗性损伤3、血肿4、静脉炎周围静脉输液法:1、发热反应2、急性肺水肿3、静脉炎4、空气栓塞5、微粒污染6、疼痛7、败血症8、神经损伤9、静脉穿刺失败10、药液外渗性损伤11、导管堵塞12、注射部位皮肤损伤氧气吸入:1、无效吸氧2、气道粘膜干燥3、氧中毒4、二氧化碳麻醉5、腹胀6、感染7、鼻出血8、肺组织损伤9、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吸痰技术:1、低氧血症2、呼吸道粘膜损伤3、感染4、心率失常5、阻塞性肺不张6、气道痉挛洗胃操作:1、吸入性肺炎2、窒息3、急性胃扩张4、胃穿孔5、低钾血症6、急性水中毒7、虚脱及寒冷反应8、胃肠道感染9、顽固性呃逆10、咽喉及食管粘膜损伤或水肿11、中毒加剧简易呼吸器:1、胃胀气和胃内容物反流2、误吸和吸入性肺炎胸外按压技术:1、肋骨骨折2、损伤性血、气胸3、心脏创伤4、栓塞体外电除颤:1、心率失常2、急性肺水肿3、栓塞4、心肌损伤5、胸部皮肤灼伤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1、创伤评分(TS)得分A.呼吸频率10~24 425~35 3≥36 21~9 10 0B.呼吸方式正常 1费力0C.收缩压≥90mmHg 470~89 350~69 20~49 1无颈动脉搏动0D.毛细血管充盈前额或嘴唇粘膜充盈时间短于2秒正常 2充盈时间大于2秒延迟 1无毛细血管充盈无0E.Glasgow评分14~15 511~13 48~10 35~7 23~4 1创伤总评分1~16注:TS分数为A、B、C、D、E各项分数之和,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4~13分:生理紊显著,抢救价值大;14~16分:生理紊乱小,存活率高达96%。
创伤评分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存活率(%)99 98 96 93 87 76 60 42 26 15 8 4 2 1 0 02、创伤指数(TI)创伤指数 1 3 4 6部位四肢躯干胸腹头、颈损伤方式切割或挫伤刺伤顿挫伤弹贯穿伤循环正常 B.P<13.6kPa P>100次/分 B.P<10.6kPa P>140次/分无脉搏神志倦睡嗜睡伴昏迷昏迷呼吸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呼吸暂停注:根据创伤的部位、损伤方式、循环、神志及呼吸各项得分相加,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 10 分~16 分为重度损伤; ≥17 分为危重伤; ≥21分病死率剧增; ≥29分80%患者于1周内死亡。
3、修正创伤评分(RTS)呼吸频率(/分)收缩压(mmHg)GCS分值分值10~29>90 13~15 4>29 76~899~12 36~950~756~8 21~5<50 4~5 10 0 3 0注:RTS评分=呼吸频率评分+收缩压评分+GCS评分;分值范围0~12分,RTS>11分:轻伤;RTS<11分:重伤;RTS<12分:送到创伤中心。
4、修正后的CRAMS 评分项目记分2 1 0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缩压≥100mmHg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或收缩压≤100mmHg无毛细血管充盈或收缩压≤85mmHg呼吸正常费力、浅或呼吸频率>35/分无自主呼吸胸腹均无腹痛胸或腹有压痛连枷、板状腹或深的胸腹穿透伤运动正常(能按吩咐动作)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无反应言语正常(对打切题)言语错乱、语无伦次发音听不懂或不能发音注:按照表中循环、呼吸、胸腹压痛、运动、语言5个参数,各参数表现将共评为0~2分共3 级,相加之积分为CRAMS值。
RTS法对多发伤进行早期伤情评估及对急救护理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法RTS法对多发伤进行早期伤情评估及指导急救护理的意义。
方法对89例多发伤病例按RTS法进行评分,并对其病死率作了分析比较。
结果 RTS分值越低,病死率越高。
结论采用RTS法对多发伤进行早期伤情评估,对指导治疗及急救护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发伤 RTS 伤情评估急救护理多发伤是指同一机械外力作用下,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1]。
多发伤患者往往伤情严重,病情变化快,且多合并出血、休克及低氧血症等,若处理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
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成年人死亡的第1位原因,在人类总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位[2]。
据统计,因创伤而死亡的伤员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
国外强调“黄金1h”[3]。
而目前,在我国整体来讲,院前急救的体系普遍尚不完善,因此,在急诊科进行迅速有效的急诊抢救是挽救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在多发伤患者救治时往往仅凭急诊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简单的将伤情分为轻、中、重,这难免会因为医护人员的主观因素和经验欠缺等导致对伤情的判断失误以及在救治过程中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我们将改良创伤评分[4](Revised traumascore,RTS)法用于对多发伤患者进行的早期伤情评估,指导救治及采取及时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从而有益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者致残率、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多发伤病例89例采用RTS法进行创伤评分。
其中男65例,女24例,年龄5~76岁,平均32.6岁。
其中交通伤58例,坠跌伤19例, 钝器伤6例,爆炸伤3例,其他伤3例。
1.2方法改良创伤评分RTS法是将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测得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ale, GCS)、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三个生理指标分别量化,其量化值之和即为RTS值(表1)。
创伤评分分为院前评分和医院内评分两大部分。
前者着眼于伤员的去向和现场处理;后者着眼于估计伤员的预后。
近30年来,面对创伤日益增多、伤情更为严重复杂的现实,创伤评分——评价创伤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已成为研究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ICU监护治疗必不可少的客观指标。
以下将对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进行介绍。
一、院前创伤评分1.创伤指数(TI):是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研究的创伤计分法,它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5个方面的评定(具体见表1)。
该评分方法根据每个方面的异常程度计以1、3、5或6分,5项计分相加即为TI总分: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10~16分为重度;≥17分为极重度;≥21分则病死率剧增;≥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研究表明,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是合适的。
表1 创伤指数(TI)2.创伤评分法(TS):该计分方法是以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GCS)为基础,结合心血管和呼吸情况评定的方法,主要为呼吸、呼吸幅度、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总分5项指标(具体见表2)。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有学者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表2 创伤评分法(TS)3.CRAMS计分法:包括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言语5个方面,按照轻、中和重度异常分别计分为2、1、0分,最后5项计分相加,即为CRAMS总分(具体见表3)。
总分9~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为极重度。
此法简便易行,便于记忆。
表3 CRAMS计分法4.院前分类指数(PHI):包括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4个方面(具体见表4)。
每方面根据伤情计0~5分,最后4项计分相加即为PHI总分。
总分0~3分者为轻伤,4~20分者为重伤。
如有胸、腹穿透伤,总分内另加4分。
表4 院前分类指数(PHI)5.类选对照表(TC):包括以下7项内容:(1)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2)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3)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低;(4)腕或踝以上部位的创伤性断肢;(5)连枷胸;(6)有2处或2处以上的上骨骨折;(7)从4.572m以上高度坠落。
2018年7月修正创伤评分联合护理评估在创伤患者急诊分诊中的应用薛花(咸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TS )联合护理评估在创伤患者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创伤评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8例。
试验组患者分诊方法采取RTS 联合护理评估,对照组患者分诊方法单纯采用RTS 。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急诊总滞留时间和短期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的住院率、转入ICU 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创伤患者的急诊分诊中,采用RTS 联合护理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关键词:修正创伤评分(RTS );护理评估;急诊创伤;分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8)21-0175-02Application of revised trauma score combined with nursing assessmentin emergency triage of trauma patientsXUE Hua(Emergency Department,XianyangCentral Hospital,Xianyang71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vised trauma score (RTS)combined with nursing assessment in emergency triage of trauma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236trau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rauma score method.The triage diagnosis method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TS combined with nursing assess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TS method alone.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wo triage method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emergency retention time and short-term mortalit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the rate of transfer to ICU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In the emergency triage of trauma patients,the therapeutic method that RTS combined with nursing assessment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its promotional value is high.KEYWORDS:revised trauma score (RTS);nursing assessment;emergency trauma;triage effect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21081作者简介:薛花(1975-),女,汉族,陕西三原人,主管护师。
MEWS、RTS评分对成人创伤急诊分流与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林毅;张国锋;张国和;陈骏【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改良创伤评分(RTS)对成人创伤急诊分流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急诊科就诊的63例成人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急诊科即刻分别进行MEWS、RTS评分,追踪患者分流及预后情况.根据分流情况将患者分为急诊ICU组和非急诊ICU组,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MEWS、RTS对成人创伤急诊分流和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就诊时,急诊ICU组患者MEWS评分高于非急诊ICU组患者,RTS评分低于非急诊ICU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活组患者MEWS评分低于死亡组患者,RTS评分高于死亡组患者(P<0.001).关于MEWS评分与RTS评分准确率的比较,MEWS能准确区分非急诊ICU成年创伤患者是否入住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对成人创伤急诊预后的评估准确率低于RTS评分,RTS能准确区分急诊成人创伤患者是否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RTS评分在成人创伤急诊分流及预后中各有优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加强评估效果.【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17(045)005【总页数】4页(P568-571)【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改良创伤评分;急诊;创伤;分流【作者】林毅;张国锋;张国和;陈骏【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及时对危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在急救时,准确、快速地对创伤患者进行评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各种创伤评分使用情况
下文将涉及到
TRISS
RTS
AIS
TS
TRISS(trauma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Boyd等将生理学评价方法RTS和解剖学评价方法ISS以及患者年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派生出TRISS.。
TRISS用来预测患者的死亡的概率(Ps)。
R
TS( revised of traum a score):修正创伤计分
RTS 值与对应的生存概率
( Injuries Severity Score )损伤严重度记分
义AIS分值的平方和。
公式:
2 + 2rd AIS 2 + 3rd AIS 2
①有三个体区都含有AIS 5的损害,根据定义:52
+52
6S自动升值为75. 当然,对其他较轻的附加损伤仍然应该部、颈椎和颈脊髓。
ISS ISS 定: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分区标准见下节)的最高ISS = max AIS
范围:ISS的有效范围为1~75。
而ISS=75只见于两种情况:+52
=75;②规定:只要全身任何一个损伤达到AIS , IS 编码评分,尽管不能改变ISS值,尚可体现与单一伤的差别,并可供AP评分等使用。
注意:当AIS评分为9即“XX 损伤NFS ”时,9不能用来计算ISS值。
ISS 法的人体分区
ISS 对人体的分区采用六区法。
这六个区是: 头颈:包括颅、脑、颈
面部:包括五官和颌面软组织与骨骼。
胸部:胸壁软组织和骨性胸廓、胸内脏器、膈肌腹部和盆内脏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脏器、四肢、骨盆和肩胛带的损伤:包括扭伤、骨折、脱位和断肢,但不包括颅体表伤:包括体表任何部位的皮肤撕裂伤、挫伤、擦伤、烧伤等。
需要注意,ISS 分区与AIS-90不一致(与AIS-85版本一致)。
例如脊柱损伤的ISS 分区被划分到头 颈、胸、腹部,上下肢和骨盆损伤的ISS 分区为四肢等。
以下的例子有、胸椎和胸段脊髓。
腰椎和腰部脊髓与马尾。
骨、脊柱、肋骨架损伤。
助于对ISS 的理解。
ISS 的评分方法举例——例一
ISS 的评分方法举例——例二
体表损伤的ISS 记分规则:①如果皮肤是某一个部位的唯一时将其定部位,作ISS 评分时将皮肤定位于体表。
②如果皮肤伤合并深部软组织损伤,AIS 编码评分在该部位,计算ISS 时深部软Region
AIS
Injury Square Description
Top Three
Head & Neck
Cerebral
3 Contusion 9 Face No Injury 0 Chest Fl 1 ail Chest
4 6 Ab
Minor Contus iver Complex Rupture Spleen
5 25 domen ion of L 2 Extremity Fractured femur 3 External
No Injury
0 Injury Severity Score:
50
损伤,作AIS-90编码评分位于该组织伤比体表伤更加重要。
③如果轻度体表伤(AIS1)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而且是唯一损伤,AIS 编码评分时应作为单一损伤在“体表”区域内查表编码。
例如多发性皮肤挫伤应作体表伤编码为910400.1。
TS——创伤评分表
RTS——Revised Trauma Score修正创伤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