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脊髓损伤术后护理干预
- 格式:pdf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
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9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分数为(59.25±5.23)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分数为(41.58±3.98)分,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585,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即常规的临床护理,以及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提供优雅的环境,因为脊髓损伤患者一般病情比较重,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所以诊疗环境对疏导患者的情绪比较重要,病房宽敞,减少障碍,安全扶手,洗澡坐椅等设施。
患者的病房内色调要柔和;定时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歌曲,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要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信任、关心患者,对患者要热情,关心患者生活起居,和患者交心、谈心、作朋友,充分尊重患者,对一些较为年长的称呼阿叔、阿姨,让患者其感觉亲切和自然,可以避免出现距离感、生疏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通过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2],更好的做好心理疏导;和患者共同分析其病情,并且介绍一些先进的康复医学理论以及成功的经验、案例,使患者可以正视现实,树立信心。
1.3 观察项目及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精神状态情况。
1.3.1 生活自理能力[3]:参照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主要包括十项,根据患者是否需要别人帮助以及帮助的程度进行分功能评定,分为0分、5分、10分、15分四个功能等级,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我们讨论了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总结了目前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同时探讨了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最后在我们提出了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建议,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现状,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现状、问题、策略、康复、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损伤,通常由外伤、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
脊髓损伤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常常面临着诸如抑郁、焦虑、挫折感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其康复过程和生活质量。
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关于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生理治疗和康复上,对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改进和提高心理护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与提高心理护理的策略。
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分析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未来的心理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护理服务,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创新模式和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对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指出,加强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延续性护理模式,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问题、解决策略、创新模式、成效评估、启示、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万人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瘫痪或残疾。
脊髓损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康复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功能。
当前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服务覆盖率不高、护理质量参差不齐、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
对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持续推动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创新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探讨创新护理模式的应用和成效评估,最终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现状,我们可以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注入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3 研究意义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对49例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护理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意义和方法。
方法通过对病人临床表现症状和rnadl评定情况的了解,设定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实施,在病人出院前的一天再进行rnadl的评定,以判断病人的康复情况。
结果对2010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49例脊髓损伤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在实施干预的三个月后,全部病人自理能力均有很好的改善,其中30例病人可完全独立自理,17例病人可进行大部分的生活自理,2例病人可局部自理。
结论脊髓损伤病人在康复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快康复速度和提高康复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rnadl评定;康复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67-01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脊髓损伤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严重危害着脊髓损伤病人的身心健康,并且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因此,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其更快更好的恢复肢体健康和自理能力,本文对49例脊髓损伤病人实施了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的49例脊髓损伤病人中,有33例男,16例女,年龄在17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393岁。
病人的损伤情况各有不同:5例颈髓损伤,26例胸髓损伤,9例腰髓和9例马尾损伤。
本组病人均存在不同情况的肢体障碍,造成生活不能自理。
运用sci分类表[1]对本组病人进行分类,49例中有5例是a级损伤,12例是b级损伤,21例是c级损伤,11例是d级损伤。
通过运用潘克勤等设定的rnadl方法对本组49例脊髓损伤病人入院的情况进行评定,主要评定病人的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处理这五方面,并且通过对病人临床表现症状和rnadl评定情况的了解,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进行实施,在病人出院前的一天再进行rnadl的评定,以判断病人的康复情况。
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4月第14卷第12期China Prac Med,Apr2019,Vol.14,No.12・177・的护理满意度,并且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李玉霞•急诊外伤患者心理护理方式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258-259.[2]魏艳,岳艳芳,牛鑫.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245-246.[3]辜娜•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的影响效果•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6):148-149.[4]姜春江•临床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15.[5]迟营,耿淑玲,邢军.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80.探讨脊髓损伤术后护理干预[6]陈莉.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5):331-332.[7]陈延虹.急诊外伤的心理护理.当代医学,2010,16(14):78.[8]陶丽,陈新艳,王归真.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海南医学,2012,23(11):155-156.[9]陈英淑.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外医疗,2009,27(9):175.[10]孙东兰,王银中,张艳萍.73例急诊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155-15&[11]张爱玲.急诊骨外伤患者心理护理应用价值.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35(22):147.[12]向素英.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动态与心理护理体会.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10):131.[收稿日期:2018-10-29]魏冬华【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18例行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均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结果。
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18例患者顺利渡过了术后危险期。
其中,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经过采取护理措施和应用抗生素,感染得到控制。
护理人员积极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保证了手术疗效。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手术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DOI:10.14163/ki.11-5547/r.2019.12.103脊柱骨析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的几率最大。
脊柱岀现骨折的情况后,可能会造成马尾神经或脊髓的损伤,其中脊髓出现损伤的几率高达70%⑴。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是极为严重的创伤,常见于重物砸击、严重交通事故以及高空坠落等意外事故。
脊髓损伤可能会造成多种并发病,应当加强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各项身体功能的恢复。
现对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行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行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32-64岁;骨折段位:颈段骨折4例,胸段骨折11例,腰段骨折3例。
1.2护理方法1.2.1一般护理1.2.1.1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突然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顾虑,表现为抑郁、愤怒、内疚。
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护理人员要做好精神护理,适时给予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1.2疼痛处理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截瘫.失去感觉,可在椎体骨折部位仍有疼痛感觉存在。
为此,必须保持局部的稳定,方可止疼。
协助患者翻身时切勿扭转躯干。
搬运颈椎骨折的患者,要注意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椎双侧可置沙袋固定,防止头部转动。
1.2.1.3确定知觉平面,指导肢体活动。
反复多次地由远端至近端地测定感觉平面,并做好记录,可以明确病情变化和治疗的效果。
若感觉平面逐渐上升,应考虑椎管内出血、血肿压迫,要及时手术探査。
同时要检査肢体的活动范围,不能自主活动的部位应给予按摩及被动活动,能做自主活动的部分必需指导功能活动,防止关节畸形。
1.2.2防治并发症1.2.2.1呼吸系统并发症防治截瘫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及感染,尤其多见于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也是截瘫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肋间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极易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因此,要鼓励、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如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拍打胸背部、定时翻身、体位引流,通过运动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痰液排出。
1.2.2.2泌尿系统并发症防治截瘫患者泌尿系统可出现感染、结石、尿失禁3种并发症。
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尿潴留应留置导尿,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瓶,且会阴护理2次/d,以保持尿道口清洁;②为防止残留尿引起感染、结石,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d为宜,以便冲洗出尿中沉渣,预防结石;③脊髓损伤后6周可以训练排尿功能,管道夹闭定时开放,每次放尿后用双手挤压耻骨联合上端以排除残余尿。
一旦反射性膀胱建立,可拔除尿管。
1.2.2.3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压疮是截瘫患者最常见的并作者单位:257055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骨科•178•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4月第14卷第12期China Prac Med,Apr2019,Vol.14,No.12发症,截瘫患者皮肤失去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缺血,容易发生压疮,好发部位为紙部、大粗隆部和踝部等骨突起处。
间歇性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
护理人员在早期应2-3h给予患者翻身1次,分别采用仰卧,左右侧卧,有条件的可使用特制翻身床。
特别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骨突起部位,可使用透明贴。
1.2.3饮食及消化道护理1.2.3.1截瘫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多有食欲缺乏和便秘。
脊髓损伤后1周内,为了避免腹胀可适当限制饮食量,用输液等方式补充营养。
术后早期开始患者只进食流食,然后是半流食和较软的食物,最后才能进食平常的食物。
即使在最后的阶段,患者也不能进食牛奶和含糖量过高的食品,因为 会产生酸性物质或是让肠道滞气,因此要控制进食量。
患者在恢复期多食一些清淡、易消化、又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⑵。
1.2.3.2鼓励患者自行排便,出现便秘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液体石蜡等润肠缓泻药物,必要时用灌肠解除便秘。
1.2.3.3患者如有肠管胀气,可行腹部按摩、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或者灌肠等给予干预。
1.2.4肢体护理1.2.4.1截瘫患者下肢无自主活动,极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并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发生肺栓塞,栓子较大者可引起猝死。
因此,早期被动活动关节,防止萎缩,按摩肌肉4次/d,每次按摩要有顺序,捏起要有力,同时要注意手法,结合翻身,不使腓肠肌部位持续受压。
1.2.4.2脊髓损伤急性期2~3个月后,护理人员根据病情让患者由轻到重、由坐到起、由近到远,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在帮助患者实现功能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是护理工作当中的重点3"。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地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功能锻炼量不宜过大,应当适量,否则非但不能实现功能恢复的目的,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损伤。
1.2.5健康教育1.2.5.1护理人员适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相关医学知识,有关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方法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2.5.2截瘫患者的病程较长,甚至伴随患者的一生,会有遗留形态、能力、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缺陷或下降。
出院时确认患者的自理能力,便于其回归家庭和社会前,作相适应的康复指导。
1.2.5.3继续功能锻炼,使残存的机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培养日常生活动作的自我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18例患者顺利渡过了术后危险期。
其中,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经过采取护理措施和应用抗生素,感染得到控制。
护理人员积极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保证了手术疗效。
3讨论临床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果极为严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在患者手术后,适时进行护理评价:①患者呼吸道是否畅通、呼吸功能维持正常,是否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②患者是否摄入足够的液体和饮食,‘保持理想体重,维持正常大便形态;③患者能否自行排尿或者建立膀胱的反射性排尿功能;④患者能否接受身体及生活改变的现状,保持心理健康;⑤患者有无长期卧床或者截瘫而发生压疮、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并发症t9-,21o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脊髓损伤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18例患者顺利渡过了术后危险期。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积极地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保证手术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徐肃.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5):129.[2]齐艳•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联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1):598-600.[3]施舒•优质护理干预在9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对策.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8):1511.[4]钟传弟,殷巧艮,钟爱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5(14): 1334-1336.[5]王春地.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大便失禁患者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40-41.[6]吴东杰.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护理效果•中国医药指南,2016(30):261-262.[7]于亚英.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⑶:2520-2521. [8]罗筱玮,郭乃铭,徐海涛,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河北医药,2017(16): 2542-2544,2547.[9]刘博,王静,刘继巍.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禾中的护理效果•医学信息,2015⑵:258.[10]郎玉玲,王祖述.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0):86,89. [11]彭小苑,欧阳艳菲,谷忠建•脊髓损伤后便秘病人实施改良式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全科护理,2013,口⑹:481-482.[12]蒙荣微.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382(14):107-109.[收稿日期: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