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民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民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民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国的民生社会保障问题

摘要:浙江省要按照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考虑需要与可能,既要考虑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的差距,又要考虑到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公平性,循序渐进,建立一套覆盖城乡,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法制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重点阐述,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切入点。在社会保障领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浙江就是要在全国率先建立一个人人享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一、当前的建设现状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在浙江,只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其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也不管其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如何,都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从2001年至2005年间,浙江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610万增加到962万,年均增加88万,年均增长12%。到2006年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052.58万,比上年增加90万,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64万人,实际缴费人数为722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从2000年的103.23亿元增加到200 6年的357.91亿元,增长了247%。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502.25亿元,支付能力达到26个月,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13.5个月的水平。从各个地市的参保情况看,参保人数最多的是杭州市,为253.35万,占了全省参保人数的24%,其次是宁波和温州两市,参保人数都在100万以上,分别为169.88万和124.77万。参保人数最少的是舟山市,为19.73万,不到杭州市的1/10。其次是丽水和衢州两市,分别为20.78万和27.54万。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浙江初步建立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5年底,全省已有81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占全省农村县(市、区)总数的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230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66%;累计筹集资金16.02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支持7.33亿元;累计报销8.87亿元。2006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保人数进一步提高到2902万人,参保率为87%,人均筹资水平为60元,提前达到中央关于2008年基本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要求。此外,浙江还实施了“农民健康工程”,从2005年起,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都能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和12项公共卫生服务。(2)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目前浙江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均已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到2006年,全省共有233.9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累计筹集资金253.77亿元,其中88.19万名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基本养老金,人均保障水平为190元/月。(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1年,浙江全省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为600万,到2005年已经下降为470万,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4 44万。面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需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地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创新,杭州和嘉兴都已相继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文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保障民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来看,浙江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与企业间的待遇差异过大。目前企业所采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制度相比,不仅计发办法不一样,调整程度也不同。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个

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企业单位职工不仅个人账户规模变小,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大幅下降。如以55岁退休的人员为例,个人账户养老金月发放标准由原来的1/120,下降到了1/ 170,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总体下降了48.7%。与其相反,根据《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后,退休费的基数分别调整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替代率与工作年限挂钩,工作满10年的,替代率为70%,工作满20年的,替代率为8 0%,工作满30年替代率为85%,工作满35年的替代率为90%。可以看出,改革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差距进一步扩大。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还会根据单位情况,给退休人员发放部分单位福利,进一步拉大了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从目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的各种案例看,第一种情况是社会保险关系不能转移、接续。有的地方制定如户籍等一系列限制条件,制约社会保险关系转入。有的地方允许转移到当地就业的劳动者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但必须以“新人”的身份重新参加,以前在其他地方参加的社会保险不能接续。大量的、流动频繁的农民工,他们每流动一次,就被作为一次“新人”对待,经常由于社会保险关系不能接续选择退保,而退保只能拿到个人账户这部分。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地方能够为其落实退休养老。一些地方虽然允许劳动者转入社会保险关系,但对在当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制定了相关规定,如在当地必须缴费达到一定年限或取得当地户籍一定年限后,才可以选择在当地退休享受养老待遇。第三种情况,一部分“中人”,由于一些地方不承认本地区以外的视同缴费年限,因而这部分权益丧失。第四种情况,不同地区间存在社会保险待遇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区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存在差异。根据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基础养老金与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如果两个劳动者分别工作在高工资水平和低工资水平地区,即使两人按同样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退休时,两个劳动者却享受不同的退休待遇。

基金支付存在潜在风险。近年来,浙江通过狠抓扩面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社会保险收入逐年增加,各项社会保险项目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和略有节余。但必须看到,这种平衡和节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从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基金支付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不管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基本医疗保险,都会面临着较大的基金支付风险和压力。根据中澳养老保险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如果浙江养老保险制度维持现有政策不变,则全省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15年前后出现赤字,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赤字会越来越大。到2030年,基金缺口将达到2003年物价指数的663亿元人民币。更何况我们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在空账运行,一旦做实,则缺口更大,很可能当期就会出现基金支付缺口。从各地的运行情况看,一些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了当期支付赤字。基本医疗保险也同样面临着系统老龄化风险。

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难。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部分积累制,由于是部分积累,如何利用现在基金的滚存结余的运营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以便渡过老龄化高峰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由于我国目前并未从立法上保证养老基金运营手段的多样化,长期来,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银行和购买国债来获取利息收入的方式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实践证明,这种过于稳健的单一投资方式很难获得高额的利息收入,难以达到保值目的,更不用说增值。2006年,浙江社保基金的综合收益率大约为1% -2%,而同年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了3%以上,社会保险基金基本上是处于贬值状态。因此,如何在保障基本养老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基金的投资增值能力,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三、对策建议

按照十七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要求,浙江省要按照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考虑需要与可能,既要考虑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的差距,又要考虑到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公平性,循序

渐进,建立一套覆盖城乡,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法制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在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度保障原则、多方参与原则和科学性原则,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一是重新确定最低养老金标准。浙江省最低养老金水平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且与平均养老金水平很接近。最低养老金标准的确定方法应与社会平均工资脱钩,与最低生活保障线联系起来,并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杜绝提前退休现象。从多支付和少缴费的角度来看,一个提前退休的退休人员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是双重的。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控制各种不规范的提前退休政策,降低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三是鼓励延长退休年龄。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降低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角度出发,从国际经验看,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必然选择。浙江省可以尝试鼓励延长退休年龄,并先适当延长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四是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把统账结合的名义账户制转向半积累制,避免长期空账运行,倒退为现收现付制。但考虑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要运用精算的方法,在保证基金一定支付能力的前提下,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必须寻求新的制度模式,明确政府的责任,筹资以个人缴费为主,落实政府补贴,鼓励集体补助,多渠道筹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二是制定新的待遇享受标准。虽然农村养老保险可以不采取城镇养老保险的模式,但可以与城镇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水平挂钩,既保障了农村居民老年后的基本生活问题,又不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过重的负担,同时为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创造了条件。三是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先行开展,循序渐进。按照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逐步推进,先在城市化发展较快、资金较为充裕的地区重点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如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义务兵养老保险等。五是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目前参保率较高,但具有低缴费、低待遇的特点,对农村居民提供的医疗保障水平有限。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向城乡大病统筹为主体的保险制度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和制度的可续性。通过建立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缴费水平较低,政府适当补助,以解决大病医疗费用为主要目标的大病统筹。同时,将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到医疗救助系统,保障那些想参加但因种种原因不能参加或无力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村居民。逐步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尝试“时间储蓄”模式,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待低龄老年人需要时可以享受同样长时间的服务,解决家庭结构小型化造成家庭保障持续弱化带来的老年人患病时期护理问题。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要完善制度,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包容性。把由于身份特殊和政策的局限性,还没有被纳入到社会保险制度中的群体纳入到保障体系中来。打破户籍限制,允许农村户籍人口参加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实现城乡间社会保障制度的互通。要积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扩面与征缴力度;要明确重点,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尤其是非单位从业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来。

(三)妥善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问题。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解决浙江省内不同地区间社会保障关系转续问题,比较现实的办法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先由县级提高到地市级,再提高到省级,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其次,改进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把视同缴费年限的权益部分账户化,对劳动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障权益都予以承认。在退休时,对养老保险权益进行分段累积计算,并在养老金待遇中予以体现。第三,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工作,还应规范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办法。必须在全省范围内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规范转移的操作办法,明确接收两地的各自职责和操作权限,制定措施,减少环节,有效实现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同时,解决地区间的养老保险权益结算机制,并成为财政体制的一部分,有效协调地区间利益问题。

(四)健全制度,加强对基金征缴、支付、结余以及运营的监管,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从目前浙江的实际情况看,一要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等各项社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监管。三是严格监督基金的支付行为。四是加强基金账户的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建立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居民保障水平。首先要发展企业年金。目前,关于企业年金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在逐渐推进中,一些地区和行业已经开始尝试。要从完善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高度,对待这项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年金能够尽快成为养老保险的强大支柱。其次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文件的精神,为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再次要发展商业保险。从国际经验看,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在全社会风险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土地的保障作用。

(六)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出台全省统一的制度,改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以支定收”的筹资原则,制定科学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使养老金待遇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达成合理的目标替代率,提高养老金支出的合理性。其次,坚持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应实行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的制度。第三,要承认并妥善解决历史贡献,建立适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退休年金制度。第四,要考虑财政投入问题,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第五,要注意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配套。第六,建立多层次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七)按照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的原则,做好社会保障政策与积极就业政策的衔接。一是在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足额征缴社会保险费、规范社会保障支付的条件下,控制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失业保险金水平,督促保障对象通过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二是将领取社会保障金与就业状况挂起钩来,如对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保险金和低保金领取者,要将其失业保险和低保待遇支付标准和领取时间长短,与其寻找工作的努力程度挂钩,以促进其尽快再

主题练五 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doc

主题练(五)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1.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 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B.强调理性思考 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 D.反对贵族专权 解析据题干材料“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可知孔子注重个人的主体地位,故选A项;古希腊哲学家强调理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的道德理念而非维护等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修养而非贵族专权,排除D项。答案 A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这一措施()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停滞 D.抑制了生产热情的提高 解析题干中“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有利于确保农户的稳定,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平价收购、平价出售粮食,不会加重国家负担,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国家反对商业,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国家要防止农户破产,防止谷贱伤农,故D项错误。 答案 A 3.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D.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从周代到宋代的各种救济方式,体现了政府的手段多样化,故选C项;材料中只是涉及周代、汉代及宋代,并不能历代延续,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不同地区不同的扶贫策略,排除B项;材料仅仅说明的是政府的救助方式并未说明其效果,排除D项。 答案 C

社会保障第三学期《社会福利思想》A-C卷

《社会福利思想》 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阐述其整体幸福与社会和谐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 A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上帝之城》 D.《马太福音》 2、对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 A.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 B.社会保障从属于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等于社会福利 D.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没有关系 3、以下属于“终老”的是( A )。 A.依年龄段制造费时不等的棺材 B.依年龄生理状况给予老年人不同的饮食待遇和日常护理 C.家里有上了年岁的老人,家属劳动力可减免征役 D.庶民老人可免除力役与事务 4、政府平抑粮价,避免大贾乘人祸天灾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制度始于( A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5、中世纪欧洲社会救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C ) A.个人慈善救济 B.国家慈善救济 C.教会慈善救济 D.书院慈善救济 6、在宗教改革中提出“因信称义”观点的是( D ) A.西塞罗 B.奥古斯丁 C.卡尔文 D.马丁?路德 7、( A )将神学理论和亚里士多德学说强扭在一起,创立了社会国家学说。 A.阿奎那 B.托马斯·闵采尔 C.马丁·路德 D.爱德华三世 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著作《乌托邦》的作者是( C ) A.潘恩 B.圣西门 C.托马斯?莫尔 D.维尔托德 9、世界上第一部《劳工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B ) A.关注贫穷问题 B.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C.解决宗教问题 D.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1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是( B ) A.阿托?琼斯 B.大卫?李嘉图 C.欧文 D.凯恩斯 11、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 C )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A.到底是相信个体,还是依靠集体 B. 到底是相信家庭,还是依靠政府 C. 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 D. 到底是相信家庭,还是依靠市场 12、边沁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由其奠基的学说被称为( A ) A.功利主义 B.国家干预主义 C.无政府主义 D.民族主义 13、下列思想中,不属于梅叶所表达的社会思想的有( D )。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提出了激进的革命主张 B.认为要进行斗争,就必须依靠教育改变群众的无知状态,使群众认识真理 C.他认为教权和神权的相互联合造成了社会祸害 D.主张实行实业制度 14、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 ) A.充分就业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剩余价值理论 D.自由市场理论 15、《贝弗利奇报告》确立了实施社会保险的原则,是( C ) A.普遍性原则、市场管理原则、全面性原则 B.个别化原则、市场管理原则、特定性原则 C.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全面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特定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公共福利:广义上指一个政府为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尤其是那些旨在提高其公民的生活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为无力支付的穷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政府计划 2、帕累托最优: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除了损害他人利益外,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使另一些人的情况变坏,即不会使任何一人移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

我国民生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我国民生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郭艳超 【摘 要】:民生问题历来为我们党和政府所重视,其关系着人民的生存发展、国家政权的稳固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民生问题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民生的社会保证的主要承担者是作为公共组织核心的政府组织,而民生社会服务内容则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收入差距也随之加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着重从政府在保障民生的职能出发,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购房及收入分配等六个关系人民基本生活的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对策,力求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民生;政府组织;公共产品;对策研究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各级政府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改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民生的相关概念 1.民生的内涵 和其他领域一样,对民生定义的研究难以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观点。 学者何士青认为,民生就是指公民的生计、生存、生活,它以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为根本要求,以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安全等为构成要件—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安全是民生之盾。 学者陈成文、高小枚认为,“民生”是与“国计”(即国家发展)密不可分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它是指人民的生活问题,具体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和享受权。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概念细化为教育、就业等六大领域,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方面,同时也是作为公共组织核心的政府的基本职能。 综合来看,本文中的民生比较倾向于关系人民生计、生存、生活的几个方面,如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方面。

“社保是民生之依”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 一、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的重要性 1、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推进社会转型,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定要抓紧抓好。 2、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社保、物价、住房和稳定等民生问题,形成全市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是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奋斗目标是为了造福人民。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必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 4、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公平正义、富裕、健康、安居乐业、法治、和谐,历来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当然也是我们这个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难题。所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关心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二、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 对于我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社会转型方面,就是要认真解决好就业、就医、教育、收入、社保、物价、住房和稳定等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个落脚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老百姓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荣誉的象征,也是幸福指数的重要构成。 就医是民生之“要”。强调的是要发展社会卫生事业。加快社会转型,在医疗卫生方面,就要抓住国家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方面加强投入的有利时机,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因此,政府就要加大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不断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完善规范各项配套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扩大农村免费卫生服务和受益群众范围。同时发挥社会的作用,使民办公助这种性质的诊所发挥作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生之要才能牢固。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今天,比这个“人才”概念包容更广的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比这个“教化”涵义更丰的教育,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不遗余力地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针对社会困难群体和农村寄宿制教育积极争取国家对西部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倾斜政策,逐步探讨解决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整合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解决农村教师工资、津贴等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要在义务教育均衡上、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政治法律系 社专本101 杨振14号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1、社会福利的含义及特点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和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较高层次。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来讲具有四个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社会福利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2、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力给与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3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区别 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或者政府和国家。 (2)社会保障的保障的受益者是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的社会成员。 (3)社会保障满足的是受益当事人基本生活的需要。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尽管各国由于政治制度过程中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前言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目前,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社会保障的群体而言,可以分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的问题。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不仅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形势,而且暴露出大学生社会保障的缺位。立足我国大学生当前在医疗、基本生活及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现状,完善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上述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面对逐年增多的贫困生这一特殊教育弱势群体,国家,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在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状况,保证整体平等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因而取得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可避免。如何保障未就业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协助他们就业,成为举国探讨的话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在保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我此次社会调查的内容是大学生参与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所调查的参加保险的项目是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险、商业保险等等。大学生对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满意度及意义等及当前大学生社会保障的困惑以及大学生对社会保障的看法。 本次的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以问卷方式进行,样本总量为120 份。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险、商业保险等方面,以及大学生对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度及意义,参加保险的项目,当前大学生社会保障的困惑,大学生对社会保障的看法等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社会保障意识不强 大学生对社会保障了解不同,宣传力度不到位,教育没达到应有的水平。总的来说,大学生们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可以反映出三种现象:其一,发现了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果不克服这样的不足,难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其二,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是个社会共同体,只有充分尊重每

北京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作业含标准答案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一、单选题洪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社会福利思想的是()。(教学视频第五章第一节) A. 孙中山 B. 龚自珍 C. 郑观应 D. 洪仁玕 标准答案:C 2?社会福利制度只扮演常态社会结构 -- 家庭和市场功能失效后的补救角色是()社会福利。 (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剩余性 B. 补救性 C. 制度性 D. 福利国家 标准答案:A 3?职业福利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B. 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C. 具有功利性 D. 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为原则 标准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是儿童社会福利的需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A. 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B. 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C. 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求 D. 无障碍的需要 标准答案:D 5?—些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还希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属于老年人 的()。(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一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经济需求 B. 社会需求 C. 健康需求 D. 生活需求 标准答案:B

6?下面哪项是职业福利中政府规定的法定福利()。(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工伤事故补偿 B. 企业年金 C. 教育资助 D. 带薪休假 标准答案:A 7?下面实行高福利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新加坡 标准答案:A 8?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 福利待遇问题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教材导论) A. 广义的社会保障 B. 狭义的社会保障 C. 广义的社会福利 D. 狭义的社会福利 标准答案:C 9?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将他们供养起来从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 爱。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哪一种理念()(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供养理论 B. 回归社会论 C. 增能理论 D. 活动理论 标准答案:A 10. 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C.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 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标准答案:C 二、判断题洪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 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员工福利的失序、失衡、失范问题。(教学视频第九章、教材第八章)标准答案:错误 12. 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均是残疾人的特殊福利需要。(教学视频第八章第一节)标准答案:正确

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预防社会危机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工作-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共8 小题,总分: 40分) 1. 2008年5—8月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哪个问题排在第二位? A。看病难、看病贵 B。就业失业 C。住房价格过高 D.养老保障 2. 1931年—1932年,美国举行过两次100万人参加的华盛顿的( )大游行。 A.反核武器 B。反暴力 C。反饥饿 D.反政府 3. 2008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已经达到( )万亿,2008年居民存款新增4。63万亿,是2007年的()倍多。 A.20,3 B.20,4 C。15,3 D.15,4 4. 1958年以后,农村实行( )制度,生产大队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A.大锅 B.责任承包 C。人民公社 D.集中分配 5。 ( )年以后,在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6。 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取代共和党人胡福当选美国总统. A。斯大林 B.罗斯福 C。林肯 D。克林顿 7. 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左右。 A.10% B。15% C。20% D.25% 8.( )年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一大二公"的公有制经济。 A.1976 B.1979 C.1981 D.1986 二、多选(共4小题,总分: 20分) 1. 居民储蓄积极性居高不下,国内市场启动乏力的原因包含() A.居民收入分配钱不合理

B。市场未能满足居民需求 C。周围消费普遍低迷 D.有一部分老百姓消费信心不足 2.哪些属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和体现. A.给索钱的乞丐零钱 B.保障弱势群体老有所养 C.保障读不起小学的孩子有书念 D.残疾老人可以每月凭证领取钱 3. 当前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有( ) A.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 B.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C。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扩大内需 D.是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 4。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 A。推进制度建设 B。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C.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D.加快发展经济 三、判断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2007年,中国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20%左右。 正确 错误 2. 北京、青岛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的类型是三低:低门槛、低待遇、低水平。

论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关系

论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与改善民生 摘要: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民生问 题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根本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是解决民生问题的 最有效措施。本文从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含义入手来阐明了两者的联系。并从 民生问题中的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医疗保障制度问题具体阐明和表述出社 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民生问题当前 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组成。 三大保障层次: 1.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它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解决的是国民遭遇生活困难时的经济来源问题。 2.服务,即适应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变化,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来满足国民对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如安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等。 3.精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离不开相应的情感保障。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 2.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3.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4.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5.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影响; 6.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急待出台社会保障法。 显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的是基本的民生问题,即对处于低生活水平 的社会成员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 个家庭的福祉。 二、民生及当前问题 广义的民生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民生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受自然灾害、生活必须品价格、税收、GDP 等影响 我国现存民生问题:

民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国的民生社会保障问题 摘要:浙江省要按照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考虑需要与可能,既要考虑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的差距,又要考虑到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公平性,循序渐进,建立一套覆盖城乡,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法制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重点阐述,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切入点。在社会保障领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浙江就是要在全国率先建立一个人人享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一、当前的建设现状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在浙江,只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其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也不管其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如何,都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从2001年至2005年间,浙江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610万增加到962万,年均增加88万,年均增长12%。到2006年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052.58万,比上年增加90万,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64万人,实际缴费人数为722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从2000年的103.23亿元增加到200 6年的357.91亿元,增长了247%。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502.25亿元,支付能力达到26个月,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13.5个月的水平。从各个地市的参保情况看,参保人数最多的是杭州市,为253.35万,占了全省参保人数的24%,其次是宁波和温州两市,参保人数都在100万以上,分别为169.88万和124.77万。参保人数最少的是舟山市,为19.73万,不到杭州市的1/10。其次是丽水和衢州两市,分别为20.78万和27.54万。

18年6月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B 一、判断题 1.社会保障的内容有社会救助、商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与补充保障()。 2.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包括国家或政府、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及官方机构()。 3.福利国家模式实行的是递进税制()。 4.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5.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10级,最轻的为1级()。 6.企业年金根据缴费和受益关系不同,分为待遇不确定性、缴费确定性和混合性之分()。 7.社会福利的特点有保障项目广泛、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水平弹性化以及保障对象局部化()。 8.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 9.残疾人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物质帮助措施的统称()。 10.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包括基本生活补贴,养老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 答案: ×××√×××√××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分目标:(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简述社会保险费的分担方式? (1)雇主与被保险人共同负担。 (2)政府与被保险人共同负担。 (3)雇主与政府共同负担。 (4)雇主、政府与被保险人共同负担。 (5)被保险人全部负担。 (6)社会全部负担。 (7)政府全部负担。 3.简述农村五保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五保供养:对符合规定的农村居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照顾; (2)五保供养性质:集体福利事业; (3)五保供养对象:五保户; (4)五保供养内容:食穿住医葬教等; (5)实际标准:不低于村民一般生活水平; (6)经费和实物来源:村提留或乡统筹列支、集体企业缴利润,目前列入县级财政;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要务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许多重要问题未取得共识,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覆盖面窄,缴费率高;收不抵支,资金缺口大;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责任不清、财政支持不够;城乡差别较大等方面。如何切实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当前社会保障问题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实践是一种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由其制度本身承担的功能。因此,在现阶段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理论进行反思和调整,笔者认为尤显必要。本文将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新困境,最后对用和谐社会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给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变化中的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一、我国社会保障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从1949年着手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来,经历了创建、发展、瘫痪和

改革四个阶段的曲折前进,目前已初步建立以“三条保障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已取得较大进展,救灾救济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初步展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实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覆盖面小、存在“绿岛效应” 社会保障本质上要求能够覆盖到社会全体人员,如果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得到某个方面的保障,就会产生在社会保障理论上称为“绿岛效应”的社会现象。而事实上我国社会保障不仅覆盖面窄,而且覆盖方式不合理。据统计,2003年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会成员约1.5亿人;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只有440万人,仅占登记失业人员(770万人)的57%;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不到7000万人,参保退休人员不到2500万人,都大大低于实际应参保人数(刘湘毅,2005);而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甚至还由1999年的9.75%下降到2003年的7.06%,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是个庞大的群体,不仅绝对数很大,而且每年的增量也很大;据估计,目前被征地农民有4000万人,每年的增量约为200万人左右,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每年增量保守估计也有400万人左右。面对规模庞大的这

社会福利与保障概述

课程简介 社会保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社会保障的萌芽或开端——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标志着国家干预和政府介入了对弱势人群的保护) 社会保险的起点——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这种保障活动变成了由政府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学科研究、实践探索……(代表人物: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功成教授) 课程性质: 《社会保障概论》是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可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开设。 第一章绪论 §1·1 社会保障的含义、特征与构成 一、概念————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功成教授:)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概念涵盖的层义:中心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责任主体:主要政府(国家) 社会保障目的: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企业、个人缴纳;社会成员捐助。 受保障者收益:有的取决于投保和缴费的多少;有的取决于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1)保障性:国家给予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经济制度。 (2)强制性:通过立法强制确立国家和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性:保障的覆盖围是全体社会成员。 (4)互济性:社会保障的统筹和管理,充分体现了人类互助互济的原则。 (5)公平性:社会保障的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公平分配。 (6)福利性: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容 1.层次划分法 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2.容划分法 国际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我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 广义围:另有社会互助保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商业保险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容——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企业改革正深入进行,作为社会“安全网”、改革“减震器”的社会保险正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多次改革,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企业+社会”,到20世纪70年代的“企业保险”,再到1984年以后的“社会保险”。近16年来,社会保险在保险方式上从社会统筹到“统账结合”,在保险项目上从少到多,在保险范围上从窄到宽,不断完善。在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利益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虽然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与社会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社会保险资金短缺,收支矛盾加剧 社会保险资金不足,支大于收是目前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被动运行的局面,给职工一种“社会保险不保险”的直觉,影响了企业及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企业改革中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资金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背负着50年的历史债务。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从1986年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起步,1992年实行个人缴费,1996年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方式从现收现付转向了部分积累,在转制过程中就出现了社会保险历史债务问题。社会保险历史债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新制度实施前已经离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二是新制度实施前已参加工作的“中人”在旧制度下已形成的养老金权益的体现额,派生出“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债务。这两部分人的退休金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险历史债务。对这一项债务,政府没有拿出补偿的具体政策,而是将负担压在了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上,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筹资方式实际上又变成了现收现付式,“新人”的个人账户已成了名义账户,账户里的钱被“老人”挪用了,从而形成了空账户,这可谓是旧账未还,又添新账。这是社会保险资金短缺的原因之一。 (2)现有筹资渠道过窄,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只停留在口头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因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而造成效益下降,缴费难度加大,与此同时,参加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却迅速增加,从1992年到1999年底,平均年增长率为11.9%。在这种状况下,原有的筹集渠道就难以满足实际支付的需要了。虽然扩面工作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列为近几年社会保险的主要工作,《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也将养老保险范围扩展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但从实际效果上看,非公有制经济类型的企业尚未真正参加养老保险,有的上千人的企业只纳入几十个人,有的索性一个不纳。《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只将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列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对一些参保征缴办法等具体政策,全国没有统一规定,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所以,使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纳统工作流于形式,徒有虚名,从而导致社保资金筹资渠道越来越窄。 (3)由于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造成一些企业有机可乘,严重欠缴社会保险费。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立法作保证,加上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的国有企业陷入了普遍经营不景气,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困境,一些好企业也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费,使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工作十分困难。近几年,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累年增加,数额惊人,小型企业上百万,中型企业超500万,大型企业上千万,虽然从中央,到省、市逐级办了“学习班”,像这样的征缴力度可以说够“强化”的了,但结果怎样?也是交一部分,敷衍了事,前账未清,又欠新账,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

两会社保民生政策宣讲

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2005年我国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来,养老金实现15连涨。梳理往年调整力度可以发现,从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为23.7%以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2016年起增幅减少,为6.5%左右,2017年为5.5%,2018年为5%。 城乡居民养老金方面,去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档次标准、缴费补贴调整机制,明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去年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 在此基础上,全国已有31个省级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在中央规定的最低标准基础上提高了基础养老金。2018年6月,全国城居保月人均养老金约为131元。 二、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共提及“养老”15次。 1.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 在回顾去年工作时,报告提到“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以及“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 2.关注群众对“养老”方面的期待 报告同时也强调,“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3.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 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报告明确提出,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此外,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李克强总理强调,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4.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 在部署“推动消费稳定增长”的有关工作中,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5.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历史高考备考热点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2016年历史高考备考热点之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热点追踪】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长效热点。从考查形式上来看一般以隐形、综合考查为主,在创设题目意境和社会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民生政策放在一起,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从而把学科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方式强调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的非直接性介入。从命题内容上看,古代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罗斯福新政、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中国近现代进行的民生探索等知识点考查频度是较高的,且考查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知识整合】 一、公平与和谐思想 (一)中国史部分 1、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 3、孟子:“仁政”,“重民”、“民贵君轻”。 4、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制天命 而用之”。 5 、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现象。天与人“不相胜”。 &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 7、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8、董仲舒:“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天人感应;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9、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

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doc

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深圳奇辉电气有限公司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行为,使公司员工了解并正确执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假期制度及其它福利。 第三条本制度制订的原则是,充分考虑员工的各项福利和保障得到充分地满足、以及公司支出的节约两个方面。 第二章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条公司医疗保险制度以《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制定。 第五条适用人员:公司所有在职人员。 第六条公司按照深圳市社会保障局的规定,代表公司员工,向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劳务工医疗保险登记手续。 第七条缴费标准 劳务工医疗保险费缴费标准为每人每月12元,其中用人公司缴交8元,员工个人缴交4元。第八条缴交的劳务工医疗保险费,6元作为门诊基金,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5元作为住院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1元用于调剂。 第九条社保(深圳市社会保障局简称)机构负责劳务工医疗保险基金征收工作,并负责制做《深圳市劳动保障卡》。其制卡及照“回执”费用由员工本人支付,制卡费20元,社保“回执”员工自行办理。 第九条劳务工医疗保险待遇按《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条公司劳务工医疗保险保险合作医院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医院。 第三章养老保险制度 第十一条为保障企业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十二条养老保险,经法定程序确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公司和在职员工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退休员工按养老保险费缴纳状况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障制度。

集训(七) 保障与发展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集训(七)保障与发展: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 当今社会,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住房、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是因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古今中外历史发展及现实都证明,民生问题既是老百姓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是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国家发展进步与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人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揭示出百姓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生活状况而不是由谁来领导,即使有短时的例外,但人民的生计好坏一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因此,民生之重,堪称重于泰山。 1.(2019·广东高考模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流于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在部分地区组织了有限的乡村卫生工作。除此之外,红军也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理”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截止到1956年,全国农村的集体医疗保健站发展到1万个,开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材料二“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二战后,杜鲁门提倡的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因有“社会主义公费医疗”之嫌而作罢。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则认为国家计划“根本行不通”。20世纪60年代,由于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但随着“滞胀”现象的到来,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摘编自高芳英《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步履维艰的原因。 (3),指出当代中国医改应注意的问题。 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体制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全国农村的集体医疗保健站发展到1万个,开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说明体制覆盖区域更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过程中不能忽视政府的主导作用。第②小问,材料一“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说明改善了农村落后的医疗状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改善了农村落后的医疗体制,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等信息可得出美国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有耗资巨大且覆盖面小;第②小问根据材料“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可知,美国公共医疗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是给政府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等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财政负担、私人资本阻挠、意识形态影响、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及新的经济观念的影响方面分析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医疗保障体制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要注意医疗保障体制的覆盖面 (1)变化: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体制覆盖区域更广;以集体经济为基础。 ;赢得了民众对新政权的支持。 (2)特点:耗资巨大;覆盖面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