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危重患者交接转运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5.01 KB
- 文档页数:3
危重患者检查转运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危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舒适和连续性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范围内危重患者的检查转运管理。
三、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无风险。
2. 连续治疗: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不间断的治疗。
3. 快速高效:提高患者检查转运速度,减少等待时间。
4. 细致入微: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转运流程1. 评估患者病情:转运前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
2. 准备转运工具: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相应的转运工具,如救护车、担架等。
3. 准备转运设备:确保转运过程中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和急救器材齐全。
4. 通知接收部门:提前告知接收部门患者转运的时间、地点和病情,以便做好接收准备。
5. 转运过程中监护:医护人员全程监护患者,确保患者安全抵达检查地点。
6. 交接:到达检查地点后,与接收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
7. 完成检查后转运:检查结束后,按照原路径将患者安全转运回原病房或ICU。
五、转运注意事项1. 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措施。
3. 防止管道脱落:确保各种引流管、气管插管等管道固定妥善,避免脱落。
4. 保持循环稳定: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及时调整用药。
5. 防止意外伤害:注意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患者受到意外伤害。
6. 做好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转运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
六、培训与考核1. 对医护人员进行危重患者检查转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定期进行转运实战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 设立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危重患者检查转运能力进行评估。
七、制度修订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制度在医院里,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想象一下,医生、护士们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快速、准确地把患者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行的事,得有章可循,讲究策略。
这时候,大家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一秒钟也耽误不得。
嘿,谁也不想在关键时刻来个“临时抱佛脚”,对吧?转运的时候,首先得评估患者的情况。
像个侦探一样,医生们得仔细检查病人的状况。
看看是不是稳定,有没有什么紧急的反应。
护士们就会像超人一样,迅速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设备和药品。
想想,那一箱子一箱子的设备,简直像是战斗机的武器库。
可不是说说而已,要把每一样东西都准备齐全,确保万无一失。
然后,大家就得制定转运计划。
这个计划得细致入微,简直就是一个大工程。
有的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比如说要氧气,或者是持续监测。
这个时候,护士就像在打仗,得安排好每一个细节,确保患者在转运途中不会出任何岔子。
绝对不能出现“走错地方”的乌龙,哈哈,真是一场“大冒险”。
一旦计划制定好,大家就会迅速行动。
你知道吗,转运的时候可是有个“黄金时间”的。
每分每秒都得算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走廊里人来人往,护士、医生、甚至实习生都得如同风一样,快得不得了。
大伙儿都知道,患者的生命可不是开玩笑的,必须全力以赴。
转运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比如说,突然间电梯坏了,或者是路上遇到其他患者的转运。
这个时候,大家的应变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护士们会迅速想出备用方案,像变魔术一样,把问题一一解决。
真是让人感叹,临危不乱就是这么个道理!在转运的过程中,沟通也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之间需要不断交流信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落实到位。
可能会出现小误会,比如说药品用错了,或者设备没带齐。
这个时候就得靠大家的默契配合,迅速纠正错误,确保患者的安全。
毕竟,齐心协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嘛。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感受怎么样?大家都会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
危重患者转运制度危重患者转运制度,是指在危重患者需要转移时,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将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的过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安全地到达并接受合适的医疗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转运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首先,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包括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转运患者、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中的操作步骤和转运后的处理等。
这些规范和流程必须由专业的医疗团队参与制定,并经过试运行和不断改进,以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建立严格的人员要求。
转运团队必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
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能力,熟悉危重患者的监护和治疗原则,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第三,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
转运车辆必须具备稳定的车况和合适的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等。
同时,转运团队必须携带必备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急性病情。
最后,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医疗机构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及时提供有关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医疗记录。
转运团队与接收医疗机构的专业团队也必须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转运方案,并确保转运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此外,危重患者转运制度必须注重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转运流程的评估和改进,加强对转运团队成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转运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机制,以及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转运制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医疗机构、专业团队和各级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转运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食管、纵隔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制度一、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评估应在转运前10分钟内完成1、患者病情评估:院内转运具有一定风险,食管、纵隔科危重患者的临床状况变化迅速,必须做好充分病情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1)有用详细的病史,包括现在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和药物过敏史等;(2)迅速准确的体检,可以心肺为重点;(3)基础疾病和全身状况的综合评价;(4)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包括各种记录、检查结果、监护资料等。
病种与病情决定转运方式。
注意应该把各种重要体征综合起来考虑,否则不能发现问题。
2、患者转运途中并发症风险评估:一方面,患者不良情绪可引起生命体征发生改变。
外界不利环境也可能使监测装置发生电干扰和伪差、静脉输液管扭结、脱落等而减少或中断治疗。
由此可能诱发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患者本身病情可能出现突变加重,如急性呼吸衰竭、气胸、心脏骤停等情况。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的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
3、患者与家属心理评估:急危重患者家庭往往有焦虑、忧虑、紧张、无助等负面心理情绪。
因此,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评估。
二、转运前准备1、接收科室的准备:电话联系转运科室,交代患者病情并确定转运时间。
接收科室设备、人员、诊疗措施准备就绪,可确保通过医-医和护-护沟通使患者的诊疗得以接应、延续。
2 、转运科室的准备2.1 转运人员准备:转运危重患者至少需两名医护人员陪护(医生、护士各一人)。
具有丰富转运经验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且有良好心理素质。
2.2 转运患者的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口鼻腔分泌较多,转运前需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用留置针建立一条以上静脉通路,并确保输液管道通畅;有引流管和气管导管的患者妥善固定后转运;为患者摆好去枕仰卧位或舒适体位,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连接好氧气装置(气囊),再次检查所有管道的通畅性和功能状态的完好性。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1.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科室要及时发送手术通知单,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2.手术科室应在手术室接患者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相关检查等。
3.手术室护工进病房接病人时,持手术患者交接单与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逐项核对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皮肤完整性、手术部位标记、病历、X线片及特殊物品等,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后共同搬运病人至推车上。
4.危重病人,由床位医生和病区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至手术室。
5.急诊科患者的急诊手术,由急诊科负责患者的初步清洁处理、术前准备,填写急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并负责护送途中的救治及安全,在手术室交接签字后,由手术科室和手术室负责救治。
交接登记表由急诊科带回保管。
6.一般手术后护工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病房护士核实确认患者手术部位、皮肤、输液、引流管等情况后在手术病人交接单上签字。
需送麻醉恢复室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至麻醉恢复室,与医生及护士交接相关内容并签字。
需送ICU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护送,与ICU值班医生及护士分别详细交接相关内容,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单上签字。
交接单由手术室负责保管。
7.运送途中上好推床护栏、保持平稳,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保持肢体功能位,必要时约束病人,防止坠床、碰伤,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
ICU 与手术室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技术规范】
一、凡ICU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时,均需ICU主治医生确定后方可转运。
二、ICU事先通知手术室,准备迎接手术病人,以便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
三、.ICU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护理记录,以确定手术顺利进行。
四、.转运前,ICU管床医生护士评估患者病情,确保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五、.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相关抢救设备及药品。
六、.护送患者时,保证搬运安全,尤其是特殊患者,如:神志不清、严重外伤、休克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必须有一名医师陪同护送,以保证患者安全。
七、ICU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好患者病历及相关资料,并由医生或ICU护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T、P、R、Bp、抢救经过、所做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等,手术室护士认真听取、核对ICU医生或护士所交内容,并在病人交接记录本上双方签字,无误后方可离开。
八、本制度自2021年xx月xx日起施行。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制度第一条为确保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得到妥善的医疗救治和护理,处置、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对于危重症患者是否必须转运,主管医生必须认真评估与权衡患者情况。
在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而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应有主管医师和护士同往,并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等)。
讲明转运风险与利益,在签署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知情同意书后方能转运。
第三条在转运患者前,应与接收部门做好充分沟通,确保接收部门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
避免患者等待时间延长,延误病情,引发医疗纠纷。
第四条接受科室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应迅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五条离开科室由转运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做好患者的详细交接班,会同医师再次核查患者的身份。
第六条所有危重患者转运前应建立静脉通道,必须进行气道评估并做好准备,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并注意各种管道是否连接紧密,防止管道扭曲、滑脱。
第七条搬运患者时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转运造成管道脱出,加重病情。
第八条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护士守候在患者身旁,以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
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两名医务人员陪同,主管医师必须同往。
第九条保证氧气的正常供给,在转运过程中采取便携式氧气瓶供氧,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尽量避免氧枕供氧。
需要使用转运呼吸机的,应有专科医生陪同,负责呼吸机管理工作。
第十条转运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和呼吸形态,必要时使用便携式监护仪,对转运途中的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抢救和治疗经过等做必要记录。
第十一条患者到达科室时,应与相应科室医务人员做好交接。
矫情患者的身份、病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各种管道、检查项目、标准采集以及患者的皮肤情况,接收科室应按规定进行核查,准确无误后方能接收,并实行移交接收双方签名。
医院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制度及流程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包括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特殊治疗、手术、转科等过程。
一、转运前的护理
1、根据医嘱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2、护士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
3、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携带转运途中所需相关资料及急救用物。
4、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和各种引流管。
5、由医护人员陪同转运,通知电梯准备,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二、转运中的护理
1、患者体位舒适,注意保暖,保持头部处于高位。
2、转运过程中注意安全,拉起护栏,推床平稳,防止意外发生。
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或将患者送入途中最近的医疗单元实施急救,及时通知病房主管医师、护士长。
4、观察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引流管有无异常,保持输液通畅。
三、转运后的护理
1、核对患者信息,妥善安置患者。
2、做好患者及物品的交接工作,重点是患者病情、管道、用药及皮肤情况。
对交接中存在疑问之处,应及时进行核对。
接收护士详细记录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等。
3、交接双方在《危重患者转运登记本》签字确认。
1。
危重患者交接转运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是院前急救医疗实践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运输过程,更是一个监护、治疗的过程,包括所有患者从原来病区通过平车、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
为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重患者转运的内容
(一)规范患者转运制度
安全转运原则:要确认转运的必要性,转运前充分的评价,并做好必要的准备,确保患者安全。
1、全面检查和评估病情;
2、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3、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4、稳定病情、全面检测;
5、反复评估病情、不间断的监护。
(二)转运前权衡与意外评估
1、工作人员在转运患者前(包括患者去其他科室检查),须先通知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
2、主管医生需对患者潜在的危险与运送的风险做出医疗判断,并由上级医生对患者转运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和批准。
3、综合评估需转运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呼吸情况、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充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或治
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责任护士在患者转运前确保患者各项指标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后方可转运,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患者情况的记录。
5、转运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好转运途中所需的仪器与药物并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6、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三)转运前协调与沟通
1、转运前应与接受部门联系并充分交流,根据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及预计到达的时间,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耽误病情。
2、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协调:电梯、门卫、急救箱、转运路线、途径等。
(四)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熟悉患者的病情、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及医嘱执行情况等。
(五)转运的实施与监测
1、实施:①体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查看体位是否合适、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待各项工作妥当后才可转运;②安全处理:正确搬运患者,上好护栏,适当约束,应注意保护患者肢体,运作要求平稳;③运送途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防止慌乱,同时注意自身及职业防护,运送途中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
2、监测:①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正常运转;④保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
(六)转运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抢救结束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二、交接和记录
1、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患者,包括卧位、吸氧等。
2、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及记录,包括病历的交接、转运前后和途中的情况、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特殊治疗、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体出入量、皮肤情况、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的贵重物品等,双方医护人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