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试剂盒(显色法)产品技术要求kehe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试剂盒(显色法)产品技术要求kehe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试剂盒(显色法)产品技术要求kehe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试剂盒(显色法)产品技术要求kehe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试剂盒(显色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样本中真菌(1-3)-β-D葡聚糖的含量。1.1 规格

24人份/盒、48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校准品靶值批特异,详见靶值单

质控范围批特异,详见靶值单

2.1 外观

反应主剂为白色冻干块状物,样品处理液、溶解液和主剂复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2.2 装量

处理液、溶解液和主剂复溶液装量不小于标示量。

2.3 准确度

试剂盒的回收率须在85%~115%范围内。

2.4 重复性

检测浓度为125pg/mL的溶液,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值应不大于10%。

2.5 线性

2.5.1在浓度[31.25,500]pg/m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90;

2.5.2在浓度[31.25 ,125)pg/mL范围内,其线性绝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2.5 pg/mL;在浓度[125 ,500]pg/mL范围内,其线性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

2.6 空白限

试剂盒的空白限不大于16 pg/mL。

2.7 溯源性

根据GB/T21415的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等内容,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

2.8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检测质控品,检测结果应在质控范围内。

2.9 批内瓶间差

同一批号的10个待检试剂盒对浓度为250pg/mL的标准溶液进行测试,重复10次,瓶间差的变异系数不得大于10%。

2.10 批间差

3个批号的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15%。

2.11 稳定性

2.11.1 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取过有效期3个月以内的试剂盒进行测定,应符合2.3、2.3、2.5、2.6、2.7、2.8的要求;

2.11.2校准品溶解后,-20℃保存10天后进行测定,应符合2.3的要求;

2.11.3质控品溶解后,-20℃保存10天后进行测定,应符合2.8的要求;

2.11.4反应主剂溶解后,立即冻存至-20℃保存7天后进行测定,应符合2.3、2.5的要求。

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P2-O 一、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二、判断题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

真菌 D葡聚糖检测反应机理

真菌(1-3)-?-D葡聚糖检测反应机理 目前临床上随着广谱抗生素、各类免疫抑制剂、移植插管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其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临床诊断的细菌培养其阳性率很低,且检测周期长,不能适应临床治疗诊断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因此对血液中的早期(1-3)-?-D 葡聚糖快速定量检测,将对临床对症治疗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人体血浆中(1-3)-?-D葡聚糖快速检测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试验的基本原理是试剂中含凝固酶原及凝固蛋白原的冷冻干燥品. 在适宜条件下, 微量(1-3)-?-D葡聚糖能激活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产生凝集反应,通过测定凝集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从而定量检测血浆中(1-3)-?-D葡聚糖含量. 内毒素定量检测的反应机理 细菌内毒素作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中的脂多糖成份(LPS), 具有多种的生物活性, 微量的内毒素进入机体将会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寒战、引起DIC、内毒素败血症等一系列临床反应, 因此对血液中的早期内毒素快速定量检测,将对临床对症治疗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人体血浆中内毒素检测对分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反应试剂中含凝固酶原及凝固蛋白原的冷冻干燥品. 在适宜条件下, 微量革蓝氏阴性菌内毒素能激活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产生凝集反应形成凝胶,通过测定在形成凝胶过程中的浊度变化从而定量检测血浆中革蓝氏阴性菌内毒素. 一、检测体液内毒素的临床意义

由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及脓毒血症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各类抗生素杀灭革兰氏阴性菌的同时,也会使后者释放出一定数量的内毒素,从而加重内毒素血症。早期诊断的细菌学培养需时长,而且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其培养阳性率低。早期的数小时内作为临床上抢救感染性休克的关键,临床医师仅能根据临床特征与体征推断病源学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早期体液中内毒素的正确、快速定量检测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过去的内毒素检测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而且个体差异和实验室间的误差较大,无法成为有价值的临床检验项目,北京金山川公司研制的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能定量检测体液内毒素的含量,经国内多家单位使用现已在其他省市开始作为临床检验项目进行收费。该仪器检测内毒素具有结果稳定、检测快(1小时)、重复性好、准确率高、不同的检测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小等优点。 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重症病人、感染病人(如脑膜炎)以及其他有严重创伤等疾病的病人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使得内毒素研究一直是热点,但过去由于方法的限制,内毒素检测也是临床的难点。 二、深部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动态定量检测体液中真菌含量是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的。该方法可以快速诊断用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深部真菌感染,应用MB-80检测真菌,其检出率远远高于传统的血培养方法,使病原体的监测更加准确,更快速,MB-80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优异的数据分析功能,检测低限5pg/ml的真菌1-3--β-D葡聚糖量。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十四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吸光光度法测量波长的选择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εb C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11000 L·mol-1·cm-1。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2Fe3++2NH 2OHHCl→2Fe2++N 2 +4H++2H 2 O+2Cl- Fe2+ + Phen = Fe2+ - Phen (橘红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1; 2.盐酸:6 mol·L-1; 3.盐酸羟胺:10%(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5.铁标准溶液。 (1)100μ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NH 4) 2 Fe(SO 4 ) 2 ·12H 2 0于烧杯中, 加入20 mL 6 mol·L-1盐酸及少量水,移至1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仪器:7200型分光光度计及l cm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1)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mL-1铁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1盐酸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Fe3+浓度为10μg·mL-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 mL比色管6个,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 mL,2 mL,4 mL, 6 mL, 8 mL和10 mL10μg·mL-l铁标准溶液,各加l mL盐酸羟胺,摇匀; 经再加2mL邻二氮菲溶液, 5 mL醋酸钠溶液,摇匀,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 10min。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中的一个,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用不同的波长,从440~560 nm,每隔10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

酵母葡聚糖

酵母葡聚糖研究 摘要:酵母葡聚糖作为一类免疫多糖,其具有生物活性强,毒副作用低,属高效生物应答剂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文章论述了酵母葡聚糖的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及免疫作用机理,介绍了酵母葡聚糖的免疫学功能以及医学方面的应用现状,并综述了酵母葡聚糖在各种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酵母葡聚糖结构特性免疫学作用应用 在1939 年人们提出啤酒酵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到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提供免疫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的多糖成分[1]。1957年,Benacerarf和Sebestyn 发现静脉注射酵母细胞壁的酵母多糖可以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肝脏、脾脏巨噬细胞的增殖。随后,他们对酵母细胞壁多糖进行了纯化;发现酵母多糖的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2]。终于在1961年,Riggi等确定酵母多糖的活性成分是β-D-葡聚糖,所以人们就将这种具有免疫活性的酵母多糖称作酵母葡聚糖。 酵母葡聚糖具有免疫活性的这一发现开启了葡聚糖作为免疫活性物质的新纪元。酵母葡聚糖是第1个被发现具有免疫活性的葡聚糖,随后,酵母葡聚糖又被发现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辐射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应答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BRM)。因此,开发利用酵母葡聚糖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1 酵母葡聚糖的结构研究 酿酒酵母细胞壁约占细胞干重15%-30%,糖成分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0%~60%,酵母葡聚糖包括碱溶性和碱不溶性两种,其中碱溶性和碱不溶性的含量大致相当[3]。关于两种葡聚糖成分的详尽化学分析,Bacon 等(1969)提出酵母葡聚糖是由以β-1,3-葡聚糖为主、β-1,6-葡聚糖为辅的混合物组成。Manners 等所作的葡聚糖结构分析发现:85%的碱不溶性葡聚糖是β-1,3-连接,同时在链间穿插3%β-1,6-葡聚糖苷键,并且有着1450±150 的聚合度(DP),相当于240kDa 的分子量;其余15%的碱不溶性葡聚糖是β-1,6-键连接的,呈高度分支,含有约19%β-1,3-葡聚糖苷键,聚合度141±10,相当于22kDa的分子质量。从他们的结构分析来看,尚不清楚存在单分支还是多重分支,分子是呈层状、梳状还是树状结构。一些学者认为,低度的分支可便于线性链段的排列并形成螺旋结构,从而使得大分子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在水中不溶。 关于葡聚糖和其它细胞壁成分的相互关系,Peter等研究显示:壳聚糖通过其还原末端的β-1,4-糖苷键与β-1,3-葡聚糖链的非还原末端连接;甘露糖蛋白质(O-和N-糖苷键)与壳聚糖及β-1,3-葡聚糖相连接,这种连接是通过其与C-末端葡聚糖磷酸基肌醇(GPI)残基突起端连接而实现的。另外,Kapteyn等提出的所有4种细胞壁成分连接聚集成一个模块,以及充当着酵母细胞壁构建基团的其它物质。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 3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答案:0.149 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答案:80 二、判断题 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答案:正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 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10.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如需提供烘干基含量,则应测定土壤水分,并进行折算。(答案:正确 11.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时,若铁粉中含有大量的碳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若铁粉含有大量的氮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操作SOP文件

声明 本产品属精密光学仪器,在日常使用中,应严格按照我公司出具的操作流程进行试验操作,并确保工作环境正常。本试验的操作者必须为经我公司培训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如需更换操作者,请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新的操作者了解仪器特性、熟悉操作流程。为避免试验结果不准确,请操作者认真阅读操作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公司售后服务部。 售后服务部电话:400-811-9958 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 1.目的 建立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3.实验原理 (1-3)-β-D葡聚糖检测原理:真菌(1-3)-β-D葡聚糖激活酶反应主剂中的G因子后形成凝固蛋白,根据其所引起的浊度变化对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1-3) -D-Glucan 活化因子G 因子G 凝固酶原凝固酶 凝固蛋白原凝固蛋白(凝胶) 4.产品性能指标 4.1 灵敏度最小检出值5pg/ml 5.实验组成 5.1实验仪器及器具: 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洁净工作台、低速离心机、恒温仪, 20~200ul 加样器、100~1000ul加样器、旋涡混合器、定时器。 5.2实验耗材: 200ul无热原吸头、1000ul无热原吸头、无热原平底试管、无热原真空采血管。 5.3试剂盒组成: 真菌(1-3)-β-D 葡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 试剂盒包括反应主剂和样品处理液。 6.工作环境 相对湿度:20%~80%;温度控制:10~30℃;电源电压:220V±10%,50Hz±2%。 7.标本采集、处理及保存 7.1检测样本: 血液、肺泡盥洗液、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尿液(无菌取中段尿或穿刺尿) 7.2采集要求: 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专用的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类抗凝)。 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空腹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 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答案: 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答案:80 二、判断题 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答案:正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 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真菌硬葡聚糖的生产及在油田上的应用

真菌硬葡聚糖的生產及在油田上的應用 李冰張建法 3 蔣鵬舉 (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化工研究室南京210094) 摘要: 真菌小核菌( Sclerotium spp1) 產生一種新型非離子型抗鹽抗溫生物多糖聚合物2硬葡聚糖。綜述了該糖的生產, 發酵條件對生產的影響, 及其在油田上的應用。 關鍵字: 硬葡聚糖的生產, 油田, 應用 中圖分類號: Q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322654 (2003) 0520099204 PRODUCTION OF FUNGAL SCLEROGLUCA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OIL FIELD LI Bing ZHANGJian2Fa J IANG Peng2Ju ( Institut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gy , Nanjing 210094) Abstract : Scleroglucan produced by Sclerotium spp1 is a non2ionic polysaccharide biopolymer which has excellent vis2 cosifying power in a wide variety of reservoir brines snows high shear resistance and possesses good thermal stability1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duction of Scleroglucan ,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ditions to the fermentation ,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oil field1 Key words : Scleroglucan , Production , Oil field , Application 硬葡聚糖(Scleroglucan) 是真菌小核菌( Sclerotium spp1) 發酵形成的胞外多糖生物聚合物, 分子主鏈由β-1 ,3 –D-吡喃葡萄糖構成, 每隔3 個葡萄糖單元有一個β-1 ,6-吡喃葡萄糖側鏈。分子量約5.4 ×106 ,

分光光度法测定氯

分光光度法测定氯 文章介绍了盐碱土壤氯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在酸性介质中,氯离子能取代硫氰酸汞中的硫氰酸根,加入铁盐,使与游离的硫氰酸根作用,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借以间接测定氯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35μg/g,精密度RSD在2.1%-5.1%之间,加标回收率99.1-101.3,通过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标签:分光光度法;氯;盐碱土壤 引言 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涉及西部地区大面积盐碱化土壤,盐碱土分布面积4403km2,集中分布于大安市、通榆县、长岭县、扶余、镇赉、农安等地。有的盐碱土氯含量较高,最高达1%。而农业地质调查中氯多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最高测至1000μg/g氯,因而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对盐碱性土壤进行氯的分析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含量氯。岩石、土壤中氯的分光光度法有报道,但盐碱土中氯分光光度分析报道很少。通过实验确定了分析方法的分析条件及操作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所用的水(不管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都需经检查确定无氯离子后方可使用。 氢氧化钠高氯酸(70%)硫氰酸汞乙醇饱和溶液:取 1.5g硫氰酸汞溶于500mL无水乙醇中,剧烈振荡后(最好放置过夜)即可使用,保存于棕色瓶中。 高氯酸铁溶液:称取硝酸铁25.0g,加入70%高氯酸50mL,缓缓加热,蒸发大量的高氯酸,直到有大量的黄色结晶析出,停止加热,冷却后即得高氯酸铁。再用500mL5mol/L高氯酸溶解,此溶液1mL含铁6.9mg。 氯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于500℃~600℃灼烧过1h的基准氯化钠0.1649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0.1mg/mL Cl-。再从中分取适量逐级稀释为10ug/mL Cl-备用。 仪器:722G分光光度计。 1.2 样品采集 根据盐碱土形成的地貌、地质环境特点,采样点布置在盐碱土分布广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样品采自20cm深度盐碱土,在采样点周围50米范围内采集3个子样组合成一个样品,以提高样品代表性。样品自然风干后,清理杂物,砸碎土

史上最全的酵母葡聚糖科普(节选2)

史上最全的酵母葡聚糖科普(节选2)

史上最全的酵母葡聚糖(节选2) 原创作者:梁明丽 ●健康的身体是由哪些东西组成? 完整的健康下,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器官能正常运作,免疫上能抵御内在与外在的疾病。也就是說各个器官和腺体的健康依賴我們监测并抵御有害物质的能力。 而免疫能力受到遗传基因(DNA)的控制,194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饮食影响器官、腺体的健康,并且干扰每个人的基因,然而只有好的营养并不能使各个器官、腺体发挥先天的潜力,唯有摄取最好的食物,配合适当的酵母葡聚糖加以补充,人们才能舒解压力,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各器官、腺体要摄取特殊营养来提高免疫时,葡聚糖是绝对必要的。 ●我该使用哪些葡聚糖來帮助提高免疫? 葡聚糖分为α-葡聚糖跟β-葡聚糖,以β-葡聚糖最具生理活性。而β-葡聚糖又分β-1,3葡聚糖,β-1,4葡聚糖,β-1,6葡聚糖。研究表明,葡聚糖的β-1,3/1,6葡聚糖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嗜中性粒细胞活性,加速化学趋化性,从而提高人体固有免疫力。在酵母β葡聚糖进行的九项人体临床中,选取的受试对象有中度生活压力人群(即亚健康状态)、毕业季学生、运动员、消防员、花粉过敏者等。临床研究证实酵母β葡聚糖可以提高人体先天免疫活性,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容易感冒、疲劳、精神状态不佳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哪里可以得到葡聚糖? 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酵母、蘑菇、燕麦和大麦等食物里,其中β- 1,3 / 1,6存在于酵母和蘑菇葡聚糖,而β- 1,3 / 1,4存在于燕麦和大麦葡聚糖。 ●葡聚糖在体内如何发挥功效? 当酵母β-葡聚糖进入人体后,其螺旋结构决定其不会在胃肠道内被水解成葡萄糖等单糖,而是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通过胞吞作用(或胞饮作用),最终穿过肠上皮而进入淋巴系统,并从淋巴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而发挥作用。酵母

真菌βD葡聚糖检测与真菌感染诊断

真菌β-D-葡聚糖检测与真菌感染诊断 一、概述 经研究表明,(1-3)-β-D-葡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原成分, 占其干燥重量的80%~90%,其它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两者存在相关性。? 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代谢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或其它体液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可迅速对其清除。而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它在血液及无菌体液中的存在可以很大程度上视为IFI(深部真菌感染)的标志。 二、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患病率明显上升。IFI也日益成为导致骨髓及器官移植受者、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AIDS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居高不下。对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用药治疗。 常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培养”可为临床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但其培养方法耗时长(4-7天),不适宜用作早期诊断。并且,随着光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得培养的阳性率极低。常用的免疫学方法,也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差,往往对某一疑似真菌感染患者要作多种真菌抗原或抗体检测,既费时又不经济,而且当所用药盒的抗原谱或抗体谱不全时也极易造成漏诊。对一些以往接触过相应真菌抗原的个体,作抗体检测时还会出现阳性反应,因而对抗体的检测往往要求作动态观察才能作出诊断,期末属性较差。 有研究报道血清葡聚糖在念珠菌血症时明显升高,将其用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断明显优于传统的培养法和血清学诊断试验。虽然检测(1-3)-β-D葡聚糖只能提示有无真菌侵袭性感染,不能确定为何种真菌,但也可能转化为一种优势。因近年来,一些罕见的条件致病真菌也可引起深部感染,这就要求一种能迅速确定有无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因系统抗真菌药物种类较少,抗菌谱较广,且不因真菌种类而异,当检测到标本中的(1-3)-β-D葡聚糖含量较高时,可给予以系统治疗,不必耗时等待鉴定出种属,否则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并且,相关研究表明,(1-3)-β-D葡聚糖水平在确诊IFI患者的血清中出现持续升高,而随着药物的使用,对药物敏感者可很快出现(1-3)-β-D葡聚糖水平下降及转阴,而药物治疗无效人群(1-3)-β-D葡聚糖值无明显改变。因此,(1-3)-β-D葡聚糖可以用来判断药物的疗效,以协助临床医师及时进行药物种类及剂量的调整。 通过对人体体液进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可帮助判断人体是否已被真菌感染。对高危患者的样本进行连续分析,可为临床检测提供入侵真菌的量值或阴性预示值,为临床诊断和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1邻二氮菲 一、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phen)和Fe2+ 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Fe(phen) 32+ ,其lgK=21.3,κ 508=1.1×104 L·mol-1 ·cm-1 ,铁含量在0.1~6μg·mL-1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其吸收曲线如图1-1所示。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 全部还原为Fe2+ ,然后再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有关反应如下: 2Fe3+ +2NH 2OH·HC1=2Fe2+ +N 2↑+2H 2O+4H+ +2C1-

图1-1邻二氮菲一铁(Ⅱ)的吸收曲线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试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0.1 mg·L-1 铁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702 0 g NH 4Fe(S0 4) 2·6H 20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和20 mL 1:1H 2S0 4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0-3 moL-1 铁标准溶液可用铁储备液稀释配制。 (3)100 g·L-1 盐酸羟胺水溶液用时现配。

(4)1.5 g·L-1 邻二氮菲水溶液避光保存,溶液颜色变暗时即不能使用。 (5)1.0 mol·L-1 叫乙酸钠溶液。 (6)0.1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 1.显色标准溶液的配制在序号为1~6的6只50 m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1.0 mL铁标准溶液(含铁0.1 g·L-1 ),分别加入1 mL 100 g·L-1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再各加入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5 mL 1.0 mol·L-1 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收曲线的绘制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溶液(1号)为参比,在440~560 nm之间,每隔10 nm测定一次待测溶液(5号)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铁的最大吸收波长。 3.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在7只50 mL容量瓶中,各加2.0 mL 10-3 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 mL 100 g·L-1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分别加入0.2, 0.4,0.6,0.8,1.0,2.0,4.0 mL 1.5 g·L-1 邻二氮菲溶液,再各加5.0 mL 1.0 mol·L-1

葡聚糖和壳聚糖的区别

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同时,壳聚糖被作为增稠剂、被膜剂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 应用 1、化妆品专用壳聚糖 化妆品专用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调理、抑菌等功能;适用于润肤霜、淋浴露、洗面奶、摩丝、高档膏霜、乳液、胶体化妆品等;有效的弥补了一般壳聚糖的缺陷。2、絮凝剂专用壳聚糖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都是具有良好的絮凝、澄清作用。作为饮料的澄清剂,可使悬浮物迅速絮凝,自然沉淀,提高原液的得率;在中药提取液中,大分子的蛋白质、鞣酸和果胶,可以用壳聚糖溶液方便地除去,精制出纯度较高的中药有效成份;利用壳聚糖的吸附性,在水质净化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3、农业、饲料、饵料专用壳聚糖 壳聚糖是天然的植物营养促长剂--叶面肥的原料,由壳聚糖复配而成的叶面肥,既能给植物杀虫,抗病,起到肥料的作用,又能分解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及微量金属元素,从而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素,增强植物免疫力,促进植物的健康;虾壳、蟹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动物食入吸收后,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4、UTA(吸附剂)专用壳聚糖 UTA专用壳聚糖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的壳聚糖系列产品;它能有效地吸附蛋白,比一般壳聚糖的吸附要高40%。 5、烟草(烟胶)专用壳聚糖 该产品可与烟丝均匀混合,且能粘附于烟丝表面,可增强抗张强度、耐水性、耐破度,加工时不易破碎,适用于现代高速卷烟机;该烟草添加剂可使烟支的燃烧性能显著增强,具有降低烟草焦油和烟碱含量的作用,使烟支杂气减轻,烟气中有害物质减少,吸味得到改善,香气显露;也能够有效地抑制烟叶霉变,延长烟草的保存时间。 5、保健食品添加剂 壳聚糖难被人体胃肠消化吸收,当人把它们摄入体内后,它们可与相当于自身质量许多倍的甘油三酯、脂肪酸、胆汁酸和胆固醇等脂类化合物生成络合物,该络合物不被胃酸水解,不被消化系统吸收,从而阻碍人体吸收这类物质,使之穿肠而过排出体外。因此,壳聚糖类可以降脂,减少食品热量,可用作保健食品添加剂。Agullo等研究表明,壳二、三聚糖不仅具有非常爽口的甜味和调解血压、消除脂肪肝、降低胆固醇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提高食品的保水性及水分调节作用,可作为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保健食品添加剂。

葡聚糖

花耳绣球菌 花耳绣球菌(胶囊) 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抗癌保健食品。 内容量: 250mg/粒(其中含有花耳绣球菌干燥粉末150mg),150粒/瓶 建议食用量: 3-5粒/日,也可根据自身状况适量增减食用量 产品特征: 日本原装进口,100%使用日本和歌山栽培的高品质绣球菌 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改良的KSC -03号菌种(日本农林水产省种苗登记号:FERM-19748), 使用独创NK瓶细胞栽培技术(具有PAT2628286,PAT2739394,PAT3205751三项专利, 并获得了日本第43届林业技术奖),全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可放心食用。研磨成5μm以下 超微粉末,从而使绣球菌粉末在人体内的接触表面积扩大了10倍,更易于人体吸收。 人工栽培的绣球菌中β-葡聚糖含量的高低是由种菌的特性、生产工艺及培土的养分决定的。 经日本食品分析中心鉴定,花耳绣球菌中β-葡聚糖的含量在日本同类产品中高居榜首。 葡聚糖 葡聚糖 [编辑本段]葡聚糖 由数个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同多糖就是葡聚糖。葡聚糖制成的凝胶常用来进行生化分离,如柱层析。 葡聚糖dextran ,glucan 葡聚糖不是单糖而是低聚糖,葡聚糖按照组成它的单糖-葡萄糖的单元数目,分为葡聚糖10万,葡聚糖14万,葡聚糖2万等等系列聚合物。 [1]为细菌性多糖之一。是由在蔗糖溶液中培养的细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des),葡聚糖明串珠菌(L.dextranicum)]的葡聚糖蔗糖酶催化下列反应而生成的:n蔗糖→葡聚糖+n果糖。在氧化葡糖杆菌工业亚种(Gluconobacter ox-ydans subsp.industrius)[以前将含有这种物质的菌称为粘稠醋杆菌(Acetobacter viscosum)和荚膜醋杆菌(A.capsulatum)]中,由糊精合成葡聚糖。葡聚糖的种类很多,仅由D-葡萄糖组成,主链是α(1,6)键,也有α(1,4)或α(1,3)键的支链。葡萄糖为白色粉末,在水中加一点点即可产生很强的右旋性。医药上用作代用血浆。 [2]是以葡萄糖为组成糖的多糖的总称。由于D-葡萄糖残基彼此间结合样式的不同而分为多种,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动物界。其中代表性的有细菌的多缩葡萄糖(由α-1,6键的主链上支出以α-1,4和α-1,6键的侧链),褐藻类的海带多糖(lami-narin)(主要以β-1,3键),地衣类的木聚糖(β-1,4和β-1,3键),高等植物的纤维素、(β-1,4结合),直链淀粉(α-1,4键),支链淀粉(由α-1,4键的主链上支出α-1,6键的侧链),动物的糖原等。 [编辑本段]其他解释 葡聚糖以β-葡聚糖最具生理活性。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中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多糖——β-葡聚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β-葡聚糖的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它们大多数通过β-1,3结合,这是葡萄糖链连接的方式。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全面刺激机体的免疫系

真菌(1-3)-D葡聚糖检测反应机理

真菌(1-3)- -D葡聚糖检测反应机理 目前临床上随着广谱抗生素、各类免疫抑制剂、移植插管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其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临床诊断的细菌培养其阳性率很低,且检测周期长,不能适应临床治疗诊断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因此对血液中的早期(1-3)- -D葡聚糖快速定量检测,将对临床对症治疗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人体血浆中(1-3)- -D葡聚糖快速检测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试验的基本原理是试剂中含凝固酶原及凝固蛋白原的冷冻干燥品.在适宜条件下,微量(1-3)- -D葡聚糖能激活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产生凝集反应,通过测定凝集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从而定量检测血浆中(1-3)- '-D葡聚糖 含量? 内毒素定量检测的反应机理 细菌内毒素作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中的脂多糖成份(LPS),具有多种的生物活性,微量的内毒素进入机体将会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寒战、引起DIC、内毒素败血症等一系列临床反应,因此对血液中的早期内毒素快速定量检测,将对临床对症治疗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人体血浆中内毒素检测对分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反应试剂中含凝固酶原及凝固蛋白原的冷冻干燥品.在适宜条件下,微量革蓝氏阴性菌内毒素能激活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产生凝集反应形成凝胶,通过测定在形成凝胶过程中的浊度变化从而定量检测血浆中革蓝氏阴性菌内毒素.

一、检测体液内毒素的临床意义 由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及脓毒血症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各类抗生素杀灭革兰氏阴性菌的同时,也会使后者释放出一定数量的内毒素,从而加重内毒素血症。早期诊断的细菌学培养需时长,而且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其培养阳性率低。早期的数小时内作为临床上抢救感染性休克的关键,临床医师仅能根据临床特征与体征推断病源学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早期体液中内毒素的正确、快速定量检测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过去的内毒素检测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而且个体差异和实验室间的误差较大,无法成为有价值的临床检验项目,北京金山川公司研制的MB-80 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能定量检测体液内毒素的含量,经国内多家单位使用现已在其他省市开始作为临床检验项目进行收费。该仪器检测内毒素具有结果稳定、检测快( 1 小时)、重复性好、准确率高、不同的检测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小等优点。 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重症病人、感染病人(如脑膜炎)以及其他有严重创伤等疾病的病人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使得内毒素研究一直是热点,但过去由于方法的限制,内毒素检测也是临床的难点。 二、深部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动态定量检测体液中真菌含量是应用MB-80 微生物快速动态检 测系统进行的。该方法可以快速诊断用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深部真菌

分光光度法测定

分光光度法測定[Co(NH3)5Cl]2+的水合反應機制的研究 王淩華 (中原大學化三甲學號04101248) 摘要:根據beer’s law,吸收度與濃度成正比及一級反應反應速率通式可求得反應速率,通過反應速率之間的關係對比[Co(NH3)5Cl]2+水合反應可能的反應機制,從而得出其正確的反應原理。 關鍵字:分光光度計;鈷錯合物;反應速率;一級反應 1 簡介 錯合物在我們生活不可缺少在工業生産中,我們可以通過生成配合物來改變物質的溶解度,從而與其它離子分離或是消除分析實驗中會對結果造成干擾的因素,比如配位催化、制鏡、提取金屬、材料先驅物、硬水軟化等;在生物學中,很多生物分子都是配合物,並它們可與重金屬離子配合,使其轉化為毒性很小的配位化合物,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因此我們通過分光光度法測得Co化合物水解的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的溫度、濃度等條件,根據反應可能的機制對比可知Co錯合物水解的具體步驟,從而真正認識此類反應的本質,達到控制此類反應的結果,用以簡化工業生産。 2 原理 2.1 [Co(NH3)5Cl]2+的製備

[Co(NH3)5Cl]2+的製備是通過在[Co(NH3)4CO3]NO3的溶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鹽酸、氨水、鹽酸,其中配合基團分別被取代之後生成[Co(NH3)5Cl]2+的沉澱析出從而得到產物,反應方程式如下: [Co(NH3)4CO3]+ 3)4(H2O)Cl]2+ + CO2 + Cl- (1) [Co(NH3)4(H2O)Cl]2+ + NH33)5(H2O)]3+ + Cl- (2) [Co(NH3)5(H2O)]3+ [Co(NH3)5Cl]2+↓+ H2O + 3H+ (3) 2.2 水和反應可能的反應機制 反應方程式:[Co(NH3)5Cl]2+ + H2O → [Co(NH3)5(H2O)] 3+ + Cl-(4)在鈷錯和物的水合反應在酸性條件下,以H2O取代Cl-的反應機制一般來説,[Co(NH3)5Cl]2+的水合反應機制可能有3種可能情況。 一种是S N1离解机理,即在反应中首先是Co- Cl键断裂, Cl-配体离去, 而后H2O分子很快进入配合物中Cl-配体的位置; [Co(NH3)5Cl]2+的反應速率R= k1[Co(NH3)5Cl]2+ (5) 一种是S N2缔合机理,在这种反应中水分子首先进入配合物形成短暂的七配位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很快失去Cl-而形成产物。 [Co(NH3)5Cl]2+反應速率R= k2[Co(NH3)5Cl]2+[H2O] (5) 由於反應在水溶液中進行, 水作為溶劑其濃度與[ Co(NH3)5Cl] 2+的濃度相比是大大過量的,在實際反應中所消耗的水是非常小的, 故可認為在反應過程中水的濃度保持不變為一常數。 [Co(NH3)5Cl]2+反應速率R= k o bs[Co(NH3)5Cl]2+ (k o bs = k2[H2O]) (6) 第三種是酸催化反應由H+加到Cl-上H+與Cl-結合後,Co-HCl鍵斷裂,HCl脫離此錯合物,而空出的配位座由H2O取代。

β-葡聚糖研究进展

?-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程彦伟李魁赵江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存在于大燕麦皮中的天然非淀粉类水溶性植物糖,其基本结构是由D葡萄糖以β14,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这两种糖苷键的比例大致为7:3。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的黏性阻碍淀粉、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并可增殖消化道有益菌,所以可对人体具有一些极为有利的生理功能: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糖及提高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等。另外,它还能加快确定人群的免疫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反应并控制住细菌感染的位置,使感染面尽快恢复;作为化妆品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皮肤抗过敏能力,激活免疫功能,延缓皮肤衰老。燕麦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燕麦葡聚糖,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燕麦纤维食品易被人体吸收,并且因含热量很低,既有利于减肥,又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食疗的需要。 降低胆固醇 早在多年,科学家就发现bata一葡聚糖能够减少肠胃吸收脂肪酸的速率,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合成.随着bata一葡聚糖研究的日趋成熟,学者们先后在动物及人体实验水平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实了bata一葡聚糖在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具有特 异的生理功能.科学家发现bata一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影响主要在于能显著降低血浆中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一TC),而对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甘油三醋(TG)没有明显影响仁。燕麦葡聚糖对高血脂人群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有关燕麦葡聚糖降低胆固醇的机理目前有四种假说: ①可结合胆汁酸,增加了胆汁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胆汁酸水平和血浆胆固醇浓度。 ②可被肠道中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短链脂肪酸,可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③可促进LDL一C分解。 ④可在消化道中形成高粘度环境,阻碍消化道对脂肪,胆固醇和胆汁酸的吸收。 降血糖 每天食用葡聚糖燕麦食品后,患者血糖水平可降低约50%,使用燕麦食品有显著降低血糖作用燕麦汗葡聚糖可通过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流动性能,加快糖类成分在吸收利用过程中的转运速度和效率,同时对糖尿病所并发的肝肾组织病变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可有效降低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导致血糖降低。 增强免疫力 燕麦葡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燕麦p一葡聚糖可使小鼠淋巴细胞增值,增强小鼠 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可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一ALPHAhe)和白介素一1(In-terlukinIL一1)及巨噬细胞p338DI的释放,经灌胃或肠外注射燕麦葡聚糖,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燕麦葡聚糖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抗癌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