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颜色的显色表示法】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40
色彩表示法有哪些?其实色彩表示法是有多种的,就好比: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间色混合,这些都是需要做基本的了解,学会这些点对色彩绘画上也是有一定提升,下面就跟随北京画室的老师一起来学习了解吧。
色彩表示法分为以下几点:1.加色混合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利用这三色光,可以混合出所有的色彩。
加色混合也称为色光的混合,甚至将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在一起。
色光的混合量越多,所得新色光的明度也越高。
电脑显示器、舞台照明就是利用加色混合原理设计的。
色光混合中有彩色光可以被无彩色光冲淡并变亮,例如蓝光与白光相遇,得到更加明亮的浅蓝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这两种光是互补关系,比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都是互补关系。
如图红色加绿色得到黄色,红色加蓝色得到品红,蓝色加绿色得到青色,红色加绿色加蓝色得到白色光。
2.减色混合减色混合也称色料混合,显色系统的原理是以色料的混合这一物理现象为基础,本质是反射光的色彩系统。
显色系统称减法混合,也就是常说的减色模式。
色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特点与减色混合相反,当混合的颜色或者次数越多,所得颜色就越昏暗,把所有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就可以产生黑色。
减色混合包括色料混合与透光混合两种现象,绘画的颜料,印刷的油墨等色料的混合属于色料混合,而彩色玻璃的透明物体的重叠混合属于透光混合。
在减色混合中,混合的颜色越多,明度越低,饱和度也随之下降。
色料的三原色是品红、明黄和青,理论上三色适当混合可以得到其他各种色彩。
如图可以看到,品红、明黄和青在色彩学上被称为第一色,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得到的色彩称为第二色即间色,间色与原色混合或者间色与间色混合所得色彩称为第三色。
原色与黑或灰混合也得到第三色。
3.中间色混合中间色混合既不是色光的混合,也不是色料的混合,而是色彩进入视野后,由于人的视觉生理原因而产生的色彩混合。
混合后明度不发生变化,饱和度降低。
中间色混合包括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
(完整版)颜色表达法(完整版)颜色表达法1. 引言颜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甚至改变心情。
了解如何正确地描述和使用颜色,对于艺术家、设计师和写作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颜色表达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颜色。
2. 颜色的基本描述在描述颜色时,我们通常使用以下三个基本要素:2.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在色谱中的位置,可以用颜色的名称来表示,例如红、绿、蓝等。
在描述颜色时,使用具体的色相名称可以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所指的颜色。
2.2 饱和度饱和度描述了颜色的纯度或浓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看起来鲜明明亮,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显得柔和暗淡。
可以使用诸如“鲜艳的”、“柔和的”等词语来描述颜色的饱和度。
2.3 亮度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
亮度高的颜色会给人以明亮愉悦的感觉,而亮度低的颜色则会给人以阴暗压抑的感觉。
我们可以用诸如“明亮的”、“暗淡的”等词语来描述颜色的亮度。
3. 常见颜色表达法3.1 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可以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颜色情感表达法:- 红色:激情、爱情、力量、热情;- 蓝色:冷静、平静、安逸、信任;- 黄色:快乐、活力、希望、明亮;- 绿色:自然、和谐、平和、健康;- 紫色:神秘、浪漫、高贵、神圣;- 橙色:温暖、活力、创造力、活泼。
3.2 描写自然景色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来描述不同的颜色:- 天空:湛蓝的天空、晴朗的天空、灰蒙蒙的天空;- 树木:翠绿的树叶、缤纷的秋叶、裸露的树枝;- 花朵:鲜艳的花朵、芬芳的花朵、破败的花朵;- 大海:湛蓝的海洋、温暖的海水、波涛汹涌的海浪。
3.3 形容人物特征在描写人物时,颜色也可用于形容人物的特征和气质:- 头发:金黄色的头发、黑亮的头发、灰白的头发;- 眼睛:深邃的眼睛、明亮的眼睛、温柔的眼睛;- 肤色:白皙的肤色、古铜色的肤色、红润的肤色。
显色法定义
色彩显色法是指使用特定颜色或色调来调节图像中渲染的各个像素的对比度、色相和
饱和度的一种技术。
色彩显色通常是指改变原图某些部分的颜色和色彩,使之显眼,以引起人们的眼球,
增强图像的色彩表现力。
例如:利用色彩显色技术,将灰度图片中的一片区域显色处理,
使其看起来更加形象、凸显出他的重点,颜色变得更艳。
色彩显色的常用手段:
(1)色彩空间变换——包括RGB、HSV、HSL、YCbCr 等色彩模型,以及色调-彩度-付色调模型等,都可以用来改变图像的色彩,根据影像属性改变每个像素的色调和饱和度,
从而使颜色较动态变化,以达到显色目的。
(2)混合色空间——可以使用红色、蓝色和绿色等RGB空间中的三色混合,以及HSV、HSL中的三个色调混合,来调整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颜色。
有时还可以考虑参与灰度、CMYK等多种颜色空间混合来实现显色,并且还可以改变同一色彩模型中的不同色彩参数,调节其明亮度、对比度等属性。
(3)色阶调整——是改变某一种颜色空间中某一种色调的像素数量,减少或增加某
一种色调的像素数量,从而显色的一种方法。
比如:调节模糊遮罩的色阶,可以将被模糊
的颜色改变成不同的颜色,以凸显图像中所要表现的重点。
(4)抠图调色——也可以使用抠图技术,将图片中某一部分进行抠图,然后再进行
色彩调整,以局部显色,增强其色彩表现力。
彩色的表示法及色彩体系一、色彩的表示方法“红橙黄绿蓝靛紫”,通常我们习惯这样概括颜色的多样性。
其实,对于颜色,有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主要是以下两类:(一)自然表示法(1) 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蓝、湖蓝、海蓝、曙红、雪青、土黄、土红、翠绿等。
(2) 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金黄、银灰、古铜色、铁灰、铁锈红、石绿、石青、宝石蓝、宝石绿、翡翠、钻蓝、赭石、铬黄、煤黑等。
(3) 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绿、茶绿、橄榄绿、柠檬黄、橘黄、杏黄、米黄、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红、橙红等。
(4) 以动物命名的色彩:孔雀绿、猩红、象牙白、蛋黄、蛋青、鼠灰、驼灰、鹰灰等。
如:(1) (2) (3)(4) (5)(二) 系统化表示法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达色彩的一般性质,精确度较低。
系统化色命名法则在色相加修饰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从而能比较精确地形容该颜色的形象。
如红色系,包括黄味红、淡黄味红、极淡黄昧红、明灰黄味红、灰黄味红、暗灰黄味红、极暗黄味红、浊黄味红、鲜黄味红等色名。
这些颜色名称标定系统虽然精确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场合下使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色彩体系(一)孟塞尔色彩体系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 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
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 3 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
彩色表示法及色彩体系(6)孟塞尔色相环 (7)孟塞尔色立体孟塞尔表示法是以色彩三要素为基础。
色相Hue,简称为H,明度Value,简写为v,纯度Chroma,简称为C。
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橙(YR)、黄绿(GY)、蓝绿(DG)、蓝紫(PB)、红紫(RP)成为10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如图(6)。
再把每一个色相详细分为10等分,以各色相中央第5号为各色相代表,色相总数为一百。
物体颜色呈现吴逸萍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白天我们能看见五彩缤纷的颜色,但到了晚上所有的物体都变成黑色。
颜色是如何呈现的?与哪些因素相关?首先,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所以颜色肯定与物体本身属性相关。
然后,在不同的光环境下,同一个物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下面的苹果,在灯光下和日光下颜色不同,那说明颜色的呈现于光源相关最后,不同的人看同一个物体,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颜色的呈现还与人眼相关。
由此可得,物体的颜色呈现与物体本身的属性、光源、人眼三个因素相关。
如下图所示,光源照射在苹果上,人眼感受到苹果的颜色。
一、光源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可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如图1所示。
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
图1 电磁波谱太阳是人类最大的光源,太阳聚变辐射光谱的99%以上在波长0.15~4.0微米之间,太阳光谱分布如图2所示。
这些波段受大气衰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可见光辐射的大部分可到达地面,大部分紫外光辐射被上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大气上界小得多,可见光谱区约为40%,红外光谱区约为60%,紫外光含量极少。
图2 太阳光谱分布不同的光源光谱分布不同,如白炽灯、蓝光、红光等不同的光源各个波长的成分含量不同。
白炽灯光谱蓝光光谱红光光谱二、物体本身属性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光会发生透射、反射、散射。
当光照射到透明物体时,大部分的光穿透物体,反射和散射的光线只有小部分。
当光照射都非透明物体时,光大部分被反射和散射,几乎没有光透过物体。
不同的物体对各个波长的透过率、反射率、折射率等属性各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物体的光决定,而非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和散射的光决定。
比如蔚蓝的天空,是由于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发生散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