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授课人何生根heshenggenzhkueducnP
- 格式:ppt
- 大小:84.09 KB
- 文档页数:6
《植物生理学》教案(48学时)任课教师:王晓峰、刘伟、卢少云、叶蕙、陈建勋、庞学群、陶丽珍、钱春梅、王曼、刘慧丽、张雪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植物生理学教研室授课班级: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绪论教案(章节为单位)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周次)绪论一、教学目的: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展望,了解与其专业的关系。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框架。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三、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四、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名,而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和板书。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硬件支持。
七、实施步骤:1.从生产和生活的事例引出植物生理的内容和概念。
2.解释概念: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那些。
3.产生和发展历史。
4.当代本学科发展特点。
5.展望,主要集中在如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八、练习巩固及课后思考: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当前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4、简述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九、时间安排:1学时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教案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2周次)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基本原理,认识维持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性,为合理灌溉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水势的概念和细胞的水势组成。
2. 根系吸水的动力及它们的形成机理。
3. 气孔运动的机理。
4. 合理灌溉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难点:1. 水势的概念及其植物细胞水势组成。
植物生理学李合生第二版绪论至第六章课后题绪论:1.什么是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答: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P1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信息生理、逆境生理、分子生理(及其生产应用)。
P2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
P2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答:孕育:1627年荷兰学者凡·海尔蒙做柳枝盆栽称重实验开始,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约400年;p2诞生:至1904年《植物生理学》出版(半个世纪);p3发展:于20世纪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P4启示:3.21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如何答:①.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向纵向领域拓展;p5②.对植物信号传递和转导深入研究,(将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本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开辟新的途径);p6③.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仍将是研究重点;p6④.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
P74.如何看待中国植物生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答: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我国现代植物学起步较晚,由于封建体制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植物生理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P6、p75.如何理解“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答:植物生理学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7.6.怎样学好植物生理学答:①.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和学习方法;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包裹的典型细胞核,有各种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分化,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存在,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命活动:从种子开始到形成种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生理活动。
植物生命活动形式: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过程、植物对环境的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实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信息转化、形态建成、类型变异1 物质转化体外无机物[H2O、CO2、矿质(根叶)]→体内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 →体外无机物[CO2 H2O]→植物再利用2 能量转化光能(光子)→电能(高能电子)→不稳定化学能(ATP,NADPH)→稳定化学能(有机物)→热能、渗透能、机械能、电能3 信息转化[1]物理信息:环境因子光、温、水、气[2]化学信息:内源激素、某些特异蛋白(钙调蛋白、光敏色素、膜结合酶)[3]遗传信息:核酸4 形态建成种子→营养体(根茎叶)→开花→结果→种子5 类型变异植物对复杂生态条件和特殊环境变化的综合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三性”v植物的整体性v植物和环境的统一性v植物的变化发展性Ø植物生命活动的特殊性1 有无限生长的特性2 生活的自养性3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植株的再生能力强4 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5 植物对无机物的固定能力强6植物具有发达的维管束植物生理学的内容1、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生理﹕2、代谢生理: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3、生长发育生理:种子萌发、营养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衰老4、环境生理(抗性生理)以上的基本关系光合、呼吸作用→生长、分化水分、矿物质运输发育、成熟(功能代谢生理) (发育生理)↖↗环境因子(抗性生理)(温、光、水、气)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萌芽阶段(16以前世纪)*甲骨文:作物、水分与太阳的关系*战国时期:多粪肥田*西汉:施肥方式*西周:土壤分三等九级*齐民要术:植物对矿物质及水分的要求轮作法、“七九闷麦法”(1)科学植物生理学阶段1.科学植物生理学的开端(17~18世纪)1627年,荷兰 Van Helmont ,水与植物的关系1699年,英国Wood Ward,营养来自土壤和水18世纪,Hales,植物从大气获得营养1771年,英国Priestley发现植物绿色部分可放氧2年,瑞士 De Saussure,灰分与生长的关系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阶段(19世纪)Ø1840年,德国Liebig建立矿质营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