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12.50 KB
- 文档页数:3
动物笑谈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特点和习性;(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动物的视角看待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貌特征等;(2)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3)创作法:让学生创作关于动物的故事或画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乐于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朋友(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2)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3)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第二课时:动物的喜怒哀乐(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情感表达;(2)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3)教学内容:观察动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了解它们的喜怒哀乐,分组讨论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
3. 第三课时:动物的智慧和趣事(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智慧和趣事;(2)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3)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动物的智慧和趣事,如猴子学本领、狗捉迷藏等,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动物的智慧和趣事。
4. 第四课时:我与动物的故事(1)教学目标: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的故事;(2)教学方法:创作法、分享法;(3)教学内容:让学生创作关于自己与动物的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或想象中的故事,在全班分享,互相交流。
5. 第五课时:动物保护意识培养(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3)教学内容:讨论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怎样保护动物,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如参观动物园、参与动物保护活动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的认识程度;2. 学生对动物情感表达的观察和理解;3. 学生创作关于动物的故事或画作的表现;4. 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实际行动。
《动物笑谈》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
2.品析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2.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出示课件1)教师:(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光动物就约有150万种。
有庞大的鲸,有微小的虫,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狡猾的狐狸,有各种声音动听、羽毛华丽的鸟儿,还有我们熟悉的小狗、小猫、兔子、羊……你们养过哪些小动物,可曾发生过有趣的事儿?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动物学家劳伦兹先生与动物发生的故事吧。
教师板书课题:17*动物笑谈(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5)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6)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
劳伦兹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即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它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教学方案】动物笑谈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物笑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动物笑谈的技巧进行创作和表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笑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常见动物的行为特点和笑谈方式;3. 动物笑谈的创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动物笑谈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2. 难点:动物笑谈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有趣的动物笑谈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动物笑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常见动物的行为特点和笑谈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动物笑谈的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笑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3. 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动物笑谈相关书籍、视频、图片等;2.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白板等;3.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课时为45分钟;2.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课堂讲解(10分钟)、实践活动(10分钟)、展示评价(5分钟)、总结提升(5分钟)。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笑谈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行为,分析笑谈方式;3. 实践法:分组进行动物笑谈的创作和表演;4. 互动法: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5. 启发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笑谈背后的意义,培养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河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件(2024)动物笑谈教案:动物笑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河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件(2024),主要内容为动物笑谈。
通过讲述作者与动物的趣事,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和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作者与动物的趣事,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动物笑谈。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笑话,分享彼此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与动物的趣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生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同时,教育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动物笑谈1. 作者与动物的趣事2. 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动物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动物笑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动物的可爱,培养了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结合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近年来,为了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各种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不断涌现。
其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动物笑谈》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教材。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本教材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动物笑谈》,学生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世界里的各种生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生活方式。
2. 学习基本的动物分类知识,了解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3.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所学的英语文章和单词。
4.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听说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动物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物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动物笑谈》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其中,第一、二单元主要介绍哺乳动物和鸟类,第三单元介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第四单元介绍鱼类,第五单元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第六单元介绍不同国家、地区的动物故事。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材料、听力训练、配对练习、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材料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动物笑谈》的过程中,阅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然后进行英汉互译和理解练习。
2. 听力训练听力训练同样是英语学习的必要环节。
在学习《动物笑谈》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和进行配对练习。
3. 配对练习配对练习是一种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配对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动物分类知识和单词。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和单词,让他们进行配对,同时进行口语练习。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17 动物笑谈》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17 动物笑谈》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法国作家布封的《自然史》。
课文通过讲述动物们的一些滑稽行为和奇特习性,引发读者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思考。
本文语言幽默诙谐,富有情趣,适合学生阅读。
课文共有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者对动物世界的整体认识;二是对一些动物奇特行为的描述;三是对动物笑谈的感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寓言故事和科普文章,对动物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与他们以往所学的课文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动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的一些奇特行为和习性;学会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世界的喜爱和好奇心。
3.感悟课文中所表达的对动物笑谈的深刻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引导学生产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节奏和情感。
2.动物图片: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过程与方法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专注、忘我的研究精神和热爱动物的品质。
重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自读法、合作交流法。
学生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劳伦兹及《所罗门王的指环》2.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
1课时你喜欢小动物吗?其实动物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今天,让我们走近《动物笑谈》去感受一下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味生命的真谛。
1.解题:“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我与小凫和我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
3.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
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
第二部分(2-9):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1.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
再读课文,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笑谈》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与动物们的亲密接触,展现了动物们的聪明才智和可爱形象,同时传达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易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讲解。
此外,学生对幽默语言的把握和情感态度的体会也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理解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体会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相关视频资料: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动物笑谈》。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如:“课文中的动物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等,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动物笑谈教案动物笑谈教案1一、教学目标:1.积累本课"嗔怪""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蹒跚"等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重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圈、画紧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4.体会对动物的酷爱,感受科学工的专注忘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圈、画紧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2.体会对动物的酷爱,感受科学工的专注忘我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圈、画紧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那个礼拜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得意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到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约为眼前的景象吓得呆了,由于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信任本身的眼睛呢?——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动物笑谈》二、简介康拉德·劳伦兹(1903—xx),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隐秘》《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三、合作学习一,识字写字1、组内学习课后字词:会读、会写2、当堂默写字词四、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本身默读全文,思考,文章谈论了和动物有关的什么趣事、笑话?明确:(1)带小鸭子在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称赞了观光客;(2)在艾顿堡火车站仿照大鹦鹉的鸣叫唤回黄冠大鹦鹉;(3)可可咬掉了父亲身上的扣子,并整齐地排在地上;(4)可可把整棵树都缠上明丽的毛线。
部编本《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动物笑谈》,了解作者杨红樱及其作品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生态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物笑谈》选自杨红樱作品,讲述了一群动物在森林里的生活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故事中的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课文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生态保护意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中的乐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行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乐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杨红樱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动物笑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魅力。
3.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自愿分享阅读《动物笑谈》的感悟和心得。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5. 分析动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七、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故事中的动物为什么会有笑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八、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动物笑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默读课文,作文吧了解课文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渴望,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3、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他通过本文传达的感情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1、研读课文精彩语段,学习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写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2、感受本文作者对科学工作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建立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2、学习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设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字词音形义;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解读题目方式一:同学们,你们都过那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能给老师说一下吗?(《昆虫记》《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小战马》《海狼》等)我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一本法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真实地记录了蟋蟀、蝉等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无独有偶,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动物笑谈》,感受一下鸭子鹦鹉等小动物的世界。
方式二: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
教师板书课题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大家齐读题目:动物笑谈。
2、师:笑谈,那肯定有引人发笑的情节了。
默读课文,说说可笑之处都表现在哪里?3、学生默读课文。
4、学生回答:学母鸭子叫带小水鸭,咬父亲衣服上的扣子等等。
5、师:这些可笑之处是围绕几钟动物写的?围绕这这些动物写了几件趣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6生:写了四件事:验证小水鸭凭声音认领母亲、学鸟;叫唤回试图远飞的大鹦鹉可可;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案《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解本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仔细观察动物,用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对待动物,培养热爱自然、关注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观察动物,用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对待动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展示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童话世界里,动物们有着跟我们人类相同的思想和行为,它们的故事同样能给我们启示和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动物行为的科普说明文《动物笑谈》。
(板书课题)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要求:圈出文中生字词,复述“我”与动物之间的“趣谈”有哪些。
2、多媒体展示字词3、交流“我”与动物之间的“趣谈”有哪些。
明确:(1)一对小鸭子的趣事。
(2)水鸭子大战的场面。
(3)大群火鸡的恶作剧。
(4)雄性黄冠大鹦鹉的趣事。
三、品读课文,把握感情1、本文是科普作品,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说说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节,并说出它有趣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
2、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在阅读中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形容词、动词、拟人化的语言,这些恰恰是作者准确、形象地说明动物行为特点的。
老师从每部分中摘录一句话,请大家体会一下它们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请同学们圈点勾画,作读书笔记。
3、多媒体展示:研讨课后题二:作者在劳伦兹对水鸭子、大群火鸡、雄性大鹦鹉的描述中,体味作者的幽默的语言风格。
请同学们加以体会。
4. 提问:作者在动物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揭示了鸟类求偶炫耀时的机巧、动物的一般生活习性、大鹦鹉会说话的原因及实验过程。
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观念。
即“和动物做朋友的观念”。
四、探究与讨沦讨论课后题三:作者在劳伦兹对动物的描述中体味作者的幽默的语言风格;同学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笑”的理解。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7《动物笑谈》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笑谈》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研究动物行为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示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求知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文章,对动物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的特殊文体——幽默散文,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幽默之处,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文章的特殊文体——幽默散文的理解和鉴赏。
2.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幽默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幽默散文的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原文、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动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引出本文的主题——《动物笑谈》。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教学方案】动物笑谈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一些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种动物,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动物的行为。
2. 第二课时:动物的饮食习性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动物的饮食习性。
3. 第三课时:动物的生存环境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4. 第四课时:动物的繁殖行为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动物的繁殖行为。
5. 第五课时:动物的通讯方式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动物的通讯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物的相关知识,学生听讲并参与讨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动物的行为和生存状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活动内容: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点。
2. 第二课时:动物的饮食习性活动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性,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
3. 第三课时:动物的生存环境活动内容:教师展示动物生存环境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制定保护环境的计划。
4. 第四课时:动物的繁殖行为活动内容:教师讲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学生观察动物的繁殖视频并分析其特点。
部编本《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动物笑谈》,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理解文章中作者对动物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和参考文献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物笑谈》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探讨作者对动物的态度和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动物笑谈》,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深入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动物的态度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动物笑谈》的文本。
2. 与动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参考文献和工具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动物笑谈》的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对待动物,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八、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和阅读理解:2课时2. 分析讨论和深入探讨:2课时3. 作业布置与评价:1课时九、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如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关于动物保护和自然环境的知识。
3.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项目,深入探究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方法。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作业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动物笑谈》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动物笑谈》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欣赏精彩语段,体会语言的活泼幽默。
3、感受劳伦兹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对动物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一个民歌手,在丰茂的水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李白遇见酒,三分酿成月光,七分酿成才气;劳伦兹遇见了可爱的鸟兽虫鱼,于是就有了《索罗门王的指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动物笑谈》。
(板书:动物笑谈)心中有目标,学习劲头会更高,大声齐读:(出示学习目标)二、默读寻笑点1、积累字词。
(出示字词读音)2、“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简要概括作者围绕“笑”写了哪四件趣事?明确:①“我”为了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学母鸭又蹲又爬又叫。
②为了唤回鹦鹉,我在火车站模仿鹦鹉鸣叫。
③鹦鹉可可把父亲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并排列整齐。
④鹦鹉把母亲的毛线绕在树上。
老师加大一点难度,你能用三个字概括吗?明确:学母鸭—仿鹦鹉—咬扣子—绕毛线3、在课文描写的两种动物中,你觉得谁更有趣?朗读:用“”画出动物让你发笑的句子,并用“我喜欢,你看它。
”的句式做介绍。
(出示课件)三、知人知面知心仅仅是动物可笑吗?(人物)小组讨论:用“()”画出描写劳伦兹的句子,进行圈点批画。
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劳伦兹是一个的人,请看。
课件出示:圈点批画示范学生分析并朗读。
教师:劳伦兹为了照看动物们所花的精力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不过,他认为自己从它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也“大大超出了预期”。
学生介绍:劳伦兹对雁鹅所做的最重要的研究,就奠基于他“在多瑙河畔的浅草洼里,与一群雁鹅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
他说:“我常常光着身子,跟它们疯在一块,我们一起在草堆里爬来爬去,或是在水里游泳戏水。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劳伦兹对雁鹅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才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看到一个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的人的时候,你一定会把他看做一个疯子,其实,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位科学工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动物笑谈》,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工作者。
这位科学工作者是何许人也,我们来看看他的名片吧。
二、作者名片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是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三、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标题“笑谈”的含义。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感情,并学习本文诙谐风趣的语言。
(难点)
3.感受本文作者对科学工作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倡导建立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重点)
四、字词学习
五、速读课文,说笑谈
1、理解题目含义: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快速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我”与动物之间哪几件“笑谈”?(学生讨论回答,水鸭子的实验和我与大鹦鹉可可的故事。
六、合作欣赏,品笑谈
作者把小水鸭和“可可”写得如此可爱,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
再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细细品味,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写在课本的扉页。
(可能出现的句子分析理解)
(1)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2)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3)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与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读来忍俊不禁。
(4)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弯”“蹒跚”“抓”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他的可笑之状。
(5)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咬住”“飞”“打开”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叼着毛线飞时动作的轻盈敏捷。
七、质疑探究,议笑谈
过度:刚才我们看到了动物的趣事,作者开头说“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再读课文,思考:
1、在水鸭子的实验中,你看到了怎样的逗笑的情景?
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这个逗笑的情景呢?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1)写出了不明原委的人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的原因。
(2)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作者的行为总是令人发笑,增强了文章幽默风趣的效果。
(3)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可见作者对科学工作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3、你如何看待劳伦兹和动物间的趣事,你对他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4、作者的做法在今天来看有何现实意义?
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笑话,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
在环境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拓展迁移
动物的帮助
动物的互帮互助在同类中表现十分明显。
大雁在飞行中拍动翅膀,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这种团队合作的成果,使集体的飞行效率大大增加了。
不管群体遭遇的情况是好是坏,同伴们总是会相互帮忙。
如果一只大雁生病或被猎人击伤,雁群中就会有两只大雁靠近这只遭遇困难的同伴,协助它降落在地面上,然后一直等到这只大雁能够重回群体或直至不幸死亡后,它们才会离开。
其他动物也有这种行为,如瞎眼老鼠咬着明眼老鼠的尾巴行走;鸭子相互用喙梳理羽毛;受伤的小鹿被驮回同类的舍内养护等。
小结:是啊,因为关爱,鸟与人变得亲密、友好。
因为关爱,让鸟与人彼此心灵沟通,真情相融。
关爱是一把火,能融化心中的冰;关爱是一缕缕阳光,普照万物,使自然更美,人类更美——只有释放关爱,人与动物才会更和谐。
这一切也源于像作者一样的科学工作者们对科学工作的专注和和忘我的精神。
九、课后作业
1、查找一些濒危动物的资料,并与同学们交流,面对这些濒危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
2、仔细观察一种或几种小动物,并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
3、课下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十、板书设计:
关爱动物
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