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极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851.50 KB
- 文档页数:13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邱利民摘要: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也逐步提高,长距离快速交通需求越来越迫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舒适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具备能耗少、环境污染小、土地占用率低等优势,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轨道上行驶或以导向系统行驶的、服务于城市的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轻型轨道、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等几种形式。
轻型轨道交通是一种轻型车辆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方式, 国际上通称L i gh t R a il T ra n s it (简称L R T) , 近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
它以外部电源为动力, 以钢轮、钢轨为导向。
其主要设施在地面,部分路段可能还设置成高架铁路, 有的则进入地下(但通常所占比重不大)。
它不与其他地面车辆混杂行驶, 要求线路是全隔离或基本隔离。
地下铁路系统则要求更高,完全隔离,全部或大部分线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对线路、站台、行车控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
世界上第一条城市轨道线是1882 年在巴黎诞生的,它有固定的线路、价格和停靠点,随后演变成用马拉的轨道车。
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逐步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它的不断发展进步, 反过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使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日益加强。
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许多城市的交通系统趋向成熟, 解决了大量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难题。
从目前的态势看, 轨道交通将成为世界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1.纽约地铁纽约地铁(N ew Y o rk Ci ty S ub wa y,简称N YC S)诞生于1904年,是美国纽约市的快速大众交通系统,也是全球最错综复杂且历史悠久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
纽约地铁24小时运行,整个地铁系统中有很多独特的艺术作品。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1908年,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汽车诞生,此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并推动着道路的建设。
其中,高速公路最早出现于( )A.20世纪初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在自传中说:生产福特T型车需要7 882个独立工序,其中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 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
这反映出( )A.福特不仅是实业家也是慈善家B.现代化机器生产对身体损伤大C.流水线生产降低了对人力要求D.机器完全取代人类成为主导者3.自行车开始进入中国时是作为交通工具引进的,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自行车表演赛。
近几年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多次场地赛、山地赛,给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长足发展。
这说明( )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C.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D.交通现代化改变了社会4.(2021·天津高二期中)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是( )A.唐胥铁路建成通车B.京张铁路建成通车C.京津城际铁路通车D.东海道新干线通车5.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摩天大楼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有轨电车和地铁也带来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发展。
立体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又导致了世界上超级大城市的诞生。
这主要得益于( )A.蒸汽技术的新发明B.信息技术的新发现C.电气技术的新应用D.航天技术的新发展6.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富尔顿的汽船C.福特的T型汽车D.莱特兄弟的飞机7.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 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 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日照)南极大陆是神奇而神秘的大陆,存在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有关我国在南极洲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B. 6月22日,昆仑站极昼最长C.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位于东半球D. 三个考察站都建在南极大陆上(2)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定居。
不属于主要原因的是()A. 寒冷干燥B. 世界“风库”C. 污染严重D. 冰雪覆盖【答案】(1)C(2)C【解析】【分析】(1)A、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故A错误;B、6月22日,昆仑站极夜最长,故B错误;C、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位于西半球;中山站的经度约为80°E,位于东半球,故C正确;D、长城站建在南极半岛上,昆仑站、中山站在南极大陆上,故D 错误。
依据题意。
故选:C(2)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永久定居,主要是因为气候极其寒冷、南极地区风太大、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故选:C【点评】(1)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
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站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你们知道吗,铁路这个东西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呢!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还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铁路的发展历程吧!我们得从18世纪说起。
那时候,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于是,有人就想到了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
最早的蒸汽机车是在1765年由英国工程师里卡多·特雷维蒂克发明的。
不过,那时候的火车还非常简陋,只能靠蒸汽机提供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火车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先进。
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柴油机车。
这种机车不仅比蒸汽机车更加环保,而且速度也更快。
从那时起,铁路开始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铁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机车层出不穷。
比如说,电车、地铁、高速列车等等。
这些新型铁路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出行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铁路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说到铁路,我们还得提到一个国家——中国。
你知道吗?中国的铁路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那时候,清政府开始引进外国技术,修建了一些铁路线路。
真正的铁路建设热潮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
从那时起,中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铁路里程最长、运输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当然啦,铁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
比如说,如何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如何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对铁路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总的来说,铁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铁路会继续发展壮大,为世界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汽车记得不少美国男士都曾戏谑地将汽车称作自己的第二个老婆。
不管这一比喻是否恰当,它倒也反映出汽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没有了汽车,便没有了迅捷的交通,您会感觉到天地间突然变得空旷起来,购物、旅游甚至早晚上下班都变成一种“奢侈”。
假如真的是这样,都市生活该会多么乏味!汽车,是20世纪人类的杰作,也是人类密不可分的朋友。
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存,不得不迈开双腿在茫茫原野上四处奔波。
为了能将人的双腿解放出来,许多人都曾幻想过能插上一对翅膀,像鸟儿一样飞翔。
然而,对于尚且为温饱发愁的古人来说,这只能是梦想。
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人类驯养动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使用陶轮制作陶器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转轮做功的原理后,人们发明了车。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生活在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或阿卡德的闪族人,最早发明了车——一种以木板拼成的直径很小的两轮或四轮车。
这种车很简陋,但毕竟用畜力代替了人力,载物、出行等都省力不少,较步行速度也快了一些。
有了这些优势,这种车迅速流传至西亚、中亚及东北非、南欧各国。
车轮辗轧中华大地的时间可能要比西亚晚一些,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车的遗存为距今约3600年的商代早期,但此后发展迅速,到春秋时期,战车的多少甚至成为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自车发明始,车的动力皆为畜力,如马、驴、牛等。
人们曾尝试用多种牲畜来驾车,速度及稳定性各有千秋,但这种畜力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是难以克服的弱点,那就是行进速度与持久性有限。
传说秦人的先祖造父就是一位驾车的高手,他赶着马车日行千里,载着周穆王到西方巡游,还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
造父因驾车日行千里而留名青史,但这毕竟是传说,让马不知疲倦地拉着车跑上一整天恐怕不太可能。
直到18世纪蒸汽机特别是19世纪内燃机发明后,由机械作动力的车——汽车终于诞生了。
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什么是汽车?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而言,汽车是由本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和架线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
自行车与近代中国自行车,这个曾经被誉为“脚踏车”的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最初的外来品,到如今风靡全国的出行方式,自行车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自行车最早于19世纪传入中国,此时它还只是外国人的玩意儿。
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自行车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火车司机、船员等率先引入自行车,以满足个人出行的需求。
这一时期,自行车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外国租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20世纪初,自行车逐渐普及,成为一种时尚的交通工具。
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比传统交通工具更具优势。
在战乱时期,自行车还成为了重要的军事物资。
到了20世纪中期,自行车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被称为“国民车”。
自行车在近代中国的意义与影响深远。
一方面,它改变了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
在农村,自行车使得农民出行更加便捷,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在城市,自行车成为了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另一方面,自行车还促进了贸易往来。
自行车的零部件和维修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现代社会中,自行车的应用和意义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也成为人们选择骑行的重要原因。
此外,受到政策、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自行车的制造技术、设计和材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回顾自行车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行车在中国的地位和意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舶来品到如今的国民出行方式,自行车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还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环保、健身的重要角色。
自行车的演变历程也反映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历史进程。
展望未来,自行车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将越来越大。
交通工具发展史交通工具车马轿船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
根据文献推测,车子在夏代已相当普遍,但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因此关于车的发展阶段从商代开始讲起。
商代至秦,车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一个时期。
晚商的车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车形象和实物均属商代晚期,即公元前14 世纪左右。
在甲骨文和铜器铭文中有关于“车”的象形字。
在河南安阳殷墟先后发现了十八辆车的实物。
车子一般是独輈车,车厢面积较小,可以立乘二或三人,一般用两马驾车。
商代车已基本具备了汉以前独輈车结构的大致轮廓。
以后一千多年,独輈车虽有很多改进和发展,从总体结构上讲没有突破商代独輈车的形制。
西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从形制上看有所改进,改直辕变曲辕,直衡改曲衡,车厢上安车较和车盖。
车马配件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
为了追求坚固,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青铜构件。
驾车的马由二匹增加到三匹(骖)、四匹(驷),甚至六匹,一般讲以驾四匹马为常规,驷因此成为计数车辆的单位。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古代独輈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车的形制总的来讲达到了完美阶段。
构造和装饰坚固豪华,主要构件有衡、轭、舆、轴、轮。
这些构件除部分采用榫卯结构外,大多数零部件采用兽皮革带固定缚扎。
在当时,制造一辆车需要多工种的合作,经过大小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因此制车业成为当时集大成的综合性手工业生产部门,制车水平也是当时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集中反映。
在周代,马车不仅是王公显贵的代步工具,而且也是战争中的攻守之具。
当时各国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军事编制是以战车为主,攻守的主要手段也是战车。
因此,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少成为国家强弱的标志。
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各国都把先进的制造技术运用到制造战车上。
于是各类战车应运而生,按用途不同可以分好几个种类。
战车均立乘,一车三人。
车长叫甲首,又叫车左,职责是持弓主射,指挥步兵和战车。
另一名叫车右,又叫戎右,披坚执锐与对方厮杀,车有危险要推车。
世界各地地铁标志大全“地铁”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都叫做“metros”(只有很少一部分国家的地铁叫做subway, underground, U-Bahn, T-bana或者其它),大多数地铁都会把LOGO标志设置在入口,或者印在车厢,路线图和车票上。
所以地铁的标志多少都和“metros”中的“m”有关。
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的地铁LOGO有各种各样的设计。
大多以字母“M”和地铁横切面为原型来设计。
一些城市里,LOGO代表着整个地铁系统;而另一些城市里,LOGO只代表某一条线路或者负责某一线路的公司。
所以有些城市的地铁只有一个LOGO,比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而有些城市里的地铁LOGO有很多个,比如俄罗斯。
德国的地铁LOGO是一个蓝色的U,意大利则是红色的M,而西班牙是红色的C。
在俄罗斯,地铁LOGO大多使用代表莫斯科Moscow的红色斜体M。
地铁做为城市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天运载着不同的人到达城市的某一角落。
地铁标志作为城市地铁的形象和符号,出现城市每个角落。
其实本身代表就是城市的特色,城市精神的物化,同时也是城市实力的一种展示。
以一期反映城市地铁的标志设计从侧面来展示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
阿姆斯特丹安卡拉雅典雅典雅典亚特兰大巴库巴尔的摩曼谷巴塞罗那巴塞罗那北京贝洛奥里藏特柏林柏林毕尔巴鄂波士顿巴西利亚布鲁塞尔布加勒斯特布达佩斯布达佩斯线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比禄釜山开罗加拉加斯卡塔尼亚芝加哥芝加哥克利夫兰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大邱达拉斯德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多特蒙德都伯林伊斯法罕福特莱萨福冈格拉斯哥瓜达拉哈拉广州光州海法光州汉堡赫尔辛基广岛香港九广仁川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高雄喀山哈尔科夫基辅北九州神户加尔各答吉隆坡京都拉斯维加斯洛桑里尔里斯本利物浦伦敦伦敦伦敦洛杉矶利昂马德里马拉加曼彻斯特马尼拉马拉开波马赛麦德林墨尔本墨西哥城迈阿密明尼阿波列斯明斯克蒙特雷蒙特利尔莫斯科莫斯科名古屋那霸南京纽瓦克新堡新约克新约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大阪奥斯陆帕尔马巴黎巴黎帕尔马费城费城匹兹堡波特兰波多阿雷格里布拉格平壤累西腓雷恩鲁尔里约热内卢罗马鹿特丹圣徒路易斯盐湖萨尔瓦多萨尔茨堡萨马拉旧金山旧金山圣胡安圣地亚哥圣保罗札幌西雅图仙台汉城塞维利亚上海沈阳深圳新加坡索非亚西班牙斯德哥尔摩圣彼得堡悉尼悉尼台北塔什干德黑兰海牙萨洛尼卡天津东京东京多伦多图卢兹巴伦西亚巴伦西亚委内瑞拉瓦尔帕莱索温哥华维也纳维也纳伏尔加格勒华沙华盛顿武汉伍伯托凯萨琳堡埃里温横滨横滨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南⽅丝绸之路南⽅丝绸之路(南⽅丝绸之路)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南⽅丝绸之路,也称蜀⾝毒道,是⼀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
其总长有⼤约2000公⾥,是中国最古⽼的国际通道之⼀。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开发。
它以四川宜宾为起点,经雅安、芦⼭、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理、保⼭、腾冲,从德宏出境;进⼊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与西北“丝绸之路”⼀样,“南⽅丝路”对世界⽂明作出了伟⼤的贡献。
⽬录1简要介绍2名称由来丝绸之路南⽅丝绸之路3汉朝时期4唐朝时期5主要路线6⽂化特⾊浓郁的商业性独特的地域性明显的融合性7丝路探究关于研究⽅法和视野问题关于性质和历史作⽤问题关于⽂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问题1简要介绍编辑南⽅丝绸之路路线图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条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印,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家古⽼的国际通道。
它和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同为我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对于南⽅丝绸之路的研究从上世纪初就已开始。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益扩⼤,南⽅丝绸之路更加为学者们所关注。
[1]2名称由来编辑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提出的,⽤以指称中国丝绸西运罗马的交通道路,并⽤以泛称中西交通。
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直被认为是由长安出发,西经河西⾛廊,出西域,⾄中亚,然后进抵罗马帝国的惟⼀的⼀条中西交流道路。
后来,中外学术界和联合国教科⽂组织⼜确认丝绸之路还包括长城以北的“草原丝绸之路”和由东海⾄南海经印度洋航⾏⾄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样,丝绸之路的外延得到了⼤⼤扩展。
早在古代,《史记》就记载了中、印、阿富汗的经济⽂化交流,《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三国时⼈鱼豢的《魏略·西戎传》⾥,也提到罗马帝国“有⽔通益州(四川)”。
美、日、俄、印国家铁路发展概况窦桂丽1戴新鎏2孙晓峰3(1、2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3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38)摘要:结合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铁路现状,分析各国铁路发展特色,以供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借鉴。
关键词:铁路:发展特色: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09)02—0007一04Abstract:Thearticle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railwaydevelopmentinUSA,Japan,RussiaandIndia,whichserves聃referencefornationalrailwayconstruction.Keywords:railway;characteristics;USA;Japan;Russia;India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世界各国铁路各有其鲜明特点。
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相当,铁路网规模居世界之首,是我国既有铁路网规模的3倍多;俄罗斯铁路网规模居世界第二;印度国土面积仅为我国的1/3多,而铁路网规模仅次于我国,列居世界第四;13本是第一个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高速铁路网规模列世界之首。
这四个国家铁路的发展各具特色,在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中值得借鉴。
1美国铁路美国国土面积962.9万km2,人口为3亿。
19世纪下半叶,通过“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方式,铁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铁路建设的成功为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国铁路以货运为主,承担的货物周转量份额一直保持在40%左右。
重载运输、集装箱运输在铁路货物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1.1铁路现状美国第一条铁路始建于1827年。
1860年,路网快速扩展到50274km。
1916年,美国铁路总里程达到历史最高峰,共408745km。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 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
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 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小学地理知识竞赛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民族特点地理知识竞赛是一种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重要活动。
在这个竞赛中,我们将探索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民族特点,了解不同国家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家的文化与民族特点,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
一、中国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对中国其他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崇尚家庭观念和亲情,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习俗。
此外,中国的食物也非常丰富多样,如饺子、粽子、炒饭等。
二、美国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这个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
在美国,人们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尊重法律和权利。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有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如非洲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和节日。
此外,美国也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电影和体育文化而闻名。
三、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日本人尊重传统和纪律,这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日本的传统服饰是和服,这是一种象征着优雅和尊严的衣物。
日本有许多节日和庆典,其中最著名的是樱花节和盂兰盆节。
此外,日本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花艺和茶道而闻名于世。
四、巴西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著名的嘉年华之乡。
巴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
巴西人热情好客,喜欢音乐和舞蹈。
巴西的嘉年华活动是世界闻名的,为游客们提供了欢乐和快乐。
此外,巴西的音乐风格众多,如桑巴、玛门等,极具活力和热情。
五、埃及埃及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
埃及人民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文化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体现了他们发达的建筑技术和对死者的崇敬。
埃及人也以沙漠之舟“尼罗河”而闻名,这是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他们文化的象征之一。
交通工具发展简史人类的智慧真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明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次又一次的发明改良了交通工具,缩短了我们出行时间,减轻了旅途的疲惫,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以下便是各种交通工具发展的历程:陆地:徒步-马-马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水上:人力板船-风力帆船-汽船.轮船空中:滑翔机-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汽车发展简史汽车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705年,出现了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
由于蒸汽汽车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内燃机。
德国人戴姆勒(Daimler)于1886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无马之车”,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就此诞生了。
所以,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的鼻祖。
进入20世纪以后,福特采用流水作业生产汽车,使汽车价格低廉,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
当前世界碰到了石油危机,各大汽车公司又开始研制生产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节能环保的汽车将会得到普及。
轮船发展简史"轮船"一词始于我国唐代,它的出现与船的动力改革有关。
这就是我国唐代李皋发明了"桨轮船"。
最早建造蒸汽轮船的是法国发明家乔弗菜,他在1769年就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蒸汽轮船“皮罗斯卡菲”号,用蒸汽机启动。
后来螺旋桨推进器取代了桨轮,这种“明轮船”被淘汰了。
早期轮船发展的标志是客邮船和各类军舰的发展。
19世纪末,人们不仅对轮船的性能、构造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火炮、装甲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发明了汽轮机和鱼雷,出现了鱼雷艇和与之对抗的驱逐舰。
20世纪是轮船的完善时代。
特别是柴油机的发明,很快地,它就几乎取代了蒸汽机和汽轮机,而成为轮船的主要推进动力机械。
飞机发展史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
飞机主题演讲稿五分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飞机这一充满魅力的交通工具。
飞机,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不仅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内,我将为大家介绍飞机的发展历程、飞机的种类以及飞机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飞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著名的莱特兄弟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动力飞行,从此开启了飞机的发展历程。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飞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现代飞机已经成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飞机的种类。
根据用途和设计特点的不同,飞机可以分为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两大类。
在民用飞机中,又可以细分为客机、货机、直升机等不同类型。
而军用飞机则包括战斗机、运输机、预警机等多种类型。
不同种类的飞机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飞机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飞机极大地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国际旅行和商务往来。
其次,飞机也在紧急救援、灾害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飞机还在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飞机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发展历程、种类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都不容忽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机技术将会迎来新的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让我们共同期待飞机这一伟大发明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