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鱼池过滤器(转)
- 格式:docx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8
怎样自己制作鱼缸过滤器-自制鱼缸过滤器怎样自制鱼缸过滤器(最好有图片)需要的材料有:鱼缸1205560,水泵选用流量为4500升/小时的潜水泵。
滤材为过滤棉(物理过滤),活性炭(化学过滤),生化球(生物过滤),陶瓷环(生物过滤)。
豢养鱼种:罗汉鱼。
1、在鱼缸一侧18厘米处安排一块宽高是5252的玻璃,用于溢流,两边和下部用玻璃胶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与水泵进水口持平;2、在溢流玻璃的外侧3cm处安排一块宽高5240的玻璃,用于阻水,两侧用玻璃胶粘牢;下部留出8.5厘米,用于配置格栅;3、当阻水玻璃沾牢后,在其上下各沾一个格栅。
格栅可到有机玻璃店,尺寸别离为:下部过水格栅5210,上部溢流格栅为526,格栅孔为50.5厘米;下部格栅打孔,尺寸与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胶粘牢;4、安排水泵和进水出水管件;水泵安排在主缸内;进水管直经过议定滤器底部;出水管略低于水面,对角出水;5、用玻璃条把过滤槽部分根据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后放入篦子;可用有机玻璃制作,孔径小和格栅雷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条或过滤器内;最下面一层在水泵进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层要低于溢流玻璃,预留空间可安排过滤棉;6、从下到上依次把玻璃环、生化球、活性炭、过滤棉安排好;鱼缸运行时,最高水位不得超出玻璃环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于玻璃环底部篦子;平常要注意查看,及时添加水,防备烧泵;7、润色边条或贴纸根据所必要的宽度和长度裁减好,并配置于水族箱的上、下部;如果为了雅观,最好把侧滤也一同遮挡起来。
就这样,鱼缸的侧过滤器和背部过滤器就制作好了。
自制鱼缸过滤器材料:矿泉水瓶、水等。
1、首线将雪碧瓶底去除,利用剪刀即可做到。
2、第二步选择培菌滤材中的较大体积中的一块做为第一块放入。
这样后续放入的滤材就不会掉落,也不会存在堵死出口的现象。
3、第三步在我们放好培菌滤材后,将准备好合适大小的生化棉放入。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增强培菌效果,二是可以让上部水流更好的均匀流过培菌滤材。
DIY外置过滤桶制作方法前置过滤桶主要用于物理过滤,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过滤效果。
总结个人养鱼的小小经验,在加上学习各位高手的经验,物理过滤的效果取决于滤棉的质量好,过水面积大小。
滤棉质量的好坏不多说了,这里说说过水面积,也就是如何能使得在固定的滤筒容积内加大水通过滤棉的面积,从而使得过滤效果最大化,大家常用的方法:滤筒内扑上一层层的棉,但是这会导致水流速度减慢,而且清洗麻烦,要把棉一层一层的拿出来。
二、方便清理。
各位有用过滤筒的人都知道,滤筒最麻烦的就是清洗,为此很多人都配备了前置滤筒+主滤筒的方式,我的DIY前置滤筒也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
三、密封性。
对于DIY而且,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密封性,由于DIY基本上是靠手工粘合来实现密封的,不像成品滤筒,有模具一次性成型的优势,所以设计滤筒的物理结构、以及用胶的技巧以保证部件的密封性十分重要,这对于我这养第一次DIY的人来说很具有挑战性,很有可能因为密封性而功亏一篑。
说了这么多,也是本人在动手之前考虑的几个因素,围绕这几个重点,潜心学习各位DIY高手设计的滤筒,取各家之长,打造自己的滤筒。
下面我将叙述我的整个DIY过程,希望高手批评指正,也欢迎喜欢DIY的朋友交流互相学习。
先上下成品图,给大家解解馋:步骤一:选材1、110 PVC排水管一根$2;2、40 PVC 给水管一根$2;3、110 PVC 清扫口;4、20 活结2个;5、20 球阀2个;6、40 PVC堵头1个;7、20转40 直接1个;8、20 90度弯头1个;9、20 内牙直接1个;10、20外牙直接1个;11、20 PVC排水管一根$2;12、冷风门/跑风阀门1个。
步骤二:工具1、电钻+开口器;2、卷尺+直尺;3、锉刀;4、锯子5、细砂纸6、PVC给水胶7、AB 胶步骤三:材料加工1、滤筒主体。
从五金店卖来的PVC管一般都比较脏,需要先用水冲洗一遍,再用细砂纸打磨干净,在用水冲洗,使之干净平滑。
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过滤器是一种常见的实用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不需要的杂质或者物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纯净和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和方法,自制过滤器,来解决一些特定的过滤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简单的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材料,包括一个空的塑料瓶子、一些棉花、一些活性炭和一块细网布。
接下来,我们将塑料瓶子剪成两半,取下半部分作为过滤器的容器。
然后,我们将棉花填充到容器的底部,这样可以起到最基本的过滤作用,可以过滤掉一些较大的杂质和颗粒。
接着,我们将一层活性炭均匀地铺在棉花上,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有害物质和异味,使得过滤后的液体更加清澈和纯净。
最后,我们再用一块细网布覆盖在活性炭上,这样可以防止活性炭颗粒掉落,同时也可以再次过滤掉一些微小的杂质。
在制作好过滤器之后,我们可以用它来过滤一些液体,比如自来水、果汁或者茶水等。
将需要过滤的液体倒入过滤器中,慢慢地让它通过棉花、活性炭和细网布的层层过滤,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清澈透明的液体了。
通过这种简单的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在家里轻松地解决一些简单的过滤问题,比如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味、过滤果汁中的果渣,或者让茶水更加清澈。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节约一些开支,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过滤设备,就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总的来说,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步骤,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简单实用的过滤器。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这篇文档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
过滤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水中的杂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甚至过滤我们呼吸的空气。
而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自制过滤器的制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个空的塑料瓶,一些棉花,一些活性炭,一
块纱布,一根橡皮筋,一把剪刀。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过滤器。
首先,我们需要将塑料瓶切去瓶底,使其变成
一个空心的塑料管。
然后,将纱布用橡皮筋固定在塑料管的一端,这将成为过滤器的出水口。
在塑料管的底部,我们将放入一层棉花,然后再放入一层活性炭,再放入一层棉花。
这样,我们就制作好了自制过滤器。
使用这个自制过滤器非常简单,只需要将需要过滤的液体倒入塑料管的另一端,慢慢等待液体渗透过棉花和活性炭的层层过滤,最终从出水口流出即可。
这种自制过滤器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而且材料也非常容易获得。
它可以帮助
我们过滤一些杂质较多的液体,比如雨水、河水等。
当然,它的过滤效果可能不如一些专业的过滤设备,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它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除了过滤液体,我们还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空气过滤器。
只需要将塑料管
的出水口改为一个小孔,然后将这个小孔用纱布覆盖住,就可以成为一个简易的空气过滤器了。
当我们在一些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可以使用这个自制的空气过滤器,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
总的来说,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非常简单,而且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希望大
家可以尝试一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过滤器,让生活更加健康和方便。
鱼缸沼泽过滤制作过程鱼缸是养鱼者们必备的设备,但是鱼缸水质的好坏却直接影响着鱼儿的健康。
为了保护鱼儿的生命,我们需要对鱼缸进行过滤处理。
传统的过滤器虽然可以过滤掉鱼缸中的杂质,但是对于水中的有机物质却无能为力。
而鱼缸沼泽过滤器则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质,使鱼缸中的水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下面,我们将介绍鱼缸沼泽过滤制作的过程。
1. 准备材料和工具制作鱼缸沼泽过滤器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有:材料:鱼缸、PVC管、沙子、石子、植物、活性炭、过滤棉、水泵、水管、电线。
工具:锯子、电钻、尺子、铅笔、刀具、扳手、钳子。
2. 制作主体首先,我们需要制作鱼缸沼泽过滤器的主体。
将PVC管按照鱼缸大小适当的长度切割,然后用电钻在管壁上钻出数个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小孔,这些小孔的作用是让水流顺畅地通过管子。
接下来,将过滤棉裁剪成与PVC管等长的条状,将其放入PVC管内,保证其完全填满管子。
然后,将管子放入鱼缸内,将其固定在缸壁上。
3. 填充过滤材料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沙子、石子和活性炭等过滤材料依次填充进PVC管内。
首先,在管子底部放上一层沙子,然后放上一层石子,再放上一层活性炭。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管子填满为止。
4. 种植植物在过滤材料填充完毕后,我们需要在管子上方种植植物。
选择一些喜欢湿润环境的植物,如水仙、香蒲等。
将这些植物根部裹上一些泥土,然后放入PVC管内,用石子和沙子将其固定。
5. 安装水泵和水管将水泵安装在鱼缸内,将水管连接到水泵和PVC管上,然后将水管放入PVC管内,确保水管能够顺畅地流过管子的上部。
将水泵插入电源,开启水泵,水便会从水泵中流出,进入PVC管,经过过滤棉、沙子、石子和活性炭等过滤材料,最终流入管子上方的植物中,被植物吸收并净化。
净化后的水再流回鱼缸内,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6. 调整水流最后,我们需要调整水流的大小,使其适合鱼缸的大小和鱼儿的数量。
如果水流过大,会对鱼儿造成伤害;如果水流过小,则无法达到过滤的效果。
鱼池过滤器制作方法鱼池过滤器是鱼缸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水质清洁,为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那么,我们该如何制作一个鱼池过滤器呢?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容量根据鱼缸大小来选择,通常选择500毫升到1升的瓶子即可;2. 一根空心的塑料管,长度根据鱼缸深度来确定,一般为鱼缸深度的1.5倍;3. 一些过滤材料,如活性炭、滤棉等;4. 一块海绵,用于过滤。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鱼池过滤器。
第一步,准备瓶子。
将塑料瓶清洗干净,并确保内部没有任何杂质和污垢。
第二步,制作进水口。
在瓶子的一侧底部,用钻头钻一个直径适合塑料管的小孔,然后将塑料管插入瓶子,确保管子的一端能够伸入瓶子内部。
第三步,制作出水口。
在瓶子的另一侧底部,同样用钻头钻一个小孔,直径和塑料管相同,然后将另一端的塑料管插入其中。
第四步,填充过滤材料。
将活性炭和滤棉等过滤材料放入瓶子内,填满瓶子的底部。
然后在过滤材料上方放入一块海绵,起到过滤作用。
第五步,安装鱼池过滤器。
将制作好的鱼池过滤器放入鱼缸中,确保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正确。
第六步,启动鱼池过滤器。
将进水口的一端连接到水泵或鱼缸的出水管,确保水能够顺利进入过滤器。
然后将出水口的另一端放入鱼缸中,确保水能够顺利流出。
到此,我们的鱼池过滤器制作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使用和维护了。
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过滤材料的状态,并清洗或更换。
当过滤材料变脏或堵塞时,应及时清理,以保证过滤效果。
还需要定期清洗鱼缸内的底泥和水草,以防止过多的废物和污垢积聚。
这些废物会降低水质,对鱼儿的健康有害。
在安装鱼池过滤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要正确,确保水能够顺利进入和流出过滤器;2. 过滤材料的选择要合适,可以根据鱼缸的情况和个人需求进行选择;3. 清洗过滤材料时要注意使用清水,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制作一个鱼池过滤器并不复杂,只需要准备好材料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关于无底孔鱼缸自制虹吸溢流式底滤我想很多喜欢养鱼的朋友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和烦恼,用老式鱼缸的顶式过滤器因为滤槽小,养的鱼又多,水始终不能达到清澈透明的良好水态,经常为清理滤槽和换水发愁,甚至为此精简鱼群,减少放养尾数来达到减少排泄,经常换水来提高水质.所以您可能仍然很羡慕别人的底式过滤鱼缸,体积那么庞大的生化过滤器和水质保持效果。
因为带底滤的生化缸要很多玛尼,不符合DIY精神,下面介绍的是花费不足100元自己动手制作的《鱼缸外底式虹吸溢流生化过滤系统》,呵呵,名字有点大,还系统,不过它确实是套完整的鱼缸过滤系统,任何大中型无底孔的鱼缸都适用对于有动手能力和的朋友,您有福了。
不乱讲了,进入正题如下:设计原理如下图:介绍:网络资料有很多关于虹吸溢流的设计方案,这个系统也是遵循这个原理.本系统对虹吸溢流原理扩展了一下,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在过滤系统中。
我可能讲的不是很明白,希望大家能看懂。
主要组成部分的介绍:深蓝色为主体管路,用来实现虹吸溢流。
它实现虹吸溢流主要靠A弯和B弯。
A管是用来做出现异常的一个保护,防止大量的水被抽到底滤槽里而溢出,流向地面.B管是一般工作时平衡鱼缸内水位用的.使鱼缸内的水位保持恒定在一个高度位置.原理:(1)首先鱼缸内水位在最低水位时(红线),并且A弯处已经通过A管人工干预排空空气,A管在不回气的情况下管口插入水面以下。
B管管口处在水面以上正常水位高度.则与大气连通,B弯处充满空气,那么缸内水面与B弯下部等高(绿线),鱼缸内外水压相等没有虹吸,进而也不会发生溢流.(2)如果此时潜水泵在工作,底滤槽里的水被源源不断的通过上水管抽到鱼缸里,鱼缸里的水面慢慢升高,鱼缸内水位会与缸外B弯处产生水位差,开始出现虹吸现象,因为水位差不大,所以虹吸流量很慢,虹吸出来的水通过B弯溢流出来进入出水管流入滤槽。
因为泵的流量远大于此时的虹吸流量,水位还在不断上升,直到水面达到B管口的高度。
(3)当水面把B管口淹没,超过了正常工作水位,那么空气无法再进入B弯,此时B弯内就会很快被水填满,此时出水管内因为没有空气向上的反作用力,大量的水涌入出水管,鱼缸内外水面落差的参考位置就变了,缸内是正常工作水位,而缸外已经不是参照B弯了,而是底滤槽内的水位了,因为落差很大虹吸现象就达到了最大,而且不再显现溢流的效果。
生存手册:自制水过滤器的方法水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是禁止水贴),重要程度仅次于氧气,人类无法在无水条件下生存太久。
我们需要水来消化食物,制造血液,输送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和产生新的细胞。
没有水,我们将变水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是禁止水贴),重要程度仅次于氧气,人类无法在无水条件下生存太久。
我们需要水来消化食物,制造血液,输送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和产生新的细胞。
没有水,我们将变得虚弱无力,思维模糊,开始出现肌肉痉挛。
最终缺水会影响你身体机能正常工作,使你死于缺水。
如何找水:你可以在最荒凉的地方找到水,哪怕那是在沙漠里也一样。
看看四周,如果周围有任何植物或者动物活动的痕迹,说明这附近某个地方有水,因为他们都需要靠水才能维持生存。
重点是,你得知道哪儿能找到它。
>挖掘弯曲的干枯河床的对岸(也就是挖掘一个'C'字型河床的左侧),那里是河道中水压最大的地方,即便河床已经干枯,水分仍可能存在于稍远的地下土壤中。
>多加注意峭壁下低凹的和被影子遮蔽的地方,水往往会流到地势更低的地方,如果被阴影遮蔽免于日晒,水分可以留存的更久。
>如果你看到茂密的植被,而附近其他地方很荒凉,那么该处地下有可能存在地下水源,挖掘地势较低的部分你就有可能找到水,即便是你只找到了相对潮湿的土壤,你也可以将里面的水分挤出来。
>如果你附近的地区有山谷或者峡谷,去它们的北面看看,在这种地方,水收到的阳光直射最少,也就最有可能使水聚集起来。
>如果你附近有露出地面的大块平面岩层,去看一看岩层顶部的凹陷里是否有水,如果一个凹陷被岩石的阴影遮挡,那么它就可以更长时间维持雨水的存在。
>最后一个技巧是将注意力放在鸟,动物和昆虫们身上,如果你过了一阵子还没看见任何野生动物,那么你有可能已经位于水源附近了,野生动物不会靠近有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存在的区域。
看见活着的动物和开花植物,并且你没在其他地方看见它们,这是个好现象,说明附近某个地方存在水源,看看附近的低洼地和被阴影遮蔽的地表是否有水,地下部分也不要放过。
自制室外鱼池过滤系统自制室外鱼池过滤系统是一个能够帮助鱼池保持水质清洁的装置。
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过滤器、水泵和氧气增氧装置。
这个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池中的废物和污染物,以维持鱼池的水质稳定和鱼类的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过滤器。
过滤器是通过物理或生物方式去除水中的废物和杂质的装置。
它通常由一些过滤介质组成,比如过滤棉、过滤球或活性炭等。
当池水经过过滤器时,这些介质能够捕获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让水变得更清澈。
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持续有效地工作,过滤介质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
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通过循环水体来增加氧气含量和维持水流。
它能够将鱼池中的水抽到过滤器中,然后再通过一个管道将清洁的水送回鱼池。
正常的水流能够保持鱼池的水质清洁,并且提供足够的氧气供鱼类呼吸。
因此,选择一个适当大小和强度的水泵对于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另外一个关键的部分是氧气增氧装置。
鱼类需要适量的氧气来保持呼吸。
通过增加池中的氧气含量,可以提供一个更健康的环境给鱼类。
氧气增氧装置通常是由一个氧气泵和一根氧气管组成。
氧气泵会将空气压缩并通过氧气管分配到鱼池中。
这个过程会产生许多小气泡,从而增加池中的氧气含量。
在开始自制室外鱼池过滤系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鱼池的大小和鱼类的种类。
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选择过滤器、水泵和氧气增氧装置的尺寸和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确保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流和氧气含量,同时对鱼类的生活空间进行限制。
在开始组装自制室外鱼池过滤系统之前,我们需要收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这些材料通常包括过滤器介质、水泵、氧气增氧装置、管道和接头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螺丝刀、钳子和胶带等。
开始组装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鱼池中的位置,并确保鱼池有一个合适的出水口和供电插座。
然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组装。
首先,将过滤器放置在鱼池的一侧,并确保其与鱼池的出水口连接紧密。
1.准备材料和工具。
需要两个周转箱(或类似的容器)、20毫米PVC管、
水管的配件(如弯头、接头等)、钻头、开孔器、水泵、软管、塑料盆、滤材(如过滤棉、生物球、活性炭、细菌屋、陶瓷环、玻璃环等)。
2.布局和打孔。
在周转箱上标记需要打孔的位置,包括下层排水口、上层防溢
孔和进水口。
在周转箱底部每个方格中打孔,使用8毫米钻头,孔径为8毫米。
使用20毫米开孔器开出防溢水孔、进水孔和排水孔。
安装进水口的弯头,并拧紧垫片。
接着安装上层防溢水孔的接头,并可能需要接一小段PVC 管以防止上层水溢出。
最后,安装排水孔的弯头。
3.铺设滤材。
下层周转箱放置滤材,如过滤棉,上层周转箱放置滤棉,如生物
球、活性炭、细菌屋等。
确保滤材之间有适当的间隔,以便水流能够顺畅通过。
4.安装水泵和软管。
将水泵连接到进水口,并使用软管将出水口引导回鱼池中。
如果需要,可以添加增氧设备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5.物理和生化过滤。
物理过滤主要是通过滤材的吸附和阻隔作用,将水中的固
体杂质拦截。
生化过滤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硝酸盐、氨、氮等。
6.维护和管理。
定期检查和清理滤材,确保过滤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鱼池的
大小和养鱼的密度,调整水循环周期,以保持水质清新。
我是今年8月份才开始养鱼的(因为楼下有个水族馆,慢慢喜欢上,后一发不可收拾),是个新手,经过几个月来对鱼一些的资料了解,和水族馆老板的交谈中渐渐已经有一些经验,当然水质对于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小鱼生活状况如何,水质很关键,故在网上参考了很多大师级的作品之后,观摩了一段时间后决定自己动手,现在已经使用2个星期,运行正常。
PS: 首先,很多鱼友想做过滤桶会有顾虑,或许会觉得制作这个东西,需要很多工具,我个人自己租了一个单间,普通上班族,没有这么多所谓的工具,制作工具从头到尾我(只有一个把小刀,一个螺丝刀,一个没锯柄的锯片)现在我跟大家说说,怎么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DIY过滤桶,直接上图:
第一步:准备材料。
也是比较重要的,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要买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列一张清单,再五
金店购买,转一张图,已经比较全面的(但是得按你的实际需要大小和位置购买)+附加我买的过滤材料++三盒生物环、两盒活性炭、一张生化棉、一些麦饭石。
第二步:打孔;
本人没有工具是在附近的五金店帮忙打的,买玻璃的地方也是可以的,共打5个孔(4个大孔:PVC4分管大小;1小孔:电线大小)
第三步:安装水泵;
这里先提醒下各位有兴趣自制过滤桶的鱼友,在你选择水泵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在过滤桶的高度,还有鱼缸和过滤桶的距离,我第一次失败就是因为,水泵的问题,我最初选择的是18W的水泵,最后完成的时候发现,水泵打不上水,最后前功尽弃,需要重新拆卸安装,非常坑爹,之后换了一个佳宝AP2500;32W,扬程:2米,出水量:2000升/小时,运行正常。
可以去五金店买点三分管和软管作为连接
吸水层,单单为水泵隔开了一层。
独立空间,而且,做起来比较简单。
第四步:密封;
这个部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个关系到过滤桶是否成功制作的关键(之前看多鱼友反映的主要问题1、水泵抽不上水,2、滤桶的出水量大于进水量,滤桶经常是空空如也,原因就在于此),综合之前的经验,密封精品AB胶,哪里漏水补哪里,哪里漏气沾哪里。
第五步:安装;
建议大家最好预计买一条PVC水管,我大概是买了1.5M,买个小锯片,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裁剪,有一点,最好安装两个活动的活塞,以后更换材料或者是拆卸都有很大作用。
外置过滤小桶(主要过滤杂质)
入水量,很大。
使用一星期,出水量和入水量基本平衡。
利用虹吸原理,加了一个这样的装置
第六步:外加定时装置+完成;
我这个是在淘宝上淘的35元,一天可以设置20组时间,开与关,也用不着这么多,我是每天隔4个小时,运行一小时,大大的省电。
检查是否漏水,出水与进水情况。
整体
就这样坐在房间里,静静观赏自己可爱的小鱼,那是一种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