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传承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22 MB
- 文档页数:8
客家文化【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一些客家文化,增加课外知识。
2、初步了解一些客家历史,吸收部分客家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客家文化的部分内容,如:节日风俗、婚礼习俗、生活习惯。
2、理解客家精神。
【教学难点】1、怎么把教学内容环环相扣。
2、怎样让学生吸收客家精神。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1-2分钟)1、提问引题:同学们,请问这里有客家人吗?(学生回答)那么大家了解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吗?想听老师讲讲关于客家文化的故事吗?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坐上老师的旅游大巴出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些客家文化。
那么我们出发吧。
(点击课件,出示画面)二、文化之旅(35分钟)1、客家的部分节日风俗(9分钟)旅游大巴第一站,由教师讲解客家过春节前后的部分风俗:“过年界”、“出年界”、“点岁火”的理由,有些地方年初三不用的理由;以及“七月节”、怎么“大过冬至”。
从春节开始讲起,结合课件的文字解说、图片,生动的讲述这些风俗习惯。
然后询问学生家里又是怎样过春节,请学生做简单介绍,然后教师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点击课件,教师在旁讲解)2、客家的婚礼风俗(节选“六礼”的“三礼”)(9分钟)大巴到达了第二站,眼前展示的是客家婚礼。
教师如此引入客家婚礼风俗的“三礼”:“看妹子”、“看家门”、“回门”,依次讲解。
然后询问学生是否参加过婚礼,有什么感觉。
和学生说说客家婚礼是依照古制的,不同于现在的很多人喜欢的结婚方式:直接领证。
(根据课件,教师依次讲解)3、客家之饮食、山歌、语言、精神(12分钟)受邀参加刚刚婚礼的宴席,教师如此讲述的客家饮食。
通过询问学生们的饮食习惯,比较两者的不同。
紧接着讲述客家方言,以及客家山歌,说出山歌的作用,引出“客家精神”,简述关于“客家精神”的历史事件。
(根据课件,教师依次讲述)三、总结(8-9分钟)旅游结束。
再次说“客家精神”,引出“榕树精神”,教师口述两者的相同点,然后做小结:本次主题所讲述的客家文化知识,提问学生了解到了什么、学生对上述的知识是否有疑问的地方,若有则由教师帮忙其解惑;然后提问学生是否还有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地方,教师尽最大的努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