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的危害》结题书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酸雨的危害
作者:晓杰
来源:《阅读(科学探秘)》2020年第03期
酸雨危害很大,首先是對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其次,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第三,酸雨破坏土壤、植物、森林。
某个学校的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有关酸雨的危害的知识后,把本地区的某次降水收集起来,测定它的pH值为6~7。
1.本地区的降水是不是酸雨?
2.该自然科学兴趣实验小组在编号为A和B的两块菜地上分别种了20棵白菜,白菜的长势一样茂盛。
然后他们在A菜地的白菜上喷洒收集到的酸雨,在B菜地的白菜上喷洒正常的河水。
你认为他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为什么要用两块菜地做实验?
4.利用已有自然科学知识,请谈谈人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防治酸雨。
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综述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它主要是由于人为排放的酸性气体在大气中形成酸性的降水。
酸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酸雨的防治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就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酸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对环境的危害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酸雨会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流失,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酸雨会使水体酸化,导致水生生物减少,鱼类等水生动物难以生存。
酸雨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等材料的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也十分显著。
酸雨会导致森林枯萎、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酸雨还会导致鸟类、昆虫等生物数量的减少,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酸雨对人类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酸雨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增加,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酸雨还会导致建筑物、户外设备等物品的腐蚀,给人类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常规方法防治酸雨的常规方法包括: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如采用洁净煤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如实施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发展公共交通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被应用于酸雨防治,如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等。
生物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来吸附或降解污染物,如生物炭、生物滤池等;物理技术可以利用离子交换、光催化等原理来去除污染物。
综合方法是将常规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结合生物炭技术、物理技术和城市绿化等措施来综合防治酸雨;在工业领域,可以结合清洁能源、减排技术和工业治污等措施来综合防治酸雨。
酸雨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对环境、生态和人类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酸雨的防治工作。
虽然常规方法和现代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控制酸雨的形成,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酸雨的形成机制和防治技术,以推动酸雨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酸雨课题总结引言酸雨是指含有较高酸度的降水,常见的酸性物质有硫酸和硝酸。
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酸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酸雨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
研究内容酸雨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原因首先,研究酸雨的形成原因是必要的。
酸雨的形成主要与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排放有关,例如工业生产和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此外,土壤和湖泊的酸化也会导致酸雨的产生。
分布特征其次,研究酸雨的分布特征也是重要的。
酸雨通常分布在工业发达地区和交通密集地区,这与酸性物质排放的密度有关。
同时,由于大气环流的作用,酸雨也可能在远离污染源的地区产生。
环境影响酸雨对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
首先,酸雨对土壤的酸化作用会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妨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酸雨对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的酸化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对水生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此外,酸雨还会对建筑物、文物和农作物产生腐蚀作用。
人体健康影响除了对环境的影响,酸雨还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酸雨环境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此外,酸雨中的溶解性重金属元素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铝、铅等。
研究方法酸雨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野外观测通过在不同地区设置观测站点,采集降水样品,并测量样品的pH值和酸性物质的浓度,以获得酸雨的一手数据。
同时,还可以采集土壤和水体样品,并测试其酸性程度,以了解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模拟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控制不同因素的影响,并研究酸雨对植物、水生生物等的影响。
例如,可以在实验室中控制不同浓度的酸性物质溶液对植物进行处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评估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程度。
数据分析通过采集的观测和实验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以评估酸雨的分布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同时,还可以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酸雨与其他气象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总结在现代社会,酸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活、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有关。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以及能源的使用等活动过程,当它们排放到大气中后会与水蒸气、氧气等物质相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进而降落到地表形成酸雨。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水域、土壤、森林以及建筑物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首先,酸雨对水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酸雨会使得水体中的酸度增加,破坏水中生物的酸碱平衡,影响水中的鱼类、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等生物群落的生存状况。
酸雨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会进一步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酸雨还会加速水体中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溶解和释放,对水生生物造成更大的危害。
其次,酸雨对土壤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酸雨会直接降落到地表,通过土壤渗透或者跑溢流入土壤中,使土壤酸度增加。
这种酸性环境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的肥力。
同时,酸雨还会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特别是在钙质含量较低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腐蚀作用更为明显,这将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酸雨对森林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森林是地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酸雨会对森林的生态平衡和种群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酸雨造成的酸性降水浸入到土壤中后,会改变森林土壤的化学性质,使得某些有害溶解物质从土壤中溶解并被植物吸收,导致森林植物的生长受阻。
此外,酸雨还会破坏森林的光合作用过程,破坏植物叶片的表皮,影响光合作用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进而影响森林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最后,酸雨也会对建筑物和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酸雨中含有酸性物质,当酸雨降落在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表面时,会引发化学反应,导致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腐蚀和破坏。
特别是在大城市或者酸雨污染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更为严重。
论酸雨的危害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从伦敦酸雨事件分析、总结1952年伦敦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犹如世界末日。
12月初,英国伦敦在正在举办一场得奖牛的展览盛会,但是350头牛中有52头有严重中毒的症状,14头已经奄奄一息,1头当场毙命。
伦敦市民还没来得及感到遗憾,自己也有了反应。
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也明显增多。
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的死亡人数达4000人,平均每天死1000人。
9日有毒烟雾散开后,当酸雨降临,雨水的pH值低到1.4-1.9,这可比高浓度的番茄汁或柠檬汁酸上不知多少倍。
酸雨停后浩劫并没有停止,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这就是历史上最可怕的伦敦烟雾酸雨事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也在不断恶化。
大量的化学燃料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SO2和氮氧化合物,酸雨问题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即为酸性的雨,我们通常把PH值小于5.6的雨、雪、雹统称为酸雨。
那么酸雨是由什么造成的,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一、酸雨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
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
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
在伦敦的酸雨事件中,牛出现中毒现象,中毒物质就是汞、铅等重金属。
而人们感到呼吸困难,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是因为吸入大量的酸雾,使肺功能退化,衰弱。
(2)酸雨对陆生系统的危害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
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
据报道,欧洲每年有6500万公顷森林受害,在意大利有9000公顷森林因酸雨而死亡。
我国重庆南山1800公顷松林因酸雨已死亡过半。
论文。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随着工业的发展,燃煤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性气体。
这些气体在高空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了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酸雨。
这些酸性气体也会与氨气和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进一步加剧酸雨的程度。
二)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它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等。
同时,酸雨还会损害建筑物和文物,加速金属的腐蚀和石材的风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酸雨的防治措施为了控制酸雨的污染,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其中包括减少燃煤和汽车排放的废气,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实施土壤修复和植树造林等。
此外,全球各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酸雨的挑战。
4HNO3等酸性物质,导致降水酸化。
此外,含磷、硫、氮的有机污染物、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等也会对酸雨的形成产生影响。
甚至CO2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生成酸雨。
酸雾和酸雨的形成还与臭氧等氧化性物质有关,它们会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物与水结合后形成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环境酸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酸雨主要由NOxSO2等大气污染物与水分反应形成。
除此之外,还有含磷、硫、氮的有机污染物、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等。
酸雾和酸雨的形成还与臭氧等氧化性物质有关。
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环境酸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硫酸约占60%~65%,硝酸约30%,盐酸约5%,有机酸约2%左右。
二氧化硫是硫酸的主要排放源,主要来自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
全球每年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约1.6亿吨。
氮氧化物则主要来自高温燃烧,如汽车发动机和矿物燃料燃烧。
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但因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硫量居多。
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铜陵市,一个依山傍水的唯美城市。
在他们祖辈的影响中铜陵过去是那么的美丽,没有成天对天发出怒吼的吐着黑色“毒气”的大型烟囱,没有整天轰鸣的大型工厂。
不需要任何过滤废水的工厂,因为那里不需要工厂。
人们每天早上起来都可以嗅到新鲜的空气,每天都可以喝到最干净的清泉。
他们整天生活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整天呼吸着牛奶般的香甜、温润的空气。
一片片山,一道道河,农田接着农田。
他们在春天可以外出去享受春雨的缠绵,夏天可以感受暴雨的豪放,秋天可以品味凉爽的雨丝,冬天可以流连雪的浪漫。
可是如今......一切都改变了......昔日鸟语花香的山水城市,转眼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眼瞬间,铜陵已成为全国的“酸控”区之一,旧日的美丽从此荡然无存......使得现在的一切的,就是由于我们过度污染环境所得到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一般是由:二氧化硫+水蒸气,之后形成雨、雪、雹、雾、露,从而降下来。
二氧化硫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两种产生方式。
人为即人类大量燃烧含硫和氮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硫和氮的气体氧化物(酸性气体)到空气中,在降雨时,雨水与酸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弱酸,当PH值小于5.6时就形成的酸雨。
自然,则是火山喷发所带出来的二氧化碳。
酸雨依靠它的酸性,可以腐蚀各种材料,建筑与名胜古迹,可以加速金属制品,石雕品和建筑的涂层的风化过程。
铜陵市的第一,第二冶炼厂,化工总厂的周围的水泥电线杆上的水泥一层一层的脱落,雨中所含的酸把原本光滑的表面腐蚀成了一个一个平均为4毫米的坑洼。
电线杆上的铁架也因酸的侵蚀频频断裂。
中学生科技网酸雨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与硬件设施,它对农业的危害更加令人恐惧。
酸雨对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
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
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雨的危害作文500字篇一: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酸雨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公害之一,酸雨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酸雨和全球酸化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本文对酸雨形成及危害进行分析,旨在寻求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酸雨危害防治措施1引言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棋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
遗憾地是,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2;燃烧产生的高温还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
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就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气体成为雨水中杂质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
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敦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
于是史密斯最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迅速增长,相应向大气环境排放的酸性物质大幅增加,中国长江以南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
[1]2酸雨的形成大气中的酸性化学物质溶于雨水中,雨就会变成酸性。
造成雨水酸化的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自然物质,二为人为物质。
前者,如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硫化物、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由于是弱酸性,所以对生态环境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后者为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等产生大量的SO2及氮氧化物,被空气中的O2氧化后,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等强酸性物质,使得雨水的pH值降低,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所谓的“酸雨”。
[2]其化学反应过程可表示为:(1)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点燃=SO2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2)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关于酸雨篇一: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去试着“赶上”发展的步伐——关于乐清交通与未来学校: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成员:组长:吴正森组员:王琰、陈伊郎、黄海威、章海威、陈其磊、张方禹、李统指导老师:陶利研究时间:20XX年11月~20XX年5月一、报告提纲一、报告提纲二、摘要三、引言1、调查研究的背景2、调查研究的意义四、正文1、研究过程与方法:a:实地考察b:问卷调查c:采访(搭讪)d:统计分析e:图表规划2、问卷回收结果分析五、结论与建议1、出现本研究小组研究的交通问题的原因:a:交通监管机制不奏效b: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c:行人过设置了栏杆的马路是“跨栏”d:交通拥堵e:交通服务不规范f:学生安全2、解决方案a:宣传方面b:规范公交车运营等c:交警工作d:人行道e:行人跨栏f:交通灯g:治堵h:保护学生六、成员参与研究该课题的心得七、反思八、感谢九、附表1、问卷(1)及统计结果.xls2、问卷(1)结果分析.doc3、问卷(2)及统计结果.xls4、问卷(2)结果分析.doc5、问卷结果之路堵段、最慢公交6、交通线路图(修改案)7、调查方法与对象一览表二、摘要:基于当下交通事故频频出现,市民意识存在死角,交通管制不规范等现象,本研究小组决定对乐清城关内交通状况进行研究。
本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搭讪)、统计分析、图表规划等方法,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符合民意的,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希望成果能有助于乐清城市交通体系建设,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
关键词:乐清城关交通解决方案规范三、引言:1、研究背景:乐清,一个“时代赶不上发展”的小城,正迈着巨人的步伐的步伐“奋勇向前”,将交通安全远远甩在身后。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为做15分钟的公交车而等1小时;刚上车的老年人还没有找到座位就被车得启动晃得东倒西歪;路上,一边是“马路刘翔”发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打无谓精神,一边是车辆无情地呼啸过被冷落的人行横道;校门口,一个个学生用自己如花的生命考研者司机们的技术与胆识??交通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2、研究意义:交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
《酸雨的防治》酸雨的防治总结(一):酸雨的成因及防治当前,酸雨的危害日益严重。
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是构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美国测定的酸雨成分中,硫酸占60%,硝酸占32%,盐酸占6%,其余是碳酸和少量有机酸。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分别构成硫酸和硝酸。
在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从酸雨取样分析来看,硝酸的含量只有硫酸的110,这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源于燃煤。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为1亿吨,二氧化氮约5000万吨,无疑,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因此,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
二是加强技术研究,减少废气排放,用心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善燃煤技术,改善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
1980年至1986年间,法国发电量增加了4%,二氧化硫排放量却减少了一半,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其核电比重由24%上升到了70%。
由于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的祸根,国家环保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对二氧化硫超标区和酸雨污染区进行了严格控制(两控区)。
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同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潜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酸雨的防治总结(二):国际上对酸雨采取的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
平昌中学高2010级综合实践课题组《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子课题酸雨的危害结题材料调查组成员:沈马成、杨硕、赵春林、郭东升、汪磊指导教师:苟邦礼平昌中学高2010级10班《酸雨的危害》课题组目录一、研究计划 (3)开题报告 (4)二、研究过程 (5)1、活动记录 (6)2、访问记录 (12)三、研究成果 (13)1、调查报告 (14)2、学习心得 (17)第一部分:研究计划平昌中学学生课题开题报告第二部分:研究过程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平昌中学学生访问表第三部分:研究成果酸雨的危害四川省平昌中学2010级10班调查组成员:沈马成杨硕赵春林郭东升汪磊指导教师:苟邦礼摘要:本文通过对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危害,酸雨如何防治等方面进行调查说明环境对大家的重要性,并号召大家携手努力,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关键词:污染、危害、防治、保护、酸雨随着经济的不发展,特别是一些工厂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发展览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煤炭,煤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燃烧后,气体与H2O和O2反应,形成了酸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变。
一、调查概况(一)调查对象酸雨如何形成?危害如何?如何防治?(二)调查方法1、上网调查法2、访谈法。
通过访谈了解如何防治酸雨。
(三)调查时间:2011.5.15—2011.5.30(四)调查地点:平昌中学二、调查结果(一)酸雨中含有的成分表一:(二)根据PH 值不同,酸雨率不同,可分为不同的酸雨区 表二:(三)根据2008、2009年对酸雨区进行治理和控制后,PH 值、酸雨率的变化情况 表三:(四)人们日常生活如何治理酸雨?八班 九班 十班 十一班 班三、讨论与分析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硫酸占酸雨中万分的60%,所以我们应减少煤碳的使用。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酸雨的酸化程度不同,以至PH不同,所以我们应降低酸雨的酸化程度。
酸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作者:C279周鑫辅导老师:周红旗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二O一〇年十二月酸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摘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酸雨是一个环境问题;酸雨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材料等都具有很大危害。
通过对近几年当地酸雨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地酸雨面积和程度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最后,结合我国典型的硫酸型酸雨特征,提出了可行的防治酸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酸雨;危害;防治对策前言今年四月的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我家门口停放着一辆锈迹斑斑的小车,定睛一看,我大吃一惊,这不就是二十多天前被碰撞过的那辆小车吗?我纳闷,为什么二十多天就锈迹斑斑了呢?为什么锈得这么快呢?我一回家就认真地思考起来,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清真相。
通过查阅资料和用实验手段测定雨水PH值的办法,我终于明白了真相,原来这是酸雨的危害。
于是,一个念头闪现在我的脑海中,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防治呢?带着这些问题,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又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环监站、实验测定和探究分析等途径,终于弄清了酸雨形成的原因,验证了酸雨的危害,且提出了一些关于酸雨治理问题的建议。
研究目的通过了解酸雨的有关情况,增强环保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自己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提高,为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过程酸雨的形成1、酸雨的含义“酸雨”英文名称:acid rain,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
包括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2、酸雨的形成桃江灰山港是个工业基地,厂矿企业众多,煤矿、钢材厂、石灰厂、水泥厂以及其它化工厂建材厂,比比皆是。
其二氧化硫排放量还很大。
去年灰山港大崙山煤矿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比2008年增加12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酸雨与人体健康的开题报告前言酸雨是一种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的降水,其酸性的特性使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当前的状况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酸雨问题的认识。
酸雨的成因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工业活动和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溶液,这些溶液的pH值较低,导致雨水具有酸性。
酸雨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酸雨中的酸性物质溶解了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使其更易进入人体呼吸道。
这些颗粒物和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加剧,如支气管炎、哮喘等。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还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和损害,引起皮肤过敏和眼部不适。
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酸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长期食用受酸雨影响的农产品可能导致人体缺乏营养物质。
•酸雨对水体的污染还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人类获取健康水源的能力。
酸雨的全球状况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工业化国家和城市地区更为严重。
以下是一些国家/地区的酸雨状况: - 欧洲: 由于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欧洲部分地区酸雨问题严重。
例如,北欧国家的湖泊因受到酸雨的影响而酸化严重,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 美国: 美国东海岸地区的一些城市也面临酸雨问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工业发展迅速的地区。
例如,纽约市的雨水pH值偶尔会低于正常水平。
- 中国: 中国的工业活动和交通排放使得某些地区的酸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一些工业城市和发达地区。
例如,广东省的一些地区在雨季时经常出现酸雨现象。
应对酸雨的措施为了减轻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缓解环境污染,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 1. 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通过加强排放标准和使用净化设备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 提高能源效率: 通过使用更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个人研究总结酸雨1. 引言酸雨是指大气降水过程中含有酸性物质的降水,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酸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各国和国际组织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酸雨的影响。
本文将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
2. 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而生成酸性物质。
主要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工业活动: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特别是工业废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
•车辆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也会贡献一定比例的酸雨生成。
•化肥使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氮肥会转化为硝酸盐,在降水中形成酸性物质。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家庭和工业的燃料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释放出更多的污染物,进一步增加了酸雨的生成。
3. 酸雨的环境影响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水体污染酸雨会使得大量酸性物质输入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
这些酸性物质改变了水体的酸碱度,造成了水体的酸化,对其中的水生生物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许多水生生物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酸雨的产生导致了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3.2 土壤质量下降酸雨含有大量的硫酸和硝酸,当降落到土壤上时,它们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变得酸性。
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现象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释放,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3 植物受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酸化和直接作用于植物叶片上的方式。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腐蚀着植物叶片的表面,破坏叶片的保护层,使植物叶片更容易受到病害和其他外界的伤害。
此外,酸雨导致的土壤酸化也会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能力。
4. 应对酸雨的措施为了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于酸雨的危害研究课题负责人:盖煜成员:盖煜,刘文浩,李亚鹏,张国豪所在班级:12指导老师:汲广通联系方式:课题领域:社会科学公用信箱:1064595666@一课题来源.酸雨对我国的环境危害日益加剧,面对环境问题,越来越被我们重视。
所以对于环境问题,我组对酸雨展开探究。
二目的意义为了引起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深入同了解酸雨,知道防范措施,我组展开了对酸雨的调查。
结题报告.摘要:酸雨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体现主要文章内容起决定性作用的3—8个)酸雨危害成因环境污染根据我组人员上网调查发现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雨。
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正常雨水的pH一般在5.6左右,但酸雨的pH可以下降至3~5,甚至低到2.1.现在,酸雨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及北欧等地是酸雨较多的地区。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酸雨较多,而且有酸雨区连成片的趋势。
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
硫酸主要是因为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其中最大的排放源是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还有家家户户的小煤炉。
目前全世界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约1.6亿吨。
硝酸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
氮氧化物气体主要是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
例如,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以及矿物燃料在高温燃烧时都会放出氮氧化物。
氯化氢的人工源除了使用氯化氢的工厂以外,焚烧垃圾(塑料制品中有大量的氯)和矿物燃料燃烧时也都会释放这种气体。
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即各占约50%左右),但是因为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
这好比一个人吃饭,肚量再大,让他多吃一倍的饭,也是会把肚子撑坏的。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2016-2017研究性学习
结题书
酸
雨
的
危
害
组长:***
指导老师:罗经雄
学生班级:高一(7)
一、班级
高一(7)
二、组长:黄烨华
组员:陈泳怡莫文勇黄子鹏黄紫荧冯嘉豪
冯灯科欧大全梁凯俊邝雯瑜蓝楚柔
指导老师:池少夫
三、内容摘要
1.成因: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
2.危害: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改变了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规律;此外,城市云量增多的结果,使城区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有减少;.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3.防治:原煤脱硫技术;优先使用低硫燃料;改进燃煤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开发新能源。
四、探究目的
通过对酸雨的成因危害防治3方面探究,关注城市密布区域的酸雨问题,感受酸雨危害的严重性,了解解决方法,树立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五、1.酸雨的定义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定义:pH值小于5.65的大气降水被称为酸雨。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酸化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牙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
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森林衰退
比较不同年代树木年轮,可知产生酸雨前后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在我国南方森林地区,50年前树木生长较为粗壮,近年来状况不佳。
酸雨可造成叶面损伤和坏死,早落叶,林木生长不良,以致单株死亡。
土壤肥力降低,产量下降,造成大面积森林衰退。
酸雨与建筑
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科学家曾收集许多被酸雨毁害的石灰石和大理石建筑材料, 分析发现该样品的碳酸盐的颗粒中总是嵌入硫酸钙晶体, 硫从哪里来? 认定与酸雨有关。
沙浆混凝土墙面经酸雨侵蚀后, 出现“白霜” ; 经分析此种白霜就是石膏 (硫酸钙) 。
酸雨与人体健康
人体耐酸能力高于耐碱能力,如经常用弱碱性洗衣粉洗衣服,不带手套,手就会变得粗糙,皮革工人,经常接触碱液,也有类似情况;但皮肤角质层遇酸就好一些。
可是,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却十分敏感,酸雨或酸雾对这些器官有明显刺激作用,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咳嗽不止,尚可诱发肺病,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另一方面,农田土壤酸化,使本来固定在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再溶出,继而为粮食,蔬菜吸收和富集,人类摄取后,中毒,得病。
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
酸雨与文物
酸雨能使文物面目皆非。
碑林文字模糊;著名的杭州灵隐寺的“摩崖石刻”近年经酸雨侵蚀,佛像眼睛、鼻子、耳朵等剥蚀严重,面目皆非,修补后,古迹不“古”。
碑林、石刻大都由石灰岩雕成,遇到酸雨立即起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即被腐蚀。
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为:
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酸雨防治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6.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七、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成员深刻了解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由于人类活动过度给自然界带来的灾害。
保护环境,防治酸雨不光是为了人类自己,更是为了维系生态平衡,呵护自然界一切共存的生物。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掌握了研究的方法,丰富了知识面,加强了小组合作的默契,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颇有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