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_2013年4起典型冲击地压事故分析_杜学领
- 格式:pdf
- 大小:890.02 KB
- 文档页数:4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前言我们华丰煤矿四层煤具有强烈冲击地压倾向性,井田煤系地层以上覆盖着巨厚砾岩层,矿井采深大、地压高,特殊的地质条件决定了矿井深部将受到冲击地压灾害的威胁。
自1992年3月8日矿井发生第一次冲击地压以来,矿井发生了100余次破坏性冲击地压,造成工作面停产的12次,发生了4起多人伤亡事故,累计造成多人伤亡,给矿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矿井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为回顾以往我矿冲击地压事故惨痛教训,举办了这次防冲案例牌板展览。
牌板展览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矿历史上典型冲击地压事故案例,第二部分是防冲基本知识。
通过举办防冲牌板展览旨在进一步强化全员防冲意识,使各级人员切实认识到防冲工作对矿井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人人自觉遵守防冲规章制度,将各项防冲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华丰煤矿第一次冲击地压事故—“3.8”冲击事故92年3月8日2406东(上分层)工作面初采期间发生了矿井的第一次冲击地压事故。
工作面上平巷自切眼推采13米时,发生1次冲击地压,由工作面回柱放顶诱发。
本次冲击地压造成上平巷60米内断面缩小70%,开关被掀翻,轨道变形,上平巷注浆管路被弹起造成两人重伤,工作面停产生产3天。
本次冲击地压属于华丰矿的第一次冲击地压事故,事故位置标高为-530米水平,因此矿井的临界冲击深度被确定为-530米。
主要原因:1、四层煤达到临界冲击深度;2、工作面处于三面采空区受阶段煤柱和边界煤柱影响;3、工作面初采期间受顶板跨落影响。
2406工作面3.8冲击位置13米1405采空区2405采空区"3.8"2406东(上分层)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示意图2、华丰煤矿第一次冲击地压死亡事故—“4.20”冲击事故92年4月20日1405东(中分层)工作面下平巷距停采线55米时在下平巷发生一次冲击地压事故,由工作面回柱放顶诱发。
本次事故造成下平巷底鼓0.5-1.2米,顺槽皮带全部被掀翻,机头接触顶板。
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杨赟发表时间:2019-06-19T10:21:34.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杨赟[导读] 摘要:煤炭深部矿区开采时的主要灾害就是冲击地压,冲击地压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得到各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
陕西华电榆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煤炭深部矿区开采时的主要灾害就是冲击地压,冲击地压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得到各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
分析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形成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关键词:冲击地压;事故原因;防治措施随着矿井回采深度的持续增加,井下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加大,程度不断加剧,对矿井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影响要素的多变性使得对其的防治难度大幅增加。
1、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原因 1.1防冲设计先天不足按照防冲原则,区域先行是根本。
所谓的区域先行就是在矿井设计、采(盘)区设计阶段合理部署开拓布局、采掘接续,避免结构和采动应力集中,它是系统性防冲的灵魂工作。
煤矿建设过程中,面对主要大巷时而发生动力现象,按冲击地压矿井要求调整设计为时已晚,防冲设计先天不足,区域先行治理欠账严重,导致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开掘工作面或推采工作面而留存隐患。
1.2防冲工作主动性不强局部跟进就是在区域先行措施的基础上评价采掘工作面、巷道、硐室的冲击危险性、划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和确定危险等级,再根据区域和局部监测结果采取解危措施。
解危措施一般采用煤层钻孔卸压、煤层爆破卸压、煤层注水、顶板爆破预裂、顶板水力致裂、底板钻孔或爆破卸压等方法。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中的防冲措施非常具体,规定必须执行,但由于缺乏正确认识,防冲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防冲措施的实施错失良机。
1.3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煤矿在监测设备投入方面积极性普遍较高,应装备的监测设备基本都装备到位。
2011年11月3日,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发生一起重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
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低瓦斯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10万吨/年。
据查,该矿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巷道发生严重的挤压垮冒,将正在该巷作业的矿工封堵或掩埋其中,造成重大伤亡。
该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对冲击地压灾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治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二是采掘布置不合理,在特厚煤层中采煤工作面布置过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
三是事故工作面作业人员过多,当班有2个掘进队、1个防冲队、1个开拓队等4支队伍在具有冲击地压灾害危险的巷道内平行交叉作业,作业人员多达75人。
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提出以下要求:一、坚决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安监总明电〔2011〕31号)要求,针对当前煤炭供求相对紧张、易发生事故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严厉的手段、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切实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提高对冲击地压灾害的认识,切实加强防范和治理,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煤矿开采煤层群时,要优先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
与人有直接关系2010年煤矿事故1、 1月8日,渝水区欧里镇带元村庙煤矿发生火灾事故,12名矿工被困井下,全部遇难。
2、 7月31日2时44分,山西省阳煤集团刘沟煤业有限公司地面私藏火药发生爆炸,现场爆炸地点形成一个直径约12米、深约4米的锥形土坑,周边多间工棚坍塌,多处建筑不同程度受损,造成17人死亡、7人重伤、68人轻伤。
3、5月29日16时0分, 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曙光煤矿井下发生炸药爆炸事故,当班井下有18人作业,造成17人死亡,1人受伤。
4、5月8日8时45分,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忠路镇水井湾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燃烧事故,井下有19人作业,经抢救有10人死亡, 4人重伤,2人轻伤,3人无事。
5、1月8日17时、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庙上煤矿井下电缆着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
6、7月17日20时10分, 陕西渭南市韩城市小南沟煤矿副斜井井底动力电缆着火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8人死亡。
7、1月5日12时20分,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电缆着火事故,34人死亡2011年煤矿事故1、3月11日:12时许,陕西潼关县,2人进入长期未运行的坑口窒息,后他人盲目施救,致9人死亡。
2、4月 2日:13时8分,新疆乌鲁木齐艾维尔沟矿区,新疆焦煤集团主焦煤分公司发生冒顶事故10人遇难。
3、6月24日:13时30分左右,福建省永定县培丰镇塘边山铁矿发生塌陷,造成8人死亡。
4、7月 6日:18时45分,山东省枣庄防备煤矿有限公司井下一空气压缩机着火,致21名矿工遇难;5、 7月11日:21时16分,山东昌邑县正东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发生井下透水事故,造成24人被困。
6、 8月 4日:凌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发生一起因盗采矿石引发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致7人死亡。
7、 8月 9日:重庆北部新区一工地9日发生一起井下二氧化碳超标4人窒息死亡的安全事故8、 8月19日:16时30分许,内蒙古乌海市西来峰长富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人遇难。
11月3日19时45分左右,河南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发生一起冲击地压事故,已经造成4人遇难,57人被困。
据义煤集团专家指出,冲击地压是一种自然灾害,易引发矿难。
据了解,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在一定高应力条件下释放变形能,而产生的煤岩体突然破坏、垮落或抛出现象,并伴有巨大声响和岩体震动,经常造成支架折损、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人员伤亡,对安全生产威胁巨大。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强度不断加大,冲击地压矿井分布越来越广,多次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并导致人员伤亡。
据不完全统计,国有矿井有冲击地压纪录的矿井有150多处,随着开采向深部转移,冲击地压问题将更加严重、更加突出、更为普遍。
由于冲击地压问题极为复杂,国内外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冲击地压发生及破坏过程的理论,因而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并不完备。
据了解,千秋煤矿开采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近年来一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什么是冲击地压事故?2011年11月04日15:17来源:大河网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
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冲击地压,也称岩爆,它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
发生原因发生条件:在硬脆岩体高地应力地区,硐室开挖过程中发生岩爆。
发生原因:围岩强度适应不了集中的过高应力而突发的失稳破坏。
防治措施:应力解除、注水软化和使用锚栓-钢丝网-混凝土防爆支护等。
岩爆是岩石工程中围岩体的突然破坏,并伴随着岩体中应变能的突然释放,是一种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现象。
岩爆-简介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当岩体中聚积的高弹性应变能大于岩石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时,破坏了岩体结构的平衡,多余的能量导致岩石爆裂,使岩石碎片从岩体中剥离、崩出。
岩爆往往造成开挖工作面的严重破坏、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已成为岩石地下工程和岩石力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杜忠【摘要】1304工作面开采深度达到440m,为了确定其冲击危害的程度,通过实验室对煤岩样品进行应力测定;对顶板岩性、采深影响、围岩构造等因素引起冲击威胁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具有弱冲击危害.但是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具有强冲击威胁,其中的开采技术因素是工作面冲击危险主要原因,工作面周围的采空区及其位置附近的断层起主要影响作用.工作面在开采过层中应加强在靠近采空区及断层处的安全管理.【期刊名称】《山西化工》【年(卷),期】2017(037)006【总页数】4页(P126-128,148)【关键词】冲击地压;断层;危险性评价【作者】杜忠【作者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山西孝义03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6摘要: 1304工作面开采深度达到440 m,为了确定其冲击危害的程度,通过实验室对煤岩样品进行应力测定;对顶板岩性、采深影响、围岩构造等因素引起冲击威胁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具有弱冲击危害。
但是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具有强冲击威胁,其中的开采技术因素是工作面冲击危险主要原因,工作面周围的采空区及其位置附近的断层起主要影响作用。
工作面在开采过层中应加强在靠近采空区及断层处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冲击地压;断层;危险性评价1 工程概况1304工作面开采3下煤层,工作面处于-518 m水平,地面标高平均+34.64 m。
3下煤层平均厚度6.05 m,煤层倾角0°~8°,平均5°,层里结构简单。
工作面顶底板情况见表1。
表1 工作面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性基本顶细砂岩、中砂岩20.8灰白色细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裂隙发育,含有少量泥质石,f=6~8直接顶粉砂岩1.40浅灰至灰白中砂岩,成分为石英,含少量暗色矿物,f=8~10直接底泥岩0.31灰色,薄层形状,质软,遇水膨胀,f=2~4老底粉砂岩3.51灰色,钙质胶结,薄层形状,部分夹细砂岩,f=4~6直接充水含水层煤3下顶板砂岩,最大导高范围内(96.2 m)顶板砂岩厚22.31m~38.57 m,平均厚度30.86 m。
义马千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
秦玉红;窦林名;牟宗龙
【期刊名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3)001
【摘要】通过试验测定了义马千秋煤矿2#主采煤层的冲击倾向性,具体分析了发生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划定了千秋煤矿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秦玉红;窦林名;牟宗龙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24
【相关文献】
1.千秋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J], 李宝富;魏向志;任永康
2.义马煤田特厚煤层区域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 [J], 张万鹏;王佩璐;廉洁;姚小帅;王康
3.千秋煤矿21下山采区冲击地压差异性分析 [J], 廉洁;李松营;张万鹏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的通报 [J],
5.义马跃进煤矿冲击地压发生原因分析 [J], 姜红兵;王黑丑;张松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